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处理屠宰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文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ASBR)是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应用这一工艺进行屠宰废水的处理试验。考察了 A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搅拌反应时间、温度、污泥负荷等对 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搅拌方式、温度、反应时间对 ASBR处理效果影...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ASBR)是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应用这一工艺进行屠宰废水的处理试验。考察了 A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搅拌反应时间、温度、污泥负荷等对 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搅拌方式、温度、反应时间对 ASBR处理效果影响较大 ,当进水 CODcr为 110 0~ 3 0 0 0 mg/ L ,反应时间 2 4h,去除率可达 75 %以上。ASBR处理屠宰废水的适宜条件是 :采用间歇搅拌 SV30 =3 5 %~ 46% ,温度 2 5~ 3 5℃ ,反应时间 2 4h,污泥负荷 0 .2~ 0 .5 kg/ (kg ML S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序批间歇式反应器 屠宰废水 ASBR 废水处理 CODCR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反应器亚硝化颗粒污泥培养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欣 邓风 +1 位作者 张雯 梅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83-86,共4页
在间歇式反应器(SBR)中经20d驯化后,普通消化污泥具有亚硝化功能.然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控制反应条件:温度21℃,pH7.5~8.5,溶解氧(DO)质量浓度0.5—1.0mg/L,25d后完成厌氧颗粒污泥向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的转变.好氧亚... 在间歇式反应器(SBR)中经20d驯化后,普通消化污泥具有亚硝化功能.然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控制反应条件:温度21℃,pH7.5~8.5,溶解氧(DO)质量浓度0.5—1.0mg/L,25d后完成厌氧颗粒污泥向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的转变.好氧亚硝化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一个反应周期内氨氮(NH4^+-N)去除率达到91.4%,总氮(TN)去除率达到70.6%,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比(P(NO2^--N)/p(NO3^--N))〉0.70,反应器实现了同步亚硝化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反硝化 颗粒污泥 间歇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反应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1999年第3期42-44,共3页
通过对间歇式反应器影响因素的研究,导出了不同反应类型最佳反应温度的通用计算公式,旨在合理选择操作条件和反应器体积。
关键词 间歇式反应器 化学反应 反应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反应器热失控情景研究:以酯化反应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昊 蒋军成 倪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131,共6页
为预防间歇式反应器热失控风险,以恒温间歇式丙酸异丙酯合成反应为原型,利用反应量热仪(RC1e)获得不同冷却温度下反应放热特性及热动力学参数,并对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模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基于经验证的CFD耦合模型,对反应过... 为预防间歇式反应器热失控风险,以恒温间歇式丙酸异丙酯合成反应为原型,利用反应量热仪(RC1e)获得不同冷却温度下反应放热特性及热动力学参数,并对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模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基于经验证的CFD耦合模型,对反应过程中搅拌和冷却失控情景进行模拟分析,分别从搅拌转速、冷却温度以及冷却流速失控3方面,研究失控情景对反应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升对不同失控情景存在参数敏感性,其中冷却流速对反应温升影响较大,较低的入口冷却流速直接促使局部换热死区的形成,使失控时间相对标准工况提前近1/5,温度提高近22℃;以反应失控判据Chaos准则为警报标准,确定反应器最佳温度探测器应安装在反应液系内部远离冷却入口且靠近液面1/3处及以上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反应器 失控情景分析 反应热失控 丙酸异丙酯 计算流体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5
作者 景勃兴 孙恒茂 《黑龙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1989年第2期17-21,共5页
我所为某厂的间歇式化学反应器设计了一套分级分布微机控制系统。在试运行中,发现温度控制回路不稳定,本文结合该系统,针对开环不稳定的间歇式反应器,介绍系统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间歇式反应器 温度控制系统 化学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英国卫生安全执行局的资料对间歇式反应器事故的分析(摘译)(四)
6
作者 王广亮 《化工劳动保护》 2001年第9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间歇式反应器 事故分析 化工设备 泄放装置 故障分析 安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英国卫生安全执行局的资料对间歇式反应器事故的分析(摘译)(三)
7
作者 王广亮 《化工劳动保护》 2001年第8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间歇式反应器 事故分析 安全 泄放装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英国卫生安全执行局的资料对间歇式反应器事故的分析(摘译)(二)
8
作者 王广亮 《化工劳动保护》 2001年第7期240-243,共4页
关键词 间歇式反应器 化工企业 安全 事故分析 故障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程序化间歇式反应器中JP—4的生物降解
9
作者 Bump.,JA 赵升红 《军用航油(国外部分)》 1994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间歇式反应器 生物降解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组培快繁的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柳 秦钢 +4 位作者 杨丽涛 吴建明 罗瑞鸿 魏源文 李杨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甘蔗(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使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40倍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方法;TIBs系统以第3代继代的材料为宜;10~15株/瓶的接种密度最... 以甘蔗(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使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40倍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方法;TIBs系统以第3代继代的材料为宜;10~15株/瓶的接种密度最有利于组培苗的增殖;激素选择与传统方法相似,0.5~1.0 mg/L 6-BA适合甘蔗组织的增殖,4 mg/L NAA有利于根的诱导;浸没间歇频率以浸没1 min间歇3 h处理的增殖和生长表现比较优异,而6 h时则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 甘蔗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在辰星草培养苗扩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廉美兰 朴炫春 +2 位作者 王颖 赵长新 金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2-532,共1页
