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马区域长寿现象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旭辉 银建军 黄明秋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6-50,共5页
位于桂西北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一个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种媒体共同关注的长寿人口密集地区。作者对照中国老年学会区域长寿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区域长寿标准”,经过初步考察,并通过对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认为巴马存在区... 位于桂西北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一个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种媒体共同关注的长寿人口密集地区。作者对照中国老年学会区域长寿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区域长寿标准”,经过初步考察,并通过对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认为巴马存在区域长寿现象。同时认为,这种区域长寿现象的形成,与遗传、生态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社会文化状态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瑶族自治县 区域长寿现象 成因 初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长寿现象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6
2
作者 秦海燕 《传承》 2011年第9期62-64,共3页
巴马是世界第一长寿之乡,通过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析了其长寿现象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外,还与其悠久的敬老传统和长寿文化、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习俗、乐观豁达的心态、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 巴马是世界第一长寿之乡,通过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析了其长寿现象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外,还与其悠久的敬老传统和长寿文化、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习俗、乐观豁达的心态、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补粮"和"备棺"等文化习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 长寿现象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长寿现象的文化生态学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尚茂 《柳州师专学报》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巴马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借助文化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及研究方法,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解析了巴马长寿现象的文化生态,认为巴马长寿现象的存在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基础。
关键词 巴马长寿现象 文化生态学 自然生态 社会文化生态 精神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如皋市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关系研究初探 被引量:9
4
作者 邹忠 杨荣清 +1 位作者 丁峰 黄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4,共6页
江苏省如皋市以每百万人口中拥有134位100岁以上老人而成为闻名中外的长寿之乡。该市内100岁老人比率总体上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递减,东南部 100 岁老人分布较为集中,中部和西部分布较少;且 90 岁以上高龄人口分布也呈相似的分布趋势。... 江苏省如皋市以每百万人口中拥有134位100岁以上老人而成为闻名中外的长寿之乡。该市内100岁老人比率总体上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递减,东南部 100 岁老人分布较为集中,中部和西部分布较少;且 90 岁以上高龄人口分布也呈相似的分布趋势。这一分布特征与该地区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极其相似,具体表现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和水耕暗色潮湿雏形土分布区的长寿老人比率显著高于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分布区的长寿老人比率。这些特征表明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现象 土壤类型 土壤环境 江苏如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长寿现象与区域长寿标准评价体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翟德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7,共7页
区域长寿现象反映了一个地区在人口健康、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了有关区域长寿现象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区域长寿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对现有的中国区域长寿标准及其... 区域长寿现象反映了一个地区在人口健康、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了有关区域长寿现象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定区域长寿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对现有的中国区域长寿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予以评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长寿现象 中国区域长寿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植物学视域下凌云县茶文化与长寿现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麦馨允 张通德 苏仕林 《百色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2-113,共12页
2012年凌云县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为了解凌云茶文化中的长寿因子,论文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访谈调查等民族植物学方法,研究凌云茶文化与长寿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凌云名茶白毫具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富含硒元素,有着特... 2012年凌云县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为了解凌云茶文化中的长寿因子,论文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访谈调查等民族植物学方法,研究凌云茶文化与长寿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凌云名茶白毫具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富含硒元素,有着特殊的功能和用途。调查影响长寿现象的茶文化是否因地制宜,揭秘饮茶文化与养生、长寿之间的关系,给人类保健提出可行性建议,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传承中国茶文化,使之发扬光大,造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县 民族植物学 茶文化 长寿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长寿现象与地下河有关——从历次人口普查看巴马长寿现象与地下河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兆得 《广西统计》 2003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巴马瑶族自治县 广西 人口普查 巴马长寿现象 地下河 生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柘荣县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凯浪 《能源与环境》 2021年第2期87-90,共4页
为研究福建省柘荣县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的关系,通过资料收集、野外采集地表土壤及配套农作物样品和室内分析样品测试结果,查明了区内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特点。结合柘荣县长寿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长寿人口区域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对柘荣... 为研究福建省柘荣县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的关系,通过资料收集、野外采集地表土壤及配套农作物样品和室内分析样品测试结果,查明了区内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特点。结合柘荣县长寿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长寿人口区域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对柘荣县长寿现象和土壤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长寿人口在研究区的分布呈北西向分布,其中宅中乡和楮坪乡长寿水平尤为突出,这种分布特征初步认为与土壤中有效态硒、锌和钼等微量元素有关,土壤中有效态钼、硒和锌等微量元素是影响柘荣县长寿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现象 空间分布 土壤环境 微量元素 柘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巴马长寿现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康军 《现代园艺》 2014年第8期168-168,共1页
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是国际著名的长寿之乡和旅游胜地。近年来,这种区域长寿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证明长寿不仅与和谐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关,更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长寿现象 生态环境 巴马瑶族自治县 社会环境 旅游胜地 膳食结构 生活方式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世纪关注如皋长寿现象
10
作者 高峰 姜帆 《海峡科技》 2003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如皋市 长寿现象 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人长寿现象探秘
11
《人生与伴侣(新养生)》 2008年第4期58-59,共2页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新发布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香港男子平均寿命79.2岁,女子平均寿命高达85.1岁,而男女综合平均寿命从去年的世界排名第五位上升到了第二位(日本第一)。
关键词 长寿现象 香港人 平均寿命 世界人口 状况调查 中国香港 世界排名 基金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皋长寿现象再探——访如皋市长寿研究会顾问张辉
12
作者 单薇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2012年第2期80-84,共5页
如皋人的长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当地的水源、土质、气候等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密切关联,如当地民风淳厚,崇尚孝道,敬老爱老成风,家庭温馨等。除此之外,老年人本身还有哪些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因素和特点?为... 如皋人的长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当地的水源、土质、气候等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密切关联,如当地民风淳厚,崇尚孝道,敬老爱老成风,家庭温馨等。除此之外,老年人本身还有哪些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因素和特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如皋人的长寿秘诀,我们专门采访了如皋市长寿研究会顾问、原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辉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现象 如皋市 张辉 顾问 人文环境 健康长寿 市委常委 组织部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如皋长寿现象
13
《健康大视野》 2003年第1期51-51,共1页
经济水平接近,水土相似,气候相同,那么为什么不是比邻的泰兴,海安或如东,而单单是如皋会成为全球罕见的沿海平原长寿地区呢?
