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视角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来自长江经济带地级市的证据
1
作者 徐俊武 卢金昌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9-127,共19页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绿色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工业机器人应用给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选取2008—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多种模型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绿色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工业机器人应用给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选取2008—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多种模型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且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两种机制实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在具有空间衰减特征的地理边界;空间溢出作用在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和城市群节点城市上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结论为继续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应用、强化城市群内外部科技合作、实施异质性发展策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绿色发展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差异
2
作者 吕江南 白璐 +3 位作者 张震 张玥 乔琦 刘丹丹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8,共12页
长江经济带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纺织业生产总值,纺织业作为民生基础性行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行业,其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3个维度构建纺织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TOPSIS方法... 长江经济带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纺织业生产总值,纺织业作为民生基础性行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行业,其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3个维度构建纺织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TOPSIS方法量化评价了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及其各省(市)的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选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了地区差异、差异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从时序变化看,长江经济带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上升—平稳—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纺织业绿色发展指数由0.425增至0.681。从地区差异看,长江经济带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分异特征显著,省(市)间总体差异测度期内有所下降。湖北综合表现最优,云南、贵州尚有一定差距。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纺织业绿色发展水平高于泛成渝地区,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影响来源,且该影响趋于增强。创新驱动水平差异度显著高于产业发展、环境治理,是长江经济带纺织业绿色发展均衡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 时空差异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地区差异及障碍因子研究
3
作者 王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利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生活保障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地区差异,以及利用障碍因子模型诊断探索其制... 利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生活保障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地区差异,以及利用障碍因子模型诊断探索其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长江下游地区在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以及生活保障维度发展更好,上游地区在环境友好维度发展更好;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逐步减小。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不断变动,各维度障碍度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活保障>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依据指标层结果,制约流域内各省(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障碍因子主要有七项,分别是节水灌溉面积占比、农机效率水平、化肥使用强度、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医疗保障。基于此,提出完善顶层设计、提高农机效率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政策建议,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熵值法 障碍度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赋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优势、限度与进路——基于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施子轩 赵芯平 +1 位作者 李烨莲 张丽苹 《现代商业》 2025年第2期12-15,共4页
在2023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企业绿色发展的政策补贴,以大力支持企业运营绿色化,环保化,助力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的目标。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购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日常活动,物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其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2023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企业绿色发展的政策补贴,以大力支持企业运营绿色化,环保化,助力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的目标。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购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日常活动,物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其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数字物流的普及化趋势已经初显成效的背景下,研究数字物流赋能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优势,限度与进路极其重要。本次研究主要是对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的数字物流使用情况、数字物流在物流运输管理、运输速度、运输过程中的环保成效等进行调研,以此分析数字物流赋能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发展。结合现有相关理论研究,开展针对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使用数字物流情况的调查,分别从优势、限度、应对策略等多个维度,调研分析数字物流对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流 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5
作者 李祥超 李峰 《科技创业月刊》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探寻出助力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尤为重要,数字普惠金融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09市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测度农业绿色发...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探寻出助力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尤为重要,数字普惠金融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09市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测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旨在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从分维度来看,数字化程度和覆盖广度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使用深度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方面,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传导渠道。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长江经济带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协同推进的时空演化特征
6
作者 刘玒玒 李新一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2-712,共11页
以系统观念推进绿色创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协同提升,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11个省市绿色创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协同推进水平,并借助GIS技术、Moran... 以系统观念推进绿色创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协同提升,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11个省市绿色创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协同推进水平,并借助GIS技术、Moran′s I指数、空间β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空间关联程度以及空间趋同效应。结果表明:①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协同推进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由0.373升至0.524,耦合协调状态由失调状态升至协调状态;东部地区协同推进水平相比于中西部地区有明显改善。②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协同推进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相似性和集聚特征,高-高(高繁荣-高协调)集聚的省份相对较少,优质协调等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③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邻近省份耦合协调度的提升会促进本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提高。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协调度不断上升,三者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在地理上呈现出集聚效应,各省份三者协同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创新 经济发展 环境改善 协同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利用视角下绿色发展门槛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