以茎尖培养得到的辰星草(Limonium hybrid'Misty Blue')培养苗(带2叶片)为试材.培养基为MS+BA1.0mg/L+蔗糖30g/L,pH调节为5.8.固体培养和振荡培养使用250 mL三角瓶,每瓶100 mL培养基.生物反应器培养使用5L气球型反应器,2L培养基... 以茎尖培养得到的辰星草(Limonium hybrid'Misty Blue')培养苗(带2叶片)为试材.培养基为MS+BA1.0mg/L+蔗糖30g/L,pH调节为5.8.固体培养和振荡培养使用250 mL三角瓶,每瓶100 mL培养基.生物反应器培养使用5L气球型反应器,2L培养基.完全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培养时,无'载桥',培养苗在培养基中始终处于浸泡状态;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培养时,离反应器底部15 cm处架有'载桥',培养基定时与'载桥'上的苗接触,设为每天4次(每隔5h,供给1h)、8次(每隔2h,供给1h)和12次(每隔1h,供给1h).生物反应器培养的空气注入量均为0.1 vvm (air volume/culture volume/min).温度(24±2)℃、光照1600 lx , 16 h/d,培养4周.每个处理重复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星草 间歇浸没反应器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果蔗组培快繁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柳 秦钢 +5 位作者 杨丽涛 罗瑞鸿 游建华 Ariel D Arencibia 魏源文 李杨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614-620,共7页
以果蔗(Badila)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emporary immersion bioreactors 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TIBs系统进行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较传统方法高出10倍以上;(2)TIBs系统以第4代... 以果蔗(Badila)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emporary immersion bioreactors 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TIBs系统进行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较传统方法高出10倍以上;(2)TIBs系统以第4代继代材料为宜;(3)接种密度在10~15株/L培养基最有利于甘蔗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4)TIBs系统中6-BA浓度为0.5~1.0mg/L时适合于增殖培养,NAA浓度为4mg/L时有利于根的诱导;(5)浸没间歇频率在1min/3h时增殖和生长表现较为优异,1min/6h时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TIBs) 甘蔗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var.Williams B6)组培快繁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柳 秦钢 +6 位作者 粟靖 杨丽涛 罗瑞鸿 李小泉 林贵美 邹瑜 李杨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以香蕉(MusaAAACavendishvar.WilliamsB6)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开展了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TIBS系统可使香蕉组织培养一代增殖14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2~3倍;(2)含2.0mg·L-... 以香蕉(MusaAAACavendishvar.WilliamsB6)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开展了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TIBS系统可使香蕉组织培养一代增殖14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2~3倍;(2)含2.0mg·L-16-BA的TIBS系统适合于增殖培养;(3)TIBS系统中,以第7代继代材料为宜,接种密度在每株100mL培养基最有利于香蕉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4)TIBS系统中浸没间歇频率在4min/3h时增殖和生长表现比较优异,而4min/6h时则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组培快繁 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TI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伟清 何芳练 +6 位作者 江文 高美萍 杨柳 李小泉 蒋慧萍 黄诗宇 韦绍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优化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为荔浦芋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诱导获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TIBs培养系统筛选出适合... 【目的】优化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为荔浦芋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诱导获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TIBs培养系统筛选出适合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并分析不同继代材料、接种密度及浸没间歇频率对组培苗增殖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利用TIBs培养系统可有效提高荔浦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增殖倍数达28.96倍,约是传统固体培养方法(2.87倍)的10倍,且组培苗的株高和生根数均极显著高于传统固体培养植株(P<0.01)。在TIBs培养系统中,含4.0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5 mg/L萘乙酸(NAA)的培养基最适合荔浦芋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其组培苗增殖倍数为32.04倍。当接种材料为第4代荔浦芋继代材料、接种密度为10株/L、浸没间歇频率为5 min/6 h时,最有利于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增殖倍数均在30.00倍以上,可缩短萌芽时间,组培苗长势良好,且培养基污染率为0。【结论】利用TIBs培养系统对荔浦芋继代材料进行高效快繁具有可行性,可为实现及推动荔浦芋健康种苗繁育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浦芋 组培快繁 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慈姑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美萍 林志城 +4 位作者 张驰 江文 何芳练 杨柳 韦绍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04-2708,共5页
