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枝木霉代谢物对极细链格孢产毒抑制机制解析
1
作者 邵学辉 张树武 徐秉良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SC5)代谢粗提物对极细链格孢(ABL2)产毒抑制机制。【方法】以富士苹果的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生长速率法、LC-MS和RT-qPCR技术测定了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6种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产生及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的抑...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SC5)代谢粗提物对极细链格孢(ABL2)产毒抑制机制。【方法】以富士苹果的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生长速率法、LC-MS和RT-qPCR技术测定了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6种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产生及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质量浓度为0.5 mg·mL^(-1)的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和致病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6天时抑制率分别为38.08%和76.96%;同时,0.5 mg·mL^(-1) 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株产生的非寄主选择性毒素TEN、ALT和TeA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处理2d后对毒素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其含量分别降低69.39%、98.51%和48.99%,并且其合成相关基因TES、TES(1)、PksA和PksJ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分别降低89.02%、98.20%、46.49%和40.13%,但是对ABL2菌株非寄主选择性毒素ATX-I含量和参与编码其合成的PksF基因表达量具有提升作用。【结论】质量浓度为0.5mg·mL^(-1)的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株生长和致病力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ABL2菌株TES、TES(1)、PksA和PksJ基因下调表达,进而降低TEN、ALT和TeA的毒素的产生量及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片 极细链格孢 长枝木霉 毒素 基因表达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T115D诱导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及疫病盆栽防治效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台莲梅 高俊峰 +3 位作者 左豫虎 靳学慧 张亚玲 李海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7-905,共9页
采用分光光度和盆栽方法,分别测定长枝木霉菌T115D对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115D发酵液的不同处理均可诱导大豆叶片PAL、POD、PPO、S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比单独接种疫霉菌处理的酶活持续时间... 采用分光光度和盆栽方法,分别测定长枝木霉菌T115D对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115D发酵液的不同处理均可诱导大豆叶片PAL、POD、PPO、S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比单独接种疫霉菌处理的酶活持续时间长、峰值高;提前接种木霉有孢子发酵液后,第2 d再挑战接种大豆疫霉菌的处理诱导效果最好,PAL、POD、PPO和CAT 4种酶的活性在处理后第5 d达到最大值,分别是Petri培养液对照处理的2.5、6.6、4.8和3.5倍。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处理均可降低大豆疫病的发生。发酵液喷雾处理中,提前1d接有孢子发酵液,第2d接大豆疫霉菌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7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发酵液灌根处理中发酵液和疫霉菌同时灌根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51.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接种量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以接有孢子的发酵液15 mL最高,防效为达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大豆疫病 防御酶 盆栽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对6种牧草种子发芽与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臻 古丽君 +2 位作者 徐秉良 张树武 蒲崇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4-570,共7页
为了解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对牧草种子发芽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用长枝木霉T6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3种禾本科和3种豆科牧草的种子及幼苗,分析种子形态学指标和幼苗生理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长枝木霉孢子... 为了解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对牧草种子发芽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用长枝木霉T6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3种禾本科和3种豆科牧草的种子及幼苗,分析种子形态学指标和幼苗生理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长枝木霉孢子悬浮液处理后,对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干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对其生理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外,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酶(PAL)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证明了长枝木霉对牧草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并筛选出孢子悬浮液最适的促生浓度为1×106个.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促生作用 生理效应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对南方根结线虫致死和寄生作用的显微观察及测定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树武 徐秉良 +1 位作者 薛应钰 古丽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1,共6页
