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魏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究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开展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 目的 探究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开展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重要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疼痛度评分、关节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试验组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肌力等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疼痛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运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安全系数更高,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性愈合,减轻术后疼痛,避免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朱成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钢板螺钉内固...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3
作者 魏福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21-024,共4页
分析使用交锁髓内钉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病人的疗效,并分析其对病人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因外伤导致的下肢长管状骨折病人50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方法,将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析使用交锁髓内钉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病人的疗效,并分析其对病人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因外伤导致的下肢长管状骨折病人50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方法,将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将25例行常规接骨板(对照组)与交锁髓内钉(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功能康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屈曲畸形,肌力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积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在临床应用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改善患者各项指标的优势,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李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40-0043,共4页
以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交锁髓内钉治疗,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组间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相关... 以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交锁髓内钉治疗,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组间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法,可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促进康复,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广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5
作者 桂道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67-070,共4页
讨论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操作过程中将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形式执行到位的所得成效。方法 在1年之中抽取研究的样本,涉及时间范围为2021年6月-2023年10月。筛选病例过程中,要求均有明显的骨折表现,且骨折部位为... 讨论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操作过程中将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形式执行到位的所得成效。方法 在1年之中抽取研究的样本,涉及时间范围为2021年6月-2023年10月。筛选病例过程中,要求均有明显的骨折表现,且骨折部位为下肢长管状骨,以创伤性骨折为主。所有的样本中,共有70份样本符合上述条件。为确定不同手术干预方案在上述病患中的执行价值,借助于抽签分组的形式,开展对比分析。抽取其中经由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干预的35例,命名为参照组。在剩余的35人中,将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落实,定义为试验组。统计2组各阶段生成的数据,评价最终手术意义。结果 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实施,使得试验组关节功能、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等维度表现出突出的优势,P<0.05。结论 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案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疗效。将其应用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病患的治疗中,可帮助此类人群改善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且还能够促使其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概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切开复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管状骨骨折对血清瘦素和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脏器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季 颜光涛 +3 位作者 王录焕 薛辉 郝秀华 张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长管状骨骨折(LTBF)时血清瘦素(Leptin)、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脏器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Leptin在创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名四肢LTBF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Leptin及3种急性期反应蛋... 目的分析长管状骨骨折(LTBF)时血清瘦素(Leptin)、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脏器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Leptin在创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名四肢LTBF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Leptin及3种急性期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IL2〕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1项代表不同脏器和代谢功能的指标,分析Leptin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TBF患者血清Leptin、CRP、IL1及IL2均显著升高(P均<0.05);肝、心、肾及代谢功能亦有不同程度改变;Leptin与其他各指标间相互独立并发挥独特作用。结论Leptin在LTBF所致急性创伤炎症反应中显著上升,对LTBF具有较强的应答能力,可能发挥抗炎细胞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细胞因子 脏器功能 急性期反应蛋白 长管状骨骨折 生化指标 血清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丽冰 刘玉琴 +2 位作者 欧会芝 吴彩勤 朱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7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为临床上帮助患者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为临床上帮助患者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与护理自我管理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临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国鑫 谷长跃 +1 位作者 燕飞 李松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8期561-562,共2页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治疗 生物力学分析 长管状骨骨折 临床 2003年6月 生物力学特点 2000年 20世纪 病例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高翔 张进 张华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儿童四肢长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多数幼儿骨骼愈合塑形能力强,通过夹板、外部支具或石膏外固定方法都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但3岁以后儿童,由于治疗依从性差,家长对治疗的期望不高,效果不甚满意,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开始应... 儿童四肢长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多数幼儿骨骼愈合塑形能力强,通过夹板、外部支具或石膏外固定方法都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但3岁以后儿童,由于治疗依从性差,家长对治疗的期望不高,效果不甚满意,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开始应用器械治疗儿童长骨骨折[2]。外固定支架、各种接骨板治疗儿童骨折较为常用,但其治疗方法易导致儿童骨骼生长异常等后遗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 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可吸收髓内针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吕刚 王星铎 +5 位作者 丁卫 李长有 屠冠军 王泰增 张俊声 刘建宇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7期684-685,共2页
