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对比研究
1
作者 王佳 卢玉蓉 +2 位作者 任昕 屈博 李雁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34-336,F0003,共4页
目的对比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长期生存率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6例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脊椎麻醉组(n=284... 目的对比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长期生存率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6例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脊椎麻醉组(n=284)和全身麻醉组(n=62)。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去甲肾上腺素(NA)总剂量],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12个月的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估表2.0(WHODAS 2.0)评分、新发谵妄情况、死亡、死亡或无法独立行走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椎麻醉组围手术期NA总剂量为(394.05±45.93)μg,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407.10±39.25)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WHODAS 2.0评分和新发谵妄阳性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死亡或无法独立行走的患者占比、死亡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死亡或无法独立行走的情况与麻醉类型无关(脊椎麻醉与全身麻醉的OR=1.15,95%CI:0.92~1.55,P=0.895)。结论脊椎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长期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麻醉 全身麻醉 髋骨折 老年人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研究
2
作者 曹爽 贾文文 +4 位作者 胡佳 田伟 刘美 朱劼 程念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探究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 目的 探究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脾养胃法。两组均治疗9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远期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脘腹痞闷、胸胁胀痛、食欲缺乏、便溏及神疲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所有中医症状积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CEA、CA12-5、CA19-9及CA72-4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EA、CA12-5、CA19-9及CA72-4较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CD_(4)^(+)/CD_(8)^(+)、C_(3)^(+)升高,IgG、IgM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D_(4)^(+)/CD_(8)^(+)、C_(3)^(+)较高,IgG、IgM较低(P<0.05)。2组6个月及1年生存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养胃法应用于老年胃癌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近远期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免疫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胃法 老年胃癌晚期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围手术期瞬目反射变化特点及其与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关系
3
作者 史皓威 郭文昌 +4 位作者 王银占 王永宇 杨嗣徽 李洋 钱涛 《中国医药》 2024年第8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围手术期瞬目反射变化特点及其与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PBC的150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围手术期瞬目反射变化特点及其与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PBC的150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3、6、12个月分别进行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量表评分(BNI-P)、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面部麻木评分(BNI-N)评估面部麻木、疼痛情况,并进行瞬目反射检测(涉及传导通路R1、R2及R2′的潜伏期及波幅)。根据患者术后第3年随访结果分为治愈组(120例)和复发组(3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结果患者术后1 d及术后第1、3、6、12个月BNI-P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均P<0.05)。患者行PBC后,R1、R2、R2′潜伏期总体均呈现降低趋势,R1、R2、R2′波幅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均P<0.05)。纳入最全面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比值比=1.254,P=0.028),病程(比值比=1.072,P=0.008),术前BNI-P(比值比=2.189,P=0.040),术前R1、R2、R2′潜伏期(比值比=3.546、4.165、1.314,P=0.012、0.014、0.038)、术前R1、R2、R2′波幅(比值比=0.933、0.920、0.942,P=0.009、0.003、0.002)均为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P=0.796)。结论对PTN患者行PBC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瞬目反射各项指标均随术后随访时间呈现降低趋势,且与患者面部麻木症状呈现正相关性,患者个体因素及术前BNI-P、瞬目反射指标水平等均对患者术后长期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 瞬目反射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置换术对晚期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长期疗效观察
4
作者 董涛 姜付宁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4期96-99,共4页
目的:评估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7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进行随访及治疗的138例晚期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24年7月前完成了24个月的随访。根据治疗方... 目的:评估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7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进行随访及治疗的138例晚期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24年7月前完成了24个月的随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9例。研究组采用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6、12、24个月,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研究组Knee Society、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生活质量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5%、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手术在治疗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可减轻其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疗效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置换手术 长期疗效
