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源间歇性跛行患者足底压力与平衡能力分析
1
作者 陈艳萌 李悦 刘慧婉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5年第1期215-218,共4页
目的进行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神经源间歇性跛行(NIC)患者足底压力分析(COP),客观评价老年LSS NIC患者平衡及行走能力,验证CO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LSS NIC患者(观察组)以... 目的进行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神经源间歇性跛行(NIC)患者足底压力分析(COP),客观评价老年LSS NIC患者平衡及行走能力,验证CO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LSS NIC患者(观察组)以及4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资料。采用COP系统进行静态足底平衡测试,评估前、后足面积,前、后足负荷占体质量比等指标值。动态分析前足触地(FFCP)、足跟触地(ICP)、全足触地(FFP)及前足离地(FFPOP)时足底压力中心速度。结果2组前、后足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足负荷占体质量比低于对照组(P<0.05),后足负荷占体质量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FCP、FFP足底压力中心速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ICP、FFPOP足底压力中心速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LSS NIC患者症状发作后站立时前后足重心分布可能不均匀,其平衡能力显著受损;可利用FFCP期和FFP期足底压力中心速度对其动态平衡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对该疾病的诊疗和功能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源间歇性跛行 足底压力 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法舒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及6-酮-前列腺素F_(1α)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陈凡平 宁红霞 +1 位作者 汪海波 杨晓萌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法舒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及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接收的90例下肢ASO病人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法舒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及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接收的90例下肢ASO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45例,法舒地尔治疗)与治疗组(45例,法舒地尔+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及血清6-keto-PGF_(1α)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治疗后,两组间歇性跛行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6-keto-PGF_(1α)水平、跛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径、血管峰值流速、血流量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下肢ASO,安全性较好,可改善足背动脉血流量、间歇性跛行距离与6-keto-PGF_(1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动脉硬化 血府逐瘀汤 法舒地尔 下肢 足背动脉血流量 间歇性跛行距离 6-酮-前列腺素F_(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证据总结
3
作者 陆爽爽 张颜 +1 位作者 黄雨涵 曹艳佩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4期2484-2491,共8页
目的:检索并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相关证据,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进行运动锻炼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the Cochrane Library、... 目的:检索并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相关证据,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进行运动锻炼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the 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校际指南网(SIGN)、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医脉通、美国血管外科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协会、PubMed、CINANL、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相关文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时限从2017年10月—2023年10月。经过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实践指南、4篇证据总结、1篇专家共识、18篇系统评价,最终从运动的适用对象、运动的评估/培训、运动地点、运动流程、运动类型/方式、运动时间/频次/周期、运动强度、运动时的质量控制、运动的效果评价、运动时的注意事项10个方面形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最佳证据,为制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的运动方案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间歇性跛行 运动疗法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是什么病
4
作者 史玉泉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4年第6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下肢间歇性跛行 病因 神经间歇性跛行 血管间歇性跛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秘间歇性跛行
5
作者 海兴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4年第5期33-33,共1页
有些人出现过以下症状:平时走路不超过50米就会有腰部酸痛、双腿酸胀、麻木、无力等症状,坐下来休息片刻就可缓解,而且日益加重。一想到走路困难,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腰腿方面的疾病,殊不知两条腿越走越沉还另有原因。上面说的这些症... 有些人出现过以下症状:平时走路不超过50米就会有腰部酸痛、双腿酸胀、麻木、无力等症状,坐下来休息片刻就可缓解,而且日益加重。一想到走路困难,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腰腿方面的疾病,殊不知两条腿越走越沉还另有原因。上面说的这些症状在医学中称为间歇性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酸痛 间歇性跛行 走路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志顺 赵宏 +6 位作者 谢利民 叶永铭 魏成军 孙书臣 张维 刘元石 马晓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1-464,共4页
