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OF的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以重庆市为例
1
作者 靳军英 王林 +1 位作者 金铁生 张卫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7,共15页
研究重庆市不同地理分区内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区域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981-2020年重庆市31个站点逐日降雨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 研究重庆市不同地理分区内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区域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981-2020年重庆市31个站点逐日降雨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对降雨侵蚀力进行地理分区,并结合R/S、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各分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重庆市降雨侵蚀力可分为6个地理区域(Ⅰ-Ⅵ区);②重庆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5784.04 MJ·mm/(hm^(2)·h·a),不同降雨侵蚀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大雨、暴雨、中雨、大暴雨;③大雨侵蚀力在Ⅰ-Ⅲ区和Ⅴ-Ⅵ区占主导优势,暴雨侵蚀力在Ⅳ区占主导优势。各分区中,中雨、大雨及暴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9月,大暴雨侵蚀力集中在6-8月;④各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从小到大依次为: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同一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整体变化趋势均不显著;Hurst指数表明,中雨侵蚀力在Ⅰ和Ⅴ区、大雨侵蚀力在Ⅱ和Ⅴ区、大暴雨侵蚀力在Ⅰ和Ⅲ区呈强持续上升趋势;⑤中雨、大雨及大暴雨侵蚀力在渝东南、渝东北占主导优势,暴雨侵蚀力在渝西以及重庆中部占主导优势,且Ⅰ区酉阳和秀山、Ⅱ区开州、Ⅲ区北碚和铜梁、Ⅳ区璧山和永川、Ⅴ区巫溪和云阳及Ⅵ区忠县是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高峰中心。通过对重庆各分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分析,明确了可能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雨型、高发时期和潜在风险较高的地区,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时空变化 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法 MK非参数趋势检验 R/S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支流锦江流域日降雨侵蚀力模型建立及应用
2
作者 陈新如 刘惠英 +2 位作者 张佳芯 李益朋 江笑成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探究影响赣江支流锦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主导雨型,构建日降雨侵蚀力的估算模型,寻找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为减少土壤侵蚀的潜在风险,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21年的5 min雨量数据,揭示锦江流域... [目的]探究影响赣江支流锦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主导雨型,构建日降雨侵蚀力的估算模型,寻找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为减少土壤侵蚀的潜在风险,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21年的5 min雨量数据,揭示锦江流域在特定年份的降雨特征,构建针对研究区的日降雨侵蚀力模型,并与其他模型进行评估并量化偏差,随后,应用长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了R因子在流域内的时空异质性。[结果](1)研究区2021年降雨多以小中雨为主,但大雨和暴雨是降雨量的主要来源,降雨侵蚀力集中在3—8月,与强降雨事件的分布时间一致;(2)模型率定指标MAPE值为0.07~0.21,RMSE为170.55~689.38,MBE为-191.02~136.62,NSE为0.47~0.90,各月指标均是构建模型结果最佳,验证了模型在研究区的优越性;(3)流域R因子在7000 MJ·mm/(hm^(2)·h·a)以上,标志着该区域的降雨条件对土壤侵蚀具有显著的潜在影响,其中大雨和暴雨所产生的侵蚀力贡献了57%~70%。[结论]流域强降雨是造成降雨侵蚀力高值的主要原因,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集中在西北部,在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护措施时,需要特别考虑这类降雨事件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降雨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M数据的辽东半岛地区降雨侵蚀力提取
3
作者 姚利刚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1期50-51,55,共3页
降雨侵蚀力(R因子)是水土流失模型中反映降雨侵蚀动力的关键参数,对评估流失风险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新一代GPM卫星的高精度IMERG降水产品,结合随机森林回归算法预测生成辽东半岛100m分辨率的R因子分布图。结果显示:辽东半岛R因子分布范... 降雨侵蚀力(R因子)是水土流失模型中反映降雨侵蚀动力的关键参数,对评估流失风险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新一代GPM卫星的高精度IMERG降水产品,结合随机森林回归算法预测生成辽东半岛100m分辨率的R因子分布图。结果显示:辽东半岛R因子分布范围介于之间2876~5032(MJ·mm/(hm^(2)·h·a)),呈现自北向南减少的地带性特征。地面站点独立验证显示,该R因子分布图的预测精度R2达0.69,RMSE为598.8(MJ·mm/(hm^(2)·h·a))。该研究挖掘了卫星降水资料的可用性,证实了GPM IMERG数据在大尺度地区R因子空间分布预测中具有一定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IMERG卫星数据 随机森林 降雨侵蚀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DT算法的新疆水土保持关键因子降雨侵蚀力提取分析
4
作者 姜波 刘霖 《陕西水利》 2025年第3期123-125,共3页
