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流域调水经济产出强度影响因素与门限效应研究
1
作者 贾雅各 何凡 +2 位作者 王丽川 路培艺 孙润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现阶段我国调水工程经济性问题日益凸显,为科学认识中国跨流域调水经济产出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我国34项已建调水工程(涉及城市69个)2017~2020年的年度面板数据,构建人均GDP与调水经济产出强度之间的门限模型,并将万元GDP用水量与... 现阶段我国调水工程经济性问题日益凸显,为科学认识中国跨流域调水经济产出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我国34项已建调水工程(涉及城市69个)2017~2020年的年度面板数据,构建人均GDP与调水经济产出强度之间的门限模型,并将万元GDP用水量与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作为控制变量验证该非线性关系的稳健性,得到了“一阈值、两区制、三因素”的成果。结果表明,人均GDP与跨流域调水经济产出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门限值γ=89405元/人,将样本划分为高、低社会经济水平区制;在不同区制,人均GDP、万元GDP用水量、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三个因素对跨流域调水经济产出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为提升调水经济产出强度,高社会经济水平区制应重点推动经济增长和保持高效用水,而低社会经济水平区制则应侧重于提高用水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经济产出强度 门限效应 人均GDP 万元GDP用水量 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城环境协调发展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影响的门限效应分析
2
作者 黎振强 李嘉莉 周秋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部地区13个沿海港口城市相关数据,构建协调度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探析港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港城环境协调度等级上,东部地区大多数港口与其腹地城市处于中度失调或严重...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部地区13个沿海港口城市相关数据,构建协调度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探析港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港城环境协调度等级上,东部地区大多数港口与其腹地城市处于中度失调或严重失调阶段,整体上港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升;2)港城环境协调度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这种影响效应略微减弱,在协调度的影响变量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是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显著因素;3)目前沿海港口城市港城环境协调度和城市经济竞争力之间呈“U”型关系,且处于“U”型曲线拐点右侧,因此,需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口 港城环境协调度 城市经济竞争力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门限效应研究
3
作者 王立平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7-40,共14页
基于2014、2016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均净资产作为门限变量,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以家庭人均收入为门限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具有双重... 基于2014、2016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均净资产作为门限变量,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以家庭人均收入为门限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具有双重门限效应,随着收入区间的右移,数字经济对消费的推动力度呈现出先降低再上升的特点。利用家庭人均净资产为门限变量,数字经济对消费的影响强度随着取值区间的右移而逐步增大,呈现出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生存型消费的作用力度随着收入区间的右移而削弱,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跨越收入门限值后在加强。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消费者的数字素养、促进数字经济包容式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居民消费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佳敏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8期1940-1947,共8页
面对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的双重压力,考察二者协同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对实现我国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基于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门限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的门... 面对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的双重压力,考察二者协同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对实现我国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基于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门限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1) 我国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 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存在两门限效应。人均GDP超过40,916元的省份,工业化水平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技术进步的影响由负向转为正向,能源消费结构的抑制效应更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由负向变为不显著,能源消费总量的抑制作用减弱。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In the face of the double pressure of air 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ir collaborative emission reduction for the gree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21, this paper uses spatial threshold panel model to study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synergies under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in China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2) There are two threshold effects i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For provinces with per capita GDP exceeding 40,916 Yuan,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is more obvious,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urns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stronger, the impact of energy efficiency changes from negative to insignificant,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weakened. On this basis, w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门限面板模型 影响因素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对中亚五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门限效应模型的分析
5
作者 陈策 《北方经贸》 2024年第12期19-25,共7页