对不同时期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的致死和寄生作用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室内测定。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侵染初期长枝木霉分生孢子吸附或寄生在虫体的表面,... 对不同时期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的致死和寄生作用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室内测定。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侵染初期长枝木霉分生孢子吸附或寄生在虫体的表面,并且分生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菌丝穿透虫体体壁。侵染后期被分生孢子寄生的虫体开始出现畸形,且寄生的部位出现缢缩和溶解,甚至有的虫体完全溶解。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致死和寄生作用,并且不同浓度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第14天浓度为1.5×107个/mL的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2龄幼虫的寄生率为87.33%,以及72h后2龄幼虫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8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南方根结线虫 致死和寄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TlCC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斌 Ali Khatib Bakar +2 位作者 刘金亮 张世宏 潘洪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8-345,共8页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TlCC,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对该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并对其生长培养基、光照、温度、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pH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 longibrac...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TlCC,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对该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并对其生长培养基、光照、温度、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pH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 longibrachiatum)。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lCC在PDA上生长量最大,查氏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生长量最小;不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无明显差异,但在连续光照条件下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在15~40℃范围能够生长产孢,在35℃时菌丝生长最快,但产孢量在25~35℃最大;果糖最能促进菌丝生长,果糖、可溶性淀粉最有利于产孢;谷氨酸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都有促进作用;Cu最能促进菌丝生长,而Zn、K和Mg则对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Cu最有利于产孢,Zn对产孢明显抑制;在pH值在2~10范围内均可生长,在pH为5时为生长最佳,在pH值3~7范围内最有利于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鉴定 ITS 长枝木霉TlCC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株T05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吉海龙 伊洪伟 池玉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包括菌落的对峙培养试验,挥发性物质和4种分生孢子提取物的抑菌试验。对峙培养试验表明,T05对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包括菌落的对峙培养试验,挥发性物质和4种分生孢子提取物的抑菌试验。对峙培养试验表明,T05对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Valsa sordida))均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高达88.4%和91.9%;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B.cinerea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高达91.9%,而对V.sordida抑菌作用较弱,最高为37.2%;甲醇、乙醇、Na OH、超声波破碎水抽提4种分生孢子提取物对V.sordida的抑菌试验表明,Na OH提取物100倍液的抑菌率最高,为76.3%,而甲醇和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稍弱,超声波水法的提取物仅对病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抑菌活性 拮抗机制 病菌 杨树烂皮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与长枝木霉对杂交竹梢枯病的协同增效生防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谯天敏 张静 朱天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对杂交竹梢枯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通过室内抗生素、紫外诱变和杀菌剂胁迫培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突变菌株,此突变体在形态特征、平板抑菌活性上与原始菌株差异不显著,且具有长期稳定的抗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对杂交竹梢枯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通过室内抗生素、紫外诱变和杀菌剂胁迫培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突变菌株,此突变体在形态特征、平板抑菌活性上与原始菌株差异不显著,且具有长期稳定的抗药性。田间喷施突变菌株菌悬液或孢子悬液可以使其成功定殖到杂交竹叶表面。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的亲和性研究显示,二者浓度低于108cfum L,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具有高度亲和性,这有利于2菌株在杂交竹梢枯病生物防治中协同作用的发挥。利用铜绿假单胞菌悬液和长枝木霉孢悬液进行梢枯病菌田间协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预先接种拮抗菌防效最高,其次是同时接种,后施拮抗菌防效最低,说明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有良好的防病作用。另外,2菌株的联合使用在3种处理中防效均最优,尤其是在先接种病原菌的处理中,协同防效得到很大提高,说明二者联合使用有良好的梢枯病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绿杂交竹 长枝木霉 铜绿假单胞菌 梢枯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孢和菌丝生物量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6
8
