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韩霞 程新皓 +1 位作者 王江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53,共8页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三者组分配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等因素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从而在胜利油田多个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较大比例范围和较低浓度区域的油水超低界面张力,部分体系甚至达到了10-4mN·m-1.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相关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能力.经过石英砂48h吸附后,体系仍然具有很好的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复配体系 超低界面张力 三次采油 石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对原油的乳化及增粘行为 被引量:18
2
作者 曹绪龙 赵海娜 +4 位作者 马骋 马宝东 张继超 严兰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97-1302,共6页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实现了高含水量原油体系的乳化及增粘.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解决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油田模拟水中的溶解度问题.确定了相关体系高含水量油包水(W/O)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研究了可...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实现了高含水量原油体系的乳化及增粘.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解决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油田模拟水中的溶解度问题.确定了相关体系高含水量油包水(W/O)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研究了可以产生高含水量油包水乳状液的油水混合体积比范围,并研究了温度、pH值、油水混合比例和离子强度对乳化及增粘作用的影响.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优良乳化效果和乳状液稳定性的体系,其中部分体系粘度可增大80倍.这对于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乳化 油包水乳状液 增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克拉玛依油田中获得超低界面张力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海娜 程新皓 +3 位作者 赵欧狄 黄建滨 刘晨江 赵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3-698,共6页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添加非离子保护剂的第三组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克拉玛依油田回注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大大提高.确定了相关体系能够获得超低界面张力的表...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添加非离子保护剂的第三组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克拉玛依油田回注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大大提高.确定了相关体系能够获得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混合的比例范围,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多个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具有较大复配比例和较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实际配方,其中部分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可接近10-4mN·m-1.同时,这类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能力,在石英砂吸附72 h后体系依然呈现优良的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离子保护 超低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抗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自发形成囊泡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余娜 任殿福 +3 位作者 刘春丽 崔琳琳 李玉 韩兆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2-656,共5页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3种体系的水溶液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自发形成囊泡.结果表明,虽然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相似,但在与同一...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3种体系的水溶液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自发形成囊泡.结果表明,虽然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相似,但在与同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囊泡时的复配比例及囊泡的稳定性却有很大区别.考察了3种体系囊泡自发形成时的复配比例,并探讨了囊泡的形成机理及其时间稳定性,利用负染TEM技术观察了囊泡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囊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型泡排剂的性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鲁红升 唐昌强 黄志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84-887,935,共5页
