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锁骨上神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1
作者 蒲志超 薛剑 +3 位作者 黄坤炳 黄伟龙 李献成 钟柏林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保留锁骨上神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54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锁骨上神经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 目的探讨保留锁骨上神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54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锁骨上神经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研究组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神经,对照组术中离断锁骨上神经。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区皮肤麻木程度和对日常生活影响情况,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术区皮肤感觉障碍面积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术区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小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区麻木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影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保留锁骨上神经,具有减轻患者术后切口周围感觉障碍程度、更好改善术后肩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骨折固定术 锁骨上神经 感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邱卫华 王剑玮 +3 位作者 黄磊 朱家俊 张柳燕 杨永辉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31例)与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治疗,31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 目的探讨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31例)与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治疗,31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胸前上区皮肤感觉麻木发生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9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胸前上区皮肤感觉麻木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手术切口短、术后疼痛轻、锁骨上神经损伤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但手术时间比切开复位内固定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内固定术 锁骨上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塞钉在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许国强 王刚 +4 位作者 王宝军 马骥 高化 刘振宇 白晓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锁骨中段骨折治疗中,骨折区上钢板锁定孔应用填塞钉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共22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患者分... 目的 探讨在锁骨中段骨折治疗中,骨折区上钢板锁定孔应用填塞钉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共22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患者分为观察组(n=82)与对照组(n=145)。观察组在锁骨骨折区上的钢板锁定孔应用填塞钉,而对照组则未在锁骨骨折区上的钢板锁定孔进行填塞。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术后6个月肩关节Nee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73±7.92)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55.99±9.2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其他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钢板断裂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治疗中骨折区上钢板锁定孔应用填塞钉有助于减少术后钢板断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填塞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康 蔡进奎 +4 位作者 李漌涼 肖智勇 许海甲 廖文 李章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29例)和对照组(采用锁定单钢板内固定治疗,34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29例)和对照组(采用锁定单钢板内固定治疗,34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肩关节活动度。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组多(长)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12周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固定强度大、稳定性高,可对骨折断端持续动态加压,促进骨折愈合,更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Z” 型双杆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 例报道
5
作者 徐佳伟 张胜利 陈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8期132-133,I0004,共3页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主要方法,但在固定钢板时,常常遭遇塑性困难的问题,以及在塑性变形后钢板可能发生断裂的风险,还有应力性骨质疏松、愈合迟缓、骨不连和再发骨折等问题。桥接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方式,...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主要方法,但在固定钢板时,常常遭遇塑性困难的问题,以及在塑性变形后钢板可能发生断裂的风险,还有应力性骨质疏松、愈合迟缓、骨不连和再发骨折等问题。桥接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方式,与传统的钢板不同。连接杆和锁具模块可根据骨折的形态和固定的需要,根据锁骨的外形,自由组合并塑形,从而达到解剖钢板的贴合及有效固定目的。“Z”型双杆桥接内固定系统,通过其独特的“Z”型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锁骨骨折的解剖特点,提供稳定的固定效果。同时,该系统操作简便,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Z”型双杆桥接内固定系统 切开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制弹性钉和锁定接骨板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熊恒恒 聂伟志 《骨科》 CAS 2024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比较钛制弹性钉(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及锁定接骨板(locking plate,LP)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通过Mimics和Geomagic Wrap软件构建锁骨三维模型,在Solidworks软件中模拟锁骨中段斜行骨折,分别构建8孔LP两端各3... 目的比较钛制弹性钉(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及锁定接骨板(locking plate,LP)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通过Mimics和Geomagic Wrap软件构建锁骨三维模型,在Solidworks软件中模拟锁骨中段斜行骨折,分别构建8孔LP两端各3枚螺钉(P1)和直径2.5 mm TEN(N1)两种内固定模型。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比较不同内固定模型在100 N轴向载荷、100 N垂直载荷、100 N·mm顺时针扭转载荷及200 N轴向载荷、200 N垂直载荷、200 N·mm顺时针扭转载荷六种工况下远折端最大位移和内固定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垂直载荷下,N1远折端最大位移明显大于P1,但在轴向及顺时针扭转载荷下,二者位移基本相当。不同工况下,两种内固定模型远折端位移及内固定应力变化大致与所施载荷呈正相关。综合六种载荷工况,P1远折端最大位移接近正常锁骨(NC),但应力遮挡效应明显。N1在六种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接近NC,但其断端及针尾折弯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结论TEN固定锁骨中段骨折断端稳定性不及LP,但更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对于锁骨中段骨折,若术后早期进行患肢的悬吊制动,减少垂直方向上的应力负荷,钛制弹性钉髓内固定也可为骨折愈合提供相对稳定的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钛制弹性髓内钉 锁定接骨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袁年根 戴美青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6期2496-2498,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时机行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7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行早期手术(即骨折到手术时间≤... 目的 对比不同时机行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7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行早期手术(即骨折到手术时间≤2 d),对照组行延期手术(即骨折到手术时间>2 d)。