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乔 舒浪 +2 位作者 刘明 邵开元 胡文祥 《有机化学研究》 2015年第1期9-15,共7页
阿片受体拮抗剂是一类特异性地拮抗阿片类激动剂的药物,能与激动剂竞争性地作用于阿片受体,从而降低或逆转激动剂的麻醉镇痛活性,并能消除因激动剂的使用所引起的呼吸抑制、胃肠功能紊乱等副作用。拮抗剂在临床上常作为镇痛药用量过度... 阿片受体拮抗剂是一类特异性地拮抗阿片类激动剂的药物,能与激动剂竞争性地作用于阿片受体,从而降低或逆转激动剂的麻醉镇痛活性,并能消除因激动剂的使用所引起的呼吸抑制、胃肠功能紊乱等副作用。拮抗剂在临床上常作为镇痛药用量过度而产生的昏迷及副作用的解药。本论文主要综述了临床上常见的几种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类型及临床应用,近年来,拮抗剂的应用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开展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以获得竞争性更强、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合成工艺简单的专一性新型μ阿片受体拮抗剂,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 一般阿片受体拮抗剂 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和κ阿片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德耀 潘学坤 +1 位作者 刘良明 卢儒权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阐明介导创伤性休克的阿片受体亚型,并探讨相应的δ、κ阿片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意义。方法:制造兔及大鼠的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休克兔分两部分进行实验。第1部分观察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不同时间点,... 目的:阐明介导创伤性休克的阿片受体亚型,并探讨相应的δ、κ阿片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意义。方法:制造兔及大鼠的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休克兔分两部分进行实验。第1部分观察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不同时间点,β内啡肽(βEP)与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第2部分兔脑室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βEP抗血清、δ阿片受体拮抗剂ICI174864 及κ阿片受体拮抗剂Nor BNI,观察实验血流动力学、乳酸脱氢酶(LDH)、β葡萄糖醛酸酶(βG)。按上述方法制备休克大鼠模型,并经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ICI174864 及Nor BNI,观察血流动力学、存活时间及5 小时存活率。结果: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兔βEP急剧升高,同时MAP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下降,βEP和MAP呈显著负相关,βEP与血流动力学参数也有一定的相关性。βEP抗血清有明显拮抗βEP的作用;ICI174864 及Nor BNI能有效地拮抗兔及大鼠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脑室内给药后MAP升高,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血清LDH及βG上升幅度减轻。休克大鼠存活时间延长,5 小时存活率提高。结论:βEP可能通过δ、κ阿片受体的介导,参与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创伤性休克 阿片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联合小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明龙 刘永哲 张宏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吗啡是临床常用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中出现恶心、呕吐、镇静、瘙痒、便秘、尿潴留、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长期应用又出现耐受和依赖。大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能拮抗吗啡所产生的全部效应,而小剂量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不仅能减少或减轻... 吗啡是临床常用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中出现恶心、呕吐、镇静、瘙痒、便秘、尿潴留、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长期应用又出现耐受和依赖。大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能拮抗吗啡所产生的全部效应,而小剂量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不仅能减少或减轻吗啡所致的副作用,还能增强吗啡的镇痛效能。本文就小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与吗啡的联合应用、小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增强吗啡镇痛效能、减弱吗啡耐受和依赖的作用机制,以及拮抗副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副作用 耐受和依赖 阿片受体拮抗剂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拮抗剂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开丽 胡德耀 刘良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 研究阿片受体拮抗剂对重度失血性休克阻力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 ,探讨内源性阿片肽或阿片受体在失血性休克血管收缩反应低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传统法 ,由股动脉放血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 (平均压动脉压 3 73~ 4 2 6kPa ,维持... 目的 研究阿片受体拮抗剂对重度失血性休克阻力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 ,探讨内源性阿片肽或阿片受体在失血性休克血管收缩反应低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传统法 ,由股动脉放血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 (平均压动脉压 3 73~ 4 2 6kPa ,维持 3h) ,观察阻力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E)的反应性降低 ,以及阿片受体阻断剂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复制出失血性休克血管收缩反应性的双相表现 ,在休克失代偿期 (本模型中 ,休克 1h以后 ) ,NE的缩血管而升压的作用减弱 ,即血管表现低反应性。非特异性阿片受体阻断剂Naloxone (0 8~ 1 6mg kg)和δ、κ、μ 3种特异性阿片受体阻断剂Naltrindole、Nor binaltorphimine(Nor BNI)、β funaltrexamine(β FNA) (均为 0 8mg kg)可以改善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应期的血管收缩反应水平 ,对休克低血压有明显升高作用 ;此外 ,阿片受体阻断剂与NE合用 ,缩血管而升高休克血压的作用较单一者显著增强。