以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开展慈姑组培快繁激素组合的筛选、慈姑不同代数继代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接种密度对慈姑组培增殖影响及不同间歇频率对慈姑组培快繁的影响等组... 以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开展慈姑组培快繁激素组合的筛选、慈姑不同代数继代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接种密度对慈姑组培增殖影响及不同间歇频率对慈姑组培快繁的影响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以使慈姑组培苗一代增殖19.5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3倍以上;培养基含6-BA 3.0mg/L+NAA 0.01 mg/L的TIBs适合组培苗继代增殖培育;TIBs系统中,以第5代继代材料为宜,接种密度10株/L,间歇浸没频率在10 min/3 h时,最有利于慈姑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组培快繁 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TI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章文菁 张朝升 方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废水,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进行污泥的驯化和培养,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SBR内成功实现了NO2--N的积累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NO2--N积累阶段,控制温度(31±1)℃...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废水,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进行污泥的驯化和培养,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SBR内成功实现了NO2--N的积累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NO2--N积累阶段,控制温度(31±1)℃、曝气量40~45L/h、污泥泥龄9~15d,SBR内NO2--N积累率可达95%~96%。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3~5mm,用其进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一个反应周期5h结束后SBR出水的COD,NH4+-N,TN去除率分别达92%,9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 污泥泥龄 间歇活性污泥反应器 驯化 好氧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化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工艺处理化粪池污水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洋 杨昌柱 +2 位作者 濮文虹 刘宏波 毛羽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5-67,98,共4页
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适应化粪池污水水质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将其应用于化粪池污水的处理。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第15天左右,SBR中开始出现细小的颗粒,然后微生物在其上繁殖生长使颗粒逐渐增大而成熟;在第24天时,... 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适应化粪池污水水质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将其应用于化粪池污水的处理。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第15天左右,SBR中开始出现细小的颗粒,然后微生物在其上繁殖生长使颗粒逐渐增大而成熟;在第24天时,SBR中絮状活性污泥已基本实现了颗粒化。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化粪池污水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在进水完全为化粪池污水时,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61%、47%。但是,由于化粪池污水COD较低,因此无法维持较高的生物量,在后期的稳定运行过程中MLSS始终维持在2500mg/L左右。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其稳定脱氮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间歇活性污泥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同步硝化反 硝化化粪池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快繁草莓脱毒苗的参数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乔丽 邵微 +2 位作者 高利梅 姚允聪 姬谦龙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茎尖脱毒处理诱导的草莓‘红颜’第3代继代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组培苗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经过40d的增殖培养后,结果表明:(1)利用TIBs系统进行草莓组培苗培养增殖率约是传统培养方式的3倍;(2)TIBs系统中接种... 以茎尖脱毒处理诱导的草莓‘红颜’第3代继代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组培苗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经过40d的增殖培养后,结果表明:(1)利用TIBs系统进行草莓组培苗培养增殖率约是传统培养方式的3倍;(2)TIBs系统中接种密度在2株/0.25L培养基/瓶,有利于草莓组培苗的生长;(3)TDZ和NAA质量浓度均为0.5mg/L时有利于TIBs系统中草莓组培苗的增殖;(4)TIBs系统中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较适宜;(5)荧光灯与红蓝LED灯对TIBs系统中草莓增殖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TIBs) 草莓'红颜’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釜式反应器控制策略与最优操作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国军 熊洁羽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数学模拟方法 ,以不同控制策略综合研究了间歇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不同反应过程的最优反应操作时间和操作温度 ,可用于指导反应过程的开发及生产操作控制。
关键词 间歇操作 控制策略 最优化 间歇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间歇式和连续式搅拌膜反应器中利用脱酰胺酶催化生产烟碱酸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6-526,共1页
研究了微杆菌(Microbacterium imperiale)CBS 498-74静息细胞在烟酰胺转化生成烟酸的过程中的催化作用。该过程通过腈水解酶和脱酰胺酶两步完成,中间体为酰胺。控制连续搅拌膜反应器(CSMR)中的温度、细胞负荷及底物的投料方式,以... 研究了微杆菌(Microbacterium imperiale)CBS 498-74静息细胞在烟酰胺转化生成烟酸的过程中的催化作用。该过程通过腈水解酶和脱酰胺酶两步完成,中间体为酰胺。控制连续搅拌膜反应器(CSMR)中的温度、细胞负荷及底物的投料方式,以提高转化效率和反应器功能。脱酰胺酶对温度的依赖性分别在间歇式反应器和CSMR中进行研究,其活化能为52.6、53.5kJ/mol,表明催化过程中没有质传递现象。酶在温和条件下适用于易变的有机分子的合成,50℃时仍保持稳定。烟酰胺浓度大于300mmol/L时,细胞的催化活性受部分抑制。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底物全部转化,在CSMR中,经反应时间优化后底物转化率也较高,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反应器 反应器 酰胺酶 连续搅拌 催化生产 烟碱 静息细胞 转化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