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SGA-Ⅱ和神经网络的长短叶片泵双目标参数优化
1
作者 梁兴 马志巍 +2 位作者 熊文龙 周泊 曹寒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67,共5页
针对长短叶片泵参数优化问题,以叶片进口角、叶片出口角和叶片数量为变量,以泵扬程、效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拉丁超立方设计40组试验组成样本集,并利用CFD方法计算泵性能。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泵性能预测模型构建长短叶片泵... 针对长短叶片泵参数优化问题,以叶片进口角、叶片出口角和叶片数量为变量,以泵扬程、效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拉丁超立方设计40组试验组成样本集,并利用CFD方法计算泵性能。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泵性能预测模型构建长短叶片泵双目标优化函数,并采用NSGA-Ⅱ算法寻优,进而开展双目标泵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泵性能较准确,其中效率偏差最大为1.98%,扬程偏差最大为1.82%。NSGA-Ⅱ算法所获得的最优方案在额定工况下比原型泵扬程、效率分别提高了7.4%、1.8%;对比优化前后泵内流速分布、压力脉动等,最优方案有效改善了流动的均匀性,减小了水力损失和压力脉动,使得叶轮内部流动更加稳定,为长短叶片泵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叶片 性能优化 神经网络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转轮无叶区压力脉动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磊 刘旭阳 +2 位作者 魏广斌 朱鹏艳 韩一非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4年第5期10-13,88,共5页
随着国内投产的长短叶片转轮抽水蓄能电站越来越多,其振动稳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无叶区压力脉动是造成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和厂房振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常规叶片转轮抽水蓄能机组大多都伴有由动静干涉引起的机组和厂房振动问题,... 随着国内投产的长短叶片转轮抽水蓄能电站越来越多,其振动稳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无叶区压力脉动是造成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和厂房振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常规叶片转轮抽水蓄能机组大多都伴有由动静干涉引起的机组和厂房振动问题,本文以2个已投产5+5长短叶片转轮机组为研究对象,从机组无叶区和厂房不同测点的优势频率、分频幅值等方面分析了长短叶片转轮无叶区压力脉动的传递特性,为后续同类型长短叶片转轮机组和厂房相位共振复核建立基础,也为由机组流道内脉动压力引起的长短叶片转轮机组和厂房振动稳定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叶片 水泵水轮机 压力脉动 无叶区 传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转轮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数值分析
3
作者 管子武 何胜明 +5 位作者 梁权伟 康文喆 张健 曾杰 王钊宁 何启源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1期7-11,37,共6页
本文以5个长叶片和5个短叶片转轮(活动导叶数为16)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长短叶片转轮的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问题。结果表明,长短叶片转轮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比较复杂。在无叶区,水力激振模态“节径”数为相应倍频数,... 本文以5个长叶片和5个短叶片转轮(活动导叶数为16)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长短叶片转轮的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问题。结果表明,长短叶片转轮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比较复杂。在无叶区,水力激振模态“节径”数为相应倍频数,如5倍转频对应5“节径”等;在双叶栅区,激振力模态既有长(短)叶片数的特征(如15倍转频的模态的节径数为1),又有叶片总数的特征(如20倍转频的节径数为4,且模态旋转方向与转轮旋转方向相同)。本文的研究为长短叶片转轮的水泵水轮机的结构避振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长短叶片转轮 动静干涉 水力激振模态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孙圣 孔繁余 +1 位作者 薛玲 胡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4-107,共4页
为了研究长短叶片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制作了液力透平样机,搭建了开式液力透平实验台,对有、无长短叶片的叶轮分别进行了数值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短叶片的增加可以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增加最高效率点的流量,降低液力透平的扬... 为了研究长短叶片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制作了液力透平样机,搭建了开式液力透平实验台,对有、无长短叶片的叶轮分别进行了数值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短叶片的增加可以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增加最高效率点的流量,降低液力透平的扬程。内部流场分析表明,长短叶片的增加,可以改善叶轮内部流场分布,减小叶轮内部漩涡的区域和强度,改善液力透平内部流动规律。对液力透平内部功率损失分布分析表明,液力透平内部的功率损失主要集中在叶轮内部,长短叶片的增加,改善了叶轮内部流动,减小了叶轮内部的功率损失。叶片数的增加加剧了叶轮和蜗壳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蜗壳内部的功率损失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 长短叶片 液力透平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离心泵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松山 周正富 +2 位作者 葛强 严登丰 王林锁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48,共4页