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亚五国面板数据,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从经济总量、基础设施、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四个方面提出了门限效应假设,再从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两个方面测算了影响贸易开放... 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亚五国面板数据,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从经济总量、基础设施、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四个方面提出了门限效应假设,再从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两个方面测算了影响贸易开放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经济总量、基础设施、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对中亚五国对外贸易的绿色技术外溢都有显著的门限效应。相对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对门限变量发生作用的门槛要求更低,进口对于中亚国家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更大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门限效应 中亚五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林地转出规模的门限效应--基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自强 李怡 高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4-155,共12页
【目的】揭示农户林地转出行为的门限效应,识别门限特征及其不同门限区域内关键影响因素的非线性作用,为完善林地流转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国家林业局2016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及2017年广东和贵州的农户调查数据,分地... 【目的】揭示农户林地转出行为的门限效应,识别门限特征及其不同门限区域内关键影响因素的非线性作用,为完善林地流转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国家林业局2016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及2017年广东和贵州的农户调查数据,分地块构建农户转出林地规模的面板数据,从权能匹配视角选择农户营林规模为门限变量,以家庭收入水平、务农劳动力规模和是否具有林权证为解释变量,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户林地转出规模的门限效应与各影响因素的非线性作用。【结果】1)当以家庭收入水平和以务农劳动力规模为解释变量时,门限估计显示农户营林规模均存在双重门限,其值分别为18 hm^2和20 hm^2;当以是否具有林权证为解释变量时,农户营林规模仅有单一门限,其值为33.4 hm^2。2)当农户营林规模大于18 hm^2时,家庭收入水平对林地转出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当营林规模大于20 hm^2时,其影响系数明显更大;当农户营林规模小于18 hm^2时,务农劳动力规模对林地转出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当营林规模大于18 hm^2且小于20 hm^2时其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农户营林规模分别小于和大于33.4 hm^2时,是否具有林权证对林地转出规模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根据农户营林规模的门限值对样本进行分组后再回归,以检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发现各解释变量的影响显著程度与门限估计结果有差异,但方向一致。【结论】农户林地转出行为并不是单向或线性的,关键因素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只在一定营林规模水平下,家庭收入的提高才明显促进农户转出林地规模,表明降低农户的林地依赖度未必能促进林地流转。在不同营林规模门限区域内,务农劳动力规模对农户林地转出规模的影响方向不同,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未必就能促进林地流转。林地确权对农户林地转出规模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且均不显著,即林地产权稳定对促进林地流转的重要性不如政策预期。完善林地流转政策需要关注农户行为的门限效应,坚持放松约束未必能促进农村林地流转,甚至可能存在相反作用,制度供给可考虑不同条件下林地流转差异化诉求,加大政策执行弹性与优先序,以提高制度绩效,促进林地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流转 非线性 门限效应 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PM_(2.5)减排实效与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云燕 殷晨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3-1230,共8页
为量化考察雾霾污染水平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和耦合关系,选取了近10年京津冀3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不同区制下PM_(2.5)减排实效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门限变量为第三产业增加值... 为量化考察雾霾污染水平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和耦合关系,选取了近10年京津冀3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不同区制下PM_(2.5)减排实效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门限变量为第三产业增加值或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时,PM_(2.5)与其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存在且显著;当第三产业增加值小于门限值6080亿元时,继续发展工业、建筑业或增加机动车保有量都会加重雾霾污染,此时扩张公共交通是缓解雾霾的有效措施;当第三产业增加值大于其门限值时,继续发展第二、三产业可减轻雾霾,但扩张公共交通对雾霾的缓解效果略有下降,持续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逐渐成为加重雾霾污染的首要影响因素;将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控制在其门限值附近时,PM_(2.5)减排的机会成本最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始终会加重雾霾污染,且其边际增量呈上升趋势.治霾对策与PM_(2.5)减排措施的制定须考虑并结合门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PM2.5影响因素 门限效应 治霾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镇化的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门限效应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泳璇 王宪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4-102,共9页
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中碳减排的阶段性特征和应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城镇化发展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未能将城镇化自身阶段性变化对生活碳排放的影响联系... 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中碳减排的阶段性特征和应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城镇化发展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未能将城镇化自身阶段性变化对生活碳排放的影响联系起来。基于此,本文以城镇化率作为门限变量,以生活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产业结构分别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个不同视角的门限-STIRPAT扩展模型,深入分析城镇化水平处于不同阶段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所受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城市化率分别处于门限值(0.250、0.325和0.457)前后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所受影响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当城镇化率低于0.250时,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均呈负向弹性关系,分别为-0.688、-0.570、-0.570;当城市化率低于0.457时,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负向弹性关系仍然存在,但相关关系明显减弱,能源结构负向弹性关系介于(-0.338,-0.019),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负向弹性关系为-0.251。当城市化率超过0.457时,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已逐步显现或转变为正向弹性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区域城镇化发展介于(0.250,0.457]这一阶段的进程中,应把握住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效应转变之前的阶段,鼓励居民生活消费,但进行节能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满足居民对生活商品及服务的需求。当区域城镇化提升至0.457以上时,应合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通过财政政策等对居民生活消费进行调控和引导,注重第三产业中的科技、金融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限效应STIRPAT 居民生活消费 城镇化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省科技金融发展、技术创新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分析——基于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紫璇 赵丽萍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98,共6页