关键词 长寿现象 经济水平 百岁老人 沿海平原 如皋市 泰兴 气候 饮食习惯 专家学者 生活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口普查看巴马长寿现象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兆得 《中国统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巴马县 长寿现象 地下河 环境质量 土壤结构 老年人 寿命
原文传递
民俗视野中的麻阳长寿现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中伟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1-61,共1页
长寿是现代人的基本追求,长寿现象是人们十分关注和着力探究的一个话题。麻阳长寿现象历史悠久,其表现有着全国公认的长寿之乡如广西巴马、四川彭山等地长寿现象的共同特征,也有着由于自身的地理、劳动、生产、生活、文化等影响所形成... 长寿是现代人的基本追求,长寿现象是人们十分关注和着力探究的一个话题。麻阳长寿现象历史悠久,其表现有着全国公认的长寿之乡如广西巴马、四川彭山等地长寿现象的共同特征,也有着由于自身的地理、劳动、生产、生活、文化等影响所形成的个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现象 民俗文化 共同特征 个性差异 现代人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麻阳长寿现象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干太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59,共2页
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人们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经》曰:“天有八纪,地有五里”、“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内经》认为,在自... 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人们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经》曰:“天有八纪,地有五里”、“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内经》认为,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物产分布、地质地貌等因素,均能影响人的生活及健康状态。麻阳之所以自古就以多寿星而闻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拥有在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森林环境、水环境、物产分布等适合人们健康长寿的自然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环境 环境因素 长寿现象 《内经》 健康长寿 地质地貌 健康状态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景迈山大叶种茶抗衰老机理的研究(节选) 独有的长寿现象与生物学探讨
17
作者 陈杰 高崧陈 《普洱》 2016年第12期84-89,共6页
衰老,是指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出现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一系列退化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表现为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下降,血脂、血糖、血压和丙二醛指标上升,人体心血管系统出现病变、神经糸统紊乱、大脑记忆力下降,... 衰老,是指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出现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一系列退化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表现为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下降,血脂、血糖、血压和丙二醛指标上升,人体心血管系统出现病变、神经糸统紊乱、大脑记忆力下降,易发高血匝、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栓等老年性疾病。从理论上讲,衰老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机理 长寿现象 生物学 节选 种茶 心血管系统 生理功能 形态结构
全文增补中
青山绿水间的长寿秘笈——透过长寿现象看贵州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
18
作者 李昊 《晚晴》 2009年第1期8-13,共6页
展开贵州的长寿画卷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600多年前,刘伯温放眼天下,洞见未来。时间如流水,600多载春花秋月,寒暑更迭。江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而地处西南内陆的贵州。
关键词 贵州省 长寿老人 长寿现象 社会和谐 百岁老人 人口比例 百岁以上 老人比例 健康长寿 中国长寿之王
原文传递
江苏省如皋市长寿人口分布区土壤及其微量元素特征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杨荣清 黄标 +3 位作者 孙维侠 邹忠 丁峰 苏健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3-760,共8页
人类的健康长寿主要依赖于遗传、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因素,其中环境是影响长寿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江苏省如皋市长寿人口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如皋市90岁以上长寿人口比率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聚集特征,比率较高的区域分布在北部-东部-... 人类的健康长寿主要依赖于遗传、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因素,其中环境是影响长寿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江苏省如皋市长寿人口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如皋市90岁以上长寿人口比率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聚集特征,比率较高的区域分布在北部-东部-东南部发育较强的壤质雏形土和人为土上,在中西部的砂质雏形土和南部弱发育的年轻壤质-粘质雏形土上,比例较低。这种分布特征与土壤中的有效硒、锌和硼等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如皋市土壤中有效态硒、锌和硼与90岁以上人口比例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并归属于同一主成分,表明这些元素或组合可能是该地区对健康长寿有益的主要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如皋 长寿现象 土壤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山区域长寿的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原野 张秋霞 王莉莉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5年第S1期133-139,共7页
关键词 百岁老人 长寿水平 老年人生活质量 健康长寿 人口老龄化 高龄老人 长寿现象 调查问卷 长寿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