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6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误诊为颈椎病一例
1
作者 徐永涛 刘月平 张朝芬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期92-93,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因“头晕3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为酸胀痛,活动稍受限,仰头时疼痛加重伴有头晕,无头痛,无恶心、无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耳呜。未经治疗。于20天前,因“颈椎病”在...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因“头晕3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为酸胀痛,活动稍受限,仰头时疼痛加重伴有头晕,无头痛,无恶心、无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耳呜。未经治疗。于20天前,因“颈椎病”在外院行激光手术治疗(具体不详),10天后出院,出院后,头晕未能改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倍他乐克及甲黄酸二氢麦碱缓释胶囊降压治疗。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缺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 激光手术治疗 高血压病史 误诊 颈部疼痛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
2
作者 刘辉 谢朝阳 马民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简称锁骨下动脉盗血,是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供应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并有病侧肢体出现相关缺血症状的一类证候群。Contomi医生在1960年为患者进行动脉造影检查后发现其一侧没有桡动脉搏动,第一次观察到了锁骨下动...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简称锁骨下动脉盗血,是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供应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并有病侧肢体出现相关缺血症状的一类证候群。Contomi医生在1960年为患者进行动脉造影检查后发现其一侧没有桡动脉搏动,第一次观察到了锁骨下动脉盗血这个现象;第二年Fisher发现有锁骨下动脉盗血这种异常表现的患者,其同侧的锁骨下静脉有来源于椎—基底动脉的反向血液流动,Fisher将这种出现椎—基底动脉异常血液流动并且伴随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现象命名为“锁骨下动脉盗血”,也就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狭窄 椎—基底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锁骨下动脉中-重度狭窄/闭塞患者后循环缺血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林海伦 张杰 +1 位作者 刘晓丹 赖玉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171-173,176,共4页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CDU)在锁骨下动脉中-重度狭窄/闭塞患者后循环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4年5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SS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CCD、...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CDU)在锁骨下动脉中-重度狭窄/闭塞患者后循环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4年5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SS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CCD、CDU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CCD、CDU诊断SSS患者后循环缺血症状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分析后循环缺血SSS患者血流参数及缺血类型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SSS患者缺血类型与后循环缺血症状的相关性。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100例SSS患者中,有55例患者存在后循环缺血症状;TCCD诊断结果显示,59例患者存在后循环缺血症状,误诊10例,漏诊6例,Kappa值=0.674。CDU诊断结果显示,有51例患者存在后循环缺血症状,误诊7例,漏诊12例,Kappa值=0.599。TCCD联合CDU诊断结果显示,有53例患者存在后循环缺血症状,误诊2例,漏诊4例,Kappa值=0.879。TCCD联合CDU诊断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对照组的缺血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的患侧椎动脉椎间隙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的锁骨下动脉P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SS患者缺血类型与后循环缺血症状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TCCD联合CDU可显著提高对SSS患者后循环缺血症状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且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发生与缺血类型进展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脉超声 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逆流超声分型的相关性
4
作者 张利媛 张慧 +4 位作者 运宏飞 李智慧 陶书英 柏艳芳 李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2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临床表现与逆流超声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彩色多...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临床表现与逆流超声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记录超声特征。同时调查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眩晕38例、感觉异常5例,双侧视力障碍7例、间歇性跛行10例、发音困难5例、耳鸣9例、抽搐2例。锁骨下动脉逆流超声分型判断为盗血Ⅰ期29例,盗血Ⅱ期30例,盗血Ⅲ期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为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34例,中度狭窄28例,重度狭窄5例,闭塞1例。随着逆流超声分型的增加与狭窄程度的增加,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患侧流速都显著上升(P<0.05)。在68例患者中,盗血Ⅰ期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感觉异常,盗血Ⅱ期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双侧视力障碍、间歇性跛行,盗血Ⅲ期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鸣、抽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较全面地评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逆流超声分型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临床表现 逆流超声分型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血管内治疗以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4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陈芸 张硕 杜汉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治疗方案、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头晕起病的24例SSS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CT血管造影成... 目的探讨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治疗方案、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头晕起病的24例SSS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CT血管造影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DSA)等相关临床资料数据及其锁骨下动脉内治疗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治疗效果。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SSS的识别及诊断治疗经验。结果24例患者中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13例,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9例,成功置入病变处23枚支架,术中造影可见椎动脉恢复正向血流,术后患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患者头晕改善,复查TCD未再出现锁骨下动脉盗血现象。血管内治疗失败1例,究其原因与患者既往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相关。结论以头晕为临床表现的锁骨下动脉狭窄,常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治疗SSS能快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锁骨下动脉狭窄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
6
作者 张威娜 夏楠 +2 位作者 李子召 梁瑞林 巩箫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21-0024,共4页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筛选出2020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且确定为该疾病的患者作为对象,患者总数为20例,依据检查结果,对窃血程度进行明确,指标包括椎动脉血流频谱形...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筛选出2020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且确定为该疾病的患者作为对象,患者总数为20例,依据检查结果,对窃血程度进行明确,指标包括椎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和血流方向,以及锁骨下动脉起始处血流速度。按照结果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完全型、部分型、隐匿型。结果 20例患者均接受了检查与诊断,20例患者中,完全型、部分型和隐匿型的数量分别是3例、15例和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是对隐匿型窃血患者的临床诊断更为重要,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动脉 血流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赵玲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1期2142-2144,共3页