以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年度数据为样本,结合Hansen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以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为门限变量,运用双重门限模型,对各省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级行政区的... 以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年度数据为样本,结合Hansen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以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为门限变量,运用双重门限模型,对各省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级行政区的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省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将会显著提升,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技术溢出“门限效应”研究——基于山西省面板数据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聪 冯琰 +1 位作者 朱先奇 刘玎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08,共6页
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分析山西省11个地级市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吸收能力。结果表明,山西省FDI技术溢出效应对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综合吸收能力呈现显著门限效应,在FDI技术溢出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并未真正承担起互动传导的调节... 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分析山西省11个地级市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吸收能力。结果表明,山西省FDI技术溢出效应对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综合吸收能力呈现显著门限效应,在FDI技术溢出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并未真正承担起互动传导的调节作用。平衡各地政策支撑,着力促进区域内资源自由流动,发展多元型、区域协动型经济,营造良好的技术吸收环境,是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干预、知识资源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双重门限效应 被引量:11
11
作者 康淑娟 安立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4,共8页
构建政府干预与区域创新绩效知识资源门限模型,利用中国200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干预对区域创新价值链绩效影响知识资源的门限效应和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政府干预阻碍了区域创新绩效提升,但随着知识资源... 构建政府干预与区域创新绩效知识资源门限模型,利用中国200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干预对区域创新价值链绩效影响知识资源的门限效应和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政府干预阻碍了区域创新绩效提升,但随着知识资源增长,阻碍作用逐渐降低;在技术吸收阶段,政府干预在高知识资源区域比在低知识资源区域更不利于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在成果转化阶段,政府干预在高知识资源区域比在低知识资源区域更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提升。R&D资本投入、R&D人力投入与对外开放度正向影响创新价值链3个阶段,但创新环境、人力资本水平、自然资源对创新价值链的影响则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干预对区域创新绩效并非起到线性阻碍作用,受知识资源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创新价值链阶段性差异,这一结论的重要启示是政府干预应基于资源和动态演化视角进行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知识资源 区域创新绩效 创新价值链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金融需求层级结构门限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弘 李启航 高志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55,共12页
居民金融需求表现为两个层次:交易性需求和保值增值需求。一般而言,只有当交易性需求被全部或部分满足后,保值增值需求才会产生。与此同时,不同居民金融需求层级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和结构化差异。运用横截面门限回归分析法,结... 居民金融需求表现为两个层次:交易性需求和保值增值需求。一般而言,只有当交易性需求被全部或部分满足后,保值增值需求才会产生。与此同时,不同居民金融需求层级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和结构化差异。运用横截面门限回归分析法,结合我国居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以家庭收入结构和家庭金融资产总值作为门限变量,居民金融需求层级结构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以交易性需求作为被解释变量,家庭工资性收入占比的门限值大约为73%,超过门限后收入结构对于交易性需求的影响程度要显著高于门限前;金融资产门限值大约为12.10万,影响情况与收入结构刚好相反。将保值增值需求作为被解释变量,收入结构与金融资产总值的门限值大约为75%和22.15万,对保值增值需求的影响与对交易性需求的影响过程刚好相反。通过分析相关影响机制进一步发现,居民收入结构与金融资产总值通过金融教育和风险态度两条路径对居民金融需求层级结构的提升产生显著影响。将门限变量估计从单变量估计扩展到多变量估计后的结果依然相同,证明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研究获得的启示在于,对于不同收入结构与不同金融资产水平的居民,通过金融服务差异化供给,优化和提升其金融需求层级结构,进一步提升居民金融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需求层级结构 门限效应 金融教育 风险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苑清敏 张宝荣 李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3-221,共9页
文章针对京津冀地区近1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特征,采用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工业二氧化碳... 文章针对京津冀地区近1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特征,采用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规模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以产业规模为门限变量,碳排放强度影响系数分别为1.003 0、1.527 1、1.202 0;以能源结构为门限变量,能源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变化规律;跨过产业结构门限值之后碳排放强度模型曲率是加速递增的。从近10年数据看,产业结构将会是京津冀工业碳排放长期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碳排放强度 协整检验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门限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俊 刘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4-19,共6页
