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乙勇 符凯 +1 位作者 洪聪 朱立宁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指标,术前、手术当天与术后12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12周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当天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升高,术后12周的VAS评分与术前和术后当天比较均降低(P<0.05),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2周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有良好的愈合效果,但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疗效更好,可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闭合复位内外经皮交叉置 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联合扇形克氏针外侧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农天 《大医生》 2019年第15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联合扇形克氏针外侧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5月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给予扇...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联合扇形克氏针外侧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5月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给予扇形克氏针外侧固定法治疗,观察组则再给予闭合复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vs.66.67%,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给予闭合复位联合扇形克氏针外侧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扇形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桡侧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闭合整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敏德 朱秀伟 +3 位作者 陈天恩 胡剑峰 袁玉环 曾兴旺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桡侧克氏针联合辅助复位技术闭合整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采用闭合整复手法复位,对照组患儿48例给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桡侧克氏针联合辅助复位技术闭合整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采用闭合整复手法复位,对照组患儿48例给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48例采用经桡侧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优良率以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83%,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儿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基本相近,手术后观察组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治疗中给予经桡侧克氏针辅以复位技术闭合整复手法治疗,效果理想,患儿肘关节功能改善理想,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整复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偏复位外侧穿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6例术后护理
4
作者 刘文华 张春丽 时丽娜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4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术后护理 固定治疗 穿 复位 精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莫景生 张雪飞 +1 位作者 张懿 梁浩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4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三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全身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3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随访8~12个月,均未出现缺血...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三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全身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3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随访8~12个月,均未出现缺血性挛缩、尺神经麻痹、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优23例,良1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0.0%。结论闭合复位3枚克氏针扇形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疗效满意,能够避免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扇形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闭合复位配合桡侧3枚针扇形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正龙 黄玉栋 +2 位作者 刘航涛 胡海波 张敏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4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手法闭合复位配合桡侧3枚针扇形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予以手法闭合复位,对照组36例给予尺侧3枚针交叉固... 目的:分析手法闭合复位配合桡侧3枚针扇形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予以手法闭合复位,对照组36例给予尺侧3枚针交叉固定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桡侧3枚针扇形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骨折恢复情况、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恢复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损伤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再移位发生率(8.11%)和对照组(11.1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闭合复位配合尺侧3枚针交叉固定治疗和桡侧3枚针扇形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在促进骨折恢复、改善肘关节功能及降低骨折再移位发生率方面效果相当,但桡侧3枚针扇形固定对尺神经的损伤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3枚扇形固定 3枚交叉固定 手法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分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海宁 盛春田 《实用医药杂志》 1999年第2期13-13,共1页
自1996~1998年,笔者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外伤下尺桡关节分离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8~31岁。伤后距接诊时间为1~6天。主要表现为下尺桡关节肿胀,叩压痛,前臂旋转受限,腕部无力,患手不能举... 自1996~1998年,笔者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外伤下尺桡关节分离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8~31岁。伤后距接诊时间为1~6天。主要表现为下尺桡关节肿胀,叩压痛,前臂旋转受限,腕部无力,患手不能举重物,尺骨小头向掌或背侧突起,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尺关节分离 闭合复位 内固定治疗 尺骨小头 旋转功能 骨间膜 腕关节 闭合穿 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重建骨膜铰链联合滚动闭合复位治疗屈曲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
8
