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通过调控微小RNA-214-3p/人凋亡抑制蛋白X轴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珍 吴庭 +1 位作者 孙弦 刘睿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226-1231,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PVT1)调控微小RNA(miR)-214-3p/人凋亡抑制蛋白X(XIAP)对皮肤黑色素瘤(CMM)细胞的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3—9月。体外培养人皮肤黑色素瘤SK-MEL-1/DDP细...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PVT1)调控微小RNA(miR)-214-3p/人凋亡抑制蛋白X(XIAP)对皮肤黑色素瘤(CMM)细胞的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3—9月。体外培养人皮肤黑色素瘤SK-MEL-1/DDP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G组,不做处理)、阴性转染组(NC组,转染PVT1-inhibitor阴性对照)、抑制PVT1表达组(PVT1-inhibitor组,转染PVT1-inhibitor)、共转染组(PVT1-inhibitor-miR-214-3p-inhibitor组,转染PVT1-inhibitor同时转染miR-214-3p-inhibito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K-MEL-1/DDP细胞PVT1、miR-214-3p水平;MTT法检测四组SK-MEL-1/DDP细胞增殖能力及对DDP的耐药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四组SK-MEL-1/DDP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四组SK-MEL-1/DDP细胞XIAP、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应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PVT1与miR-214-3p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果与NG组、NC组比较,PVT1-inhibitor组SK-MEL-1/DDP细胞增殖抑制率[(22.87±3.43)%比(0.00±0.00)%、(0.08±0.01)%]、凋亡率[(40.05±6.06)%比(15.69±2.35)%、(17.01±2.55)%]、miR-214-3p及Bax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VT1、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15.13±0.45)µg/L比(45.03±1.35)µg/L、(47.81±1.33)µg/L]、Ki-67、Bcl-2蛋白、XIAP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PVT1-inhibitor组比较,PVT1-inhibitor+miR-214-3p-inhibitor组SK-MEL-1/DDP细胞增殖抑制率[(15.12±2.27)%比(22.87±3.43)%]、凋亡率[(27.88±4.19)%比(40.05±6.06)%]、miR-214-3p及Bax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IC_(50)值[(23.98±0.72)µg/L比(15.13±0.45)µg/L]、Ki-67、Bcl-2蛋白、XI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显示miR-214-3p是PVT1的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二者存在靶向关系。结论下调lncRNA PVT1可靶向上调miR-214-3p表达,抑制XIAP表达,减弱CMM SK-MEL-1/DDP细胞对DPP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抗药性 长链非编码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 微小rna-214-3p 人凋亡抑制蛋白X 顺铂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微小RNA-143-3p表达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崔欣 闫晓雯 +2 位作者 孙晓 付妍妍 陶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82-87,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LncRNA PVT1)、微小RNA-143-3p(miR-143-3p)表达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RA患者129例为疾病组,依据28个关节疾... 目的分析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LncRNA PVT1)、微小RNA-143-3p(miR-143-3p)表达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RA患者129例为疾病组,依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将患者分为疾病稳定组(n=28)、轻度活动组(n=42)、中度活动组(n=35)、重度活动组(n=24);根据治疗6个月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8)、预后不良组(n=41),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浆LncRNA PVT1、miR-143-3p表达水平;通过Target Scan Human网站预测LncRNA PVT1、miR-143-3p的靶向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LncRNA PVT1、miR-143-3p对R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浆LncRNA PVT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miR-143-3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轻度活动组、疾病稳定组血浆LncRNA PVT1水平依次降低,血浆miR-143-3p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人类白细胞抗原-DR4(HLA-DR4)阳性占比、DAS28、血浆LncRNA PVT1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浆miR-143-3p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ncRNA PVT1、miR-143-3p表达、HLA-DR4阳性、DAS28为R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LncRNA PVT1与miR-143-3p有靶向结合位点,且两者呈负相关(P<0.05)。血浆LncRNA PVT1与miR-143-3p联合预测RA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优于LncRNA PVT1、miR-143-3p单独诊断(Z=2.159,P=0.031;Z=2.108,P=0.03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12%、78.41%。结论血浆LncRNA PVT1水平随RA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血浆miR-143-3p水平随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二者联合检测对RA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编码rna浆细胞变异基因1 微小rna-143-3p 疾病活动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参与盆腔器官脱垂的机制
3
作者 胡新明 乔艳华 +2 位作者 王肖帆 李林玉 赵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9-675,共7页
背景:作者所在课题组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主韧带中表达明显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也是相关通路之一。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对盆底... 背景:作者所在课题组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主韧带中表达明显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也是相关通路之一。