作者 池玉杰 伊洪伟 吉海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采用PDB培养基,对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分生孢子、菌丝和厚垣孢子的理想条件进行了筛选,分别测试了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供氧量和初始接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 采用PDB培养基,对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分生孢子、菌丝和厚垣孢子的理想条件进行了筛选,分别测试了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供氧量和初始接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下,菌株T05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液初始pH=12、供氧条件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40 m L、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00 m L的情况下初始接菌量为0.5 m L,在这样的培养条件下培养5~7 d;产生菌丝和厚垣孢子的适宜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最适温度较低为20℃培养5 d;培养液初始pH值接近中性为6;供氧条件是初始装液量较多较有利,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60 m L;初始接菌量是较少较有利,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00 m L的情况下接菌量为0.05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液态发酵 分生孢子 产孢量 菌丝生物量 厚垣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马铃薯残渣等废弃物生产长枝木霉颗粒剂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景芳 徐秉良 +1 位作者 古丽君 张树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7,共7页
【目的】利用马铃薯残渣等废弃物作为培养基质研制一种具有较高产孢量和较长货架期的长枝木霉颗粒剂.【方法】通过测定长枝木霉在马铃薯残渣、餐厨垃圾、植物叶片等培养基质中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发酵的方法,筛选... 【目的】利用马铃薯残渣等废弃物作为培养基质研制一种具有较高产孢量和较长货架期的长枝木霉颗粒剂.【方法】通过测定长枝木霉在马铃薯残渣、餐厨垃圾、植物叶片等培养基质中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发酵的方法,筛选生产长枝木霉的最佳培养基质,并研究其加工工艺.【结果】培养基质筛选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基质中杨树叶和泡桐叶产孢量最高,为1×109 cfu/g,经1∶1混合加入不同餐厨垃圾后均能产孢,但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均较马铃薯残渣低,故确定马铃薯残渣为最佳固体培养基质;加入珍珠岩后的马铃薯残渣固体培养基,产孢量明显提高,且与珍珠岩5∶1混合,产孢量最大,为5.66×109 cfu/g;马铃薯残渣液体培养基的浓度为60mL/g时产孢量最高,为9.995×108 cfu/g,但显著低于其固体培养基;加工工艺优化表明:最佳的粘结剂为凹凸棒土,最佳贮藏容器为黑色玻璃瓶,最长贮藏期可达8个月,萌发率为53.81%.【结论】最终获得生产长枝木霉颗粒剂的最佳培养基质并优化了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马铃薯残渣 培养基质 颗粒剂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变提高长枝木霉菌株利用糖蜜酒精废液产生物量能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玮 曹慕明 +5 位作者 陈国品 谢蜀豫 李献 毕方方 韦俏娜 丁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该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射的方法,对生物防治菌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进行诱变育种,以提高其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产菌体和孢子的能力。经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了能够利用单一的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大量... 该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射的方法,对生物防治菌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进行诱变育种,以提高其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产菌体和孢子的能力。经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了能够利用单一的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大量生成生物量的系列优良突变株,并通过平板对峙试验验证了各突变株的对灰霉病菌的生物防治效果,最终得到优良突变菌株CM-5,其在平板培养基上生长速率达到42.33 mm/d,在50 m L液体培养体系中生物量(以细胞干质量计)达到2.22 g,平板对峙抑菌率达到66.7%,较出发菌株均有显著提高。经过5次传代培养,菌株CM-5生长速率和抑菌率仍保持较高且稳定,表明其遗传性状稳定。该研究对长枝木霉在炎热地区的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诱变 ^60CO-Γ射线辐射 生物防治 微生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长枝木霉菌株T05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池玉杰 伊洪伟 刘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T05在PDA、ME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以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T05在PDA、ME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以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 H值为4~10,最适p H=6。在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维生素是VB1。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当其分别在PDB、2%蔗糖水和自来水中时,以在PDB中的孢子萌发率最高。在PDB中,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接种后8 h就有15%的萌发率,在16~24 h内萌发率为25.33%~4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生物防治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 分生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苏 李献 +4 位作者 李玮 毕方方 林玲 韦俏娜 张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1,共4页
