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卫星锂离子蓄电池在轨管理策略的演进
1
作者 王利然 周蓉 +2 位作者 张文芳 刘鹏 姜垚先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由于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的突出优势,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空间储能设备已由氢镍蓄电池替代为锂离子蓄电池。上一代卫星采用60~100 Ah锂电池组作为储能设备,实现了锂电池组首次在我国GEO轨道通信卫星上的应用。最新一代卫星采用... 由于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的突出优势,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空间储能设备已由氢镍蓄电池替代为锂离子蓄电池。上一代卫星采用60~100 Ah锂电池组作为储能设备,实现了锂电池组首次在我国GEO轨道通信卫星上的应用。最新一代卫星采用150~250 Ah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电池组首飞成功,象征着我国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电池组的成熟应用。随着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离子蓄电池的广泛应用,充电控制方式和均衡方式相应进步,针对锂电池组的在轨管理策略也有相应的变化,阐述了两代卫星锂电池组在轨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GEO卫星 在轨管理策略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解读及分析
2
作者 马艳芳 张秋怡 吴清锋 《品牌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的出台,有利于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阐述了该标准制定的背景及意义,详细分析了单体电池、电池组的安全要求和试验目的,总结该标准提出的一些创新性要求,同时也... 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的出台,有利于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阐述了该标准制定的背景及意义,详细分析了单体电池、电池组的安全要求和试验目的,总结该标准提出的一些创新性要求,同时也分析了该标准的实施对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锂离子蓄电池 安全 标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及提升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真得 姜磊 李桂 《质量与认证》 2024年第10期73-75,共3页
随着电动自行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和锂电化进程加快,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起火、爆炸事故也逐年增多,该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标准分析与实验室检测实践相结合,从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常见不合格项目... 随着电动自行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和锂电化进程加快,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起火、爆炸事故也逐年增多,该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标准分析与实验室检测实践相结合,从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常见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升该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质量安全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锂离子蓄电池组热失控特性的排气设计及应用分析
4
作者 孙立荣 呙晓兵 +1 位作者 陈星 张全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6期15-21,共7页
该文简要分析航空锂离子蓄电池组热失控的排气机理及产气成分,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锂离子蓄电池组出现热失控的诱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装机环境,针对航空锂离子蓄电池组发生热失控排气的燃爆气体浓度和发生燃爆的失效... 该文简要分析航空锂离子蓄电池组热失控的排气机理及产气成分,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锂离子蓄电池组出现热失控的诱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装机环境,针对航空锂离子蓄电池组发生热失控排气的燃爆气体浓度和发生燃爆的失效概率进行研究,从系统设计角度对锂离子蓄电池组的热安全性设计及控制策略提供数据参考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失控 排气 航空锂离子蓄电池 爆炸极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发布 被引量:1
5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5期6-6,共1页
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由工信部负责组织起草的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近日由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电动自行车 安全技术规范 强制性国家标准 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冲击条件下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倪春明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66,共6页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且空间狭小,锂离子蓄电池容易遭受外部的物理冲击或损害,引发安全事故。以100 A·h矿用锰酸锂离子蓄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电池进行针刺、高温、潮湿试验,分析电池的安全性能。通过针刺试验模拟煤矿井下环境中潜在...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且空间狭小,锂离子蓄电池容易遭受外部的物理冲击或损害,引发安全事故。以100 A·h矿用锰酸锂离子蓄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电池进行针刺、高温、潮湿试验,分析电池的安全性能。通过针刺试验模拟煤矿井下环境中潜在的机械冲击,用尖锐物体刺入电池,观察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反应。