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对盆底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在盆腔器官脱垂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提取大鼠盆底韧带组织标本,分离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慢病毒构建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干扰和过表达载体加入成纤维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MTT、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来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增殖、迁移和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c-Myc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过表达时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的迁移能力,抑制成纤维细胞凋亡;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干扰时结果相反;②此外,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过表达时细胞中的c-Myc、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其干扰时则显著抑制c-My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③提示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能够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学功能,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c-Myc通路有关;该研究可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浆细胞变异性基因1 盆腔器官脱垂 成纤维细胞 过表达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基因提高胃癌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冰 黄宝俊 +1 位作者 解大龙 赵丹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1-1084,1106,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PVT1)基因调控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RNA干扰靶向沉默SGC7901/ADR细胞中PVT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沉默效果。增强CCK8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化疗药物敏感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PVT1)基因调控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RNA干扰靶向沉默SGC7901/ADR细胞中PVT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沉默效果。增强CCK8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凋亡。结果 PVT1沉默能够显著降低阿霉素在SGC7901/ADR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在0.5μg/mL阿霉素的作用下,PVT1沉默能够抑制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阻滞细胞于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VT1沉默能够提高SGC7901/ADR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并提高阿霉素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PVT1基因与胃癌的化疗耐药相关,PVT1沉默能够提高胃癌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胃癌 浆细胞可变易1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上皮细胞系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竟晓慧 李凌雪 +1 位作者 韩涛涛 史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5,共8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PVT1)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中的作用。方法在HP感染的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PVT1的表达;通过瞬时转染小干扰RNA,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敲低PV...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PVT1)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中的作用。方法在HP感染的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PVT1的表达;通过瞬时转染小干扰RNA,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敲低PVT1,然后与HP共培养,用qRT-PCR检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及IL-8的表达情况;在敲低PVT1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VT1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RNA下拉联合质谱分析技术检测能够与PVT1相互结合的蛋白,并用RNA下拉实验联合Western blot验证质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HP感染的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PVT1明显上调(t=7.160,P=0.019)。在胃癌细胞中敲低PVT1,再用HP感染,发现炎症因子TNF-α(t=3.899,P=0.011)、IL-1β(t=14.610,P=0.000)、IL-8(t=6.557,P=0.00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VT1敲低后,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无影响,但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PVT1可能与RPS8蛋白相互作用。结论PVT1可能作为促炎因子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在HP感染相关的胃癌中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编码rna 浆细胞多样基因1 炎症相关因子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和微小RNA-195-5p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玲 邵馨 +1 位作者 郭玲 杨亚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22-26,共5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PVT1)和微小RNA(miRNA)-195-5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PVT1)和微小RNA(miRNA)-195-5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8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lncRNA PVT1和miR-195-5p的表达,分析这两个指标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PVT1相对表达量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而miR-195-5p相对表达量低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均P <0.05)。甲状腺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lncRNA PVT1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miR-195-5p相对表达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均P <0.05);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与miR-195-5p表达呈负相关(r=-0.731,P <0.01)。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上调,而miR-195-5p表达下调,二者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对评估患者病情及确定治疗靶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编码rna浆细胞变体易1 微小rna-195-5p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平贯芳 熊万成 邓智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949-953,957,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CRC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112例,采用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CRC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11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VT1 mRNA的表达;并分析PVT1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CRC细胞系LoVo和RKO细胞,待细胞融合度达70%以上时随机分为siPVT1组(转染PVT1干扰序列)和siRNA-对照序列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转染后继续培养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oVo和RKO细胞中PVT1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和RKO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Transwell分析法检测LoVo和RKO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VT1 mRNA高表达率分别为61.61%(69/112)、44.64%(50/112),CRC组织中PVT1 mRN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6.472,P<0.05)。