目的 :寻找治疗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的有效方法。方法 :针刺组 30例用深刺大肠俞为主的方法治疗 ;同时设非随机同期对照组 30例 ,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结果 :针刺组治疗 4周后 ,显效率 14 3% ,有效率 75 0... 目的 :寻找治疗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的有效方法。方法 :针刺组 30例用深刺大肠俞为主的方法治疗 ;同时设非随机同期对照组 30例 ,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结果 :针刺组治疗 4周后 ,显效率 14 3% ,有效率 75 0 % ,总有效率 89 3% ;对照组显效率 15 4 % ,有效率 30 8% ,总有效率 4 6 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针刺组诱发电位评价 ,N18有效率 91 7% ;病程超过 1年 ,有效率 80 0 %。结论 :针刺大肠俞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疗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继发 退变 腰椎管狭窄 间歇性跛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的降钙素治疗(附31例报告)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华 李承球 +5 位作者 韩祖斌 朱丽华 宋知非 吴宇光 杨秀珍 陈新 《颈腰痛杂志》 1998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NICL)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鳗鱼降钙素对31例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72%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下肢疼痛症状减轻;8周后83%患者... 目的:为了探讨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NICL)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鳗鱼降钙素对31例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72%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下肢疼痛症状减轻;8周后83%患者的步行能力明显提高,相伴出现的下肢痛亦有所改善。结论:认为降钙素不仅能迅速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骨痛,而且可有效地提高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降钙素能增加马尾神经组织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间歇性跛行 降钙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长青 周跃 梅芳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47-349,共3页
自1954年Verbiest首次系统地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其临床表现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症主要发生在50岁以后,典型表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通常在站立、腰伸直以及行走时出现,休息或腰屈曲... 自1954年Verbiest首次系统地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其临床表现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症主要发生在50岁以后,典型表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通常在站立、腰伸直以及行走时出现,休息或腰屈曲时缓解。目前有关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 间歇性跛行 病理生理学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跛行的发生机理 被引量:8
9
作者 梅芳瑞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8-239,共2页
自Verbiest(1954年)首先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疾病以来,迄今为止骨科界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椎管狭窄和非骨性椎管狭窄两大类。骨性椎管狭窄又有发育性、退行... 自Verbiest(1954年)首先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疾病以来,迄今为止骨科界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椎管狭窄和非骨性椎管狭窄两大类。骨性椎管狭窄又有发育性、退行性和外伤性之分。而非骨性椎狭窄的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间歇性跛行 发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晨阳 李伟浩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11-312,共2页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下肢疾病临床指南委员会于2015年首次发布了针对无症状性或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患者的病情...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下肢疾病临床指南委员会于2015年首次发布了针对无症状性或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的临床指南(以下简称SVS临床指南),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医生对于无症状或间歇性跛行ASO—LE患者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间歇性跛行 无症状 血管外科 诊治指南 学会 美国 SURG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跛行的发生机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友全 林成君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临床上间歇性跛行症状十分常见 ,病人主要分布在骨科、神经科、血管外科及内科等领域。其发生机理多种多样 ,表现形式也较复杂 ,有时容易误诊误治。为了便于对此类疾病的掌握 ,本文较为全面的描述了神经源性、脊髓源性、血管源性间歇跛... 临床上间歇性跛行症状十分常见 ,病人主要分布在骨科、神经科、血管外科及内科等领域。其发生机理多种多样 ,表现形式也较复杂 ,有时容易误诊误治。为了便于对此类疾病的掌握 ,本文较为全面的描述了神经源性、脊髓源性、血管源性间歇跛行的发生机理以及临床特点。目的是能够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 ,从而及时正确的掌握病因诊断和恰当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跛行 发生机理 临床特点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30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志顺 刘军 +1 位作者 杨中阳 刘元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源间歇性跛行 针刺疗法 腰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跛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世杰 王少波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间歇性跛行是脊柱外科中常见的临床症状 ,可分为神经源性及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两大类。其症状有许多类似之处 ,但病因却完全不同 ,尤其是神经源性中的马尾性与脊髓性间歇性跛行在临床上极易导致误诊 ,使治疗走入歧途。通过了解其发病机... 间歇性跛行是脊柱外科中常见的临床症状 ,可分为神经源性及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两大类。其症状有许多类似之处 ,但病因却完全不同 ,尤其是神经源性中的马尾性与脊髓性间歇性跛行在临床上极易导致误诊 ,使治疗走入歧途。