结论 在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阻力血管对缩血管活性药物的收缩反应水平降低中 ,阿片受体可能参与介导了血管低反应性的产生 ;而且参与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低下的阿片受体有δ、κ、μ 3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拮抗剂 血管收缩功能 失血性休克 血管低反应 平均动脉压 阿片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拮抗剂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东军 郑煜 +1 位作者 韩天旺 贺民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阿片受体拮抗剂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2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观察早期治疗患者的颅内压(... 目的探讨阿片受体拮抗剂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2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观察早期治疗患者的颅内压(ICP)、脑水肿、GCS评分,同时比较伤后6个月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ICP增高幅度和脑水肿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死亡率、重残率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增高的幅度,减轻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拮抗剂 临床研究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患者 GCS评分 肢体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恢复 常规治疗 对照组 降低死亡率 治疗组 临床疗效 早期使用 治疗患者 恢复情况 昏迷时间 改善预后 脑水肿 ICP 颅内压 致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栓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松泉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8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脑血栓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起效时间、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 目的:研究脑血栓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起效时间、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P<0.05)。治疗组药物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显著不良反应诱发。结论:脑血栓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阿片受体拮抗剂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Methylnaltrexone(MNTX,甲基纳曲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绍清 薛张纲 《疼痛》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麻醉性镇痛剂是一种强镇痛剂,在围手术期及晚期癌痛患者中常广泛应用。在美国,每年约有1.7亿张阿片剂的处方,它们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有许多机构曾经和正在开发阿片剂的拮抗剂,以阻断阿片剂的副反应。现临床常用... 麻醉性镇痛剂是一种强镇痛剂,在围手术期及晚期癌痛患者中常广泛应用。在美国,每年约有1.7亿张阿片剂的处方,它们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有许多机构曾经和正在开发阿片剂的拮抗剂,以阻断阿片剂的副反应。现临床常用的拮抗剂有:纳络酮(naloxone)和纳曲酮(naltrex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 不良反应 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 METHYLNALTREXONE 分子结构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阿片受体拮抗剂-甲基纳曲酮
8
作者 李绍清 薛张纲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3年第4期311-312,共2页
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已广泛应用于围术期及晚期癌痛镇痛治疗。美国每年约有1.7亿张阿片类药处方,发现使用阿片类药物在减轻病人疼痛的同时,也出现不少副作用。为减免这些副作用,许多机构正在开发阿片类药的拮抗剂,目前常用的拮抗剂... 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已广泛应用于围术期及晚期癌痛镇痛治疗。美国每年约有1.7亿张阿片类药处方,发现使用阿片类药物在减轻病人疼痛的同时,也出现不少副作用。为减免这些副作用,许多机构正在开发阿片类药的拮抗剂,目前常用的拮抗剂有纳络酮和纳曲酮,它们既是外周又是中枢阿片受体桔抗剂,因此在减弱阿片类药副反应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拮抗剂 甲基纳曲酮 麻醉性镇痛药 围术期 镇痛治疗 药物副反应 纳络酮 纳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诱导痛觉过敏及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艳丽 张二飞 +1 位作者 张俊英 胡彬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02-405,共4页
阿片类药物是围术期及术后镇痛的基石,但其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尚未明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枢谷氨酸能系统活性增强、阿片受体功能改变、外周受体的作用、内源性神经肽的作用等方面。目前多采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治疗阿... 阿片类药物是围术期及术后镇痛的基石,但其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尚未明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枢谷氨酸能系统活性增强、阿片受体功能改变、外周受体的作用、内源性神经肽的作用等方面。目前多采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治疗阿片类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OIH),而对阿片受体拮抗剂防治OIH临床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OIH的作用机制、阿片受体拮抗剂防治OIH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拮抗剂 痛觉过敏 诱导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拮抗剂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敏莺 《海峡药学》 2013年第6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将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纳美芬组。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纳美芬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将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纳美芬组。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纳美芬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的意识苏醒时间、APACHE-II评分、临床疗效,并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意识苏醒时间明显缩短,APACHE-II评分降低,总有效率分别为77.42%、83.87%,两组比较,纳美芬比纳洛酮有更强疗效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成本分别为35174.78元、37931.37元。成本-效果分析发现,两组成本-效果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纳洛酮和纳美芬两种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无明显差异,但考虑到纳洛酮治疗方案较为繁琐,纳美芬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重度颅脑损伤 阿片受体拮抗剂 纳洛酮 纳美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型阿片受体拮抗剂化学反应性指数的量子化学计算
