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防护林萌芽更新技术
1
作者 王志波 杨宏伟 +2 位作者 李峰 赵建 杨占军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1期35-36,共2页
萌芽更新是指利用留存在采伐迹地上的伐桩和根系上的休眠芽或不定芽形成新植株的过程,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是植物对逆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当植物的地上部分受到严重破坏时,可以通过萌蘖等方式,使其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对维持种群延续和稳... 萌芽更新是指利用留存在采伐迹地上的伐桩和根系上的休眠芽或不定芽形成新植株的过程,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是植物对逆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当植物的地上部分受到严重破坏时,可以通过萌蘖等方式,使其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对维持种群延续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阔叶树种都能由休眠芽萌发出新枝条,其萌发能力因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而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芽更新 采伐迹地 阔叶树种 萌发能力 休眠芽 伐桩 杨树防护林 不定芽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垦区150团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评价
2
作者 李园园 史庆秋 +2 位作者 刘楚豪 白泽平 楚光明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干旱沙区的农田防护林是人工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在防治风沙灾害、改善区域小气候、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垦区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以新疆石河子垦区150团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基于遥感生态和林学两个层... 干旱沙区的农田防护林是人工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在防治风沙灾害、改善区域小气候、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垦区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以新疆石河子垦区150团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基于遥感生态和林学两个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提取了农田防护林遥感生态指标,并采用层析分析法对该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进行等级划分和制图。同时,考虑了农田防护林的布局和实际树种情况,对150团的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团的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中等,其中生态状况表现为优的林带占总林带的21.2%,生态状况表现为中等的林带占41.8%,生态状况表现为低的占30.9%,而生态状况较差的占6.1%;防护林布局基本合理,连接度和环度分别为0.4307和0.1444,林带走向合格率为61.6%。在南北方向,林网状况存在差异;防护林树种较少且搭配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生态状况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150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沙质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春雪 文嘉禄 +2 位作者 吴舒 穆立蔷 赵忠宝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1-6,16,共7页
为探究沙质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对氮添加的响应,以秦皇岛市海滨林场7年生毛白杨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N0(对照:0 kghm^(-2)a^(-1))、N1(低氮:27.5 kghm^(-2)a^(-1))、N2(中氮:44 kghm^(-2)a^(-1))和N3(高氮:66 kghm^(-2)a^(-... 为探究沙质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对氮添加的响应,以秦皇岛市海滨林场7年生毛白杨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N0(对照:0 kghm^(-2)a^(-1))、N1(低氮:27.5 kghm^(-2)a^(-1))、N2(中氮:44 kghm^(-2)a^(-1))和N3(高氮:66 kghm^(-2)a^(-1))4个处理,施肥2年后采集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1)各土层土壤pH依次为低氮>对照>中氮>高氮;与对照相比,氮添加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减少了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2)整体上看,氮添加增加了土壤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含量;氮添加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N1和N2处理促进了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而N3处理抑制了二者活性。(3)通过Pearson分析得出,土壤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沙质沿海防护林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海滨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5年《防护林科技》双月刊
4
《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13,共1页
《防护林科技》由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主办,系全国唯一关于防护林科学研究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23-1335/S。欢迎防护林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以及林业院校师... 《防护林科技》由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主办,系全国唯一关于防护林科学研究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23-1335/S。欢迎防护林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以及林业院校师生订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院校 国内统一刊号 防护林 专业性期刊 科学研究 齐齐哈尔 黑龙江省林业 公开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嘴山市三北防护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王红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石嘴山市是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一区多点”的重要组成单元。对石嘴山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石嘴山市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绿量增长难度大、用水矛盾突出、管护资金压力大、科技成果... 石嘴山市是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一区多点”的重要组成单元。对石嘴山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石嘴山市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绿量增长难度大、用水矛盾突出、管护资金压力大、科技成果应用不足等问题,从争取资金项目、保障生态灌溉、科学绿化、提升林草资源管理、加快山林地赋能增效、加大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石嘴山市实施好“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 建设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6