作者 惠飞 刘涛 李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4051-4053,共3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重建骨膜铰链联合滚动闭合复位治疗屈曲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SFH)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屈曲桡偏型SFH患儿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行常规闭合复位克... 目的:探讨克氏针重建骨膜铰链联合滚动闭合复位治疗屈曲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SFH)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屈曲桡偏型SFH患儿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行常规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克氏针重建骨膜铰链联合滚动闭合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折愈合时间,统计两组转切开复位率、手术效果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转切开复位率较对照组低(P<0.05),手术效果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克氏针重建骨膜铰链联合滚动闭合复位治疗屈曲桡偏型SFH患儿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降低转切开复位率,提高手术效果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屈曲偏型 重建骨膜铰链 滚动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21例
9
作者 张焕柱 陈立民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7,共1页
关键词 不稳定性锁骨外端骨折 内固定治疗 闭合复位 2003年1月 内固定方法 经皮 1998年 特殊体位 平均年龄 直接撞击 损伤原因 弹性固定 X线摄片 合并伤 粉碎性 隆起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闭合复位配合两种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GartlandⅡ型、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鲁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对比手法闭合复位配合两种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GartlandⅡ型、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黄梅县中医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9例入组研究,Gartland分型均为Ⅱ型、Ⅲ型。... 目的:对比手法闭合复位配合两种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GartlandⅡ型、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黄梅县中医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9例入组研究,Gartland分型均为Ⅱ型、Ⅲ型。根据克氏针固定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两组均给予手法闭合复位配合克氏针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尺桡双侧3枚克氏针交叉固定,观察组给予桡侧3枚克氏针扇形固定。对比两组的疗效、骨折部位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14%、85.29%,P<0.05。两组的骨折部位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分别为(28.69±1.02)d、(38.62±1.52)d,P<0.05。治疗后,观察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6%、17.65%,P<0.05。结论:对GartlandⅡ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手法闭合复位配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时,选择桡侧3枚克氏针扇形固定的效果较尺桡双侧3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更佳,可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恢复肘关节的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闭合复位 交叉固定 扇形固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刘德贵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2期50-52,55,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镇远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中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闭合... 目的:探究分析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镇远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中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功能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桡骨缩短长度短于对照组,尺偏角和掌倾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中老年患者中,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患者早期从事日常活动,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远端骨折 中老年 手术治疗 经掌入路锁定钢板 闭合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针内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1例
12
作者 王小健 李利军 +2 位作者 常峰 宋洁富 苏云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671-672,共2页
关键词 脱位 下尺关节 内固定 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对比
13
作者 孙少松 邓斌 张星晨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两组术式对效果差异不大,但观察组并发症较多,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较多,两种术式对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均有优劣,可根据患儿状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两枚固定术 切开复位交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静 孙令伟 +3 位作者 赵景新 姜于 曹志月 金宇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23期2925-2926,共2页
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50例,经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和指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50例。
关键词 GARTLAND 肱骨髁上骨折 外固定治疗 住院手术治疗 内固定 闭合复位 固定 尺偏型 提携角 偏型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革 栗鹏程 +3 位作者 薛云皓 李玉成 朱瑾 张友乐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掌指关节镜辅助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例,女1例;年龄17~53岁,平均23.5岁;均为直接暴力致伤,从受伤到手术间隔5 d~3周.掌骨头骨折1例,近节指骨基底骨折4例;累及示指3例,中指2例;单纯骨... 目的探讨掌指关节镜辅助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例,女1例;年龄17~53岁,平均23.5岁;均为直接暴力致伤,从受伤到手术间隔5 d~3周.掌骨头骨折1例,近节指骨基底骨折4例;累及示指3例,中指2例;单纯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3例,无关节面缺损.采用关节镜下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根据术中关节镜所见、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掌指关节功能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应用掌指关节镜观察到4例患者存在骨折线;另1例患者为掌骨头骨折,由于骨折线位于掌侧,在镜下未见到骨折线,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患者合并桡侧侧副韧带损伤,表现为侧副韧带指骨侧止点部分撕脱,韧带松弛;1例患者合并掌板损伤,表现为掌板在指骨基底的附着点部分撕裂.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8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4例行关节镜治疗的患者中,3例掌指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无疼痛、弹响和关节侧向不稳定,且都恢复原工作;1例近节指骨干和指骨基底较为广泛的粉碎性骨折,石膏固定5周,术后5个月随访时掌指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为屈曲90°,伸直-56°.结论掌指关节镜辅助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创伤小、疗效可靠,适用于部分新鲜的掌指关节内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骨折 辅助治疗 内固定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粉碎性骨折 骨折闭合复位 副韧带损伤 活动范围 掌指关节 回顾性研究 关节面缺损 关节镜治疗 骨折线 临床疗效 近节指骨 单纯骨折 关节镜下 疗效分析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