原文传递
经导管射频消融经皮去肾神经术治疗高血压的长期疗效分析
5
作者 杜小宇 卢成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324-329,共6页
高血压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仍在不断升高,在危害人类心血管健康的同时增加了全球健康负担。经皮去肾神经术(RDN)通过抑制肾交感神经活性从而降低血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并为高血压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其中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高血压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仍在不断升高,在危害人类心血管健康的同时增加了全球健康负担。经皮去肾神经术(RDN)通过抑制肾交感神经活性从而降低血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并为高血压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其中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SD)已开展多项大型临床研究且陆续公布了其长期随访结果,引发了对于RDN长期疗效的全新思考。综上因素本文主要针对RSD的长期疗效及其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RDN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去肾神经术 经导管射频消融 高血压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宋蕾帆 陈晓军 王明闯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5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天津北辰北门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持续半年的随访,根据随访半年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将其分为恢复良好组和... 目的研究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天津北辰北门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持续半年的随访,根据随访半年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将其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影响因素,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半年后,恢复良好的患者共80例,占比为80%,恢复不良的患者共20例,占比为20%。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患者的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类型、是否合并神经根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腰椎不稳、术后是否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程超过6个月、突出型腰椎间盘、合并神经根粘连属于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确保患者康复质量,临床实践中需基于具体情况,在随访期间精准施策,进行有效干预。此举对于提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广泛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长期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护理模式的长期疗效研究
7
作者 王玫懿(译) Osteras N 《中国康复》 2024年第7期432-432,共1页
2010年~2019年间,全球骨关节炎(OA)患者数量增加了28%,由于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症的增加,OA的患病率预计将继续上升。尽管有可用的治疗建议,但大多数OA患者没有接受推荐的核心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估SAMBA结构化髋关节和膝关节骨关节炎... 2010年~2019年间,全球骨关节炎(OA)患者数量增加了28%,由于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症的增加,OA的患病率预计将继续上升。尽管有可用的治疗建议,但大多数OA患者没有接受推荐的核心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估SAMBA结构化髋关节和膝关节骨关节炎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有效性和成本效益。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从挪威6个城市的成年人中招募了393名受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护理质量 护理模式 长期疗效 患者数量 成本效益 肥胖症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错[牙合]畸形的牙周炎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维 高敏 郭怡心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分析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接受长达3年随访,将牙槽骨高度改变作为长期疗效的评估依据,... 目的分析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接受长达3年随访,将牙槽骨高度改变作为长期疗效的评估依据,开展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长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初诊年龄、牙周炎程度、正畸时长、根形态异常、牙周手术史、缺隙邻牙患者剩余的牙槽骨高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牙位、T_(0)期探诊深度以及T_(0)期牙槽骨高度患者剩余的牙槽骨高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牙位、T_(0)期的探诊深度以及T_(0)期的牙槽骨高度均是影响患者长期疗效的主要因素,OR值均>1。结论伴错[牙合]畸形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包含牙位、T_(0)期探诊深度以及T_(0)期牙槽骨高度,需要重视上述各类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维持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牙周-正畸联合 长期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绞痛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观察
9
作者 陈松 杨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目的 分析心绞痛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住院号单双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心脏彩超监测指标... 目的 分析心绞痛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住院号单双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心脏彩超监测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生存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分级低于本组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分级(1.56±0.12)级低于对照组的(2.67±0.45)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33.34±1.21)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2.15±2.11)mm小于对照组的(41.67±1.53)、(52.48±2.12)mm,左室射血分数(58.61±0.26)%高于对照组的(54.18±0.3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Q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Q评分(91.12±3.78)分高于对照组的(81.12±2.12)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心绞痛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优于单纯进行药物治疗,可更好减轻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药物治疗与支架植入术后长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韦春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52-0054,共3页