通过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基础及详细的临床检查 ,结合一定的辅助检查 ,并结合了数年来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 ,可以有效地做出鉴别诊断 ,使治疗得以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跛行 鉴别诊断 神经源 血管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中国间歇性跛行患者临床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博 樊雪强 刘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评价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沙格雷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常用药物治疗中国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性检索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从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符合... 目的评价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沙格雷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常用药物治疗中国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性检索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从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RCT研究,采用Stata进行网状Meta分析和干预措施排序,临床指标为最大步行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结果共纳入5项RCT研究共240例患者。结果显示在增加最大步行距离方面,疗效排名前两位为贝前列素钠、沙格雷酯,其次为西洛他唑、贝前列素钠联合阿司匹林、空白/安慰剂和阿司匹林;在增加无痛步行距离方面,贝前列素钠、沙格雷酯疗效位于前两位,其次为贝前列素钠联合阿司匹林、西洛他唑和阿司匹林。结论贝前列素钠在提高中国间歇性跛行患者最大步行距离和无痛步行距离方面疗效确切且相对较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跛行 META分析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稳定性间歇性跛行的新药——西洛他唑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晖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间歇性跛行 药物疗法 西洛他唑 周围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治疗间歇性跛行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连江 马晓玲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10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治疗间歇性踱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间歇性踱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4例。对照组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患者服用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检测患... 目的:观察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治疗间歇性踱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间歇性踱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4例。对照组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患者服用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患者踝臂指数(ABI)值;测定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研究组治疗后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6-MWT、ABI值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ABI外,研究组治疗后TC、LDL-C以及6-MWT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90.48%,对照组53.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治疗间歇性跛行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粉 水蛭粉 间歇性跛行 腰部疾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16例临床治疗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世民 黎作旭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6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间歇性跛行 脊髓压迫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与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的临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茂水 李勇 李振宇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S1期18-19,共2页
间歇性跛行是脊柱脊髓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乏力、沉重感等,以至于不得不改变站立的姿势或停止行走,休息片刻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若继续行走或站立,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即为间歇性跛行。由... 间歇性跛行是脊柱脊髓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乏力、沉重感等,以至于不得不改变站立的姿势或停止行走,休息片刻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若继续行走或站立,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即为间歇性跛行。由于临床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间歇性跛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女性下肢间歇性跛行患大动脉炎患者一例
19
作者 张敏 蒋雄京 +6 位作者 邹玉宝 卿平 杨瑶瑶 车武强 熊洪亮 陈阳 刘加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295,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伴劳力性心慌18年,加重3个月"入院。18年前产后始出现双下肢快速行走乏力,伴劳力性心慌气促,休息3~5 min可缓解,轻体力活动未受限,未予重视。1年前开始散步500 m左右即感乏力,伴心慌、偶...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伴劳力性心慌18年,加重3个月"入院。18年前产后始出现双下肢快速行走乏力,伴劳力性心慌气促,休息3~5 min可缓解,轻体力活动未受限,未予重视。1年前开始散步500 m左右即感乏力,伴心慌、偶伴头晕。自述当地医院查"双上肢血压正常",诊断"心功能不全",给予对症治疗后,心慌气促症状明显缓解。3个月前因心慌、头痛再次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计算机断层 血管造影 下肢间歇性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跛行的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杨春 戴万亨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5期1988-1989,共2页
关键词 内科治疗进展 间歇性跛行 闭塞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 5岁以上 发病年龄 病人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