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中“阴气”概念的整理及评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中正 李萍 《中医研究》 2008年第7期61-62,共2页
梳理《太素》杨注中对"阴气"概念的论述,从一个角度透视出中医基础理论自秦汉到隋唐,中医学的基础概念所变现的微细变化,进而借鉴得失。本文认为,《太素》杨上善注对《内经》"阴气"有自己的理解和阐发,新的理解影... 梳理《太素》杨注中对"阴气"概念的论述,从一个角度透视出中医基础理论自秦汉到隋唐,中医学的基础概念所变现的微细变化,进而借鉴得失。本文认为,《太素》杨上善注对《内经》"阴气"有自己的理解和阐发,新的理解影响了唐以后以至如今;笔者认为,杨注将五脏气等同于阴气概念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气《黄帝内经太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中的“治神”与“养神” 被引量:4
2
作者 段鲜红 孟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针灸学 《黄帝内经太素》 “治神” “养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之理论框架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钱会南 钱泽南 +1 位作者 陈广坤 翟双庆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408-1412,共5页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首次分类研究《黄帝内经》,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之雏形。其类编纲举目张,层次清晰,阐释条分缕析,逻辑缜密。该书的撰注,对于研究《黄帝内经》以及探析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影响深远。
关键词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阳气”“阴气”概念之探微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2-1043,1046,共3页
目前一般认为,"阳气""阴气"分别指"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作用的气"和"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作用的气"。然而笔者在阅读《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概念无... 目前一般认为,"阳气""阴气"分别指"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作用的气"和"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作用的气"。然而笔者在阅读《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概念无法完全解释原文。笔者认为《内经》中"阳气""阴气"中之"阳""阴"常取其部位的含义,其中"阳"可泛指体表、阳经、六腑,"阴"可泛指体内、阴经、五脏;"气"因其分布部位的不同而拥有不同名称,"阳气""阴气"分别指代"分布于阳位之气""分布于阴位之气";阳气、阴气相互贯通、互相流动,许多生理现象为阴阳之气正常流动产生,许多疾病的发生亦为阴阳之气分布异常所致,而针灸的治疗机理则为调节阴阳之气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阴气 概念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语释辨疑4则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亭立 袁开惠 孙文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48-49,共2页
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为《黄帝内经》诸传本中的最古者,在中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源头的地位和价值。然其文字古奥,义理精微,很多词义或阙而未注,悬而待考,或各家注解莫衷一是,纷争不休,给阅读与理解《太素》带来相当的困难。选... 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为《黄帝内经》诸传本中的最古者,在中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源头的地位和价值。然其文字古奥,义理精微,很多词义或阙而未注,悬而待考,或各家注解莫衷一是,纷争不休,给阅读与理解《太素》带来相当的困难。选取4例,试加辨析,以求医理文理两相合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前厥 申宦 挂以发 悬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之“太素”辨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钱泽南 钱会南 《河北中医》 2014年第2期291-293,共3页
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一书是现存最早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书籍,也是现存最早注释《黄帝内经》的书籍。《黄帝内经》一书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研究《太素》的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 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一书是现存最早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书籍,也是现存最早注释《黄帝内经》的书籍。《黄帝内经》一书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研究《太素》的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医基础理论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太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在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钱会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首倡分类研究《黄帝内经》,将《素问》《灵枢》经文分类编次并予以注释,使《内经》经文编排与学术内容趋于条理化、系统化,并具有层次性与内在逻辑推理性,初步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首倡分类研究《黄帝内经》,将《素问》《灵枢》经文分类编次并予以注释,使《内经》经文编排与学术内容趋于条理化、系统化,并具有层次性与内在逻辑推理性,初步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成书年代考评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奕望 段逸山 吴鸿洲 《医古文知识》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从杨上善官职、“玄元皇帝”封号、书志目录、注释避讳、“灵台”名称等几个方面考证 ,《黄帝内经太素》的成书年代应为公元 6 6 6~ 6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成书年代 考证 杨上善 书志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关格”含义试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思思 刘国韵 石雨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3期62-65,共4页
通过“关”与“格”字源及《黄帝内经太素》前后医家相关原文及语言结构分析解释“关格”含义,以期扩充语义,分析其语义变迁轨迹及原因,指出《黄帝内经太素》中出现九处“关格”,其中四处为杨氏注解,其中“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 通过“关”与“格”字源及《黄帝内经太素》前后医家相关原文及语言结构分析解释“关格”含义,以期扩充语义,分析其语义变迁轨迹及原因,指出《黄帝内经太素》中出现九处“关格”,其中四处为杨氏注解,其中“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也。”“见关格微病,得过失也。见微过而救人者,谓未病之病,疗十十全,故无危殆。”两处与现行之“关格”含义差别较大;杨氏之“关格”含义可为:1)内部气机“不和”之病,2)脉象,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关格 语义扩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作为日本国宝的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1981年影印出版前,其原书在我国从未得见。而其保存了丹波赖基1166~1168年的手抄真迹,能反映《太素》旧貌,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从补《太素》通行本之缺佚、正《太素》通行... 作为日本国宝的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1981年影印出版前,其原书在我国从未得见。而其保存了丹波赖基1166~1168年的手抄真迹,能反映《太素》旧貌,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从补《太素》通行本之缺佚、正《太素》通行本之谬误、断《太素》校注之是非、供《太素》研究之史料等方面,评述了仁和寺本所具有的早、全、真特点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太素 古文献学 中医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析疑四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今庸 《天津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441-442,共2页