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上肢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DASH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而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延期手术相比,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更好,可减轻创伤,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促进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马骏青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早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1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治疗的66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后实施手术时机将骨折后7 d内实施手术... 目的早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1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治疗的66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后实施手术时机将骨折后7 d内实施手术的患者作为早期组,将骨折后7 d以后实施手术的患者作为延期组,各33例。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术期指标。统计随访期间肩关节疼痛、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末次随访,依据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价患侧的肩关节功能。结果早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延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延期组,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延期组,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均优于延期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发生锁骨中段骨折7d后实施LCP内固定手术比较,骨折后早期(7 d以内)行手术治疗,有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可促进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Constant-Murley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黄宁 董荣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8例患者分为解剖... 目的探讨与分析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8例患者分为解剖组44例与重建组44例。重建组给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解剖组给予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骨折创面愈合时间与重建组对比有显著减少(P<0.05)。解剖组术后3个月的肩峰下撞击征、植入物松动、肩关节炎、切口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55%,重建组为20.45%,解剖组与重建组对比有明显降低(P<0.05)。解剖组术后3个月的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为97.73%,显著高于重建组的84.09%(P<0.05)。解剖组术后3个月的总体疗效优良率为95.45%,与重建组的相比有显著提高81.82%(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 d(P<0.05),且解剖组术后3个月的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明显高于重建组(P<0.05)。结论相对于重建钢板内固定系统,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与骨折愈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改善患者的总体疗效与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钢板 锁骨中段骨折 骨折复位 肩关节功能 重建钢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胸筋膜平面阻滞联合锁骨上神经阻滞在锁骨中段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0
作者 胡小福 张卫军 官海燕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0期67-71,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锁胸筋膜平面阻滞(Clavipectoral fascial plane block,CPB)联合锁骨上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nerve block,SCNB)在锁骨中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锁胸筋膜平面阻滞(Clavipectoral fascial plane block,CPB)联合锁骨上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nerve block,SCNB)在锁骨中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超声引导CPB联合SCNB为CS组,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ISBPB)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Intermediate cervical plexus block,ICPB)为BC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成功率、同侧膈肌麻痹发生率、阻滞相关并发症、操作时间、起效时间、上肢运动阻滞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阻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S组同侧膈肌麻痹发生率显著下降(P<0.001);两组Horner综合征和喉返神经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上肢运动功能在阻滞后30 min和手术结束时显著下降,CS组未见明显变化(P<0.001);CS组阻滞操作所需时间较长(P<0.05),但阻滞起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PB联合SCNB能为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提供充分的麻醉镇痛,且无同侧膈肌麻痹和上肢运动阻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胸筋膜平面阻滞 锁骨上神经阻滞 锁骨中段骨折 膈肌麻痹 上肢运动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Endobutton钢板结合锁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羽 宋烜 俞思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2期9005-9010,共6页
背景: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罕见的损伤,目前对其内固定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意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这种罕见损伤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1年收治的3例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背景: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罕见的损伤,目前对其内固定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意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这种罕见损伤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1年收治的3例锁骨中段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采用锁骨解剖锁定钢板+钢丝喙突下环扎、锁骨解剖锁定钢板+锁骨钩钢板、锁骨解剖锁定钢板+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的方法行内固定。比较3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肩关节功能评估等。结果与结论:1例病例漏诊,仅诊断为锁骨中段骨折。3例病例均得到12个月以上的门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分别在内固定后12,9,11个月后取出内固定,病例3的Endobutton钢板未取,取出内固定后无再脱位发生。在患者取出内固定前及取出内固定后对疼痛、日常功能、活动度及肌力进行综合评估,3例患者取出内固定前评分分别为64,71和92,取出内固定后评分分别为68,79和95。使用双Endobutton钢板结合锁骨锁定钢板治疗的病例功能恢复最好。提示双Endobutton钢板结合锁骨钢板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伴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内固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 锁骨中段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 双Endobutton钢板 喙锁韧带重建 锁骨钩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健 徐昌 +2 位作者 高冲 续斌 艾尔西丁.阿不来提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1例,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7 d),延期手术组(>7 d,均为保守治疗后)。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采用Co... 目的观察早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1例,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7 d),延期手术组(>7 d,均为保守治疗后)。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DASH上肢功能评分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活动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早期手术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延期手术组,DASH评分低于延期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延期手术组缩短(P均<0.05)。