CRC组织中PVT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siPVT1组LoVo、RKO细胞中PVT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5)。培养0、24 h时,siPVT1组与siRNA-对照序列组LoVo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72、96 h时,siPVT1组LoVo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5)。培养0 h时,siPVT1组与siRNA-对照序列组RKO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72、96 h时,siPVT1组RKO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5)。siPVT1组LoVo和RKO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5)。siPVT1组LoVo、RKO细胞迁移和侵袭数均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1)。结论PVT1在CR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沉默LoVo、RKO细胞中PVT1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浆细胞转化迁移基因1 结直肠癌 小分子rna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梦秋 周璐 王薇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DKD患者76例(DKD组)和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81例(T2DM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志愿者79名为对照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纳入对象外周血LncRNA-PVT1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纳入对象LncRNA-PVT1表达、肾功能、血糖水平的变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LncRNA-PVT1表达与肾功能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LncRNA-PVT1表达对DKD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KD组、T2DM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LncRNA-PVT1表达、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尿β2-微球蛋白(microglobulin, MG)、尿α1-M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 ACR)、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均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降低(P<0.05)。与T2DM组相比,DKD组患者的LncRNA-PVT1表达、HbA1c、LDL-C、尿β2-MG、尿α1-MG、ACR、BUN、Scr、Cys C水平均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LncRNA-PVT1表达与HbA1c、LDL-C、尿β2-MG、尿α1-MG、ACR、BUN、Scr、Cys C水平呈正相关(P<0.001),而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01)。LncRNA-PVT1表达对DKD发生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862~0.953,P<0.001),截断值为1.830。结论 LncRNA-PVT 1表达在DKD中呈升高趋势且与肾功能、血糖水平存在相关性,还对DKD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编码rna 浆细胞转化迁移基因1
原文传递
同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 PVT1和MINCR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婵丽 何冬梅 +1 位作者 刘革修 李扬秋 《安徽医学》 2017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和MINCR(MYC-induced long non-coding RNA)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合成靶向PVT1、MINCR的小干扰RNA(siRNA)和无关对照siRNA(SC-siRNA)序... 目的探讨同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和MINCR(MYC-induced long non-coding RNA)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合成靶向PVT1、MINCR的小干扰RNA(siRNA)和无关对照siRNA(SC-siRNA)序列。实验分为PVT1-siRNA组、MINCR-siRNA组、PVT1-siRNA+MINCR-siRNA组、无关对照组和细胞组(未转染的Raji细胞)。将各条siRNA转入Raji细胞后,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MINCR RNA表达水平;分别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MINCR-siRNA后MINCR表达下调,与无关对照组和细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VT1-siRNA联合MINCR-siRNA转染到Raji细胞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5),c-Myc蛋白表达下降(P<0.05),且与单用PVT1-siRNA组、MINCR-siRNA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下调PVT1和MINCR可以增强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浆细胞转化迁移基因1 MINCR 小干扰rna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PVT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东 孙虎 +7 位作者 龚杰 石晓勇 陈钟樑 陈亮 刘伟贤 汤朱骁 麻江春 聂德康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2106-2109,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53例神经胶质瘤组织(观察组)及6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LncRNA PVT1的表达量。根据神经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53例神经胶质瘤组织(观察组)及6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LncRNA PVT1的表达量。根据神经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PVT1的中位表达量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LncRNA PVT1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LncRNA PVT1表达量的神经胶质瘤患者生存曲线,并分析LncRNA PVT1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LncRNA PVT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的LncRNA 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P<0.01)。LncRNA PVT1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WHO分级密切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肿瘤大小等均无关(均P>0.05)。经log-rank检验,高表达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 PVT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WHO分级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Lnc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编码rna 浆细胞转化迁移基因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PVT1表达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及临床病理关系的meta分析
11