作者 雷凯宇 赵振伟 《国土绿化》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农田防护林是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小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保证农牧业的高产、稳产,并对人民的生活提供多种效用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市地处陕西省最北部,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交汇地带,... 农田防护林是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小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保证农牧业的高产、稳产,并对人民的生活提供多种效用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市地处陕西省最北部,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交汇地带,生态脆弱。自20世纪60年代起,榆林市开始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三北”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交汇地带 人工林生态系统 生态脆弱 榆林市 问题及其对策 自然灾害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疆防护林营造设计的策略——以新疆昆玉市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为例
7
作者 刘慧玲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以极具南疆代表性的塔里木河流域造林项目为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造林的主要措施与技术、项目实施中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项目采用了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土壤改良等措施,以应对水资源匮乏和沙漠化挑战。通过防风... 以极具南疆代表性的塔里木河流域造林项目为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造林的主要措施与技术、项目实施中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项目采用了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土壤改良等措施,以应对水资源匮乏和沙漠化挑战。通过防风固沙工程和土壤改良,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和改善了土壤质量。尽管面临水资源紧张、沙漠化加剧等挑战,但项目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应用有效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展现了显著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造林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防护林建设中林业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
8
作者 徐梅梅 朱晓峰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74-176,共3页
防护林是林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林业工程技术在防护林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对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整合分析、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科学分析了林业工程技术的概念及技术构成、防护林效益及评价... 防护林是林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林业工程技术在防护林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对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整合分析、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科学分析了林业工程技术的概念及技术构成、防护林效益及评价指标、林业工程技术在提高防护林效益中的作用、林业工程技术在防护林应用中的具体案例等。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优化防护林的配置模式、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防护林的生态效益等是防护林造林的主要途径,只有林业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才能引领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技术 防护林效益 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农田防护林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李长生 吴桂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074-077,共4页
新疆北疆地区的光热水土资源独特,非常适合发展农林牧业。农田防护林除了可以抵御自然灾害之外,还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防护林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同时还能够对农田生态环境进行改... 新疆北疆地区的光热水土资源独特,非常适合发展农林牧业。农田防护林除了可以抵御自然灾害之外,还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防护林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同时还能够对农田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如果农田防护林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植被稀疏,生态功能会明显减退,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对林带布局与树种结构进行优化,不断提高新疆北疆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展建设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疆北疆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疆地区 农田防护林 发展现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市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靳玲兵 《甘肃林业》 2024年第6期16-17,共2页
一、金昌市农田防护林现状国家有计划、大规模营造农田防护林始于1978年,规划建设范围包括了三北地区(即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河西五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河西走廊区域性生态体系... 一、金昌市农田防护林现状国家有计划、大规模营造农田防护林始于1978年,规划建设范围包括了三北地区(即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河西五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河西走廊区域性生态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生态支撑作用。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地带,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区域,所辖一县一区均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工程 农田防护林 河西走廊中部 巴丹吉林沙漠 三北地区 区域性生态 金昌市 防护林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防护林建设与防护林学的发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志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7-73,共7页