该文运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协同效应和形成囊泡使泡沫稳定性增加的特点,优选出一类新型的用于气井泡沫排水的复配型泡排剂。结果表明,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小于16时,碳链越长,泡沫稳定性越好。利用正交实验设计,... 该文运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协同效应和形成囊泡使泡沫稳定性增加的特点,优选出一类新型的用于气井泡沫排水的复配型泡排剂。结果表明,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小于16时,碳链越长,泡沫稳定性越好。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得到最佳质量比为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m〔α-烯烃磺酸钠(AOS)〕∶m〔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m〔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2∶2∶2,半衰期接近SDS的4倍,引入聚氧乙烯链使泡沫稳定性增加。在一定Na+浓度范围内,体系泡沫黏度最大值为112 mPa.s,半衰期最大值为50 min;但Ca2+使体系容易形成沉淀,泡沫的性能变差。体系10 min时的泡沫携液体积为126.5 mL,与甲醇的配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泡排 出液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模板剂合成介孔MCM-48分子筛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静静 鲁金明 +3 位作者 杨建华 谢忠 张艳 王金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6-511,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为模板剂,在较大幅度降低模板剂用量(模板剂与硅源的摩尔比从0.55降至0.177)的条件下,合成了高度有序的介孔MCM-48分子筛...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为模板剂,在较大幅度降低模板剂用量(模板剂与硅源的摩尔比从0.55降至0.177)的条件下,合成了高度有序的介孔MCM-48分子筛。为提高分子筛合成的重复性,对影响介孔MCM-48分子筛合成的因素,如水与硅的摩尔比(简称水硅比)、晶化时间及混合模板剂中SDS与CTAB的摩尔比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配方中水硅比为62,反应条件为373 K下晶化72 h,混合模板剂中SDS与CTAB的摩尔比为0.164;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介孔MCM-48分子筛的孔径为2.72 nm,比表面积为861.8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介孔MCM-48分子筛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混合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界面活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欣悦 张卫东 +1 位作者 沙鸥 李应成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5-441,共7页
为提高高采出、高含水老油田采收率,研发了超高界面活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体系S1。结果表明,针对胜利河口原油,在温度75~120℃,矿化度6000~50000 mg/L,二价离子100~2000 mg/L,表面活性剂浓度0.05%~0.50%条件下,体系油水界面张... 为提高高采出、高含水老油田采收率,研发了超高界面活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体系S1。结果表明,针对胜利河口原油,在温度75~120℃,矿化度6000~50000 mg/L,二价离子100~2000 mg/L,表面活性剂浓度0.05%~0.50%条件下,体系油水界面张力达到2×10-3 mN/m,增溶参数达到20。此外,该体系还可将岩石润湿性由油湿调变为中性润湿,是一种可有效调控油、水和岩石三相界面作用力,实现剥离原油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超高界面活性原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调控 微乳液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自发形成囊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韩雪佳 宋伟明 +2 位作者 何锡凤 李咏 李世兴 《化工时刊》 CAS 2014年第2期12-14,17,共4页
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DS/CTAB)复配体系中自发形成囊泡。通过TEM、Zeta粒径分析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浓度、温度、溶剂、pH值等因素对囊泡稳定性有影响,在T=40℃,40%的乙醇为溶剂,调控pH=5,复配浓度在2×10-3mo... 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DS/CTAB)复配体系中自发形成囊泡。通过TEM、Zeta粒径分析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浓度、温度、溶剂、pH值等因素对囊泡稳定性有影响,在T=40℃,40%的乙醇为溶剂,调控pH=5,复配浓度在2×10-3mol/L条件下形成的囊泡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囊泡 影响因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法合成介孔氧化硅囊泡 被引量:5
9
作者 牟鸣薇 彭策 +3 位作者 王颂 金春阳 曹献英 蔡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9-1312,共4页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SDS与CTAB的摩尔比为1.0~2.3时,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氨水-水体系中于68℃下合成介孔氧化硅囊泡.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SDS与CTAB的摩尔比为1.0~2.3时,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氨水-水体系中于68℃下合成介孔氧化硅囊泡.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仪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介孔氧化硅囊泡聚集体,孔径约为4 nm,样品的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为826 m2/g.对介孔氧化硅囊泡的形成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介孔材料 氧化硅 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泡沫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陶涛 石朝敏 +2 位作者 李磊 景岷嘉 王先兵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1期25-26,60,共3页
提出一种新的泡沫稳定性评价方法,利用Waring Blender泡沫搅拌器所产生泡沫的析液量与时间的关系求出泡沫的不稳定系数,提出通过不稳定系数的比较来综合评价泡沫稳定性能。同时,评价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 提出一种新的泡沫稳定性评价方法,利用Waring Blender泡沫搅拌器所产生泡沫的析液量与时间的关系求出泡沫的不稳定系数,提出通过不稳定系数的比较来综合评价泡沫稳定性能。同时,评价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泡沫性能,对体系泡沫量、稳定性及流变性能进行分析表明,DTAB对体系泡沫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OS低含量,随着AOS含量的增加DTAB对体系泡沫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泡沫体积 不稳定系数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11
作者 雷晴宇 《饮食科学》 2017年第7X期93-93,共1页