作者 刘莹涛 方昌中 陈文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9期106-111,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PVT1)表达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月。根据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筛选...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PVT1)表达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月。根据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使用RevMan v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32项研究,28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高表达PVT1与较差的总生存期(HR=1.71,95%CI:1.54~1.89,P <0.000 01)和无病生存期(HR=1.95,95%CI:1.67~2.29,P <0.000 01)有关。PVT1高表达与肿瘤直径(OR=2.02,95%CI:1.43~2.86,P <0.0001)、TNM分期(OR=3.42,95%CI:2.86~4.08,P <0.000 01)、淋巴结转移(OR=3.04,95%CI:2.41~3.84,P <0.000 01)、肿瘤分化(OR=1.81,95%CI:1.21~2.72,P=0.004,P <0.001)、远处转移(OR=2.91,95%CI:2.06~4.11,P <0.000 01)和浸润深度(OR=5.19,95%CI:3.52~7.66,P <0.000 01)呈正相关。结论 PVT1可以用来评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浆细胞变异1 消化系统恶性肿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瘤异位基因1表达下调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敏 吴汪丽 +1 位作者 彭云 肖一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的浆细胞瘤异位基因1(PVT1)表达下调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PVT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的浆细胞瘤异位基因1(PVT1)表达下调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PVT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control siRNA组、高糖+PVT1 siRNA组。正常对照组在5.55 mmol/L的低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培养,高糖组、高糖+control siRNA组、高糖+PVT1 siRNA组均在25mmol/L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培养。高糖+control siRNA组、高糖+PVT1 siRNA组分别转染control siRNA、PVT1 siRNA。分别培养0、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G1、S期比例。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VT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ECM相关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T-1)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组细胞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PVT1 siRNA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均低于高糖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G1期比例减少、S期比例增多;与高糖组比较,高糖+PVT1 siRNA组G1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P均<0.05)。高糖组、高糖+control siRNA组PVT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PVT1 siRNA组PVT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高糖组(P均<0.05)。高糖组、高糖+control siRNA组、高糖+PVT1 siRNA组FN、TGF-β_1、PAT-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PVT1 siRNA组FN、TGF-β_1、PAT-1蛋白表达均低于高糖组(P均<0.05)。结论在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PVT1表达明显增加,下调PVT1表达可明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抑制ECM相关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浆细胞基因1 肾小球系膜细胞 高糖 细胞外基质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PVT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13
作者 路晓辉 李文永 +1 位作者 王孟林 陈香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81-387,共7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异位基因1(PVT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收集41例DLBCL病人和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病人的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B淋巴细胞GM12878...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异位基因1(PVT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收集41例DLBCL病人和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病人的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B淋巴细胞GM12878和人DLBCL细胞(OCI-Ly3、U2932、TMD8),对TMD8细胞进行转染,将其分为control组(只转染Lipofectamine-2000)、si-NC组(转染si-NC)、inhibitor-NC组(转染inhibitor-NC)、si-PVT1组(转染si-PVT1)、miR-145-5p inhibitor组(转染miR-145-5p inhibitor)、si-PVT1+miR-145-5p inhibitor组(转染si-PVT1和miR-145-5p inhibitor)。应用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VT1 mRNA和miR-145-5p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K6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TMD8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MD8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TMD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RNA pull dow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PVT1、miR-145-5p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的靶向关系。结果 DLBCL组织PVT1 mRNA、CDK6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RLH组织,miR-145-5p表达低于RLH组织(t=14.264~24.445,P<0.05)。与GM12878细胞比较,OCI-Ly3、U2932、TMD8细胞中PVT1 mRNA、CDK6蛋白表达均增加,miR-145-5p表达均减少(F=69.557~234.718,P<0.05)。6组细胞PVT1 mRNA、miR-145-5p、CDK6蛋白表达及增殖率、G0/G1期细胞比例、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89~319.150,P<0.05);与control组比较,si-PVT1组细胞PVT1 mRNA、CDK6蛋白、增殖率、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iR-145-5p表达、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miR-145-5p inhibitor组呈相反变化(P<0.05);下调miR-145-5p表达可减弱敲低PVT1对TMD8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P<0.05)。过表达PVT1 mRNA增高CDK6蛋白表达、细胞增殖率、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iR-145-5p表达、G0/G1期的细胞比例(F=38.025~327.887,P<0.05)。miR-145-5p是PVT1的靶基因,且miR-145-5p可靶向下调CDK6表达。结论 敲低PVT1可抑制DLBC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45-5p/CDK6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大B细胞 弥漫性 rna 编码 浆细胞变体基因1 miR-145-5p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PVT1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
14
