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对水中低磷含量的去除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波 唐勇 +3 位作者 杨景龙 姜飞 罗婷 谢燕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0,105,共6页
以粉煤灰为基本骨架,将镧、钙双金属作为交联剂对海藻酸钠进行交联制备得到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并通过批量吸附实验和表征分析研究了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对水中低含量磷的去除性能和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具有不规则... 以粉煤灰为基本骨架,将镧、钙双金属作为交联剂对海藻酸钠进行交联制备得到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并通过批量吸附实验和表征分析研究了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对水中低含量磷的去除性能和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具有不规则多孔结构,镧和钙2种金属被交联在了微球上,磷主要通过与微球上的La^(3+)和Ca^(2+)发生化学沉淀而被去除。随着微球投加量的增加,磷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强酸性条件下微球的除磷效果较差;与磷共存的SO_(4)^(2-)和F^(-)会抑制微球对磷的吸附去除。微球对水体中低含量磷的吸附去除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属于非均相、化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 海藻酸钠 粉煤灰 低含量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乳化-凝胶法制备单分散海藻酸钙微球及其载BSA研究
2
作者 赵志娟 贺高红 +1 位作者 李祥村 边腾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01-505,共5页
采用双乳化-凝胶法制备了单分散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并通过正交试验系统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和油水比对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粒径及形貌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4μm、单分散和球... 采用双乳化-凝胶法制备了单分散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并通过正交试验系统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和油水比对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粒径及形貌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4μm、单分散和球形度好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包埋模型药物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过程中,以去离子水作为洗涤液洗涤海藻酸钙微球时,BSA的包封率仅为13%左右;当水洗液的pH值为3.2时,BSA的包封率提高到66%左右,载药率可达16%,这是海藻酸钙pH值响应溶胀和BSA与海藻酸盐之间静电作用的结果。微球中BSA的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该系统具有在模拟胃液中释药速率慢、释药量低、模拟肠液中释药迅速的特性。因此,双乳化-凝胶法制备海藻酸钙微球有望成为制备蛋白类药物控释制剂的一种新方法,以达到靶向快速给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乳化- 单分散 海藻酸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林军章 于炜婷 +2 位作者 徐小溪 刘袖洞 马小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79-1882,共4页
从乳化/内部凝胶化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机理入手,系统考察了制备工艺参数如油水比、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碳酸钙添加量和冰乙酸添加量对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球形度、粒径大小及分布、产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该工艺参数的优化,能够制备... 从乳化/内部凝胶化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机理入手,系统考察了制备工艺参数如油水比、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碳酸钙添加量和冰乙酸添加量对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球形度、粒径大小及分布、产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该工艺参数的优化,能够制备出球形度良好,产率在85%以上,粒径分布均一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内部 工艺参数 海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凝胶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秀峰 武洪林 于晶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5期2352-2355,共4页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凝胶微球实现结肠定位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并选择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为衣膜材料,采用流化床技术包衣,以微球圆整度、包封率、释放度为质量指标,对球芯滴制工艺和处方进行了单因素考...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凝胶微球实现结肠定位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并选择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为衣膜材料,采用流化床技术包衣,以微球圆整度、包封率、释放度为质量指标,对球芯滴制工艺和处方进行了单因素考察,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优处方。结果凝胶微球体外4h药物累积释放率〈15%,12h〉85%。结论按最优化处方工艺制得的5-氟尿嘧啶微球符合结肠定位制剂要求,且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海藻酸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纳米粒-微球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毕秀 张丽男 +3 位作者 张晓博 马楠 谷艳玲 高子彬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6-342,共7页
目的制备紫杉醇纳米粒-微球系统(taxol nanoparticals-in-microsphere system,TAX-NiMS),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纳米粒(taxol na... 目的制备紫杉醇纳米粒-微球系统(taxol nanoparticals-in-microsphere system,TAX-NiMS),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纳米粒(taxol nanoparticals,TAX-NPs)。以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处方。采用内源乳化凝胶法,以海藻酸钙为包裹材料,制备包覆TAX-NPs的微球系统。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TAX-NiMS的表面和内部形态,并测定其粒径及体外释放特性。结果纳米粒优化处方:PLGA质量浓度为100 g·L-1,聚乙烯醇质量浓度为10 g·L-1,油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0,超声功率为300 W。微球优化处方:海藻酸钠(NaALG)质量浓度为15 g·L-1,Span-80质量浓度为10 g·L-1,Ca CO3与Na ALG质量比为1∶3,油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5。此条件下制备的TAX-NiMS的包封率、载药量和平均粒径分别为(84.33±1.11)%、(1.12±0.15)%和(2.678±0.014)μm。TAX-NiMS的12h释放量仅达到16.51%。结论 TAX-NiMS的制备方法稳定可控,且突释效应显著减小,为药物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纳米粒-系统 内源乳化 海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