准确评估降雨侵蚀力对于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及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地区98个标准气象站点降水资料为基础,构建基于降雨侵蚀力与环境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假设的GBDT模型,预测该地500m空间分辨率的降雨侵蚀力... 准确评估降雨侵蚀力对于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及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地区98个标准气象站点降水资料为基础,构建基于降雨侵蚀力与环境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假设的GBDT模型,预测该地500m空间分辨率的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新疆地区降雨侵蚀力范围介于214.59~2225.09(MJ·mm/(hm^(2)·h·a))之间,高值聚集于天山北坡地带;GBDT模型能准确模拟区域降水侵蚀力全局与微域分布,验证精度R^(2)达0.9,MAE和RMSE分别为113.8、135.5(MJ·mm/(hm^(2)·h·a)),比传统Oridinary Kriging插值法的R?提升了6%,MAE和RMSE依次减小了24.31%、21.94%。研究过程及结论可为降雨侵蚀力预测领域提供新思路,对新疆地区的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CBDT模型 建模预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近40年来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笛珂 符素华 +4 位作者 丁建新 颜婷燕 徐发军 腾润平 张大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目的]降雨侵蚀力可以反映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作用,是评价区域土壤侵蚀风险的重要指标。分析北京市1981—2020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特征,对科学评估和防治区域水土流失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1981—2020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119... [目的]降雨侵蚀力可以反映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作用,是评价区域土壤侵蚀风险的重要指标。分析北京市1981—2020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特征,对科学评估和防治区域水土流失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1981—2020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119个雨量站点逐日降水数据,采用Kriging插值、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年降雨侵蚀力和中雨(10~25 mm)、大雨(25~50 mm)、暴雨(≥50 mm)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趋势变化以及周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1991—2020年年降雨侵蚀力范围为1691.51~3914.89(MJ·mm)/(hm^(2)·h·a),年降雨侵蚀力与大雨和暴雨的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与中雨的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所差异。空间整体上表现为从东北向周围递减的趋势。近40年来,北京中雨侵蚀力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雨侵蚀力、大雨、暴雨以及夏季7,8月的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且均没有发生显著的突变。局部区域如密云、平谷一带的年降雨侵蚀力下降趋势相对较大。年降雨侵蚀力以及中、大、暴雨的降雨侵蚀力变化的主周期约为25年,且存在2~3次“低-高”交替变化。[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农业和生态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黑土坡面融雪、风力和降雨侵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娅君 郑粉莉 +5 位作者 毋冰龙 潘勋成 郑润禾 赵录友 王雪松 莫帅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目的]研究冻融作用对东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可加深对黑土坡面侵蚀过程机理的认识,并为区域侵蚀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黑土区单一侵蚀营力驱动的融雪、风力和降雨侵蚀为对照,通过设计冻融-融雪、冻融-风力、冻融-... [目的]研究冻融作用对东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可加深对黑土坡面侵蚀过程机理的认识,并为区域侵蚀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黑土区单一侵蚀营力驱动的融雪、风力和降雨侵蚀为对照,通过设计冻融-融雪、冻融-风力、冻融-降雨双侵蚀营力叠加的模拟试验,分析冻融作用对坡面融雪、风力和降雨侵蚀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1次冻融作用、2个融雪径流量(1,2 L/min)、1个风速(12 m/s),1个降雨强度(100 mm/h)和1个坡度(3°)。[结果](1)冻融作用显著增加坡面融雪、风力和降雨侵蚀量(p<0.05)。与无冻融作用相比,1次冻融作用使坡面融雪侵蚀在1,2 L/min融雪径流下分别增加2042.9%和777.9%,使风蚀量和降雨侵蚀量分别增加118.0%和74.9%。(2)冻融作用对坡面水蚀(融雪和降雨侵蚀)过程的影响大于对径流过程的影响,且加剧坡面侵蚀过程,使坡面侵蚀活跃期历时增长和侵蚀强度增加;冻融作用也使风力侵蚀的输沙高度增加30%,各高度风蚀输沙量均增加50%以上。(3)冻融作用降低土壤抗侵蚀能力,其使表层土壤密度、土壤抗剪强度、土壤硬度分别显著减小2.5%,22.6%,15.0%。同时,冻融作用使水蚀过程中的坡面水流流速平均增加13.6%~25.0%,水流剪切力平均增加2.3%~81.9%,而阻力系数减小1.6%~20.6%,进而加剧坡面侵蚀过程。[结论]冻融作用改变侵蚀动力与阻力关系,加剧坡面融雪、风力和降雨侵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融雪侵蚀 风力侵蚀 降雨侵蚀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及其与植被覆盖的关系
7
作者 王雪雯 董晓华 +4 位作者 马耀明 龚成麒 魏冲 陈玲 安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364-9378,共15页