试验设计选择了短叶片进口直径、进口偏置角和出口偏置角3个因素,每因素取3个水平,按L9(33)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制作了9副长短叶片复合叶轮,并对其外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出9副叶轮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短叶片设置对泵扬程有一定的提... 试验设计选择了短叶片进口直径、进口偏置角和出口偏置角3个因素,每因素取3个水平,按L9(33)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制作了9副长短叶片复合叶轮,并对其外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出9副叶轮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短叶片设置对泵扬程有一定的提高,但效率差异较大,当取短叶片进口直径0.4(D2-D1)+D1,进口偏置角10,°出口偏置角0°时,泵的性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叶片 低比转数 离心泵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离心泵汽蚀性能数值模拟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秀礼 袁寿其 +2 位作者 朱荣生 俞志君 庄卫将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54-1157,共4页
为提高离心泵的汽蚀性能,利用CFD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长短叶片离心泵在不同汽蚀余量时叶轮内部气液两相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短叶片进口直径在不同汽蚀工况时气泡分布情况对叶轮内部流动和性能的影响... 为提高离心泵的汽蚀性能,利用CFD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长短叶片离心泵在不同汽蚀余量时叶轮内部气液两相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短叶片进口直径在不同汽蚀工况时气泡分布情况对叶轮内部流动和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短叶片的进口直径可以有效提高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避免叶轮进口堵塞和流道内发生漩涡汽蚀。当汽蚀余量减小到一定程度,离心泵短叶片进口直径为0.65D2(D2为叶轮外径)时,在长叶片和短叶片的背面都会出现漩涡汽蚀区;当离心泵短叶片进口直径为0.75D2时,在长叶片背面与短叶片工作面间的流道内会出现两个漩涡汽蚀区;当离心泵短叶片进口直径为0.85D2时,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长短叶片 汽蚀 数值模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动的PIV测量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松山 周正富 +3 位作者 葛强 耿卫明 闻建龙 罗惕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设计了一副长短叶片各5个间隔布置的离心泵叶轮,应用二维粒子图像速度仪(2D-PIV)成功测试了大流量、设计流量和小流量3种工况下长短叶片同一叶槽内的瞬时流场。测试结果充分揭示了长短叶片叶轮内速度矢量场特征及长叶片吸力面、压力面... 设计了一副长短叶片各5个间隔布置的离心泵叶轮,应用二维粒子图像速度仪(2D-PIV)成功测试了大流量、设计流量和小流量3种工况下长短叶片同一叶槽内的瞬时流场。测试结果充分揭示了长短叶片叶轮内速度矢量场特征及长叶片吸力面、压力面和短叶片压力面、吸力面相对速度随叶轮半径的变化规律。分析了3种工况下相对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长短叶片 PIV测量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复合型刚柔桨强化搅拌槽内流体混沌混合行为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作华 魏红军 +3 位作者 熊黠 陶长元 王运东 程芳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80-5089,共10页
搅拌反应器中混合隔离区的存在是强化流体混合的主要障碍。打破搅拌槽中的对称性流场结构,破坏混合隔离区,可以提高流体混合效率。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LLE)和多尺度熵(MSE),比较了不同桨叶类型、柔性片长度、柔性... 搅拌反应器中混合隔离区的存在是强化流体混合的主要障碍。打破搅拌槽中的对称性流场结构,破坏混合隔离区,可以提高流体混合效率。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LLE)和多尺度熵(MSE),比较了不同桨叶类型、柔性片长度、柔性片数量和桨叶离底高度以及转速对流体混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短叶片复合型刚柔桨(RF-LSB)桨叶通过刚柔耦合错位连接,柔性片的形变与随机振动对流体的非稳态扰动,使流场结构不稳定性和不对称性增强,强化了流体混合效果。当柔性片数量为3,搅拌转速为90r/min时,RF-LSB体系比刚性桨和刚柔桨体系的LLE值分别提高了20.22%和7.98%;三种体系[RF-LSB(柔性片数量为3)、刚性桨和刚柔桨体系]的混合时间(θm)与单位体积功耗(Pv)呈指数型关系,当Pv相同时,RF-LSB(柔性片数量为3)的θm最小,表明RF-LSB(柔性片数量为3)更有利于流体混沌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叶片复合型刚柔桨 最大LYAPUNOV指数 混沌混合 多尺度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31
9
作者 徐洁 谷传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1-544,共4页
应用奇点分布法对长短叶片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及长、短叶片的相互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 .在长、短叶片上分别布置强度不等的点涡来模拟叶片对流场的作用 ,系统地研究了点涡的分布及数目 .结果表明 :短叶片对整个流场的速度及压力分布有较... 应用奇点分布法对长短叶片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及长、短叶片的相互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 .在长、短叶片上分别布置强度不等的点涡来模拟叶片对流场的作用 ,系统地研究了点涡的分布及数目 .结果表明 :短叶片对整个流场的速度及压力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能有效地防止脱流的产生与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叶片 离心叶轮 低比转速 奇点分布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尾缘形状对离心泵性能与动静干涉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金凤 蔡海坤 +2 位作者 陈圣波 徐捷 李亚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30,190,共10页