研究优化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菌株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细胞及再生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菌龄、破壁酶组成、酶解反应温度及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结... 研究优化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菌株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细胞及再生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菌龄、破壁酶组成、酶解反应温度及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JK-15的最适条件为菌丝体菌龄18 h,混合酶组成配比为1.5%蜗牛酶∶1.5%纤维素酶∶0.1%溶壁酶,酶解条件为30℃条件下酶解2.5 h,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山梨醇,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中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蔗糖,实验结果为长枝木霉JK-15的育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原生质体 生物防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株T05发酵液抑菌力参数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吉海龙 伊洪伟 池玉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为了得到抑菌活性更高的发酵液,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发酵液及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Valsa sordida))的抑菌活性,并以V.sordida作为指... 为了得到抑菌活性更高的发酵液,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发酵液及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Valsa sordida))的抑菌活性,并以V.sordida作为指示菌对发酵液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H值、接菌量这4项指标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T05发酵液对B.cinerea和V.sordida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B.cinerea的最高抑菌率为PDB发酵液过滤除菌后在48 h的55.48%,对V.sordida的最高抑制率为改良马丁培养基发酵液过滤除菌后48 h的48.68%;培养7 d的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更为显著,在24 h的抑菌率都为100%,在96 h时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4.1%和82.6%,均表现出极强的抑菌活性。筛选后获得最高抑菌率的最佳发酵组合为:培养时间6 d、温度28℃、初始pH=6、500 m L的三角瓶装液量250 m L的条件下接菌量为0.5 m L。在该条件下T05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在96 h对V.sordida的抑菌率从82.9%上升到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液态发酵 抑菌活性 参数筛选 杨树烂皮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长枝木霉对Cr^(6+)吸附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晨晨 董博 李云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6,共5页
研究菌株M-04的生长曲线和不同培养时间对Cr6+吸附率的影响,并对p H、温度、时间、Cr6+初始浓度和初始加菌量对Cr6+去除率进行了研究。采用马丁式培养基富集培养长枝木霉,收集菌丝,称取一定量的菌丝,投放到Cr6+的水溶液中,利用摇瓶发酵... 研究菌株M-04的生长曲线和不同培养时间对Cr6+吸附率的影响,并对p H、温度、时间、Cr6+初始浓度和初始加菌量对Cr6+去除率进行了研究。采用马丁式培养基富集培养长枝木霉,收集菌丝,称取一定量的菌丝,投放到Cr6+的水溶液中,利用摇瓶发酵方法经行吸附试验,用国标及原子吸收法对其滤液和菌丝中的铬进行测定。结果标明:长枝木霉M-04对总铬和Cr6+的吸附率分别为37.2%和78.4%,该菌菌丝的吸附能力为0.54 mg/g,72 h菌丝含量达到最大,在36 h和72 h培养的菌丝对Cr6+去除率最高,在p H 1.39左右,28℃,菌丝加入量在0.5 g,Cr6+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Cr6+去除率最大,为99.3%,几乎将100 mg/L Cr6+完全去除。长枝木霉M-04能更好去除Cr6+离子,可以作为较好的试验材料应用于生物修复实验室废水中Cr6+的去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长枝木霉 C6+ 生物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长枝木霉菌培养特性及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池玉杰 伊洪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6,119,共5页
采用宏观观察法和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在PDA和MEA培养基上对1株自我采集的具有生防价值的木霉菌株T05进行了培养特性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分生孢子较早且多,也能产生厚垣孢子;在MEA上能产生分生孢... 采用宏观观察法和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在PDA和MEA培养基上对1株自我采集的具有生防价值的木霉菌株T05进行了培养特性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分生孢子较早且多,也能产生厚垣孢子;在MEA上能产生分生孢子,但不产生厚垣孢子。该菌株产孢簇为松散羊毛状到紧实的疱状结构;分生孢子梗具有较简单的分枝系统,通常呈直角的1~2次分枝,单生或有时成对。瓶梗不规则地在侧面分布,时常单生,安瓿形或柱形,基部常缩缢但不明显;分生孢子单细胞、长方形到椭圆形、绿色、光滑,大小为(2.0~3.0)μm×(2.0~6.0)μm。根据这些形态特征将菌株T05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在此基础上,对T05的r DNA转录间区序列ITS和翻译延伸因子基因tef1-α的第5内含子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系统发育学的研究表明,该菌株的ITS序列和tef1-α的第5内含子序列与长枝木霉的多个菌株都具有最大的相似性,因此属于长枝木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培养特性 形态学 r DNA的转录间区序列 翻译延伸因子1-α亚基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长枝木霉T115D菌株发酵条件 被引量:3
16
作者 台莲梅 高俊峰 +1 位作者 张亚玲 靳学慧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3-334,共2页
对拮抗长枝木霉(rlongibrachiatum)T115D菌株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PD作为培养液,适宜木霉菌T115D产生孢子的pH值是7.0~8.0,温度是30℃,转速为200~250r/min;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是4.0~6.0,温度是25~30℃,转速... 对拮抗长枝木霉(rlongibrachiatum)T115D菌株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PD作为培养液,适宜木霉菌T115D产生孢子的pH值是7.0~8.0,温度是30℃,转速为200~250r/min;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是4.0~6.0,温度是25~30℃,转速为150—250r/min。适宜木霉菌T115D发酵的碳源是甘露糖,氮源是酒石酸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T115D菌株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念珠菌合并长枝木霉引起的腹膜透析感染1例报道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姗姗 马淑红 +1 位作者 曹忠帅 马建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1期2002-2003,共2页
