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限制性差异显示技术制备实验用DNA标记物 被引量:1
1
作者 崔东 郑文岭 +3 位作者 马文丽 赵慧 叶长烂 赵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 建立实验室用DNA标记物。方法 依据PCR引物设计软件Oligo5设计通用引物 ,对质粒DNA进行PCR。结果 通过PCR反应 ,电泳后可见清晰的DNA条带 ,将已确定长度的DNA片段再进行PCR反应 ,与商用DNA标记物进行比较显示 ,用此法制备的DNA... 目的 建立实验室用DNA标记物。方法 依据PCR引物设计软件Oligo5设计通用引物 ,对质粒DNA进行PCR。结果 通过PCR反应 ,电泳后可见清晰的DNA条带 ,将已确定长度的DNA片段再进行PCR反应 ,与商用DNA标记物进行比较显示 ,用此法制备的DNA标记物可以作为实验室进行凝胶电泳的DNA标记物。结论 采用限制性差异显示技术制备DNA标记物 ,不仅操作简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益 ,且大大降低费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DNA标记物 RD-PCR 电泳 限制性差异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技术搜寻和克隆肝癌相关基因
2
作者 赵苗青 李劲松 +3 位作者 胡成进 张喜善 克丙申 陈英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18-2222,共5页
目的:筛选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并对其作用进行研究,探讨肝癌的发生机制,从而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技术对比研究手术切除的新鲜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其周围相对正常的肝组织,通过放射自... 目的:筛选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并对其作用进行研究,探讨肝癌的发生机制,从而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技术对比研究手术切除的新鲜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其周围相对正常的肝组织,通过放射自显影显示结果并筛选差异条带。对差异表达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GenBank同源性比对,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结果:筛选出18条表达有差异的条带,其中肝癌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6条,肝癌组织低表达或缺失,正常组织高表达的基因有2条。二次PCR扩增出3条差异条带,进行克隆、鉴定和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其中1条基因与已知基因无明显同源性,可能为新的基因;1条基因序列与编码人类核糖体蛋白基因的cDNA同源性较高(86%);另有1条基因序列与编码P选择蛋白的基因高度同源(98%)。结论:共克隆鉴定了3条肝癌相关基因,并初步探讨其功能,为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生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自显影术 基因复制 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显示技术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正蔚 刘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7-780,共4页
目的对生物膜和浮游状态下的变异链球菌细胞进行比较研究,采用限制性酶切差异显示技术比较分析两者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分别收集变异链球菌浮游菌细胞与贴壁的生物膜细胞,分离纯化总RNA,对于逆转录获得的cDNA进行限制性酶切差异显示PCR技... 目的对生物膜和浮游状态下的变异链球菌细胞进行比较研究,采用限制性酶切差异显示技术比较分析两者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分别收集变异链球菌浮游菌细胞与贴壁的生物膜细胞,分离纯化总RNA,对于逆转录获得的cDNA进行限制性酶切差异显示PCR技术(RFDD-PCR)比较分析两者的表达谱,对于获得的差异表达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并于BLAST比对获得这些片段的基因信息,进而推断其功能。结果通过对差异片段的分析,确证其中4条片段分属结构基fruA、SMU.438c、SMU.751与adhB/C。结论限制性酶切差异显示技术可用于分析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限制性酶切差异显示技术 生物膜基因表达差异 差异显示技术 生物膜形成 基因表达差异 变异链球菌 差异表达片段 限制性酶切 基因表达谱 PCR技术 膜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