为探究带分流叶片离心泵内长短叶片尾缘形状对其性能与动静干涉的影响,对长短叶片尾缘压力面与吸力面分别进行不同厚度切削,采用SST-SAS湍流模型对各方案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外特性与PIV试验结果验证其计算准确性,并基于压力脉动、... 为探究带分流叶片离心泵内长短叶片尾缘形状对其性能与动静干涉的影响,对长短叶片尾缘压力面与吸力面分别进行不同厚度切削,采用SST-SAS湍流模型对各方案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外特性与PIV试验结果验证其计算准确性,并基于压力脉动、涡量分布分析泵内动静干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离心泵长短叶片尾缘压力面切削PSF可有效提高离心泵额定流量点效率,且切削厚度越大,效果越显著,长短叶片尾缘压力面切削PSF还可有效改善额定流量下的离心泵动静干涉效应,减小压力脉动能量损耗,提高离心泵性能,并延长叶片使用寿命,而吸力面切削SSF则会大幅加剧离心泵动静干涉效应。压力脉动与涡量频域分布说明,离心泵叶轮流道内动静干涉主要频率成分为轴频及其倍频,蜗壳流道内动静干涉的主频与次主频分别为fB与0.5fB。对比各方案长短叶片尾缘附近主频涡量得出,短叶片尾缘切削效应较长叶片更为显著。短叶片经过隔舌时涡结构演化程度较长叶片更为剧烈,这一现象导致了长短叶片尾缘附近动静干涉的差异性,由此产生次主频0.5f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长短叶片 尾缘形状 SST-SAS 动静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头混流式长短叶片转轮内部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祎华 齐学义 +1 位作者 张静 敏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对超高水头混流式长短叶片转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基于连续方程和雷诺时均N-S方程,选用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使方程组封闭,通过贴体坐标下的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数值求解采用SIMPLIC算法.通过计算得出... 对超高水头混流式长短叶片转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基于连续方程和雷诺时均N-S方程,选用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使方程组封闭,通过贴体坐标下的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数值求解采用SIMPLIC算法.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工况下长短叶片转轮内部流动的速度及压力分布,发现不同工况下短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规律与长叶片基本相同.与常规转轮叶片流场比较发现,在上冠流面和中间流面上二者有相似的翼型压力分布规律,而在下环流面上长短叶片转轮翼型表面压力分布要优于常规叶片转轮,因而具有更好的空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转轮 超高水头 长短叶片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三维几何建模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宏伟 刘小兵 曾永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
针对混流式水轮机叶片形状复杂、实体造型困难,以混流式转轮叶片二维木模图为基础,基于UG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采用由点到线、线到面、面再到体的方法对混流式水轮机叶片进行三维造型。针对水轮机一次造型不光滑,采用类流线的方法在尽量... 针对混流式水轮机叶片形状复杂、实体造型困难,以混流式转轮叶片二维木模图为基础,基于UG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采用由点到线、线到面、面再到体的方法对混流式水轮机叶片进行三维造型。针对水轮机一次造型不光滑,采用类流线的方法在尽量保持原有型值点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模型,最终建立了光滑精准的三维模型,为后期的流动性能预测、刚强度计算分析等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长短叶片 三维建模 类流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及斜流压气机任意曲面叶型长短叶片的造型设计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琦 单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7-753,共7页
发展了一套径流及斜流式叶轮机的任意曲面叶型长短叶片的造型方法,并在离心式压气机和斜流式压气机的设计中做了具体的应用。新发展了令叶片的厚度按三次样条函数沿流向分布的一种设计思想,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叶片。同时在径流及斜流式压... 发展了一套径流及斜流式叶轮机的任意曲面叶型长短叶片的造型方法,并在离心式压气机和斜流式压气机的设计中做了具体的应用。新发展了令叶片的厚度按三次样条函数沿流向分布的一种设计思想,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叶片。同时在径流及斜流式压气机中使用分流叶片,引入了长短叶片的造型设计方法。通过CFD流场检验验证了这种叶片造型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这为径流式以及斜流式叶轮机转子、静子的进一步气动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径流式叶轮机 斜流式叶轮机 任意曲面叶型 分流叶片 长短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对射流式自吸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亮 潘琦 +3 位作者 刘厚林 代翠 徐建红 徐海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33-2042,共10页
为了提高射流式自吸离心泵性能,以1台比转数为34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从试验与数值计算2个方面对比分析6叶片(6个长叶片)与8叶片(4个长叶片和4个短叶片)在2种条件下模型泵的外特性及噪声特性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泵测试系统以... 为了提高射流式自吸离心泵性能,以1台比转数为34的射流式自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从试验与数值计算2个方面对比分析6叶片(6个长叶片)与8叶片(4个长叶片和4个短叶片)在2种条件下模型泵的外特性及噪声特性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泵测试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建立实验平台,实现射流式自吸泵性能参数以及内声场噪声的同步采集。研究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优化模型的扬程较原模型提高12.6%,效率提高0.8%;射流泵内部水动力噪声降低1.6%,外场流动噪声降低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式自吸离心泵 长短叶片 外特性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长短叶片转轮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秀成 张思青 何士华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9,共3页