作者 柳善伟 刘艳芬 +1 位作者 孟庆华 孙宪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在首次确诊(T1)、早期强化治疗前(T2)、巩固治疗前(T3)、延迟强化治疗前(T4)、维持治疗前(T5)进行骨髓检查及lncRNA-PVT1检查。收集同期2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骨髓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ALL组和对照组的lncRNA-PVT1表达情况。将ALL患儿按照T3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统计两组的lncRNA-PVT1表达变化。分析lncRNA-PVT1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LL患儿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PVT1诊断ALL的AUC为0.919(95%CI:0.863-0.975),最佳截断值为1.465,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8.80%。根据lncRNA-PVT1的中位值2.18将64例ALL患儿分为低表达组(lncRNA-PVT1<2.18)和高表达组(lncRNA-PVT1≥2.18)。高表达组存在更高的Day 33 MRD,与低表达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T3、T4、T5时,高危组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均P<0.01);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非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的中位OS为35(9-37)个月,高表达组为25(5-33)个月(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显示,Day 33 MRD(>10^(-2))、lncRNA-PVT1(≥2.18)是影响ALL患儿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ncRNA-PVT1参与儿童ALL的发病,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浆细胞变异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诊断价值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靶向微RNA-140-5p调控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德军 李建亮 张世英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PVT1)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检测人肺癌细胞A549、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LncRNA PVT1、微RNA(miR)-140-5p的表达;将A549细胞分为si-NC组...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PVT1)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检测人肺癌细胞A549、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LncRNA PVT1、微RNA(miR)-140-5p的表达;将A549细胞分为si-NC组(转染si-NC)、si-PVT1组(转染si-PVT1)、miR-NC组(转染miR-NC)、miR-140-5p组(转染miR-140-5pmimics)、si-PVT1+anti-miR-NC组(si-PVT1和anti-miR-NC共转染)、si-PVT1+anti-miR-140-5p组(si-PVT1和anti-miR-140-5p共转染),均以脂质体法转染;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LC3Ⅱ和Ⅰ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与BEAS-2B细胞相比,A549细胞中PVT1表达升高(1.73±0.14比0.86±0.08,P<0.05),miR-140-5p表达降低(0.43±0.04比1.06±0.12,P<0.05);与si-NC组相比,si-PVT1组A549细胞中PVT1表达降低(P<0.05),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升高(均P<0.05),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LC3Ⅱ/Ⅰ表达降低(P<0.05)。与miR-NC组相比,miR-140-5p组A549细胞中miR-140-5p表达升高(P<0.05),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升高(均P<0.05),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LC3Ⅱ/Ⅰ表达降低(P<0.05)。PVT1靶向miR-140-5p。与si-PVT1+anti-miR-NC组相比,si-PVT1+anti-miR-140-5p组A549细胞中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降低(均P<0.05),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LC3Ⅱ/Ⅰ表达降低(P<0.05),抑制miR-140-5p可逆转敲减PVT1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作用。结论PVT1可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自噬,抑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miR-140-5p有关,将可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浆细胞变异1 rnas 肺肿 自噬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血清微小RNA-214-3p和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瑞变 马心超 丁福运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88-193,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微小RNA-214-3p(miR-214-3p)、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PVT1)水平,及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08-01-2022-08-31清丰第一医院诊治的160例急性冠状...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微小RNA-214-3p(miR-214-3p)、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PVT1)水平,及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08-01-2022-08-31清丰第一医院诊治的1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6个月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40例,非事件组1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患者血清中miR-214-3p、LncRNA PVT1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Starbase网址预测miR-214-3p和LncRNA PVT1的靶向关系,并利用Pearson法对患者miR-214-3p和LncRNA PVT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4-3p、LncRNA PVT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事件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LncRNA PVT1水平为1.56±0.35,高于非事件组的1.04±0.18,t=12.185,P<0.001;miR-214-3p为0.74±0.13,低于非事件组的1.01±0.15,t=10.177,P<0.001;Starbase网址预测LncRNA PVT1与miR-214-3p间存在结合位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LncRNA PVT1与miR-214-3p水平呈负相关,r=-0.51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OR=1.357,95%CI为1.090~1.690,P=0.006)和LncRNA PVT1(OR=3.246,95%CI为1.799~5.856,P<0.001)是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miR-214-3p(OR=0.458,95%CI为0.294~0.713,P=0.001)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LncRNA PVT1和miR-214-3p联合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均优于其各自单独预测,Z值分别为1.759和2.283,P值分别为0.039和0.01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iR-214-3p水平降低,LncRNA PVT1水平升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微小rna-214-3p 编码rna浆细胞可变易1 短期预后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在膜性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珊珊 张雪琴 +1 位作者 杨淑芬 