目的:研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sclavian steal syndrome, SSS)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SSS患者,根据“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症状体征检查,n=50)、多普勒超声组(彩色多普... 目的:研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sclavian steal syndrome, SSS)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SSS患者,根据“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症状体征检查,n=50)、多普勒超声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n=50),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之间比较动脉狭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盗血程度与DSA呈现的动脉狭窄呈正相关;相比患侧,健侧肢体动脉血流速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SSS患者可精确判定动脉狭窄程度、盗血情况,提高诊断效果,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诊断结果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筱汐 马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90-793,共4页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作为TIA的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单肢短暂的颤动、抖动、扭动等不自主运动,常由患肢对侧前循环责任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造成。作者报道了1例合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LS-TIA患者,该患者表...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作为TIA的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单肢短暂的颤动、抖动、扭动等不自主运动,常由患肢对侧前循环责任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造成。作者报道了1例合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LS-TIA患者,该患者表现为发作性左侧肢体抖动。头颈动脉存在多发性狭窄,其中右侧大脑前动脉A2段闭塞,双侧大脑中动脉轻至中度狭窄,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完全型盗血,CT灌注成像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灌注减低。患者临床表现与血管狭窄程度不完全相符,作者分析其非典型诱因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所造成的相关影响,并结合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LS-TIA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发作 短暂性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肢体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致缺血性卒中4例临床和TCD影像学特征
9
作者 陈海 孙桂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4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TCD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并发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TCD表现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头晕,双侧上肢血压不一样,相差大于20...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TCD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并发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TCD表现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头晕,双侧上肢血压不一样,相差大于20 mm Hg以上,一侧肢体测不出血压,抬高上肢时头晕明显。2例患者出现构音障碍肢体瘫。TCD检查均存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结论患侧上肢血压低于健康侧血压20 mm Hg以上等表现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早行TCD检查对诊断帮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缺血性卒中 TCD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云山 贺声 +5 位作者 马欣欣 朱世华 孙鲲 辛红 沈燕华 贾文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44-546,共3页
目的 分析比较 2 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SSS)患者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频谱特点 ,以及狭窄程度与盗血的关系等。方法  2 7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超声诊断以及相关检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显示颈动脉、椎... 目的 分析比较 2 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SSS)患者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频谱特点 ,以及狭窄程度与盗血的关系等。方法  2 7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超声诊断以及相关检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显示颈动脉、椎动脉、桡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的内径、内膜和血流方向及速度。结果  2 7例患者中 ,锁骨下动脉狭窄18例 ,内径 1.0~ 4.4mm ,血流速度 10 0~ 42 0cm /s ;9例锁骨下动脉闭塞 ,均引起完全性盗血。椎动脉及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患侧明显低于健侧 ,患侧椎动脉出现反向血流 ,桡动脉血流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和反向椎动脉血流有一定关系。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可对完全性SSS做出诊断 ,部分性SSS可辅助于脉冲多普勒和束臂试验明确诊断。完全性和部分性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患侧椎动脉反向血流和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取决于侧支循环建立的完善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锁骨下动脉 动脉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超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20
11
作者 石小红 沈嫱 +5 位作者 李进兵 张峰 张建兴 沈建红 谢小燕 戴九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扫查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彩超检出的13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资料,用普通高频探头重点探测椎动脉血流方向及频谱特征,将其分为三型:隐匿型(椎动脉频谱收缩期出现切迹)、部分...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扫查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彩超检出的13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资料,用普通高频探头重点探测椎动脉血流方向及频谱特征,将其分为三型:隐匿型(椎动脉频谱收缩期出现切迹)、部分型(椎动脉频谱收缩期出现逆向血流)、完全型(椎动脉频谱完全呈逆向血流)。用高频小体积颅脑探头重点探测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测量峰值血流速度。结果超声提示隐匿型4例(占30.8%,其中2例与临床符合,2例不符)、部分型5例(占38.5%)、完全型4例(占31.8%),超声诊断符合11例(占84.6%)、误诊2例(占15.4%,均为隐匿型)。除锁骨下动脉闭塞两例峰速为0外,其余所有患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锁骨下动脉峰值流速增高。结论注重椎动脉频谱特征性改变,有利于早期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用高频颅脑小探头探查锁骨下动脉起始段,能准确测得锁骨下动脉狭窄处峰值血流速度,从而减少误诊。高频彩超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价值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多普勒频谱特征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8
12
作者 孙丽萍 刘润秋 +3 位作者 唐杰 郭小霞 王真 温朝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3-1926,共4页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血流速度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0例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按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分析患者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收缩期血流速度,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血流速度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0例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按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分析患者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收缩期血流速度,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椎动脉Ⅰ度窃血多普勒频谱主要表现为收缩中晚期流速下降;椎动脉Ⅱ度窃血主要表现为收缩期血流反向;椎动脉Ⅲ度窃血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均反向。②与轻中度狭窄组比较,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患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减低,且以闭塞组更为明显;与轻中度狭窄组比较,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健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增加。