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腹腔镜盆腔淋巴切除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利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腹腔镜盆腔淋巴切除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腹腔镜... 目的:观察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腹腔镜盆腔淋巴切除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腹腔镜盆腔淋巴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15.394,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7.934,P=0.008);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36,P=0.528);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16.327,P=0.000);两组患者淋巴结切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15,P=0.106);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3%(3/93),低于对照组的11.96%(11/92)(χ~2=7.136,P=0.021)。结论:采用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腹腔镜盆腔淋巴切除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瘤 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盆腔淋巴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1例
2
作者 才金华 闫梅 张国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切除 阴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郭灵芝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比较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全子宫加双附件... 目的:比较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9、IL-17]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HER2、CA125、CEA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IL-1、IL-9、IL-17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可缩短康复进程,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加双附件切除 广泛子宫切除 子宫内膜癌 肿瘤标志物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王凤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2例重度PO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TV... 目的:观察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2例重度PO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TVH治疗,观察组行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TVH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脱垂距离、生命质量[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表(PFDI-20)]评分和性生活质量[POP定量分度(POP-Q)/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ISQ-12)]评分,以及术后3 d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阴道前壁、后壁、顶部等POP-Q测量值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FDI-20、PISQ-12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TVH治疗重度POP患者可减小脱垂距离,降低PFDI-20和PISQ-12评分,效果优于单纯TVH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 阴式子宫切除 并发症 生命质量 性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在子宫内膜癌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5
作者 周洁 杨卫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98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98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TAPB),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QLB-LSAL。比较两组术后6 h、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镇静程度(Ramsay评分),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气管插管(T_(1))、手术结束时(T_(2))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恢复情况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 h VAS评分及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_(0)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T_(1)、T_(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T_(0)时升高,但观察组T_(1)、T_(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QLB-LSAL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能发挥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子宫切除 超声引导 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6
作者 王娟 肖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低体温、寒战及躁动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低体温、寒战及躁动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例,采用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保温效果,睁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低体温、寒战及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入室时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1h、术毕两组患者体温与入室时比较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1h、术毕体温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为25.00%(10/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联合麻醉苏醒护理能提高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保温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期间,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复合保温措施 麻醉苏醒护理 麻醉苏醒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陈晓梅 卢昆林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3-54,6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ARV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7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其中LAVRH组24例为研究组,开腹组52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ARV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7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其中LAVRH组24例为研究组,开腹组52例为对照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恢复、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RVH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盆腔淋巴结清扫 腹式广泛子宫切除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背景剂量羟考酮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8