全球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在与正常发展,因而引起有关决策者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考虑.古代曾出现过的灿烂的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历史上曾经孕育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的衰退,主... 全球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在与正常发展,因而引起有关决策者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考虑.古代曾出现过的灿烂的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历史上曾经孕育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的衰退,主要是由于森林、草原、植被大面积破坏和减少的结果.因此,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工程 防护林建设工程 防护林 黄土高原 相结合 工程建设 区域性 高度重视 土地沙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林网景观结构定量评价与分析
12
作者 李杰玲 刘婷 +3 位作者 罗也 张天祥 包广道 张忠辉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以东北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林网的带斑比、连接度、环度、优势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高分辨率的ZY-3影像,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2021年实际林网和合理状态下林网的景观指标值进行定量... 以东北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林网的带斑比、连接度、环度、优势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高分辨率的ZY-3影像,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2021年实际林网和合理状态下林网的景观指标值进行定量评估及对比,并分析现有农田防护林景观结构参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结果表明:该区域的防护林数量与面积基本达到优质林网的要求,并且分布较均匀,但是主副林带条数不足,成型状况较差,且形成的闭合网格太少,削弱了林网的防护功能。从林网数量、分布以及成型状况等方面对防护林工程进行了宏观评价,指明了下阶段建设工作方向,为该区域防护林的管理和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林网 景观生态学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布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在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生贤 《森林公安》 2005年第3期4-8,共5页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建设 绿色屏障 座谈会 里海 构筑 海岸防护林 防护林建设 沿海防护林 教育活动 共产党员 林业部门 生态建设 组成部分 防御体系 自然灾害 先进性 国务院 红树林 关君蔚 温家宝 副总理 回良玉 风暴潮 会议 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沙质海岸损毁防护林带修复技术浅谈
14
作者 林武星 朱炜 +2 位作者 叶功富 陈清海 林伟东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4期69-70,84,共3页
木麻黄防护林带是闽南沿海地区的生命带,在防御风沙和保护当地居民稳定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闽南沿海经济快速崛起,各种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侵占防护林带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林带中违建拆除后整改办法,依据损毁防护林带的具体位... 木麻黄防护林带是闽南沿海地区的生命带,在防御风沙和保护当地居民稳定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闽南沿海经济快速崛起,各种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侵占防护林带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林带中违建拆除后整改办法,依据损毁防护林带的具体位置,提出相对应的林带修复措施,总结了树种选择、造林及后期管护等技术,为沿海防护林带的修复保护和防护功能持续发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修复技术 沙质海岸 闽南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生贤 《中国林业产业》 2005年第7期6-11,共6页
这次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林业部门在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切实解决工作中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国务院对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9日在关君蔚院士《我国红... 这次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林业部门在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切实解决工作中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国务院对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9日在关君蔚院士《我国红树林和海岸防护林》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回良玉副总理于3月底在海南就沿海防护林建设进行了专门调研,并在审阅我这个讲话稿时作了重要批示,他指出:“此事抓得很好。沿海防护林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望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把沿海的绿色屏障建设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建设 绿色屏障 里海 构筑 海岸防护林 防护林建设 沿海防护林 教育活动 共产党员 林业部门 生态建设 组成部分 防御体系 自然灾害 座谈会 先进性 国务院 红树林 关君蔚 温家宝 副总理 回良玉 风暴潮 突出 批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海岸沙地5种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2 位作者 岳新建 刘海 黄志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4-212,共9页
[目的]探明福建海岸沙地不同防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机制,为海岸带防护林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种主要防护林为对象,分别为次生林、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 [目的]探明福建海岸沙地不同防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机制,为海岸带防护林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种主要防护林为对象,分别为次生林、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林和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s fatty acid, PLFA)比较了不同防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1)海岸沙地不同防护林土壤中共检测到18种PLFA生物标记,在尾巨桉和次生林中种类最多,湿地松和厚荚相思人工林最少。(2)土壤总磷脂脂肪酸、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含量均表现为尾巨桉和次生林较高,厚荚相思和木麻黄人工林较低,土壤真菌含量为尾巨桉林最高,丛枝菌根菌含量为次生林最高,真菌和丛枝菌根菌含量在其他防护林间无显著差异。(3)次生林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4种人工林。(4)土壤pH、细根碳氮含量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为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以及凋落物木质素/氮和细根碳氮比。[结论]不同防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中引种尾巨桉和乡土树种,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沙地 防护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群落主导沙漠公路防护林营造后的土壤功能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力涛 刘煜杰 +2 位作者 王玉刚 张超 冯文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12-3622,共11页