采用门限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门限效应,但门限模型表明除股票市场外无论是金融发展处于较高水平还是较低水平,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 采用门限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门限效应,但门限模型表明除股票市场外无论是金融发展处于较高水平还是较低水平,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金融发展抑制了经济增长,同时也验证了中国现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仍为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影响的门限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帅 张玉 李平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80,共7页
采用动态广义矩估计和内生门限估计方法,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市场竞争效应和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视角,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技术... 采用动态广义矩估计和内生门限估计方法,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市场竞争效应和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视角,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技术进步的技术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市场竞争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的门限效应检验发现,这两种效应均具有非线性的双门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Maimquist指数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差距对FDI溢出的门限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勇超 朱延福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5,共6页
运用中国1995~2010年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技术差距在该效应中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FDI溢出效应在不同省份是有差异的,且内外资技术差距在FDI溢出中存在着显著的门限效应。在技术差距较小的省份,技术差距... 运用中国1995~2010年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技术差距在该效应中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FDI溢出效应在不同省份是有差异的,且内外资技术差距在FDI溢出中存在着显著的门限效应。在技术差距较小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存在促进作用;中等技术差距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影响不显著;技术差距较大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存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技术差距 溢出效应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门限效应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差异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党国英 刘朝阳 罗明灿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2,共9页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2年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差异视角,对技术创新的门限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差异与知识产权保护门槛。不管以知识产权保护还...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2年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差异视角,对技术创新的门限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差异与知识产权保护门槛。不管以知识产权保护还是以技术差异作为门槛变量,加强研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均能显著促进我国各省区技术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差异 技术创新 门限效应 门槛模型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国际化、绩效与规模门限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天顶 张晓欢 党超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8-181,共4页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门槛面板模型来研究国际化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规模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和绩效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而呈现出显著差异...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门槛面板模型来研究国际化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规模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和绩效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而呈现出显著差异。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企业绩效随着国际化的深入不断提高;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门槛成为大规模企业时,国际化和企业绩效会出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企业绩效 企业规模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与房价关系的非线性门限效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1,共5页
基于Tiebout理论,采用构建基础理论模型及面板门限回归方法,检验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房价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供给与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限关系,随着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增加,其对房价影响也逐步增大,城市间公共资... 基于Tiebout理论,采用构建基础理论模型及面板门限回归方法,检验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房价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供给与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限关系,随着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增加,其对房价影响也逐步增大,城市间公共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一些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探索与公共服务水平挂钩的房地产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房价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产出的门限效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京伟 王鹏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91-95,共5页
基于高校科研经费分配对科研产出存在一定的"门限条件",以人均科研经费拨入为判断标准,建立科研产出和科研经费的门限模型,采用2000至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科研拨入经... 基于高校科研经费分配对科研产出存在一定的"门限条件",以人均科研经费拨入为判断标准,建立科研产出和科研经费的门限模型,采用2000至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科研拨入经费与科研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基于2000年的价格,门限值的均值分别为0.807万元和7.602万元;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存在从负向到正向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经费 科研产出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