作者 李杨 胡敬利 +2 位作者 王德伟 刘国强 张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77例,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77例,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术后均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镇痛泵药物均为0.5 mg/kg羟考酮加0.9%氯化钠配至100 mL。O1组无背景剂量,单次给药4 mL;O2组背景剂量为1 mL/h,单次给药2 mL;O3组背景剂量为2 mL/h,单次给药2 mL。记录患者术后2、4、8、12、24、48 h静息及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48 h内补救镇痛次数、PCIA用药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O2组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高O1组、O3组(P<0.05);术后24 h,O2组活动时VAS评分高于O1组、O3组,O3组活动时VAS评分高于O1组(P<0.05)。O2组的补救镇痛次数多于O1组、O3组(P<0.05);O2组、O3组的PCIA用药总量均高于O1组(P<0.05)。O2组、O3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O1组(P<0.05);O3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O1组(P<0.05)。结论:与1 mL/h、2 mL/h背景剂量模式相比,无背景剂量、单次给药4 mL的羟考酮PCIA模式镇痛效果确切,药物总用量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剂量 羟考酮 后镇痛 腹腔镜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QM-C1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黄浩 焦燕 韩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QM-C1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与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治疗早期宫颈癌术后早期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 目的比较腹腔镜QM-C1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与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治疗早期宫颈癌术后早期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并总结识别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经验。方法从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和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回顾性收集2009年9月~2023年9月早期宫颈癌200例LNSRH和160例LRH资料。对比2组术后膀胱与直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LRH组相比,LNSRH组住院时间短[(9.3±2.2)d vs.(11.0±2.4)d,t=-7.688,P<0.001],术后解除尿管早[(7.9±1.2)d vs.(15.7±2.6)d,t=-39.023,P<0.001],尿潴留发生率低(5例vs.23例,χ^(2)=17.475,P<0.001),其他膀胱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夜尿、排尿困难、尿失禁和尿频/尿急)少(6例vs.30例,χ^(2)=24.500,P<0.001),排气早[(24.7±7.1)h vs.(32.4±4.4)h,t=-13.165,P<0.001]。结论与传统LRH相比,LNSRH有效地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与直肠功能障碍的风险,促进更快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Querleu-Morrow C1型手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任艳芳 王玉红 张秀玲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入组1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对照组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入组1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对照组为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分析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减少,而淋巴结切除数目增加(P均<0.05)。观察组利用镇痛药例数少于对照组,且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盆腔引流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5)。2组复发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安全性较高,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存在明显优势,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作为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腹腔镜 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 开腹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李宁 崔蕾蕾 黄银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指标[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or、NE、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LH、FSH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_(2)、AMH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水平,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切除 应激 性激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影响
12
作者 王璐璐 徐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81-584,59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及对患者创伤应激、卵巢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8例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9例纳入开腹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及对患者创伤应激、卵巢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8例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9例纳入开腹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9例纳入腹腔镜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卵巢功能指标、创伤应激指标、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6.14±9.78ml)、术后排气(16.14±2.28h)、住院时间(6.02±1.14d)、手术时间(72.85±8.38min)均少于开腹组,术后1个月时孕酮(15.36±2.58 nmol/L)、促黄体生成素(23.01±3.07 mIU/ml)、雌二醇(121.13±13.26 pmol/L)、卵泡刺激素(9.76±1.51mIU/ml)水平均高于开腹组,术后1天时皮质醇(266.12±28.63 mmol/L)、去甲肾上腺素(241.58±25.45 U/ml)水平以及术后12 h、术后24 h VAS评分(3.86±0.45分、2.66±0.32分)均低于开腹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93.07±9.74分)高于开腹组(88.65±8.92分),并发症发生率(5.6%)低于开腹组(21.4%)(均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减少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减轻创伤应激指标及机体疼痛,利用患者术后恢复,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佳,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切除 指标 卵巢功能 创伤应激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阴道残端缝合术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庄姗姗 和小兵 +1 位作者 王金浩 张迎春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阴道残端缝合术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残端缝合方式分为改良组(35例... 目的探讨改良式阴道残端缝合术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残端缝合方式分为改良组(35例)和传统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阴道健康指数调查表(VHIS)、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及盆底肌力等状况。结果改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改良组患者阴道长度大于传统组,FSFI评分及VHIS评分优于传统组(P<0.05)。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术后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情况更轻,盆底肌力情况更优(P<0.05),且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改良式阴道残端缝合术,能够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轻对性功能的影响,保护盆底功能和降低阴道残端息肉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残端缝合 子宫切除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周晶 孙洛阳 +1 位作者 王玲 马加旭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老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21—2023年收治的116例行LTH的老年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每组58例。在麻醉诱导前,对照组予以ES... 目的探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老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21—2023年收治的116例行LTH的老年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每组58例。在麻醉诱导前,对照组予以ESPB,联合组予以ESPB联合SGB。比较2组手术指标、麻醉药物用量、VAS评分、补救镇痛情况、术后恢复、应激指标、不良反应情况及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5 min(T1)、术毕(T2)时刻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2组VAS评分均逐渐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T2时刻MAP、HR水平均较T0时刻升高,T2时刻较T1时刻下降,但联合组T1、T2时刻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皮质醇(Cor)、P物质(S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LTH的老年病人应用ESPB联合SGB可有效提升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腹腔镜子宫切除 老年人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病变