基于Standard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三维时均N-S方程,进行了混流式水轮机HLA351长短叶片转轮流场的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流道的流速和压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和常规转轮相比,长短叶片结合的转轮流态较好,流速和压强分布合理,水... 基于Standard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三维时均N-S方程,进行了混流式水轮机HLA351长短叶片转轮流场的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流道的流速和压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和常规转轮相比,长短叶片结合的转轮流态较好,流速和压强分布合理,水轮机的全流道CFD分析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水轮机过流部件内的性能参数及内部流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叶片 三维流场计算 混流式水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离心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与PIV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钟宁 陈松山 +3 位作者 潘光星 周正富 薛丰进 李四海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44,共5页
选择长短叶片复合叶轮为对象,从其内特性出发,采用现代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复合叶轮设计参数对其内、外特性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叶轮离心泵内部流动呈现非轴对称性,叶片... 选择长短叶片复合叶轮为对象,从其内特性出发,采用现代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复合叶轮设计参数对其内、外特性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叶轮离心泵内部流动呈现非轴对称性,叶片进口相对速度吸力面较压力面大,叶片出口数值模拟结果与PIV测试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短片进口偏置角大于出口偏置角时,离心泵扬程和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叶片 离心泵 数值模拟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空化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祥钟 闫雪纯 +1 位作者 孟燕 刘安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167,203,共5页
鉴于目前削弱水轮机空化和空蚀存在的问题,以某适用于300m水头的混流式水轮机为例,采用CFD技术计算其运行范围内若干工况的内部流动情况,重点分析其空化和空蚀性能,并比较了采用长短叶片转轮和仅采用长叶片转轮的流场分布及其空化特性... 鉴于目前削弱水轮机空化和空蚀存在的问题,以某适用于300m水头的混流式水轮机为例,采用CFD技术计算其运行范围内若干工况的内部流动情况,重点分析其空化和空蚀性能,并比较了采用长短叶片转轮和仅采用长叶片转轮的流场分布及其空化特性。结果表明,采用长短叶片结构的水轮机的转轮内部流态较好,流场分布更加合理,空化性能明显优于仅采用长叶片的水轮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长短叶片 空化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叶片数和长短叶片结构对离心叶轮内三维粘性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罗晟 蔡兆麟 《风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共4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来研究离心叶轮内的二次流和射流 -尾迹结构。通过改变叶片数和采用长短叶片结构等方法分析其对离心叶轮内流场的影响 。
关键词 叶片 数值分析 流场 长短叶片 离心叶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叶轮双吸离心泵径向力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亮 李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1-174,共4页
将1200S56型单级双吸离心泵原型叶轮改型为长短叶片复合叶轮,以该改型双吸长短叶片复合叶轮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CFD理论对该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仿真。通过改变边界条件获得不同工况下叶轮出口与蜗壳耦合面的静压、速度分布。采用... 将1200S56型单级双吸离心泵原型叶轮改型为长短叶片复合叶轮,以该改型双吸长短叶片复合叶轮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CFD理论对该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仿真。通过改变边界条件获得不同工况下叶轮出口与蜗壳耦合面的静压、速度分布。采用叶轮出口压力法分析该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径向力,并与原型叶轮离心泵径向力分析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长短叶片复合叶轮使叶轮出口的静压力及绝对速度变大,增加了离心泵的扬程,有效的提高了泵的整体水力性能;短叶片的增加使该泵径向力的最小值点向大流量偏移,出现在1.2倍额定流量工况,最小值由原型叶轮的5574N减小到1494N;采用长短叶片复合叶轮改善了泵在大流量工况下的径向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长短叶片叶轮 数值仿真 径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离心通风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阳诚武 昌泽舟 左燕峰 《风机技术》 2010年第4期9-13,共5页
为了研究短叶片对前向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对9-26型离心风机加短叶片叶轮的模型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主要研究了短叶片长度、短叶片周向位置、短叶片的安装角度以及长短叶片数对风机性能的影响。为方... 为了研究短叶片对前向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对9-26型离心风机加短叶片叶轮的模型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主要研究了短叶片长度、短叶片周向位置、短叶片的安装角度以及长短叶片数对风机性能的影响。为方便比较,计算结果做成了无因次曲线的形式。结果表明,短叶片长度主要影响风机的做功能力;短叶片的周向位置则对压力和效率均有较大影响;而短叶片的安装角度则对风机的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通风机 长短叶片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