结论患侧椎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及收缩期峰值流速可以间接反应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椎动脉反流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田津 李治安 +4 位作者 勇强 路彤 赵青 孙慧 崔复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0期989-991,共3页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的病因 ,血流动力学改变 ,超声表现以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严重病变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窃血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确诊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4...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的病因 ,血流动力学改变 ,超声表现以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严重病变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窃血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确诊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49例。结果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结论 当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病变 ,合并颈部其他血管严重病变时 ,不应单纯依靠椎动脉的血流方向来估测同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狭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椎动脉反流 彩色多普勒超声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超声检查 SSS 病因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流变化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段军 邹凤军 +2 位作者 孙晓勤 徐婕 丁五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及上肢动脉的血流变化特点。方法选择56例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血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及上肢动脉的血流变化特点。方法选择56例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血流方向及速度,观察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 56例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发生率较右侧高;部分性锁骨下动脉盗血18例,完全性38例。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及上肢动脉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多数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并对盗血程度进行评估,是诊断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无创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游洁芸 杨承健 +2 位作者 金艳 王亚平 陈杰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入路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戴真煜 朱军 +2 位作者 姚立正 李文会 董从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5-656,共2页
目的探讨双入路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肱动脉和股动脉双入路交换导丝贯通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7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结果双入路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成功率高,7例左锁... 目的探讨双入路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肱动脉和股动脉双入路交换导丝贯通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7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结果双入路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成功率高,7例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完全通畅、椎动脉血流方向恢复。局部并发症少。结论双入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于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闭塞/狭窄 盗血综合征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严山 张学锋 +2 位作者 温绍君 田晓沂 李江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312例,所有患者测定入院时IMA,随访1年MACE。根据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来分析IMA和ACS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1年中34例在1年的...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312例,所有患者测定入院时IMA,随访1年MACE。根据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来分析IMA和ACS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1年中34例在1年的随访中发生MACE事件,其中12例为全因死亡;11例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1例再次血运重建。MACE组IMA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01);ROC分析IMA预测1年MACE的AUC为0.670;最佳阈值为61.96U/mL;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以IMA水平升高与1年预后密切相关(P=0.019)。Cox回归分析显示,引入相关危险因素校正后,IMA不是AC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IMA水平及与ACS不良预后有关。但Cox回归显示IMA不是ACS1年MACE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洋 符伟国 +2 位作者 王玉琦 徐欣 杨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6-688,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及内支架置放术治疗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流数字造影显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72%,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53.3mmHg。经股动脉途径行球囊血管成... 目的总结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及内支架置放术治疗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流数字造影显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72%,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53.3mmHg。经股动脉途径行球囊血管成形术4例,经股动脉和肱动脉联合入路双向造影支架打通狭窄或闭塞2例,PTA联合支架置入术4例。结果5例患者的腔内治疗获得成功,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获得改善,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22mmHg。1例腔内治疗失败,导丝无法打通闭塞段动脉。无任何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随访1~19个月,无神经症状复发。结论采用腔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进行PTA和支架置入后其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腔内治疗 血管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和乳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光 李慧玲 +2 位作者 张征 苏里亚 彭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和乳内动脉血流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7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患侧椎动脉和乳内动脉,判断血流方向和进行血流频谱分析。结果椎动脉Ⅰ度窃血5例,乳内动脉血流方向均为正向血...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和乳内动脉血流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7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患侧椎动脉和乳内动脉,判断血流方向和进行血流频谱分析。结果椎动脉Ⅰ度窃血5例,乳内动脉血流方向均为正向血流。椎动脉Ⅱ度窃血7例,乳内动脉有3例收缩期出现低速短暂的反流,其余4例为正向血流。椎动脉Ⅲ度窃血5例中,有4例乳内动脉为全心动周期的反向血流,1例收缩期出现反向血流。结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患侧椎动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窃血;而乳内动脉也可通过侧支循环发生反向血流,参与代偿上肢动脉供血。椎动脉和乳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变化均早于舒张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动脉穿刺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泉 景在平 +3 位作者 赵志清 冯翔 陆清声 梅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肱动脉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解剖肱动脉后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结果15例均有锁骨下动脉窃血表现,MRA或DSA显示锁骨下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所有病例... 目的观察经肱动脉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解剖肱动脉后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结果15例均有锁骨下动脉窃血表现,MRA或DSA显示锁骨下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所有病例在放置Wallstent或Palmaz支架后脉搏搏动恢复,临床症状消失,造影显示血管及支架恢复通畅,近期疗效满意。随访3~30个月均通畅,无症状复发。结论使用解剖肱动脉后逆行穿刺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更符合局部血管解剖特点,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动脉入路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