15
作者 王韵 朱芝玲 《科学生活》 2025年第2期8-9,共2页
吴女士,2022年体检发现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 16)感染,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HPV 16持续阳性,今年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提示阴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吴女士郁闷地问道:子宫已经切除,为... 吴女士,2022年体检发现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 16)感染,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HPV 16持续阳性,今年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提示阴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吴女士郁闷地问道:子宫已经切除,为什么还会阴道病变呢?我们今天就聊聊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持续阳性 阴道镜下活检 定期复查 阴道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文传递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对患者预后的优化作用
16
作者 曾晓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 分析使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患者,对其炎症因子、尿动力学参数、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突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30例,行传统阴式子... 目的 分析使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患者,对其炎症因子、尿动力学参数、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突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30例,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和改良组(31例,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 d炎症因子,术前、术后1个月尿动力学参数、生存质量,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传统组比,改良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但改良组均低于传统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腹压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压(MUP)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改良组均高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脱垂患者接受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可改善围术期指标和尿动力学参数,减轻炎症反应,同时还可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 传统阴式子宫切除 尿动力学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对比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何秀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6-029,共4页
探讨分析比较全子宫切除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所选手术方案的不同,这些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术,而... 探讨分析比较全子宫切除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所选手术方案的不同,这些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术,而试验组则进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较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窦卵泡数在手术后均有减少,但试验组的窦卵泡数仍显著多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案在手术效果上优于全子宫切除术,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患者 子宫切除 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巨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
18
作者 蔡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82-085,共4页
研究巨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本院78例巨型子宫肌瘤患者,均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研究巨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本院78例巨型子宫肌瘤患者,均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巨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优化手术流程,减轻手术损伤,安全性更高,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子宫肌瘤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基于凝视理论下的护理方案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配合度与术后情绪的影响
19
作者 武蔓蔓 胡英 刘媛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56-661,共6页
目的:分析术中基于凝视理论下的护理方案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配合度与术后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0例,数字表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术中常规性护理方案,观察组... 目的:分析术中基于凝视理论下的护理方案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配合度与术后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0例,数字表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术中常规性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术中基于凝视理论下的护理方案。记录两组手术过程中的非言语信息,包括护士与患者眼神交流的次数/min、在手术过程中微笑、皱眉的次数。通过简性心境评估量表(POMS)中的紧张焦虑分量表对两组手术前及术中情绪状况进行评估。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天,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手术前及手术后即刻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眼神交流频率(2.6±0.7次/min)、微笑次数(11.2±4.5次)均高于对照组(1.9±0.6次/min、6.5±3.2次),皱眉次数(7.8±3.9次)低于对照组(11.6±4.8次),术后紧张感(3.2±1.5分)、焦虑感(4.0±1.7分)评分低于对照组(4.8±1.6分、5.5±1.9分),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5.8±1.7分)低于对照组(7.9±2.0分),术后生命体征指标均较对照组稳定(均P<0.05)。结论:术中基于凝视理论下的护理方案能稳定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中配合度,且能平复情绪,改善术后疼痛程度,稳定术后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凝视理论 护理 配合度 情绪状况 后疼痛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
作者 苗从艳 刘紫昂 +1 位作者 彭雪莲 闫华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0月—2024年6月采用叙事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列为研究组,将2023年1—9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0月—2024年6月采用叙事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列为研究组,将2023年1—9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康复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3.71±4.65)分、(36.82±4.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84±5.87)分、(46.68±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2.52±1.54)h、(14.38±2.47)h、(5.50±0.94)d、(1.75±0.44)万元,均低于对照组的(24.45±4.49)h、(29.88±5.36)h、(8.50±1.25)d、(2.15±0.57)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腹腔镜 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