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分别有6、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P<0.0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较好,与延期手术相比,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早期手术 延期手术 Constant-Murley评分 上肢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俊丰 祝建光 +3 位作者 彭庄 尹峰 刘林 袁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792-794,共3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5月,采用小切口(0.5~3.5cm)重建钢板治疗15例锁骨中段骨折,与前期2005年8月~2007年3月采用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的20例进行比较。手术由同一术... 目的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5月,采用小切口(0.5~3.5cm)重建钢板治疗15例锁骨中段骨折,与前期2005年8月~2007年3月采用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的20例进行比较。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每个病例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功能、并发症及病人对切口的满意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小切口手术在切口长度[(3.5±0.5)cmvs(7.3±1.1)cm,t=-12.540,P=0.000],出血量[(55.0±10.2)mlvs(95.0±15.7)ml,t=-8.578,P=0.000],术后24h疼痛评分[(29.0±9.3)分vs(46.0±9.4)分,t=-5.318,P=0.000],骨折愈合时间[(9.1±1.1)周vs(10.8±1.3)周,t=-4.007,P=0.000]及病人对切口的满意率[80%(12/15)vs25%(5/20),χ2=10.380,P=0.001]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手术,而手术时间、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能减小创伤、减少出血、加快骨折愈合,且外形美观,是一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好的方法,但此种术式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小切口 重建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贾光耀 刘时伟 梅炯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成人锁骨骨折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尤其是锁骨中段骨折.对于成年人不同类型锁骨中段骨折,是否需手术治疗,保守或手术应采用何种方式,一直存在争议.深入了解锁骨中段骨折的解剖学及流行病学特点、损伤分型及各种治疗方法优缺点及可能的并发... 成人锁骨骨折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尤其是锁骨中段骨折.对于成年人不同类型锁骨中段骨折,是否需手术治疗,保守或手术应采用何种方式,一直存在争议.深入了解锁骨中段骨折的解剖学及流行病学特点、损伤分型及各种治疗方法优缺点及可能的并发症等,有利于临床医生更有效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手术治疗 成人 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医生 锁骨骨折 治疗方法 损伤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亮 姚保兵 +1 位作者 王业本 高广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8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多维塑形锁骨钢板内固定对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术后发生骨不连的影响。方法选取锁骨中段骨折患者164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多维塑形钢板内固定。两组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多维塑形锁骨钢板内固定对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术后发生骨不连的影响。方法选取锁骨中段骨折患者164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多维塑形钢板内固定。两组手术前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价疼痛程度;术后1年评价疗效;术前及术后1年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统计术后1年内骨不连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7.80%(P<0.05)。两组术前各项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各项SF-36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随访1年中骨不连发生率为2.44%(2/82),对照组为13.41%(11/82),两组比较P<0.05。结论多维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骨不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多为塑形锁骨钢板 骨不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中段骨折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长所 邹云雯 叶发刚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4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治疗 手术疗法 并发症 保守疗法 “8”字绷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汪涛 叶长清 陈国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1期1313-1314,共2页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致伤原因多为直接暴力,约占骨折的6%,以中段骨折最为常见[1].传统的锁骨骨折往往采取非手术治疗方式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但对于严重的锁骨骨折往往疗效较差.近年来研究发现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致伤原因多为直接暴力,约占骨折的6%,以中段骨折最为常见[1].传统的锁骨骨折往往采取非手术治疗方式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但对于严重的锁骨骨折往往疗效较差.近年来研究发现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固定更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锻炼,术后功能恢复好,特别适合治疗粉碎性骨折的患者[2],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对6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解剖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锁骨中段骨折 解剖钢板 疗效 锁骨骨折 骨折患者 粉碎性骨折 致伤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栋 卢小兵 +1 位作者 周维波 郁忠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50-52,56,共4页
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25例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使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25例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使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估患肢肩关节功能。结果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显著优于锁定钢板治疗患者(P <0. 05)。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 383)。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锁定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锁定钢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上侧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阿良 赵忠海 +2 位作者 陈宾 张勇 蔡振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1期941-942,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解剖型接骨板 锁骨上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制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熊为 刘家国 +3 位作者 罗斌 张劲松 赵猛 张超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66-273,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5年11月10日。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361例成年单侧移位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骨板术后Con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较高(MD=-1.87,95%CI=-2.24^-1.49),DASH上肢功能评分较好(MD=1.49,95%CI=1.18~1.81),由内固定物引起的皮肤刺激或疼痛的发生率较低(RR=1.81,95%CI=1.30~2.50),而钛制弹性髓内钉手术切口小(MD=-4.94,95%CI=-6.41^-3.47),出血量小(MD=-58.97,95%CI=-82.63^-35.30),术后感染率低(RR=0.27,95%CI=0.08~0.96),骨折愈合时间短(MD=-1.24,95%CI=-2.26^-0.22),术后增生性瘢痕少(RR=0.17,95%CI=0.03~0.94),两组内固定物失败率及再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1.83,95%CI=0.38~8.79;RR=0.38,95%CI=0.11~1.37)。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钛制弹性髓内钉具有微创、美观、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但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肢体功能恢复得更好。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建议对复杂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采用接骨板内固定,简单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 成人 钛制弹性髓内钉 接骨板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