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参与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思考
1
作者 曾秀兰 《探求》 2024年第5期21-27,共7页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工作参与防止规模性返贫工作有自身的专业优势,体现在理念上更融通、情感上更抚慰、探究原因上更系统、措施上更综合。参与防止规模性返贫中,社会工作是心理支持者、资源链接者、权利赋能者、政策倡导者。防止规模性返贫,主要通过参与动态监测和预判做到“应纳尽纳”、参与兜底性保障做到“应救尽救”、开展赋能培训激发内生动力、改善社区环境形成社区合力等路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社会工作 防止规模性返贫
原文传递
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防止规模性返贫的路径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阿海曲洛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3期40-49,共10页
防止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基石。通过调研发现,集中安置点仍存在搬迁群众中低收入人群占比较大、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需完善、后续产业就业帮扶措施... 防止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基石。通过调研发现,集中安置点仍存在搬迁群众中低收入人群占比较大、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需完善、后续产业就业帮扶措施有待跟进、安置点社区治理机制有待完善、拆旧复垦不够彻底等问题。可以从提升帮扶政策效能、强化搬迁后续产业就业扶持工作、优化安置点社会治理工作、完善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调整安置点帮扶力量五个层面进一步防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模性返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防止规模性返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防止规模性返贫的脱贫人口内生发展能力培育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艳 陈想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1-47,共7页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也是全面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培育脱贫人口内生发展能力能够从根本上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线。当前,脱贫人口面临着市场经营能力欠缺、文化驱动能力不足、人际...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也是全面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培育脱贫人口内生发展能力能够从根本上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线。当前,脱贫人口面临着市场经营能力欠缺、文化驱动能力不足、人际交往能力落后以及政治参与能力缺乏的现实困境。基于此,应从经济能力、文化能力、社会能力以及政治能力四个方面提升脱贫人口内生发展能力,夯实脱贫人口致富增收的能力基础,为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提供人力资本上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规模性返贫 脱贫人口 内生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监测预警机制创新——基于湖南省隆回县的案例研究
4
作者 陈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底线任务,是当前贫困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以湖南省隆回县“三网三员三色”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三网”数据摸排机制、...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底线任务,是当前贫困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以湖南省隆回县“三网三员三色”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三网”数据摸排机制、“三员”实地核实机制、“三色”监测预警机制,并在具体分析县域实施情况的前提下,基于风险链构建了防止规模性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的框架。最后,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防止规模性返贫监测预警机制,指出了改进机制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规模性返贫 监测预警 机制创新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防止规模性返贫对策研究
5
作者 康忠芳 《甘肃农业》 2023年第12期58-63,共6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贫困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持续性,要建立及时、有效、稳定的防返贫机制,必须将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贫困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持续性,要建立及时、有效、稳定的防返贫机制,必须将贫困的生产与再生产问题内嵌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机制中去考量,联系当前发挥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预警响应作用,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实现平稳过渡,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本文尝试探讨如何兼顾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外在与内在多重时空因素,对我国多维贫困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提升防返贫机制构建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把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常态化帮扶,研究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这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防止规模性返贫机制 农村现代化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区防止返贫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竟艺 杨永清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36,141,共8页
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成绩斐然。2020年,凉山彝区10县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面消除。为了巩固彝区脱贫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彝区乡村振兴,实现彝区农业稳产、农民稳收、农村稳定,本文主要... 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成绩斐然。2020年,凉山彝区10县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面消除。为了巩固彝区脱贫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彝区乡村振兴,实现彝区农业稳产、农民稳收、农村稳定,本文主要从凉山彝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发展滞后、公共基础薄弱、市场发展缓慢、内生动力缺乏等详细地分析了制约凉山彝区持久脱贫的困境因素;并就防止凉山彝区规模性返贫的困境因素,首先从政策、产业和互助合作方面对已有的主要帮扶措施进行了优化与健全,其次,从构建与完善保障督查、政策联动、内生动力激发、贫困文化消解、禁毒防艾和监测评估等机制方面提出了防止凉山彝区规模性返贫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区 防止规模性返贫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人口返贫的路径依赖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NS数据的离散时间生存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琦 李顺强 庄甲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6,共12页
本文从行为致贫、结构致贫、政策与政治致贫的视角识别影响脱贫户返贫的家庭贫困历史、家庭结构以及宏观环境等因素,并基于1989—2015年CNHS数据,构建了包括贫困持续时间、脱贫收入水平的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发现:返贫具有... 本文从行为致贫、结构致贫、政策与政治致贫的视角识别影响脱贫户返贫的家庭贫困历史、家庭结构以及宏观环境等因素,并基于1989—2015年CNHS数据,构建了包括贫困持续时间、脱贫收入水平的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发现:返贫具有负向持续时间依赖性,返贫对贫困持续时间有显著的路径依赖;低收入人群具有更高的返贫风险;抚养儿童数和赡养老人数较大的家庭具有更高的返贫风险;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防返贫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提升脱贫户内生动力,切断贫困路径依赖;针对脱贫时收入高低实施差异化返贫监测策略;适当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支付水平,建立农村托幼服务机制;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等措施,以防止规模性返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贫风险 防止规模性返贫 返贫机制 收入水平 城镇化水平 生存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基于西部10省1297户的实地调查数据
8
作者 王志章 刘芮伶 杨珂凡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65,共17页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既是助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加速社会融合、化解致贫返贫风险的关键,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基于西部10省1297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工具变...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既是助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加速社会融合、化解致贫返贫风险的关键,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基于西部10省1297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模型,综合评估后续扶持政策成效并进行区域优先序评价,进而剖析后续扶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立足情景化的个体生存状态,从多维视角探寻政策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及其成因。研究发现:第一,后续扶持政策效益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大致呈现“西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二,非农生计、社会资本和内生动力是政策效果得以跃升的关键;第三,进一步讨论得知,农户收入层级与政策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且安置区类型、社会资本差异和性别差异均会影响后续扶持政策效益的稳定性。为此,各地后续扶持工作应完善升级安置区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多管齐下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群众经济社会融入步伐;激活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出台和优化差异化的后续扶持政策,增加搬迁群众的主观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 后续扶持政策 安置效果评价 防止规模性返贫 可持续生计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