使用炉箱和湿度控制环境箱模拟煤矿井下的高温和潮湿环境,对针刺后的电池实施试验,评估电池在煤矿井下极端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①电池被钨针刺穿后,表面出现一定变形和破裂,但未出现电解质泄漏的情况,同时电池并未出现冒烟、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内部也没有气体产生。被钨针刺穿后,电池温度显著上升,但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且没有引发燃烧或爆炸,说明该电池在煤矿井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②被刺穿电池在炉箱加热后显著膨胀,并伴随有气体泄漏的现象,但尚未引发爆炸或燃烧,说明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③在潮湿环境下,被刺穿电池产生气体,增加了内部压力,在刺穿和潮湿的双重影响下,使得电池温度增加,但因为潮湿环境中的水分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与高温环境下相比,电池温度上升趋势较为缓慢,且仍未引发爆炸或燃烧,说明电池在潮湿环境下仍具有热稳定性,不会出现热失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锰酸锂离子蓄电池 电池安全性试验 机械冲击 针刺试验 高温试验 潮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用锂离子蓄电池设计及保护
7
作者 于丽阳 李仲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80-383,共4页
煤矿作业环境恶劣,对供电设备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锂离子蓄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成为煤矿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然而,锂离子蓄电池在高负荷工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须结合煤矿特殊需求进行优化设计与保护... 煤矿作业环境恶劣,对供电设备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锂离子蓄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成为煤矿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然而,锂离子蓄电池在高负荷工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须结合煤矿特殊需求进行优化设计与保护。本文分析了煤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原理,重点探讨了过充电、过放电、短路、高温等故障的防控策略,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论证了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采用主动均衡、硬件保护、热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锂离子蓄电池 电池管理系统 安全保护 能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4年第5号 关于批准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公告
8
作者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1期277-277,共1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告。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电动自行车 市场监督管理 安全技术规范 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LR-19A型矿用防爆锂离子蓄电池无轨胶轮车设计分析
9
作者 田震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性能良好的运输与监测检修设备,以保证整个煤矿开采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基于此,提出了一种WLR-19A型矿用防爆锂离子蓄电池无轨胶轮车设计方案,由于该设计方案具有轻量化、体积小、持续里程长等优势,因而可将其... 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性能良好的运输与监测检修设备,以保证整个煤矿开采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基于此,提出了一种WLR-19A型矿用防爆锂离子蓄电池无轨胶轮车设计方案,由于该设计方案具有轻量化、体积小、持续里程长等优势,因而可将其应用到现代煤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防爆锂离子蓄电池无轨胶轮车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航用锂离子蓄电池合格率提升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伍玉琴 陈冬阳 +2 位作者 简德超 淳莉 肖程彰 《质量与可靠性》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在锂离子蓄电池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合格率偏低和波动度较大的情况。针对该问题开展合格率提升与稳定性控制研究,通过识别关注工序、梳理质量控制点、分析人机料法环测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瞄准薄弱环节开展工艺攻关,突破了锂离子... 在锂离子蓄电池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合格率偏低和波动度较大的情况。针对该问题开展合格率提升与稳定性控制研究,通过识别关注工序、梳理质量控制点、分析人机料法环测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瞄准薄弱环节开展工艺攻关,突破了锂离子蓄电池高精度、高一致性涂布技术,面密度在线检测与反馈技术,高可靠锂离子蓄电池极片智能检测分选技术。薄弱工序合格率指标明显提升,从而提升了锂离子蓄电池的产品合格率,取得了良好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合格率 稳定性 涂布 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锂离子蓄电池热失控诱因及火灾原因调查技术
11
作者 刘洋 《山东化工》 2024年第22期231-233,237,共4页
