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椒碱分子键合人血清白蛋白位点的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文英 姚小军 陈光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胡椒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的键合作用.同步荧光及紫外光谱图表明,胡椒碱对HSA微环境有影响.位点竞争试验证明,胡椒碱分子键合在HSA的位点Ⅱ区....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胡椒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的键合作用.同步荧光及紫外光谱图表明,胡椒碱对HSA微环境有影响.位点竞争试验证明,胡椒碱分子键合在HSA的位点Ⅱ区.通过荧光光谱滴定数据求得不同温度下(300K 310K和318 K)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分子模拟的结果显示了胡椒碱与HSA的键合区域和键合模式,表明药物与蛋白有较强的键合作用;维持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用,兼有氢键(位于氨基酸残基Arg 257,Arg 222及Arg218位).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ΔH0与ΔS0的值分别为原33.11 kJ·mol-1和原18.90 J·mol原1·K-1)确定了胡椒碱与HSA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兼范德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碱 人血清白蛋白 键合位点 光谱法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探针猩红S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发光光谱(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保生 薛春丽 +2 位作者 王晶 杨超 吕运开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详细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猩红S(P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发现PS对BSA的内源性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属于静态猝灭,由此求得PS与BSA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PS...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详细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猩红S(P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发现PS对BSA的内源性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属于静态猝灭,由此求得PS与BSA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PS与BSA之间形成了1:1稳定复合物,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引力。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PS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r<7nm。同步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S对BSA构象发生了影响,使BSA酪氨酸残基所处环境的极性减弱疏水性增强而色氨酸残基不受影响。利用对血清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的竞争试剂确定了PS在BSA的键合位点为IIA亚区的siteI,证明PS与BSA也存在特异性结合,PS可以用作新的位置探针替代竞争试剂来研究小分子与蛋白的结合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猩红S 反应 键合位点 光谱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嗪衍生物和环糊精分子非共价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戴新华 储艳秋 +3 位作者 姜丹 何小丹 方向 丁传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47-1753,共7页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谱(1HNMR)等方法研究了抗抑郁哌嗪衍生物化合物SIPI5838,SIPI5357和SIPI5358与α-,β-或γ-环糊精(CD)分子生成的非共价复合物及其键合位点。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SIPI5838分子可以与α-,β-或...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谱(1HNMR)等方法研究了抗抑郁哌嗪衍生物化合物SIPI5838,SIPI5357和SIPI5358与α-,β-或γ-环糊精(CD)分子生成的非共价复合物及其键合位点。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SIPI5838分子可以与α-,β-或γ-环糊精分子通过反应生成非共价复合物,其中与β-环糊精可以生成配合比为1:1或1:2的非共价复合物,与α-或γ-环糊精分子则生成配合比为1:1的非共价复合物。SIPI5357与α-,β-或γ-环糊精(CD)分子仅生成配合比为1:1的非共价复合物。核磁共振谱(1HNMR)表明,α-环糊精主要与SIPI5838分子中的苯基结合,β-环糊精可同时与SIPI5838分子中的苯基和萘基结合配合比1:2的非共价复合物,而γ-环糊精则主要与SIPI5838分子中的萘基结合。溶解度实验表明,SIPI5358与α-,β-及γ-环糊精在液相中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5.4,29.2和175.2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哌嗪衍生物 非共价复 键合位点 电喷雾质谱 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与分子模拟表征2种呫吨酮类化合物键合人血清白蛋白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文英 史载锋 +3 位作者 陈光英 莫姗姗 姚小军 任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表征2种呫吨酮类化合物(1-hydroxy-7-methoxyxanthone,HM;dehydrocycloguanandin,DC)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键合作用。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并结合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药物... 目的:表征2种呫吨酮类化合物(1-hydroxy-7-methoxyxanthone,HM;dehydrocycloguanandin,DC)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键合作用。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并结合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药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分子模拟显示了DC及HM与HSA的键合区域和键合模式,表明维持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兼有位于不同氨基酸残基的氢键。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这2种呫吨酮类化合物对HSA的荧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都有猝灭作用,猝灭方式均为静态猝灭。紫外光谱图表明它们对蛋白微环境有影响。根据荧光滴定数据,求出了不同温度下(296,303,310 K)反应的结合常数及反应热力学参数。通过竞争实验确定了这2种药物在蛋白上的不同结合位点。结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这2种呫吨酮类化合物与HSA有不同的、较强的键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呫吨酮类化 人血清白蛋白 键合位点 光谱法 分子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