表面活性剂实质上属于一种两亲化合物,能在界面形成轻松吸附,且由此将界面物理性质显著改变。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内有极性基团(头基)与非极性基团(尾基)。石油工业发展催生了数量众多的新型表面活性剂。超低油水界面张力之所以能形成,主... 表面活性剂实质上属于一种两亲化合物,能在界面形成轻松吸附,且由此将界面物理性质显著改变。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内有极性基团(头基)与非极性基团(尾基)。石油工业发展催生了数量众多的新型表面活性剂。超低油水界面张力之所以能形成,主要得益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因为这种活性剂的阴阳离子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明显,复配过程中的聚集能力以及界(表)面的吸附能力均比较强,因此其界(表)面性质比单体系表面活性剂更强,并对乳化作用等方面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石油工业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混合体系降低界面张力 乳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阳离子/含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界面润湿调控及解水锁机制研究
12
作者 齐宏伟 赖璐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有效解决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开采普遍存在的水锁伤害问题,研究了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季铵盐BQ-16和含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磺酸钾(PPS)在降低表面张力和润湿调控方面的协同作用,并探究了BQ-16/PPS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润... 为有效解决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开采普遍存在的水锁伤害问题,研究了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季铵盐BQ-16和含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磺酸钾(PPS)在降低表面张力和润湿调控方面的协同作用,并探究了BQ-16/PPS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润湿调控及解水锁机制。结果表明,当PPS的摩尔分数(α_(PPS))为0.7时,BQ-16/PPS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低于任一纯组分,此时BQ-16/PPS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接近电中性;BQ-16和PPS在岩心表面润湿调控方面表现出协同效应,当BQ-16/PPS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总浓度为1×10^(-4)mol·L^(-1)、α_(PPS)为0.7时,盐水滴接触角最大,达到84.23°;BQ-16/PPS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α_(PPS)=0.7)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低浓度时为单分子层吸附,高浓度时为多分子层吸附;BQ-16/PPS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α_(PPS)=0.7)可将岩心的液体饱和度降至0.410,并将渗透率恢复值提高至0.78,说明BQ-16/PPS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可有效解决水锁伤害,这主要与混合体系能够显著降低表面张力并通过在岩心表面的吸附改变岩心表面润湿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 阳离子表面活性复配 润湿调控 水锁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柱撑蒙脱石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冬 何宏平 +5 位作者 朱建喜 袁鹏 杨士建 沈伟 梁晓亮 马月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制备了一系列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柱撑蒙脱石。同时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碳、硫、硅含量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结... 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制备了一系列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柱撑蒙脱石。同时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碳、硫、硅含量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SDS难以单独进入蒙脱石层间,但与HDTMAB作用后,SDS可以进入到蒙脱石结构层间。在复合物中有机碳量较低时,SDS对有机碳含量增加贡献明显,但其柱撑效率随着HDTMAB加入量增加而下降,至HDTMAB加入量大于3倍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时趋于平衡。在复合物中有机碳量较高时,HDTMAB负载量有下降的趋势,至HDTMAB加入量大于3倍阳离子交换容量时趋于平衡。SDS进入结构层内总体提高蒙脱石的有机碳含量,明显地增加产物的层间高度,并且改善其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柱撑蒙脱石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表面活性剂对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微乳液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缨 黄碧 +2 位作者 黄敏丽 赵孔双 疋田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428,共5页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短碳链醇 /正庚烷 /水体系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CTAB/短碳链醇 /正庚烷 /水体系的微乳液拟三元相图 ,比较了不同短碳链单一醇及混合醇作助表面活性剂时对微乳液形成的影...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短碳链醇 /正庚烷 /水体系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CTAB/短碳链醇 /正庚烷 /水体系的微乳液拟三元相图 ,比较了不同短碳链单一醇及混合醇作助表面活性剂时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同时用盐度扫描方法探讨阴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正庚烷/水 /不同价态盐类 (NaCl,CaCl2 ,AlCl3 )复配体系形成中相微乳液的规律 ,获得了有关醇在微乳形成中的作用、盐宽及盐的价态如何影响中相微乳区域等有益结果 ,为微乳液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微乳液 中相微乳液 盐度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Ⅱ)——稀溶液性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志平 王万绪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7-250,共4页