聚酰胺可吸收髓内针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吕刚1王星铎1丁卫2李长有1屠冠军1王泰增1张俊声3刘建宇目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基本上是金属物,最大的缺点是在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出。若金属内固定物留在体内,因... 聚酰胺可吸收髓内针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吕刚1王星铎1丁卫2李长有1屠冠军1王泰增1张俊声3刘建宇目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基本上是金属物,最大的缺点是在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出。若金属内固定物留在体内,因应力遮挡作用和腐蚀,可在骨折治愈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可吸收髓内针 治疗 长管状骨骨折 实验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志波 禹志宏 +2 位作者 邹海兵 郭晓鹏 孙晨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1年8月期间,笔者手术治疗34例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病例,其中胫骨骨折17例,尺桡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8例;AO分型:21例为简单A型骨折,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1年8月期间,笔者手术治疗34例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病例,其中胫骨骨折17例,尺桡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8例;AO分型:21例为简单A型骨折,13例为楔形B型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患者术后关节活动、疼痛、稳定性及肌力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闭合复位成功,无一例切开,34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周,平均8.5周,关节功能良好,无患肢疼痛、骨折再移位、肌萎缩等,无需艰苦的康复训练。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状骨骨折 儿童 弹性稳定髓内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脉冲系统预防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穆卫东 陈其欣 周东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66-668,共3页
目的:比较动静脉(AV)脉冲系统及阿司匹林在降低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16例行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分为3组,第1组有75例术后使用AV泵治疗,第2组的73例患者术后给予10... 目的:比较动静脉(AV)脉冲系统及阿司匹林在降低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16例行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分为3组,第1组有75例术后使用AV泵治疗,第2组的73例患者术后给予100mg阿司匹林治疗,第3组68例手术后未行任何预防深静脉血栓措施。在术后分别使用双重超声波测定下肢远、近端的静脉血栓。同时测量大腿、小腿的周长。结果:有4例使用AV泵的患者、8例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出现血栓,第3组有1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第1、2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1、2组与第3组相比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AV泵治疗组,术后大腿及小腿水肿明显减轻。第1组与第2、3组相比在减轻下肢水肿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手术后,AV泵治疗及阿司匹林治疗均能有效的降低血栓发生率。AV泵可有效促进下肢长管状骨术后水肿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脉冲 预防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内固定 术后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切开功能复位在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附213例报告)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连祥 张喜善 鲁玉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116-1117,共2页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213例,其中68例采用小切口或有限切口复位,严重粉碎性骨折达到功能复位。术后行包括CPM在内的有序功能锻炼。[结果]获得随访205例,时间8~2...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213例,其中68例采用小切口或有限切口复位,严重粉碎性骨折达到功能复位。术后行包括CPM在内的有序功能锻炼。[结果]获得随访205例,时间8~29个月,平均13个月。Ⅰ期愈合189例,延迟愈合16例,经动力化或植骨后,全部骨性愈合,优良率为95.1%。[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理想方法,术中骨折复位与保护骨折块血供并重的观念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功能复位 带锁髓内钉固定 有限切开 术中 带锁髓内钉治疗 粉碎性骨折 临床经验 功能锻炼 Ⅰ期愈合 延迟愈合 性愈合 骨折复位 小切口 CPM 优良率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长管状骨骨折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立海 曲家富 +2 位作者 彭义 李绍光 杜晓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5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外固定架 长管状骨骨折 手术方法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5
作者 韩美花 金成玉 刘昱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4期76-78,共3页
目的: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并评定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并且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试验,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实行骨科常... 目的: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并评定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并且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试验,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实行骨科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实行系统化护理模式,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和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而言,系统化护理有着显著优势,使患者的预后情况更理想,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外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髓的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被引量:49
16
作者 陈孔冠 刘克 +2 位作者 郭文健 罗滨 姚关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3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治疗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钢板内固定下肢长管状骨骨折18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学松 孙泉 +1 位作者 张冠宏 孙桂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185-118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 :经皮钢板内固定下肢管状骨骨折 1 8例 ,其中 ,股骨干骨折 6例 ,胫骨骨折 1 2例 ;经皮取出内固定钢板 8例 ,股骨干骨折 1例 ,胫骨骨折 6例。结果 :术后骨折对位对线优良率达 91... 目的 :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 :经皮钢板内固定下肢管状骨骨折 1 8例 ,其中 ,股骨干骨折 6例 ,胫骨骨折 1 2例 ;经皮取出内固定钢板 8例 ,股骨干骨折 1例 ,胫骨骨折 6例。结果 :术后骨折对位对线优良率达 91 % ,经过 7~ 1 5个月随访 ,92 %的病例疗效满意 ,平均 72d骨折坚强愈合 ,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钢板内固定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治疗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被引量:26
18
作者 徐道志 王昱林 康涵威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60-560,565,共2页
运用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29例(35处),术后8个月按照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进行评定,29例(35处)全部愈合。此方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长管状骨骨折 不连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接触接骨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应力变化的试验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清海 孟新文 +5 位作者 许向东 汪丙昂 席志峰 侯德门 丁春华 于良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62-2063,共2页
目的:通过对多点接触接骨板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对比研究,探讨多点接触接骨板的应力变化。方法:20只山羊以线锯锯断双侧股骨致完全骨折,分别以多点接触接骨板(实验组)和同等材质的动力加压钢板(对照组)内固定,进行三点弯... 目的:通过对多点接触接骨板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对比研究,探讨多点接触接骨板的应力变化。方法:20只山羊以线锯锯断双侧股骨致完全骨折,分别以多点接触接骨板(实验组)和同等材质的动力加压钢板(对照组)内固定,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记录有关数值,同时描记载荷形变曲线。结果:两种接骨板在固定早期,其抗弯及抗扭力学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骨折愈合中后期,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取出接骨板后各项力学指标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点接触接骨板在骨折固定早期,能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稳定性;而在骨折愈合的中后期,多点接触接骨板的固定强度逐步下降,应力遮挡逐步消失,允许折端承受一定的应力刺激,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与塑形,减少甚至避免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接触接 治疗 长管状骨骨折 应力 试验 动力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管状骨骨折一期植骨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国健 金柏军 钱宇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60-361,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期植骨在长管状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及优点。方法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4月对 6 7例经内固定塑形后仍不能消除断端间隙的管状骨骨折采用皮质骨碎块加自身骨泥一期移植 ,经过 6~ 16个月随访 ,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 目的 :探讨一期植骨在长管状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及优点。方法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4月对 6 7例经内固定塑形后仍不能消除断端间隙的管状骨骨折采用皮质骨碎块加自身骨泥一期移植 ,经过 6~ 16个月随访 ,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例因再次外伤致内固定断裂 ,另 1例因内固定松动 ,重新手术 ,余均取得骨性愈合。结论 :皮质骨碎块和自身骨泥结合一期移植 ,可获得骨折的即刻稳定 ,诱导新骨生长 ,促进骨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状骨骨折 一期植 皮质碎块 自身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