防护林作为沙漠公路的安全保护屏障,其生长和应对胁迫所需的养分供给依赖于土壤微生物。以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和自然沙漠为研究系统,探究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两种生境共有和特有微生物物种变化对土壤物质循环功能的驱动作用。结果显... 防护林作为沙漠公路的安全保护屏障,其生长和应对胁迫所需的养分供给依赖于土壤微生物。以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和自然沙漠为研究系统,探究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两种生境共有和特有微生物物种变化对土壤物质循环功能的驱动作用。结果显示,土壤细菌和真菌物种丰富度(P<0.01,P<0.01)及群落组成(P<0.05,P<0.01)均受防护林营造的显著影响,细菌物种丰富度的响应增幅为77.5%,高于真菌22.1%。细菌群落是导致土壤酶活性升高的显著驱动因素,而非真菌群落或环境因子;细菌物种丰富度(rho=0.46,P<0.01)和群落组成(rho=0.68,P<0.01)与土壤酶之间呈显著偏Mantel相关。共有细菌相对丰度(rho=0.47,P<0.01)和特有细菌物种丰富度(rho=0.36,P<0.01)是驱动土壤酶活性改善的关键因素,与土壤酶之间呈显著偏Mantel相关。研究表明,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细菌而非真菌主导微生物群落的响应,细菌群落通过改变本地物种丰度和新物种数量来调控土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塔里木沙漠公路 防护林 细菌 真菌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西县杨树防护林退化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要点
18
作者 左杰 莫日根高娃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8期34-35,共2页
自1978年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启动以来,工程区的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倍增,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三北”工程初期营造的防护林陆续进入成过熟阶段,出... 自1978年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启动以来,工程区的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倍增,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三北”工程初期营造的防护林陆续进入成过熟阶段,出现了点多、量大、面广的老化、退化现象。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三北”工程区退化、老化防护林已占总面积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清查 森林蓄积量 退化原因 杨树防护林 退化现象 森林覆盖率 防护林体系建设 林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黑土区防护林带和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雷雷 潘理 +4 位作者 李伟珍 师立鹏 刘星雨 王雪誉 王秀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6,共6页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典型黑土、阻控土壤退化、维持耕地产能和可持续利用,选择典型黑土区3个地点的杨树林带和紧邻林带的耕地为研究区,通过测定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酶活性、化学性质和总球囊霉素质量分数,结合气候因素,分析两...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典型黑土、阻控土壤退化、维持耕地产能和可持续利用,选择典型黑土区3个地点的杨树林带和紧邻林带的耕地为研究区,通过测定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酶活性、化学性质和总球囊霉素质量分数,结合气候因素,分析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林带和耕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值在克山县和宾县的所有土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林带高于耕地,而辽源市的所有土层土壤均无显著差异(P>0.05)(2)3个地点耕地及辽源市林带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值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而克山县和宾县林带的土层土壤均无显著差异(P>0.05)。(3)林带和耕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总球囊霉素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碱解氮质量分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林带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有效磷质量分数相关性不显著(P>0.05);耕地土壤有机碳与有效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和pH相关性不显著(P>0.05)。(4)影响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主要因子为总球囊霉素、碱解氮和全磷,次要因子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黑土区 土地利用类型 防护林 有机碳 球囊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时间序列的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提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嘉敏 何俊 +4 位作者 高富东 李敏 孙兆军 李茜 楠菲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农田防护林在西北多风沙地区发挥了重要防护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解农田防护林的空间分布特征,需要对防护林进行有效提取,采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农田防护林提取成为重要途径。以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 农田防护林在西北多风沙地区发挥了重要防护作用,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解农田防护林的空间分布特征,需要对防护林进行有效提取,采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农田防护林提取成为重要途径。以宁夏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影像中选取7期可以代表4个季度地物特征的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在影像预处理基础上,融入水体指数、植被特征和植被指数,提取植被的物候特征,掩膜去除研究区内其他地物,从而实现农田防护林的提取。同时利用野外调查结果和土地利用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防护林提取的总体精度为85.16%,野外调查的50个采样点中有44个点被准确提取,精度达到88.00%。青铜峡市农田防护林多以林带的形式呈现,林带主要沿排水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序遥感影像 青铜峡市 物候特征 农田防护林 Landsat8 O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