7
作者 陈义忠 贺鹏明 +2 位作者 张思思 刘梓腾 彭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128,共14页
明晰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响应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云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2000—2025年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格局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视角实证... 明晰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响应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云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2000—2025年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格局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视角实证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的门槛效应及空间异质性,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体(除遂宁市、孝感市外)绿色发展均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水资源生态足迹有所增长,污水足迹占比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门槛效应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协同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持续提升;成渝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水资源生态足迹超过0.379 hm2/人时,对绿色发展转变为抑制效应,重庆市协同集聚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在各集聚水平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均呈现“倒V型”的关系,鄂州市等工业城市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具有抑制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均具有双门槛效应,制造业集聚在水资源生态足迹到达第二门槛值后,对绿色发展正效应最高(0.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水资源生态足迹 产业集聚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长江经济带中医医院运营效率研究
8
作者 牟艺帆 孙嘉颖 +5 位作者 罗金萍 张宝轩 耿铭慧 尹文强 陈钟鸣 马东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分析2021年我国长江经济带中医医院运营效率,并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运营效率的影响,为促进长江经济带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21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中医医院运营效率进... 目的: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分析2021年我国长江经济带中医医院运营效率,并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运营效率的影响,为促进长江经济带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21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中医医院运营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三阶段DEA分析,我国长江经济带中医医院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976、0.986和0.990。上海、江苏、湖南、重庆、贵州5个省市在调整前后均为有效状态,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云南的综合效率较调整前均有所上升。调整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中医医院运营综合效率均值排序:成渝城市群(0.99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0.964)>长江中游城市群(0.962)。结论:长江经济带中医医院运营效率被低估,综合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三大城市群中医医院运营效率存在差异,区域之间需均衡发展;中医医院运营效率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需改善外部环境;加强中医药数字和信息化建设,重视中医药人才的作用,促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中医医院 运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研究--基于Super-SBM模型与ML指数
9
作者 余梦君 《中国市场》 2025年第6期17-20,共4页
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继而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表明:从静态层面看,长江经济带工... 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继而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表明:从静态层面看,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未达到有效率状态;下游地区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远远超过中上游地区;不同省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从动态层面看,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呈现显著差异性;各省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不断提升,涨幅较大的位于中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工业绿色创新效率 Super-SBM模型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优势、挑战和路径
10
作者 游古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5年第3期118-121,共4页
成渝地区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据重要位置,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意义重大。成渝地区建设示范区的优势,包括产业基础与创新能力、生态资源与政策支持等;面临的挑战,如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不合理、... 成渝地区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据重要位置,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意义重大。成渝地区建设示范区的优势,包括产业基础与创新能力、生态资源与政策支持等;面临的挑战,如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压力大及区域协同困难等;相应的建设路径,涵盖产业绿色转型、能源结构优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及区域协同合作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长江经济带 绿色低碳发展 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效率——以长江经济带城市为例
11
作者 杜红军 张国胜 《长江技术经济》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高绿色发展效率;(2)绿色金融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大小表现出地... 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高绿色发展效率;(2)绿色金融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大小表现出地区异质性,表现为长江下游(0.6288)>长江中游(0.4541)>长江上游(0.3802);(3)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大小为11.81%。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建议:(1)继续扩大绿色金融政策的覆盖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行技术创新;(2)限制污染企业发展,加强对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提高绿色发展效率;(3)提高绿色金融资本的流动性,绿色金融政策应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发展效率 双向固定效应 技术创新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绿色低碳发展效率的耦合协调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城市为例
12
作者 詹成 冯银 +2 位作者 陈嘉浩 成鹏弘 成金华 《环境经济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28-146,共19页
为探究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EBM模型测算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效率,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局Moran... 为探究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EBM模型测算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效率,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局Moran’s I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和刻画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和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是上升趋势,绿色低碳发展效率波动较大;二者耦合协调度持续提高,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和“中心外围”分布特征,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长三角城市群是热点地区;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递减的格局,超变密度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基于上述结论,从促进新型城镇化均衡发展、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效率和打造协同发展格局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绿色低碳发展 耦合协调度 长江经济带 E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恺钧 曹安琪 方慈慧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35-49,共15页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利用超效率SBM和区位熵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个区域已形成“带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平均水平随年份波动上升,上中下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递增格局,水平差异较大且有逐渐增加趋势;2)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通过整合内部网络资源和提升外部整体能力,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产业集聚的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和合作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而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动力和效率,因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上中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区域异质性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知识产权保护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空间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时雄 刘树家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6,共16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创新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总效率及其子阶段效率的直接影响...