简要概述了锂离子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结构,指出了锂离子蓄电池热失控的诱因主要有机械外力、高温和电气等原因,针对锂离子火灾的特殊性,提出了应通过调查询问、现场勘查及物证提取、故障电池痕迹分析等方法,综合认定锂离子蓄电池... 简要概述了锂离子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结构,指出了锂离子蓄电池热失控的诱因主要有机械外力、高温和电气等原因,针对锂离子火灾的特殊性,提出了应通过调查询问、现场勘查及物证提取、故障电池痕迹分析等方法,综合认定锂离子蓄电池火灾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热失控 火灾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新型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唐致远 韩彬 +1 位作者 王健英 高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6-559,共4页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正在向低成本、有利于环保、高比能量、高循环特性的方向发展,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颇受关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LiFePO4的各种制备方法和充放电机理,以及为提高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的掺杂改性研究,并...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正在向低成本、有利于环保、高比能量、高循环特性的方向发展,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颇受关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LiFePO4的各种制备方法和充放电机理,以及为提高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的掺杂改性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LiFePO4理论比能量为170mAh·g-1,电压3.5V(vs.Li/Li+),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热稳定性较好,适合作为锂离子蓄电池的新型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橄榄石型结构 磷酸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材料 被引量:21
13
作者 吴宇平 万春荣 +2 位作者 姜长印 李建军 李阳兴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为了论证溶胶 凝胶工艺应用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合成的可行性 ,综述了该工艺在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合成方面的最新进展。用该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氧化钴锂的可逆电容量可达 1 5 0mAh·g-1,氧化镍锂可达 1 6 0mAh·g-1以上 ,氧化锰锂... 为了论证溶胶 凝胶工艺应用于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合成的可行性 ,综述了该工艺在锂离子蓄电池材料合成方面的最新进展。用该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氧化钴锂的可逆电容量可达 1 5 0mAh·g-1,氧化镍锂可达 1 6 0mAh·g-1以上 ,氧化锰锂可达 1 30mAh·g-1,氧化钒可达 41 0mAh·g-1,负极材料锡的氧化物的容量可达 6 0 0mAh·g-1,它们与用通常的固相反应所得的材料相比 ,电化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该方法还将促进新型的全固态锂离子蓄电池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溶胶-凝胶法 氧化钴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兴江 肖成伟 +2 位作者 余冰 董杰 汪继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9-514,共6页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人类面临的两大课题,而汽车的大量普及又是造成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合动力车(HEV)的出现可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因而受到政府、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积...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人类面临的两大课题,而汽车的大量普及又是造成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合动力车(HEV)的出现可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因而受到政府、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积极支持HEV的研发,电池厂商、汽车制造商纷纷提出HEV商品或概念车,逐步形成了HEV新市场,至今HEV的年销售量已接近40万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混合动力车 汽车制造商 车用 环境污染 科技工作者 HEV 能源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蓄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文煌 严玉顺 +2 位作者 万春荣 姜长印 应皆荣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3,共3页
为了改善锂离子蓄电池的循环性能 ,在EC/DEC/1.0mol/LLiClO4 电解液体系中加入微量添加剂苯甲醚。以Li金属和改性石墨为电极材料 ,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苯甲醚的加入 ,使电池的可逆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均得到提高 ,且可逆比容量的衰减... 为了改善锂离子蓄电池的循环性能 ,在EC/DEC/1.0mol/LLiClO4 电解液体系中加入微量添加剂苯甲醚。以Li金属和改性石墨为电极材料 ,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苯甲醚的加入 ,使电池的可逆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均得到提高 ,且可逆比容量的衰减速度减慢。用FTIR对首次离子嵌入过程结束后的石墨电极表面SEI(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进行组成分析 ,发现加入苯甲醚后 ,电极表面SEI中的RCO3Li含量明显减少 ,但Li2 CO3 基本不变 ,并发现有新的产物CH3OLi生成。根据以上分析结果 ,提出了苯甲醚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机理 :在Li+嵌入石墨电极的初次过程中 ,苯甲醚和EC、DEC的还原分解产物RCO3Li发生基团交换反应 ,生成CH3OLi ,该产物能有效提高石墨电极表面SEI的稳定性 ,减少锂离子嵌入石墨过程中引起的溶剂分子共嵌入 ,从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充放电效率 循环性能 电解液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合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光明 李美栓 +2 位作者 高虹 曾潮流 钱余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0,55,共3页