随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无菌操作不合格导致细菌性,真菌性腹膜炎的感染不断增加[1]。木霉属大多认为污染菌,多为木腐或植物腐生菌,但随着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感染... 随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无菌操作不合格导致细菌性,真菌性腹膜炎的感染不断增加[1]。木霉属大多认为污染菌,多为木腐或植物腐生菌,但随着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感染报道越来越多[2,3],本研究为热带念珠菌合并长枝木霉引起的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患者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患者 热带念珠菌 糖尿病肾病 无菌操作 免疫抑制剂 广谱抗生素 长枝木霉 免疫功能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TS-1的分离鉴定、拮抗作用及固体发酵条件初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小杰 周天旺 +1 位作者 王春明 郭成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7期105-111,共7页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常见植物病害的生防真菌,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木霉菌株TS-1。通过形态学特征和EF-1α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TS-1对6种病原菌...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常见植物病害的生防真菌,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木霉菌株TS-1。通过形态学特征和EF-1α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TS-1对6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利用该菌株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小麦种子,分析种子形态学指标的变化。以产孢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发酵条件的初探。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TS-1对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接骨木镰孢(F.sambucinum)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抑菌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该菌株对小麦种子有一定的促生作用。通过对该菌株固体发酵条件初探,发现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秸秆和麸皮的最佳配比为9:1、大麦添加量10%、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硫酸铵时产孢量最大。上述试验证明,长枝木霉TS-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可进一步扩大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鉴定 拮抗 促生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褶菌-长枝木霉耦合发酵制备裂褶寡糖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若雨 吴剑荣 +2 位作者 张洪涛 高敏杰 詹晓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03-110,共8页
裂褶菌多糖是一类具有β-1,6支链的β-1,3-葡聚糖,具有很好的抗肿瘤、益生元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过大的分子质量和水不溶性影响其功能和应用。该研究以食品安全的长枝木霉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裂褶菌多糖是一类具有β-1,6支链的β-1,3-葡聚糖,具有很好的抗肿瘤、益生元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过大的分子质量和水不溶性影响其功能和应用。该研究以食品安全的长枝木霉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筛选后得到高产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突变株T-6,所产内切β-1,3-葡聚糖酶对热凝胶和茯苓多糖具有较好的水解能力。此外,对发酵得到的突变株T-6粗酶液进行了部分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动力学参数K_(m)=4.005 g/L,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6.0、50℃,在pH 5.0~6.5,45~60℃酶活力较高,相对酶活力在85%以上;有严格的底物专一性,只水解含β-1,3-键的热凝胶、茯苓多糖和小核菌多糖。将裂褶菌与突变株T-6进行混合培养,获得裂褶寡糖。结构分析表明该寡糖都是由葡萄糖组成,聚合度为4~15。另外,裂褶寡糖具有良好的DPPH和超氧阴离子(·O_(2)^(-))清除能力。该研究通过真菌耦合发酵制备的裂褶寡糖在食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寡糖 裂褶菌 耦合发酵 内切β-1 3-葡聚糖酶 长枝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eg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旭 范军 +2 位作者 朱苏文 程备久 陶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5-251,共7页
从长枝木霉3.1029基因组中克隆了内切葡聚糖酶EGI基因,该基因全长1 566 bp,由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46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N端为22aa组成的信号肽。采用重叠PCR法获得无内含子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1,构建成pYE-Leg1重组质粒;同... 从长枝木霉3.1029基因组中克隆了内切葡聚糖酶EGI基因,该基因全长1 566 bp,由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46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N端为22aa组成的信号肽。采用重叠PCR法获得无内含子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1,构建成pYE-Leg1重组质粒;同时将其成熟肽编码序列插入酿酒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YEα中,构建成pYEα-Leg1重组质粒;分别转化酿酒酵母。重组转化子经β-半乳糖诱导,检测表达产物的酶活,结果表明,pYE-Leg1转化子无明显胞外酶活;而pYEα-Leg1转化子在刚果红平板上可产生明显的水解圈,酶活检测显示pYEα载体可有效地将该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并分泌到胞外,发酵液中的酶活在培养96 h达到最高1.16 U/mL,最适酶解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6。以上研究将为利用酿酒酵母生产胞外纤维素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eg1 酿酒酵母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