1)《太素.经筋篇》中,"主癎痸及痓"之"痓"字误,应为"痉"。2)《太素.骨空论》中,"九窌在腰尻分间"应为"腰凥分间"。3)《太素.杂病.腰痛篇》说:"居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弩弦,... 1)《太素.经筋篇》中,"主癎痸及痓"之"痓"字误,应为"痉"。2)《太素.骨空论》中,"九窌在腰尻分间"应为"腰凥分间"。3)《太素.杂病.腰痛篇》说:"居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弩弦,刺居阴之脉,在月嵩踵鱼肠之外。"居阴,乃"厥阴"也。"居"、"厥"两字,声转可通也。非传写草书而有误也。4)《太素.杂病.风痓》中,"风痓,身反折"应为"风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腰尻 居阴 风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时代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尚志钧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43,共2页
1965年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萧延平校点《黄帝内经太素》,在出版说明末云:“关于本书撰注人杨上善是什么朝代的人,因为正史没有记载,近人有些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隋人,有的说是唐人。我们姑从林亿、李濂、徐春甫等人的说法... 1965年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萧延平校点《黄帝内经太素》,在出版说明末云:“关于本书撰注人杨上善是什么朝代的人,因为正史没有记载,近人有些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隋人,有的说是唐人。我们姑从林亿、李濂、徐春甫等人的说法,称为隋人。”萧延平氏在其书首“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时代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音注校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清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杨上善为《黄帝内太素》所作音注有一特殊情况 ,有的是俗体字所为 ,有的是传写所讹 ,有的系形近而误 ,有的由音理乖逆 ,有的是破读、训读等原因所致。辨识之 ,便于看清杨上善音注的特点 ,也有益于研究俗体字、校勘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音注特点 俗体字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类目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春波 臧守虎 《中医文献杂志》 1999年第4期7-8,共2页
《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文类编注释《内经》之作,该书设类分编,促使《内经》的理论体系系统化。然因《太素》今存本残缺不全,其类目的多少,学术界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是19类,如任应秋先生说:“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大... 《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文类编注释《内经》之作,该书设类分编,促使《内经》的理论体系系统化。然因《太素》今存本残缺不全,其类目的多少,学术界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是19类,如任应秋先生说:“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大素》,将《素问》、《灵枢》各篇,全部拆散;按其不同内容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类目 中医文献 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补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暖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3年第2期6-7,共2页
<黄帝内经太素补注>刊行于民国24年,铅印活字版,余生印刷社印.沔阳刘震(均金)校订,孝感杨明济补注.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补注 杨上善 刘展鋆 杨明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栋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第1X期14-15,共2页
《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栋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系隋唐时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太素》是全面类分注释第一家,从该书注释内容来看,杨擅长训诂。其注多以我国传统训诂学... 《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栋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系隋唐时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太素》是全面类分注释第一家,从该书注释内容来看,杨擅长训诂。其注多以我国传统训诂学典籍如《说文》、《尔雅》、《广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体例 词义 《内经》 太素》 注释内容 杨上善 训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黄帝内经太素》研究年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玉兴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本年表对《黄帝内经太素》成书迄今1300年间(公元666—1998年)中日两国有关研究史实,凡有年可稽者予以收集。内容包括成书、东渡、引述、政令、亡佚、复出、传抄、舶归、保护、国宝认定、刊印、考证、评论、校注、辑佚等方面。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大事年表 考证 校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的音韵学价值刍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麟 《中医文献杂志》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从 4个方面论述了《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的音韵学价值。 1 .为校勘《广韵》提供了旁证 ;2 .为考察隋 -中唐音系声、纽特点提供了直证 ;3.保留了古代的一些方音 ;4 .为探究古代语音流转留下了珍贵资料。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反切 音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与《难经》命门说异同刍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难经 命门说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行本《黄帝内经太素》释音校正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钢 《中医文献杂志》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通行本《黄帝内经太素》释音校正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5)陈钢关键词:黄帝内经太素,注释,音学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其1955年影印出版之肖延平兰陵堂本《黄帝内经太素》为底本,参校日本丹波元坚、杉本要藏... 通行本《黄帝内经太素》释音校正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5)陈钢关键词:黄帝内经太素,注释,音学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其1955年影印出版之肖延平兰陵堂本《黄帝内经太素》为底本,参校日本丹波元坚、杉本要藏等人据小岛宝素模写本而影写之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注释 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