陆晨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在基因组非编码基因特异性的RNA分子表达产物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广泛参与代谢、免疫等关键病理生理过程,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lncRNA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 在基因组非编码基因特异性的RNA分子表达产物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广泛参与代谢、免疫等关键病理生理过程,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lncRNA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膜性肾病(MN)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lncRNA,尤其是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物、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参与MN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lncRNA在MN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深入研究lncRNA在MN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为MN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编码rna X活性特异性转录物 浆细胞变体易1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刚刚 吴承骏 +3 位作者 卢利霞 郑英 王俊科 于晓辉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102-106,共5页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是其发生的重要环节。非编码RNA(ncRNA)已成为细胞信号传导和相关人类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是其发生的重要环节。非编码RNA(ncRNA)已成为细胞信号传导和相关人类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ncRNA,过去认为其不具备蛋白编码能力,近年认为其可通过编码小肽调控细胞增殖。lncRNA参与各种器官的纤维化,包括肝脏、心脏、肺和肾脏。在肝纤维化过程中,lncRNA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根据作用可分为三类。大部分lncRNA发挥肝纤维化促进作用,如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肝纤维化相关的lncRNA1、浆细胞瘤变型异位因子1等;少部分lncRNA发挥抑制作用,如母系表达基因3、生长停滞特异转录因5等;极少数lncRNA具备促进和抑制肝纤维化发生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牛磺酸上调基因1 浆细胞变型因子1 母系表达基因3 停滞特转录因5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通过靶基因调控乳腺癌细胞分化、增殖、侵袭、迁移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刘丽 李蕊 毛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7期637-643,共7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VT1)通过靶基因调控乳腺癌细胞分化、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上...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VT1)通过靶基因调控乳腺癌细胞分化、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 LncRNA PVT1、微小RNA(miR)-1207-5p表达水平;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PVT1慢性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至人乳腺癌细胞,检测转染后PVT1和miR-1207-5p表达水平;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转染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miR-1207-5p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和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细胞PVT1和miR-1207-5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1.271±0.305比0.023±0.006和1.679±0.347比0.031±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乳腺癌细胞PVT1和miR-1207-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2.357±0.271比1.000±0.000和0.103±0.021、3.265±0.375比1.000±0.000和0.265±0.024),转染阴性对照质粒乳腺癌细胞明显高于转染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后48、72、96和168 h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转染阴性对照质粒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转染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后24 h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转染阴性对照质粒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转染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1207-5p过表达物后STAT6和P21 mRNA均明显低于转染模拟对照物(0.476±0.102比1.000±0.000和0.429±0.097比1.132±0.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miR-1207-5p过表达物后STAT6和P21蛋白明显低于转染模拟对照物(0.396±0.104比1.062±0.002和0.434±0.067比1.141±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 PVT1可能为miR-1207-5p调控的宿主基因,协同通过调控靶基因STAT6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侵袭及转移,抑制该基因转录可能为乳腺癌治疗的研究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编码rna 浆细胞变异基因1
原文传递
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改 周朦 +4 位作者 冯雯 杨萧天 顾漱溟 章美婷 徐岷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gene 1,PVT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3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浆、4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gene 1,PVT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3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浆、4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浆及29例配对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2~3周的血浆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上述标本的PVT1表达水平,并对2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比较。分析血浆PVT1表达量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浆PV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腺瘤组、结直肠癌组及TNMⅠ/Ⅱ期结直肠癌组血浆PVT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PVT1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的部位、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等无相关性(P>0.05);血浆PVT1单独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高于常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PVT1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及TNMⅠ/Ⅱ期结直肠癌诊断价值均高于PVT1、癌胚抗原单独检测。结论:lncRNA PVT1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浆中表达上调,其可作为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和术后监测潜在的循环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浆细胞转化迁细基因1 血浆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