充分掌握大尺度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水土保持、防洪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基于长江中下游的119个气象站点57a逐日降雨资料,通过Xie模型计算各站降雨侵蚀力,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法对降雨侵蚀力进行区域划分... 充分掌握大尺度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水土保持、防洪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基于长江中下游的119个气象站点57a逐日降雨资料,通过Xie模型计算各站降雨侵蚀力,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法对降雨侵蚀力进行区域划分;结合Mann-Kendal检验、重标极差(R/S)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长江中下游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其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降雨侵蚀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降雨侵蚀力为5643MJ mm hm^(-2)h^(-1)。(2)不同季节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冷季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不均,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流域的西部和东北部,而暖季降雨侵蚀力则表现为以江西省为中心沿西北方向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在鄱阳湖环湖区(III区)和长江干流武汉以下段及太湖水系(IV区)。(3)长江中下游相邻地理分区间降雨侵蚀力变化速率差异较大,降雨侵蚀力区域性差异显著。其中III区、湘江及赣江流域(I区)和IV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且未来将保持该趋势,为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区域。(4)研究所发现的长江中下游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区域的降雨侵蚀力与植被覆盖度存在负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I区在冷季呈现正相关,而且其中的湘江上游流域出现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降雨侵蚀力是影响地表侵蚀过程的关键因素,侵蚀性降水会影响植被覆盖情况,进而影响地表的侵蚀过程。因此在重点关注高降雨侵蚀力地区的同时还需加强植被保护工作。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区域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流域 降雨侵蚀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下的降雨侵蚀力特征
8
作者 宋爽 牛天一 +4 位作者 陈长胜 刘子琪 李云峰 纪玲玲 岳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目的]探究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条件下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该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980—2022年吉林省51个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按雨量等级将其划分为不同量级降雨,采用Xie提出的日降雨侵蚀... [目的]探究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条件下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该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980—2022年吉林省51个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按雨量等级将其划分为不同量级降雨,采用Xie提出的日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利用M-K突变检验、变异系数、气候倾向率分析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80—2022年吉林省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为420.04 mm和1 967.12 MJ·mm/(hm^(2)·h),变异系数分别为0.27,0.2,均属中等变异;(2)1980—2022年,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随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暴雨侵蚀力上升幅度最大,为57.7 MJ·mm/(hm^(2)·h·10 a),中雨侵蚀力上升幅度最小,为5.8 MJ·mm/(hm^(2)·h·10 a),大雨侵蚀力对年均降雨侵蚀力的贡献度最大,为36.68%;(3)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不均匀,中雨侵蚀力在全年均有发生,大暴雨侵蚀力仅发生在6—9月,10月至翌年5月中雨侵蚀力在年降雨侵蚀力中占主导地位,6—9月大雨和暴雨侵蚀力逐渐替代中雨侵蚀力在年降雨侵蚀力中起主导地位;(4)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年均降雨侵蚀力和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均呈现中南高东西低的格局。[结论]吉林省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区域特征明显,明确了各量级降雨易产生土壤侵蚀可能性较高的时间和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气象灾害风险防御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量级降雨侵蚀 侵蚀降雨 时空分布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量级日降雨的赣南湘水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余敏琪 刘士余 +2 位作者 盛菲 吴祎楠 刘长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83,共10页