11
作者 王乔 郭金生 +1 位作者 邵开元 胡文祥 《有机化学研究》 2015年第1期32-43,共12页
μ型阿片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量子化学计算的评估方法在提高化合物设计效率、减少合成工作量上也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拮抗剂1-(2-环己基乙基)-4-(氮-2-呋喃甲酰基-氮-(5-甲基吡啶-2)氨基)哌啶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 μ型阿片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量子化学计算的评估方法在提高化合物设计效率、减少合成工作量上也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拮抗剂1-(2-环己基乙基)-4-(氮-2-呋喃甲酰基-氮-(5-甲基吡啶-2)氨基)哌啶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本论文以其为结构基础,设计出12个目标化合物,通过基于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的理论计算获得最低能量构象和亲核性反应指数(化学势变化率和福井函数值),同时预测在4-位取代基一定时,1-位环己基系列化合物活性最强,苯乙基、噻吩基、乙烯基系列化合物活性依次减弱。后续工作中将与实际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确立较优的理论算法,并构建出合理的构效关系模型方程,为以后的化合物设计合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型阿片受体拮抗剂 反应性指数 福井函数值 化合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外周性Mu阿片受体拮抗剂,爱维莫潘用于大型腹部术后肠梗阻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Delaney C.P. Weese J.L. +1 位作者 Hyman N.H. 陈云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11期6-7,共2页
PURPOSE: Postoperative ileus presents significant clinical challenges that potentially prolong hospital stay, contribute to readmission, and increase morbidity. There is no approved 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ileus. ... PURPOSE: Postoperative ileus presents significant clinical challenges that potentially prolong hospital stay, contribute to readmission, and increase morbidity. There is no approved 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ileus. Alvimopan is a novel, peripherally acting, mu 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currently in developm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ileus. METHODS: Patients undergoing partial colectomy or simple or radical hysterectomy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alvimopan 6 mg (n = 152), alvimopan 12 mg (n = 146), or placebo (n = 153) orally 2 hours before surgery and twice daily thereafter until discharge or for up to seven days. The primary efficacy end point, time to retur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was a composite measure of passage of flatus or stool and tolerating solid food. Secondary end points included time to the hospital discharge order written. Adverse events were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study. RESULTS: Mean time to 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alvimopan 6 mg vs. placebo (hazard ratio = 1.45; P = 0.003), with a smaller reduction seen with alvimopan 12 mg (hazard ratio = 1.28; P = 0.059). Mean time to the hospital discharge order written was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alvimopan 6 mg (hazard ratio = 1.50; P < 0.001).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emergent adverse events across all treatment groups were nausea, vomiting, and hypotension;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was reduced by 53 percent in the alvimopan 12-mg group.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jor abdominal surgery, alvimopan accelerated 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and time to the hospital discharge order written compared with placebo and was well tole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梗阻 Mu 阿片受体拮抗剂 外周性 Ⅲ期临床试验 结肠切除术 肠道功能 安慰剂 子宫根治术 固体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阿片受体拮抗剂ADL-8-2698
13
作者 郑震寰 《药学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药理作用 药动学 毒理 临床研究 μ-阿片受体拮抗剂 ADL-8-269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A批准阿片受体拮抗剂Alvimopan胶囊上市
14
《齐鲁药事》 2008年第7期427-427,共1页
关键词 阿片受体拮抗剂 FDA批准 上市 胶囊 阿片类药物治疗 ALVIMOPAN 胃肠功能紊乱 葛兰素史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拮抗剂alvimopan的Ⅲ期临床试验
15
作者 张首国 王林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阿片受体拮抗剂 ALVIMOPAN 肠功能失调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石靖 许真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39-442,共4页
