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在阿尔茨海默病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和平 郭景花 +2 位作者 曾西 张媛 曹选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对阿尔茨海默病(AD)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的AD患者6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IO...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对阿尔茨海默病(AD)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的AD患者6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IOE组和鼻胃管法(NGT)组,每组32例。IOE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IOE给予营养支持,NGT组采用NGT给予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肉周径(AMC)、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总蛋白(TP)、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LY)等指标。结果IOE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MI、Hb、ALB、TP、LY均较NGT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OE组患者治疗后TSF、AMC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患者治疗后Hb、ALB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TSF、AMC、TP、LY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GT比较,采用IOE营养支持方式更有利于改善AD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吞咽障碍 肠道营养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置管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左美兰 方丽璇 陈淑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置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后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吞咽障碍患者实施IOE置管率低的原因,设定目...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置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后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吞咽障碍患者实施IOE置管率低的原因,设定目标值,制订对策并应用。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实施IOE置管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IOE置管率由活动前的27.5%提高到77.3%,改善幅度为49.77%;活动前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IOE置管率比较(χ2=20.86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IOE置管率明显高于活动前。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IOE置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袁理 潘学琼 冉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563-565,共3页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技术)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IOE技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蛙田饮水评分及SWAL-...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技术)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IOE技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蛙田饮水评分及SWAL-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EMG平均波幅及最大波幅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IOE技术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困难 通关利窍针刺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4
作者 赵金白 冷雪峰 左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30例吞咽障碍患者为实施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再将其随机分成IOE组和鼻饲组。IOE组行IOE,鼻饲组留置鼻饲管。对比两组患者吞咽障... 目的:探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30例吞咽障碍患者为实施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再将其随机分成IOE组和鼻饲组。IOE组行IOE,鼻饲组留置鼻饲管。对比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IOE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鼻饲组(P<0.05);IOE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鼻饲组(P<0.05);IOE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饲组(P<0.05)。结论:IOE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同时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营养不良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丽 何东梅 唐蓉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观察多感官刺激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鼻留置胃管管饲;观察... 目的观察多感官刺激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鼻留置胃管管饲;观察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观察B组在观察A组基础上,加用多感官刺激方案。3组均干预8周,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观察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困难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体质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以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检查(舌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结果干预8周后,除对照组SWAL-QOL评分以外,其余3组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和SWAL-QOL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而观察B组在洼田饮水试验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评分低于其余2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观察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情况方面,干预8周后3组BMI均高于干预前,NRS2002均低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3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RS2002方面,观察A组和观察B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A组和观察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复合体动度检查方面,干预8周后,除对照组舌骨上移距离,其余3组各项距离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B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高于其余2组(P<0.05),甲状软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仅高于对照组,与观察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刺激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作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刺激 间歇经至食管管饲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经口管饲胃肠营养法对帕金森病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和平 焦冰 +4 位作者 王留根 李小云 关晓波 李磊 曾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对帕金森病(PD)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D所致的吞咽障碍病人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病人均给予PD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病人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对帕金森病(PD)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D所致的吞咽障碍病人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病人均给予PD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病人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所有病人于入院24 h内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营养状况及吞咽障碍评定,比较两组方法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不仅可有效地改善PD导致吞咽障碍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 帕金森病 营养状况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自创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冰 杜雅芳 +1 位作者 张欢欢 刘洁 《广州医药》 2024年第6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与自创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持续留置...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与自创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持续留置鼻饲的同时应用自创吞咽功能训练进行训练,观察组采取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的同时应用自创吞咽功能训练进行训练。对比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及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和体质量指数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与自创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可降低留置饲管营养支持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至食管管饲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水平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联合预判性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章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5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联合预判性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目的:分析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联合预判性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联合预判性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吞咽造影检查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联合预判性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指标,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 预判性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管饲胃肠营养法对提高拨除气切套管成功率的观察与效果
9
作者 韦灵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90-0093,共4页
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对早期拔除气切套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4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的患者中选择60例脑卒中留置气切套管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常规留置胃管与护理)和试验组(... 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对早期拔除气切套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4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的患者中选择60例脑卒中留置气切套管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常规留置胃管与护理)和试验组(n=30,间歇性经口插胃管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成功情况、护理前后营养水平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使用间歇性经口插胃管,能够提高拔管成功率(P<0.05);试验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促使病情恢复(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更少(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P<0.05)。结论 使用间歇性经口插胃管的方式给气切套管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能够刺激患者吞咽反射,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且能够提高安全性,具有使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 营养支持 拔除气切套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在皮罗序列征患儿吞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晶 马蕾 +1 位作者 王媛媛 涂晶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在皮罗序列征(PRS)患儿吞咽障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PRS患儿92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经鼻管饲法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在皮罗序列征(PRS)患儿吞咽障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PRS患儿92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经鼻管饲法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2组患儿营养状况[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变化,比较干预1个月后2组患儿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全肠胃喂养时间),记录2组吞咽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2组BMI、Hb、TP、ALB均上升,且观察组BMI(21.58±1.26)kg/m^(2)、Hb(118.76±10.36)g/L、TP(55.28±6.74)g/L、ALB(33.46±4.37)g/L高于对照组的(20.30±1.22)kg/m^(2)、(112.74±9.46)g/L、(51.68±6.33)g/L、(30.59±4.6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奶时间(32.26±4.43)min、住院时间(21.48±3.11)d、开始经口喂养时间(14.26±3.16)d、全肠胃喂养时间(16.79±2.32)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6.79±4.65)min、(24.39±3.31)d、(17.25±3.24)d、(20.48±3.29)d,平均喂奶残留量(10.26±2.18)mL、流奶例数8例(17.39%)分别少于对照组的(12.79±2.31)mL、17例(3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可有效改善PRS患儿吞咽困难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周按摩 皮罗序列征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及间歇经口食管管饲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陈梦丽 胡敏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及间歇经口食管管饲(IOE)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后1个月体质量的丢...