[目的]探明赣南湘水流域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为该流域的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以赣南湘水流域为对象,采用章文波日降雨模型,通过对降雨侵蚀力的比较分析,筛选普通克里金插值(OK)、反距离加... [目的]探明赣南湘水流域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为该流域的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以赣南湘水流域为对象,采用章文波日降雨模型,通过对降雨侵蚀力的比较分析,筛选普通克里金插值(OK)、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和径向基函数插值(RBF)中的最优插值方法,并对湘水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IDW比OK和RBF更适用于湘水流域。(2)1984—2021年湘水流域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差异均随量级的增大而增大,且二者总体均呈北部和南部偏高,中部偏低的趋势。(3)1984—2021年湘水流域年降雨、中雨、大雨和暴雨侵蚀力的变异系数(C_(V))分别为0.26,0.15,0.25,0.47,均属于中等变异,且年际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大小、所占年降雨侵蚀力的比例、年际变化速率随量级的增大而增大,且其震荡周期基本一致,均为3~4个震荡周期。[结论]赣南湘水流域北部是发生土壤侵蚀可能性较高的地区,因地制宜加强该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将有助于湘水流域的土壤侵蚀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水流域 中雨、大雨、暴雨侵蚀 降雨侵蚀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降雨侵蚀时空分布特征测试与评估
10
作者 杨榆璋 但路昭 +2 位作者 袁刚烈 张涛 车爱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7,187,共9页
为了测试及评估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降雨侵蚀时空分布特征,选取在建云南墨临高速公路某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某段开展现场测试。首先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测试及电测量技术,获取边坡坡面形态特征参数及边坡电阻率剖面;然后引入高斯分布模... 为了测试及评估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降雨侵蚀时空分布特征,选取在建云南墨临高速公路某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某段开展现场测试。首先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测试及电测量技术,获取边坡坡面形态特征参数及边坡电阻率剖面;然后引入高斯分布模型及分位数图示法实现边坡材料属性定义,通过电阻率差异映射边坡侵蚀状态。结果表明:边坡底部及坡中部(y=0~40 m)区域呈现大面积侵蚀特征,在各级边坡平台处则呈现多点集中高侵蚀特征,侵蚀影响深度达5 m左右;随着植被防护等措施的施加,大面积侵蚀特征变为多点集中侵蚀特征,评估结果与坡面形态信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成果对于该边坡降雨侵蚀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并对同类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 降雨侵蚀 时空分布特征 电测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降雨侵蚀力因子站点密度优化研究
11
作者 罗梦琦 刘霞 +3 位作者 郭红丽 蒋丹丹 吴芳 姚露露 《江苏水利》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精度,基于江苏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现设的74个站点和江苏省水文站网399个降雨监测站点的降雨参数计算降雨侵蚀力,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获取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分层抽样、误差对比等方法分析不同站点密度对降... 为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精度,基于江苏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现设的74个站点和江苏省水文站网399个降雨监测站点的降雨参数计算降雨侵蚀力,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获取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分层抽样、误差对比等方法分析不同站点密度对降雨侵蚀力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探讨研究区的最优站点密度。结果表明:①基于现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站点数据计算的降雨侵蚀力(R动)与基于全省总站点数据计算的降雨侵蚀力(R真)在空间分布上大体一致,总体呈从南到北的递减趋势,主要在极值区域存在较大差异;②随着站点密度增加,R_(动)与R_(真)的结果差异减小,降雨侵蚀力计算精度增加,在站点数从200增加为300时,差异显著减小;③基于优化站点(287个)计算的降雨侵蚀力(R_(287))与基于全省总站点数据计算的降雨侵蚀力(R_(真))的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差异较小。根据研究区降雨量数理特征,采用样本量公式计算得到最优站点数量为287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站点密度 动态监测 水土流失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12
作者 宋爽 牛天一 +3 位作者 陈长胜 纪玲玲 刘子琪 刘玉汐 《气象灾害防御》 2024年第4期37-42,共6页
利用1980—2022年吉林省51个站点的逐日降雨资料,采用Xie提出的日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分析了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吉林省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和降雨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均呈现中南部高东西部低的... 利用1980—2022年吉林省51个站点的逐日降雨资料,采用Xie提出的日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分析了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吉林省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和降雨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均呈现中南部高东西部低的格局,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性由西北向中南递增;(2)降雨侵蚀力年内集中度高,夏秋季降雨侵蚀力较大,冬春季降雨侵蚀力较小,降雨侵蚀力年内主要受汛期降雨影响,全省汛期降雨侵蚀力占全年总量的75%以上;(3)吉林省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在0.36~0.72,属中等程度变异,降雨侵蚀力年际波动幅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减;(4)不同年代降雨侵蚀力差异较大,降雨侵蚀力随年代变化先由西、北、东向中南部集中,后由中南部向中西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降雨 降雨侵蚀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县侵蚀性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胜利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以朝阳县及周边气象站点1991—2021年逐日降雨数据为基础,应用克里金插值、小波分析、趋势分析、线性回归等揭示降雨侵蚀力及侵蚀性降雨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朝阳县侵蚀性降雨量总体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值为271.82mm,其变... 