分析药物与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支架植入术联合药物,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3个月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 分析药物与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支架植入术联合药物,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3个月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支架植入术联合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改善血液学指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 支架植入术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风险评估
11
作者 李学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1年收治的3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50)采用开颅夹闭术,观察组(n=150)采用介入栓塞术,对其长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1年收治的3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50)采用开颅夹闭术,观察组(n=150)采用介入栓塞术,对其长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均显著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动脉瘤复发率显著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恢复良好率上显著较高,在死亡和植物生存率上显著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血管痉挛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较低(P<0.05),其中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脑梗死、脑出血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较低(P<0.05),其中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且长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长期疗效 并发症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替代治疗的长期疗效观察
12
作者 翟晓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主要以生长激素缺乏症病症为切入点,对此类病患实施替代治疗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及分析。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以近几年在本院就医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90例患者作为调查目标,通过双盲法形式展开小组处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段,观察组主要执... 主要以生长激素缺乏症病症为切入点,对此类病患实施替代治疗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及分析。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以近几年在本院就医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90例患者作为调查目标,通过双盲法形式展开小组处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段,观察组主要执行常规加替代治疗方案,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发育相关指标情况进行临床评估,观察各小组血清生化指标,对血糖、胃泌素和维生素D代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主要对患者的身高、身高生长速度、体重、骨龄相关发育指标对比,显示各小组患者治疗后有改变,其中观察组变动幅度较大;对患者血清指标做小组评估分析,经综合分析观察组基本达到正常范围值;比较患者血糖指标,对照组控制情况稍差,对病患胃泌素和维生素D代谢情况组间对比,观察组恢复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 此次主要以生长激素缺乏的临床治疗进行综合实践与评估,结果表示通过替代治疗该病症能够有效提升长期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发育和生化指标,与常规干预相比,生长激素替代治疗不仅有助于患者的生长发育,在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上具备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 替代治疗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孝忠 张军 +2 位作者 王红 张晋 蒋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536,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应用的长期疗效。方法共入选123例ACS患者,其中男69例,女54例,均符合冠脉介入治疗适应证并成功进行了冠脉血运重建。替罗非班按0.4μg.kg-1.min-1静脉滴注,30 min后改为0.1μg.kg-1...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应用的长期疗效。方法共入选123例ACS患者,其中男69例,女54例,均符合冠脉介入治疗适应证并成功进行了冠脉血运重建。替罗非班按0.4μg.kg-1.min-1静脉滴注,30 min后改为0.1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24~48 h。术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减为半量,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按ACS的常规剂量使用。观察用药后30 d及1年内任何原因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30 d内因颅内出血死亡1例(0.8%),无新的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绞痛发生。随访1年内无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发生,发生心绞痛2例(1.6%)。发生轻中度出血15例(12.2%),严重出血2例(1.6%)。结论国产替罗非班是一种选择性高、抗血小板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长期随访疗效肯定,适合ACS患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介入治疗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桦 李家顺 +1 位作者 叶晓健 何海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方法]从2001年5月~2005年8月手术治疗74例单纯髓核摘除术后腰突症复发的患者,将患者分成3组: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组,后外侧融合组和后路椎间融合组,经过... [目的]评价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方法]从2001年5月~2005年8月手术治疗74例单纯髓核摘除术后腰突症复发的患者,将患者分成3组: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组,后外侧融合组和后路椎间融合组,经过长期随访(≥2年),复习其临床资料,比较各组间的下腰痛JOA评分改善率,椎间高度下降率以及上一椎间隙角的改变率,从而比较不同术式的长期疗效。[结果]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外侧融合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JOA评分改善率依次增高,与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组相比后外侧融合组不能减少椎间高度的降低,同时上一节段的椎间隙角度改变率与未融合组相似,而PLIF组在维持椎间高度的同时,上一节段的椎间隙角度改变率明显小于前两组。[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在提高下腰痛评分、维持椎间高度和上一椎间隙角度方面,后路椎间融合术优于其它两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复发 椎间融合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圣 施海彬 +2 位作者 李麟荪 陈惠珠 陈玉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 探讨鼻泪管阻塞聚氨酯支架置入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并评价其长期疗效。方法 对 5 3例 (6 4只眼 )鼻泪管阻塞患者行聚氨酯支架置入术 ,术前及术后行泪道造影检查。术后平均随访 4 8.3个月 (13~ 78个月 ) ,观察支架长期... 