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及间歇经口食管管饲(IOE)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后1个月体质量的丢失情况分为中度营养不良组(中度组,n=63)与重度营养不良组(重度组,n=5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另依据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鼻饲组(NG组,n=57)与间歇经口食管管饲组(IOE组,n=56),比较管饲前后两组营养状况。结果重度组高血压、感染、脑出血占比高于中度组,洼田饮水分级4级与5级总占比高于中度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洼田饮水试验分级5级及SDS评分高是发生重度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SDS评分绘制ROC曲线,在60分处截断,诊断的灵敏度为82.00%,特异度为88.89%。营养支持前,IOE组与NG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后,IOE组Hb、ALB、TP水平均高于N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洼田饮水试验分级5级及SDS评分高是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重度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IOE的营养支持方式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间歇经食管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进食法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2
作者 吴雪芹 王玉慧 周俊霞 《内科》 2022年第5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究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鼻饲,观察组行IOE。两... 目的探究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鼻饲,观察组行IOE。两组患者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人体测量学指标、肠道菌群指标。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部肌肉周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大于对照组,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IOE可有效地改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困难患者营养状态,并调节其肠道菌群失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至食管管饲 阿尔茨海默病 进食困难 肠道菌群 营养状况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ntermittent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目的分析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ntermittent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管饲法(continuous nasogastric,CNG),观察组采用IOE。对比两组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前的BMI、TSF、ALB、Hb及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BMI、TSF、ALB、Hb及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OE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 吞咽障碍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邓子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70-1372,共3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营养状态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 目的: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营养状态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病耻感程度、吞咽功能评分及营养状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病耻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13、177.429、30.00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7,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对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康复训练 病耻感 营养状态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技术)在吞咽障碍患者中临床应用
15
作者 杜国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47-47,49,共2页
分析探究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ntermittence oroesophageal tubefeeding,简称IOE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52例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析探究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ntermittence oroesophageal tubefeeding,简称IOE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52例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鼻饲管留置喂食法以及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技术,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营养状态的改善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技术 吞咽障碍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判性护理在吞咽障碍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干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何妮娜 赵城华 +2 位作者 田静 史冉 马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156-157,共2页
探讨预判性护理在吞咽障碍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Intermittent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干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就诊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计104例,采用IOE干预,随机分2组,对照组52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 探讨预判性护理在吞咽障碍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Intermittent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干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就诊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计104例,采用IOE干预,随机分2组,对照组52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选用预判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均低于观察组,进食时间高于观察组,有差异(P<0.05)。对照组满意率80.77%低于观察组94.23%,有差异(P<0.05)。结论:预判性护理可提高吞咽障碍IOE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判性护理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6
17
作者 王留根 范杰诚 +1 位作者 王健 姜鑫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病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入IOE组和鼻胃管(NGT)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病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入IOE组和鼻胃管(NGT)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控制基础疾病、干预可控危险因素和脑卒中预防用药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在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分别采用IOE法和NGT法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同时,对两组病人入院24 h内和治疗6周后的营养指标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IOE组病人在治疗6周后营养指标和吞咽功能与NGT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E法较NGT法更有利于促进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的吞咽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至食管管饲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鲁娟娟 张伟 +1 位作者 黄振英 刘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7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3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13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3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13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持续经鼻胃管管饲治疗,观察组给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治疗,两组均持续1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体质量指数(BMI)]、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GQOL-74)]及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情况、吞咽障碍改善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吞咽障碍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Hb、ALB、TP、BMI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GQOL-74中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SAP、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至食管管饲 吞咽康复训练 脑卒中吞咽障碍 卒中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口-胃管饲法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支持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洁苓 黄芬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2年第6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口-胃管饲法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放疗)患者治疗中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2021年肿瘤科收治的9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间歇性口-胃管饲法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放疗)患者治疗中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2021年肿瘤科收治的9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间歇口-胃管饲法。比较2组患者放疗疗程达20 Gy(干预前)及放疗结束(干预后)时的营养状况[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Hb、ALB水平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性口-胃管饲法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治疗中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胃管饲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判断置管位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成超 成江 +3 位作者 史丽娜 郭浩辉 范学文 付建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呼末二氧化碳(EtCO_(2))监测用于判断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置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选用IOE管饲法提供营养支持,分别采用EtCO_(2)监测法和传统的气泡溢出法判断置管位置,后均行影像学检查(胸部... 目的探讨呼末二氧化碳(EtCO_(2))监测用于判断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置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选用IOE管饲法提供营养支持,分别采用EtCO_(2)监测法和传统的气泡溢出法判断置管位置,后均行影像学检查(胸部CT)验证营养管的位置。结果50例患者置管过程中监测EtCO_(2)数值<10 mmHg或EtCO_(2)波形低平,且患者无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10例患者置管过程中监护仪显示EtCO_(2)数值≥10 mmHg或有较高的EtCO_(2)波形,但患者无明显不适,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54例患者置管后将营养管开口端置于水中无较多的气泡,6例患者有气泡;60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证实,49例插管位置正确,11例误置到气管中;其中EtCO_(2)监测法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1%;气泡溢出法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5%;两种检测法经配对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两种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CO_(2)监测用于判断营养管位置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实时监控等优点,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至食管管饲 呼末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