以朝阳县及周边气象站点1991—2021年逐日降雨数据为基础,应用克里金插值、小波分析、趋势分析、线性回归等揭示降雨侵蚀力及侵蚀性降雨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朝阳县侵蚀性降雨量总体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值为271.82mm,其变化周期性有2~15a、15~22a和25~31a,并以26a为第一主周期,突变点出现在2016—2017年和2012年;从南到北降雨侵蚀力呈现递减趋势,1991—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21年降雨侵蚀力均值为1226.28、1271.40、1683.41MJ·mm/(hm^(2)·h·a),朝阳县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降雨 降雨侵蚀 变化特征 朝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15年福建省降雨侵蚀力的时空格局分析
14
作者 戴锦浩 陈志强 杨满根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研究福建省的降雨侵蚀力状况,本文基于福建省69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运用R值简易模型、空间分析等方法,揭示福建省的降雨侵蚀力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福建省降雨侵蚀力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空间差异较大,R值在105.97~842.79(J·cm... 为研究福建省的降雨侵蚀力状况,本文基于福建省69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运用R值简易模型、空间分析等方法,揭示福建省的降雨侵蚀力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福建省降雨侵蚀力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空间差异较大,R值在105.97~842.79(J·cm·m^(-2)·h^(-1))变化,整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2)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且逐步增加,平均R值由425.87(J·cm·m^(-2)·h-1)提高到555.91(J·cm·m^(-2)·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空间分析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斗南垦区降雨侵蚀力规律分析
15
作者 张院 刘倩文 宋月杭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7期18-21,共4页
盐城地区为冲积平原,土壤易受降水冲刷影响发生水土流失,本文基于盐城市斗南垦区12个雨量站2012—2022年逐日降水量数据,运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该区域降雨侵蚀力,并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区域降雨侵蚀力在年内呈现季节性变化... 盐城地区为冲积平原,土壤易受降水冲刷影响发生水土流失,本文基于盐城市斗南垦区12个雨量站2012—2022年逐日降水量数据,运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该区域降雨侵蚀力,并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区域降雨侵蚀力在年内呈现季节性变化;在年际间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但不是单一减少,而是两段式变化;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北部低、东南部高。建议盐城市斗南垦区6—8月应重视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东南部应重点做好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南垦区 降雨侵蚀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6
作者 李泮营 衣强 +4 位作者 顾治家 吴雨珂 李梦露 杨翠 季可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5,共10页
为探究河南省长时间序列降雨侵蚀力的时空格局与变化趋势,基于河南省1981—2020年9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雨资料,利用日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通过莫兰指数、趋势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半月、季节和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与趋势变化... 为探究河南省长时间序列降雨侵蚀力的时空格局与变化趋势,基于河南省1981—2020年9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雨资料,利用日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通过莫兰指数、趋势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半月、季节和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与趋势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在1696~6106 MJ·mm/(hm^(2)·h)之间,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春季、夏季和冬季降雨侵蚀力也呈现相似的分布特点,而秋季降雨侵蚀力的南北分异则更为明显。全年和季节降雨侵蚀力均呈现显著的集聚性,降雨侵蚀力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南部地区,发生降雨侵蚀的风险较高。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波动较大,但变化并不显著。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于夏季,且绝大多数年份的夏季降雨侵蚀力呈增长趋势。