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稀溶液性质。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因分子间极性基正/负离子的强静电吸引作用,易形成棒状胶束,浓度超过cmc后,可能发生聚集,出现浑浊、分相等情况,使用短链表面... 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稀溶液性质。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因分子间极性基正/负离子的强静电吸引作用,易形成棒状胶束,浓度超过cmc后,可能发生聚集,出现浑浊、分相等情况,使用短链表面活性剂、引入聚氧乙烯链及非等摩尔复配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这种现象。均相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对非极性有机物的增溶存在增效作用,但对极性有机物的增溶能力则有可能下降;在一定浓度及混合比范围内还可能出现类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混合体系 静电作用 棒状胶束 增溶能力 浊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膨润土治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玲 麦倩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9,118,共6页
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与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复合改性钠基膨润土,制备了一系列阴-阳离子改性膨润土。利用XRD和FTIR对改性膨润土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显示膨润土的有机改性是成功... 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与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复合改性钠基膨润土,制备了一系列阴-阳离子改性膨润土。利用XRD和FTIR对改性膨润土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显示膨润土的有机改性是成功的。以苯酚模拟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两种改性剂的用量、改性膨润土投加量、pH和反应时间对废水中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每100 g原土中加入20 mmol的SDS和160 mmol的DDBAC共同改性膨润土,且改性膨润土投加量为20 mg.L-1,pH=7.0和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到80.0%。初步对改性膨润土吸附苯酚的机理及吸附热力学模型进行了探究,证实此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改性膨润土 苯酚废水 去除率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增溶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靖建歌 刘会娥 +2 位作者 丁传芹 陈爽 齐选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9-1323,共5页
利用Winsor相图及最佳增溶参数曲线对比了4种常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微乳液的增溶性能,增溶能力为SDBS〉AES〉SDS〉SLS。选取增... 利用Winsor相图及最佳增溶参数曲线对比了4种常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微乳液的增溶性能,增溶能力为SDBS〉AES〉SDS〉SLS。选取增溶能力较小的SDS、SLS分别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复配微乳液,当达到最优复配比时,SDS/OTAC、SLS/OTAC体系的最佳增溶参数(SP*)较SDS、SLS体系分别增加了150%、170%,最佳盐度(S*)分别减少了91%和95%。研究还发现,当温度在20~50℃时,SDS/OTAC复配微乳体系的最佳增溶参数略微减小,最佳盐度稍微增加;温度超过50℃后,最佳增溶参数急剧减小,最佳盐度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温度 增溶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Ⅳ)——应用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志平 王万绪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8-391,共4页
介绍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典型例子,包括在合成纳米材料中的应用、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作为药物传输载体的可能性、在乳化沥青中的应用等。最后指出,对阴离子/阳离子混合体系的研究迄今仍偏重于理论或基本... 介绍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典型例子,包括在合成纳米材料中的应用、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作为药物传输载体的可能性、在乳化沥青中的应用等。最后指出,对阴离子/阳离子混合体系的研究迄今仍偏重于理论或基本性质以及一些实验室方面的应用研究,对该体系的实际工业产品中的使用研究总体较少,远远落后于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纳米材料 萃取分离 药物传输 沥青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显色体系的研究——镧-偶氮硝羧-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执明 胡杰 王益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SDBS和TPB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镧与偶氮硝羧的显色反应,两种表面活性剂在等摩尔附近时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其ε_(730)为3.00×10^(5)l,mol^(-1),cm^(-1),用电导法测定了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关键词 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 临界胶束浓度 偶氮硝羧 显色体系 增敏作用 等摩尔 显色反应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聚丙烯非织造布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整理
20
作者 宁研彤 柳健 +2 位作者 毛金露 郑旭明 张富山 《现代纺织技术》 2020年第6期85-91,共7页
为赋予聚乙烯-聚丙烯非织造布优异的亲水性能,通过液体穿透时间、视频接触角和表面张力等性质的测定,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和配伍对其溶液和界面性质的影响,探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整理后聚乙烯-聚丙烯非织造布的首次透水时间(T 1... 为赋予聚乙烯-聚丙烯非织造布优异的亲水性能,通过液体穿透时间、视频接触角和表面张力等性质的测定,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和配伍对其溶液和界面性质的影响,探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整理后聚乙烯-聚丙烯非织造布的首次透水时间(T 1)和第三次透水时间(T 3值)与结构和配伍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当非织造布中整理剂含量相同(或相近)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液整理后聚乙烯-聚丙烯非织造布多次亲水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整理。摩尔比选择得当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疏水链总碳数≤34时,总碳数越多,T 3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聚丙烯非织造布 表面张力 动态接触角 多次亲水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