采用简化的Pechini方法制备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2 O4尖晶石相 ,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合成温度和煅烧时间是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比较实验表明 ,采用Pechini方法和简化的Pechini方法 ,在相同温度和煅烧时间下 ,合成样品... 采用简化的Pechini方法制备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2 O4尖晶石相 ,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合成温度和煅烧时间是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比较实验表明 ,采用Pechini方法和简化的Pechini方法 ,在相同温度和煅烧时间下 ,合成样品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电化学性能。在 80 0℃下合成的样品比 65 0℃和 85 0℃温度下合成的样品性能优越。在 80 0℃下煅烧 12h的样品比其他实验条件下样品比容量高 ,经 3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约为 13 0m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锰氧化物 合成 正极材料 LIMN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汪艳 冯熙康 +1 位作者 杜友良 王伯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综述了目前锂离子蓄电池中常用正、负电极材料的特点 ,及电化学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正极材料包括层状结构的LiCoO2 、LiNiO2 以及尖晶石型LiMn2 O4 ;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焦炭、硬碳等碳材料以及锡基氧化物材料。通过对材料电化学性能... 综述了目前锂离子蓄电池中常用正、负电极材料的特点 ,及电化学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正极材料包括层状结构的LiCoO2 、LiNiO2 以及尖晶石型LiMn2 O4 ;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焦炭、硬碳等碳材料以及锡基氧化物材料。通过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比较 ,从商品化角度讨论了锂离子蓄电池电极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 负极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锰酸锂的制备 被引量:21
18
作者 赵铭姝 张国范 +1 位作者 翟玉春 田彦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化合物是近年来锂离子蓄电池最具吸引力的三种正极材料。从比能量、环境污染和价格方面看 ,锰酸锂化合物最具前景。重点阐述了尖晶石型锰酸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诸如 :固相反应法、Pechini法、溶胶 凝胶法、软... 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化合物是近年来锂离子蓄电池最具吸引力的三种正极材料。从比能量、环境污染和价格方面看 ,锰酸锂化合物最具前景。重点阐述了尖晶石型锰酸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诸如 :固相反应法、Pechini法、溶胶 凝胶法、软化学法、乳胶干燥法、熔融提渍法和微波合成法 ,以及相应的电化学性能。从结构化学角度分析了尖晶石构型锰酸锂材料的充放电机理和产生Jahn Teller效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充放电机理 尖晶石型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LiFePO_4/C锂离子蓄电池性能 被引量:45
19
作者 张宾 林成涛 陈全世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
对最新开发的150AhLiFePO4/C锂离子蓄电池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和评价了其电压特性、容量特性、直流内阻特性、功率特性和温度特性,同时与其他动力电池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LiFePO4/C锂离子蓄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成本和对... 对最新开发的150AhLiFePO4/C锂离子蓄电池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和评价了其电压特性、容量特性、直流内阻特性、功率特性和温度特性,同时与其他动力电池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LiFePO4/C锂离子蓄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成本和对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特点适于电动汽车应用,但综合性能优势尚不明显,尤其是低温性能需要改善,比能量和比功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磷酸铁 锂离子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合格锂离子蓄电池中直接回收钴酸锂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云建 胡启阳 +3 位作者 李新海 王志兴 郭华军 彭文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研究了一种从不合格锂离子蓄电池正极片中直接回收钴酸锂的新工艺。先将LiCoO2从铝箔上分离开,然后再在高温下除去正极片中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碳粉等杂质,得到最后的粉末样品,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技术对最... 研究了一种从不合格锂离子蓄电池正极片中直接回收钴酸锂的新工艺。先将LiCoO2从铝箔上分离开,然后再在高温下除去正极片中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碳粉等杂质,得到最后的粉末样品,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技术对最后得到的样品进行了微观形貌与晶相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最后得到的钴酸锂中只含有少量的Co3O4杂质,经分析碳和氟的含量分别为0.018%和0.021%。SEM表明,样品表面光滑,颗粒细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直接回收 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