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创新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总效率及其子阶段效率的直接影响均显著为正;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研发效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成果转化效率则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对总效率的空间影响效应依然为正。(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金融发展、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三种渠道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推动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而中上游城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研发效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甚至具有消极影响。本文结论为长江经济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知识产权保护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韧性的绿色发展效应检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林远 高红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2-137,共6页
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借助数字经济激发产业链韧性的绿色发展效应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含交互项的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借助数字经济激发产业链韧性的绿色发展效应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含交互项的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韧性、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三者之间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提高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韧性有助于促进该地区的绿色发展,该效应在长江经济带的东部和发达地区更明显;数字经济在产业链韧性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只有突破一定规模后,才能有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韧性 绿色发展 数字经济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绿色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冠凤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5期50-61,共12页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高端服务业是绿色服务业,绿色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在国际发展绿色化的大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必须通过绿色发展,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先进的高端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重组。创新高端服务业发展...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高端服务业是绿色服务业,绿色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在国际发展绿色化的大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必须通过绿色发展,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先进的高端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重组。创新高端服务业发展模式是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长江经济带省市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省际层面对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绿色信贷、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开放程度等会促进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绿色发展。建议长江经济带在国家战略引导下,通过实质性绿色政策的推进,发挥中心城市在高端服务业发展中的领头作用,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端服务业 绿色发展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机遇挑战、转型路径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宏春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1期5-19,155,共16页
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优势独特,因“同饮一江水”而联系起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宗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在... 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优势独特,因“同饮一江水”而联系起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宗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群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和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跨区协调体制机制和利益机制尚未健全、条块分割问题严重、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等挑战。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夯实发展基础;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挖掘发展潜力和后劲;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保障供应链安全;率先谋划布局,在“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未来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发挥规划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政府主导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途径,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同时坚持高水平开放,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测量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建民 仇定三 +1 位作者 蒋倩颖 张敏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52,共7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 改进的灰色关联度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发展视角下物流企业基于战略效率提升的韧性培育研究
19
作者 谢泗薪 赵丽华 +2 位作者 赵淑琪 宋晨荷 胡诗琪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随着绿色经济时代的来临,物流效率提升与韧性增长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绿色经济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的战略效率,据此研究追求效率提升的物流韧性培育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文章从绿色经... 随着绿色经济时代的来临,物流效率提升与韧性增长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绿色经济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的战略效率,据此研究追求效率提升的物流韧性培育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文章从绿色经济、物流战略效率与战略差异度、物流发展韧性等理论探讨入手,运用DEA线性规划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6—2020年的物流战略效率,并进行排序与分析,提出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发展视角下物流企业基于战略效率提升的韧性培育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经济 战略效率 物流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振强 易颖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3-75,共13页
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生态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8—2021年相关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 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生态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8—2021年相关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一是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能共同提升生态效率;二是两者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下游城市群生态效率的影响较大,而对上游城市群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沿江各省市应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强两者的协同交互作用,立足本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生态效率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