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区、豫西黄土丘陵区、河南省东部黄泛区都面临着较高的降雨侵蚀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以及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时空演变 莫兰指数 趋势系数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降雨信息的月降雨侵蚀力模型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杨轩 梁音 +3 位作者 方继青 潘贤章 穆欢 王宝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在分析浙江省兰溪和嵊州8年共402次自记降雨过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月侵蚀性雨量(Pmer)、月侵蚀性降雨日数(Dmer)和月内最大3日雨量(Z3m)等3个指标,同时定义了Pmer、Dmer和Z3m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引入到降雨侵蚀力模型之中。结果发现:利... 在分析浙江省兰溪和嵊州8年共402次自记降雨过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月侵蚀性雨量(Pmer)、月侵蚀性降雨日数(Dmer)和月内最大3日雨量(Z3m)等3个指标,同时定义了Pmer、Dmer和Z3m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引入到降雨侵蚀力模型之中。结果发现:利用Pmer、Dmer和Z3m等指标所建立的月降雨侵蚀力模型,其相对偏差为9·9%,而传统单因子雨量指标所建立的模型,其相对误差为21·6%,显然,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R) 日雨量 侵蚀降雨 降雨侵蚀力模型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地降水资料的邢台市降雨侵蚀力空间反演分析
18
作者 刘瑞昆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7期180-183,共4页
为准确预测降雨对地表侵蚀的影响。文章采用卫星降水产品和地理信息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邢台市降雨侵蚀力空间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及支持向量机法对降雨侵蚀力的分析精度较高,可满足区域应用需要。为区域降雨侵... 为准确预测降雨对地表侵蚀的影响。文章采用卫星降水产品和地理信息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邢台市降雨侵蚀力空间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及支持向量机法对降雨侵蚀力的分析精度较高,可满足区域应用需要。为区域降雨侵蚀力的估算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卫星降水 SVM模型 降雨侵蚀 地面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綦江区北部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
19
作者 王宏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0期49-54,共6页
降雨侵蚀力对土壤侵蚀定量预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日雨量侵蚀力模型、变异系数、M-K突变检测和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2016—2022年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年际和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年降雨侵蚀力与年降雨... 降雨侵蚀力对土壤侵蚀定量预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日雨量侵蚀力模型、变异系数、M-K突变检测和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2016—2022年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年际和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年降雨侵蚀力与年降雨量变化趋势相同,均属中等变异;年均降雨量和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为1133.14 mm和4416.44MJ·mm/(hm^(2)·h),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分别发生在2020年和2022年。(2)降雨量年内变化呈单峰式分布,4—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8.07%,夏季侵蚀性降雨量达364.93 mm;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8月。(3)年降雨侵蚀力在2016年、2018年和2021年发生突变,未通过置信水平90%显著性检验;月降雨侵蚀力M-K检验统计值Z为-1.43,通过置信水平90%显著性检验。(4)月降雨量与月降雨侵蚀力呈显著正相关(R^(2)为0.8671),在2017年2月至2021年1月存在显著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雨量 降雨侵蚀 变化趋势 交叉小波分析 重庆市綦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GPM卫星与地面观测数据的辽宁省降雨侵蚀力提取
20
作者 刘鑫 王梓林 《陕西水利》 2024年第10期11-14,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水土流失量不断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提高水土保持水平,以辽宁地面观测降雨量资料和环境变量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GBDT算法的融合模型预测辽宁省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信息;运用独立验证法评估预测效...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水土流失量不断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提高水土保持水平,以辽宁地面观测降雨量资料和环境变量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GBDT算法的融合模型预测辽宁省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信息;运用独立验证法评估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辽宁省降雨侵蚀力介于3039 MJ·mm/(hm^(2)·h·a)、7041 MJ·mm/(hm^(2)·h·a)之间,呈现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地带性减少;GBDT算法对降雨侵蚀力预测精度R^(2)达0.89,预测精度高于经典OK、IDW模型。研究结果可为水土保持提供数据支持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卫星数据 气象站点降水数据 GBDT算法 降雨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