目的 探讨鼻泪管阻塞聚氨酯支架置入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并评价其长期疗效。方法 对 5 3例 (6 4只眼 )鼻泪管阻塞患者行聚氨酯支架置入术 ,术前及术后行泪道造影检查。术后平均随访 4 8.3个月 (13~ 78个月 ) ,观察支架长期放置及取出后鼻泪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6 4只眼中 ,6 2只眼成功置入支架 ,技术成功率 96 .9%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 1年随访 ,支架通畅率为 76 .8% ,3及 5年时分别降至 33.3%和 2 8.6 %。 9枚完全阻塞的支架被取出 ,其中 4枚发现有增生的组织 ,5枚有黏液样物质 ,2侧鼻泪管在支架取出后造影通畅 ,另 2侧再次置入支架后通畅 ,但均于 6个月内发生再阻塞。结论 鼻泪管支架置入术简单、安全 ,可以门诊治疗 ,但长期通畅率较低 ,支架取出后再阻塞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取出 鼻泪管阻塞 长期疗效 门诊治疗 通畅率 随访 术后 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复方黄黛片序贯维持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宫经新 孟建波 +6 位作者 马悦 郝京生 杨彦 任莉莉 庞宇娟 马雅辉 魏影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方案与ATRA及甲氨蝶呤(MTX)加巯嘌呤(6-MP)序贯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经ATRA和化疗联合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再进行序贯化疗巩固治疗3疗程...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方案与ATRA及甲氨蝶呤(MTX)加巯嘌呤(6-MP)序贯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经ATRA和化疗联合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再进行序贯化疗巩固治疗3疗程后,处于分子水平缓解的83例AP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序贯应用ATRA及复方黄黛片维持治疗,对照组38例序贯应用ATRA及MTX加6-MP维持治疗,通过长期随访(2003-2011年)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年预计无复发生存率治疗组为(84.4±5.4)%,对照组为(63.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预计总体生存率治疗组为(86.7±5.1)%,对照组为(78.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维持治疗可以提高APL的长期无复发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复方黄黛片 序贯 维持治疗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秀珍 张景遥 +1 位作者 赵秀华 许百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研究拉米夫定 (lamivudine)对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4 9例患者均用拉米夫定10 0mg/d ,疗程 1~ 2年。疗效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HBV复制的指标。治疗 3~ 6个月时 ,HBV -DNA阴转率为 87 8%~ 75 5 %... 研究拉米夫定 (lamivudine)对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4 9例患者均用拉米夫定10 0mg/d ,疗程 1~ 2年。疗效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HBV复制的指标。治疗 3~ 6个月时 ,HBV -DNA阴转率为 87 8%~ 75 5 % ,2年时降至 4 0 9%。疗程结束时HBeAg的血清转换率为 11 8%。 6个月时ALT复常率为 79 6 %。疗程结束时ALT复常率为 5 9 1%。拉米夫定治疗 6~ 9个月后可出现YMDD变异 ,随着疗程的延长YMDD变异率升高 ,YMDD变异后病情急性发作者 ,多出现HBeAg的血清转换。拉米夫定能有效抑制HBV复制 ,迅速降低血清中HBV -DNA水平 ,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 ,长期服用耐受性好 ,但疗程越长YMDD变异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治疗 长期疗效 安全性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45
18
作者 曹国兴 曹华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1-623,共3页
目的:观察利培酮片对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212例使用利培酮片剂治疗患者。平均剂量为(2.35±2.61)mg/d,疗程2年。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定疗效。用不良... 目的:观察利培酮片对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212例使用利培酮片剂治疗患者。平均剂量为(2.35±2.61)mg/d,疗程2年。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价药物副反应严重程度。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ocial dis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定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利培酮具有良好疗效,有效率83.6%。SDSS量表评定: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副反应(Extrapyramideal side effects,EPS)中静坐不能、抗胆碱能反应(视物模糊)、窦性心动过速,症状程度较轻;白细胞减少症1例,约10%患者体重增加(体重增加超过5%)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培酮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且安全,长期服用能够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长期疗效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记彬 胡秀芬 +1 位作者 刘放 宋纯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和开腹大肠癌根治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诊治的大肠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腹腔镜和开腹大肠癌根治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诊治的大肠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三年的随访发现,观察组中有46例存活,生存率为92.0%,对照组中有42例存活,生存率为84.0%,观察组三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开腹手术,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大肠癌根治术 长期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长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建军 纪树荣 +3 位作者 吴卫红 张雁 曾凡勇 李南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7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痉挛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BTX-A阻滞术治疗,根据患儿体重和修改的Ashworth量表(MAS)评分确定BTX-A剂量。A组每天进行康复训练2 h以上,B组进行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痉挛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BTX-A阻滞术治疗,根据患儿体重和修改的Ashworth量表(MAS)评分确定BTX-A剂量。A组每天进行康复训练2 h以上,B组进行康复训练2 h以下或无训练。1年后评定其粗大运动功能(GMFM)。结果 A、B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术前的MAS、GM-FM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肉毒毒素作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GMFM均较术前提高(P<0.05)。A组GMFM分数提高明显多于B组(P<0.01)。结论 BTX-A阻滞术后有肯定的长期疗效。阻滞术后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长期疗效 神经阻滞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