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通常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但是此类药物常伴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和呼吸抑制等,同时存在较高的成瘾性和依赖性,大大影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阿片受体拮抗剂与阿片受体激动剂组... 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通常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但是此类药物常伴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和呼吸抑制等,同时存在较高的成瘾性和依赖性,大大影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阿片受体拮抗剂与阿片受体激动剂组成的复方药物陆续上市,临床试验显示此类复方制剂可以减轻不良反应,降低药物滥用的风险,为阿片类镇痛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激动剂 阿片受体拮抗剂 复方 纳洛酮 纳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拮抗剂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觅 鄢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通过对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与纳美芬临床常见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循证评价,为阿片受体拮抗剂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湖北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中纳洛酮与纳美芬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检索... 目的通过对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与纳美芬临床常见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循证评价,为阿片受体拮抗剂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湖北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中纳洛酮与纳美芬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检索Micromedex数据库的Thomson药物使用分级系统以及利用系统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方法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循证评价。结果收集阿片受体拮抗剂常见超说明书用药6项,均为超适应证用药。纳洛酮用于感染性休克的辅助治疗、皮肤瘙痒、阿片依赖的诊断、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及瘙痒为有循证证据支持的超说明用药;纳美芬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证据质量等级为低,缺乏循证医学使用证据。结论该院纳洛酮超说明书用药均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纳美芬超说明书用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说明书用药 阿片受体拮抗剂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阿片δ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对免疫排异反应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李怡凡 许晓楠 +3 位作者 梅林 梁颖 丁桂凤 范少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阿片δ受体拮抗剂纳曲酮(naltrexone)对移植排异反应的影响。方法:整体实验以小鼠异体异位心肌组织移植为模型,ipnaltrindole或纳曲酮(5mg·kg-1,bid),观察移植心肌组织... 目的:观察选择性阿片δ受体拮抗剂纳曲酮(naltrexone)对移植排异反应的影响。方法:整体实验以小鼠异体异位心肌组织移植为模型,ipnaltrindole或纳曲酮(5mg·kg-1,bid),观察移植心肌组织的存活时间;离体实验中,将两种不同品系小鼠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观察naltrindole、纳曲酮或亮脑啡肽对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结果:Naltrindole可显著延长小鼠异体异位移植心肌组织的存活时间;并明显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Naltrindole的上述作用均较纳曲酮强。阿片δ受体激动剂亮脑啡肽(DSer2Lueenkephalin)可以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阿片δ受体在移植免疫排异反应中起重要介导作用,naltrindole对此移植排异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拮抗剂 纳曲酮 移植排异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国产阿片受体拮抗剂催促活性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陶青 宁亚清 蔡志基 《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 CSCD 1992年第1期22-26,共5页
用大鼠和小鼠对三种国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环丙羟丙吗啡、烯丙吗啡的催促作用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剂量逐步递增方式给药,可在短期内使大鼠和小鼠对吗啡、芬太尼、噻芬太尼和强痛定产生快速耐受和身体依赖性;... 用大鼠和小鼠对三种国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环丙羟丙吗啡、烯丙吗啡的催促作用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剂量逐步递增方式给药,可在短期内使大鼠和小鼠对吗啡、芬太尼、噻芬太尼和强痛定产生快速耐受和身体依赖性;2.三种国产阿片受体拮抗剂的催促作用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环丙羟丙吗啡,纳络酮,烯丙吗啡,与国外从拮抗镇痛强度方面所报道结果相一致;3.国产环丙羟丙吗啡与纳络酮的催促活性基本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拮抗剂 国产 活性 作用强度 烯丙吗啡 身体依赖性 纳络酮 使用剂量 噻芬太尼 镇痛强度 强痛定 小鼠 大鼠
原文传递
特异性阿片受体μ、κ和δ拮抗剂在IL-1β所致体温升高中的作用
20
作者 赵书芬 辛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下丘脑视前区前部(POAH)是经典的体温调控中枢,并存在有阿片受体。本研究旨在了解细胞介素IL-1β所致的体温升高是否与产生的内源性阿片有关,以及通过何种类型的阿片受体介导此升体温效应。研究使用雄性S-D大鼠,于自由... 下丘脑视前区前部(POAH)是经典的体温调控中枢,并存在有阿片受体。本研究旨在了解细胞介素IL-1β所致的体温升高是否与产生的内源性阿片有关,以及通过何种类型的阿片受体介导此升体温效应。研究使用雄性S-D大鼠,于自由状态下向其POAH区微量注射IL-1β,注射前30min先向该区分别注射特异性阿片受体μ的拮抗剂CTAP,受体κ的拮抗剂nor-BNI,受体δ的拮抗剂NTI以及通常的阿片受体拮抗剂Nal,用Sal做对照。结果:IL-1β单独给药引起剂量相关的体温升高;经CTAP或者NTI处理后,使IL-1β所致的体温升高作用减弱;Nal能完全阻断IL-1β的升体温效应;而nor-BNI对IL-1β的升体温效应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调节 阿片受体拮抗剂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