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13
1
作者 邹春华 田坤 +4 位作者 周青春 冯玮 曾强 黄涛金 胡远兵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19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诊断分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指标,先进行单因素比较,然后...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19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诊断分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指标,先进行单因素比较,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在肿瘤科发生率为26.94%,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口腔和肠道。2组单因素比较显示,在伴随基础疾病、年龄、日常活动能力(PS)评分、白细胞减少、抗菌素的使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住院天数、年龄、PS评分、白细胞减少、抗菌素的使用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密切相关。推测其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住院天数、年龄、PS评分、白细胞减少、合并基础疾病及抗菌素的使用6个因素可能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院内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夏国光 王丹琪 +1 位作者 朱昕宇 张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药物治疗的经济学意义。方法 :查阅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 7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 ,对其抗生素应用种类、应用时间、糖皮质激素...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药物治疗的经济学意义。方法 :查阅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 7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 ,对其抗生素应用种类、应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真菌感染部位、菌种类型、抗真菌药物、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及营养状况差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而广谱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则是造成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另外 ,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又一发病因素。继发院内真菌感染 ,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 ,增加了住院费用。结论 :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对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节约国家的卫生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继发院内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药物经济学 治疗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单才华 贺超奇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406-406,共1页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热带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 检出率 常规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与抗真菌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钟慧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5-286,共2页
目的 :安全、合理和有效地应用抗真菌药物 ,提高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治愈率。方法 :调查我院1996年1月~2002年6月126例老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60a的老年患者主要应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 目的 :安全、合理和有效地应用抗真菌药物 ,提高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治愈率。方法 :调查我院1996年1月~2002年6月126例老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60a的老年患者主要应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达103例 (81.7% ) ;真菌感染主要为肺部念珠菌感染。结论 :及时、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是防治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院内真菌感染 真菌 药物合理应用 深部真菌感染 三唑类 肺部念珠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院内真菌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惠震昊 张超雁 《中国医药》 2009年第6期472-472,共1页
婴幼儿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3158例中的院内真菌感染患儿101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婴幼儿院内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婴幼儿 院内真菌感染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巩超捷 徐季超 +1 位作者 丁薇 倪秀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8期2224-2226,共3页
随着近些年肿瘤治疗的不断发展,新辅助化疗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以及靶向药物研发成果卓著,肿瘤患者总体生存期得到了延长。肿瘤患者特别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有了行抗肿瘤治疗,如放疗、新辅助化疗等的机会。而年龄本身被认为是抗肿瘤治疗... 随着近些年肿瘤治疗的不断发展,新辅助化疗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以及靶向药物研发成果卓著,肿瘤患者总体生存期得到了延长。肿瘤患者特别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有了行抗肿瘤治疗,如放疗、新辅助化疗等的机会。而年龄本身被认为是抗肿瘤治疗药物毒性增加和耐受力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患者骨髓抑制(白细胞减低)明显,抵抗力减低,更易发生院内感染,在临床广谱抗生素使用后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院内真菌感染 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抗肿瘤治疗 新辅助化疗 白细胞减低 广谱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真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吕良忠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1220-1221,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情况。方法查阅2005年6-12月出院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历,对其所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真菌感染部位和真菌菌种、抗真菌药物使用情...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情况。方法查阅2005年6-12月出院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历,对其所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真菌感染部位和真菌菌种、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分析。结果广谱抗菌药物长期大量应用是造成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是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发病因素。继发院内真菌感染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结论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减少继发院内真菌感染,对遏制医疗费用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继发院内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幸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慢性重型肝炎 并发 重型肝炎患者 广谱抗生素 真菌药物 继发感染 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真菌感染结果分析
9
作者 刘相 陈海峰 +1 位作者 王荣霞 杜月菊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 粘膜表面 正常菌群 临床医生 培养分离 住院患者 微生物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洪春凤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6期587-588,共2页
真菌感染是目前临床在治疗慢性疾病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问题。随着老年性疾病及肿瘤患者的不断增加,侵入性操作和导管插管的普遍开展,高效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越来越常见。本研究对我院46例真菌感... 真菌感染是目前临床在治疗慢性疾病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问题。随着老年性疾病及肿瘤患者的不断增加,侵入性操作和导管插管的普遍开展,高效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越来越常见。本研究对我院46例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及药物治疗情况分析,加强医务人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真菌感染,降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易感因素 广谱抗菌药物 药物治疗 早期治疗 老年性疾病 侵入性操作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真菌感染77例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11
作者 杨文清 沈敏 沈丽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54-355,共2页
目的 :了解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发生院内真菌感染的出院病历。结果 :在真菌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为第 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广谱青霉素。在抗菌药物应... 目的 :了解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发生院内真菌感染的出院病历。结果 :在真菌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为第 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广谱青霉素。在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用药起点高、疗程过长或频繁换药、耐药后继续用药或产生二重感染后未及时停药现象。结论 :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诱发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院内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补中益气汤干预院内真菌感染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建 陆娟英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11期644-644,共1页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补中益气汤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合并院内真菌感染60例分析
13
作者 杨陵华 张翼 杨和平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3期42-42,共1页
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合并院内真菌感染的60例COPD患者,做同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COPD患者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应用抗生素致院内真菌感染4例调查
14
作者 王玉霞 但秀娟 《感染.炎症.修复》 2007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短期应用 抗生素 临床治疗学 抗菌药物 病历审核 医保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15
作者 尹萍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并总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以2013-01—2014-01收治的92例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病历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基础... 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并总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以2013-01—2014-01收治的92例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病历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等均为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即院内真菌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医护人员应以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为依据,采用针对性措施对易感因素进行消除或预防,从而更好地实现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真菌感染 易感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3株院内真菌感染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延庆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4期111-111,123,共2页
关键词 耐药性 白色念珠菌 氟胞嘧啶 两性霉素 中段尿 静脉导管 伤口 分泌物 抗药性 真菌 念珠菌感染 热带念珠菌 院内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发生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淑萍 赵立新 王福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8-1078,共1页
1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共收治恶性肿瘤住院患者4237例,其中男性2287例,女性1950例,年龄15~83岁,平均52.8岁。4237例住院患者中直肠癌551例,肺癌550例,乳腺癌496例,结肠癌487例,泌尿系恶性肿瘤468例,
关键词 泌尿系恶性肿瘤 肿瘤住院患者 院内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直肠癌 乳腺癌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真菌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琴 黄珊华 姚帆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氟康唑在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真菌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将10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及监护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患儿出生后7 d给予口服氟... 目的探讨氟康唑在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真菌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将10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及监护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患儿出生后7 d给予口服氟康唑预防性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率、肝功能情况、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比36.5%,χ^2=8.004,P<0.05);2组治疗后2、4、6周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康唑在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中效果显著,脑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极低出生体重儿 院内真菌感染 血清1 3-β-D葡聚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真菌感染的防控对策
19
作者 李秦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3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院内真菌感染 病死率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分析
20
作者 罗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3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与乙肝病毒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此类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 目的:探讨与乙肝病毒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此类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抗感染用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79名患者中,有59例(74.68%)在出现真菌感染前有细菌感染史,并有54例(91.53%)曾接受过抗生素治疗,主要用药为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真菌感染的部位为呼吸道39例(49.36%),消化道19例(24.05%),泌尿系统10例(12.66%),腹腔6例(7.59%)和血液系统5例(6.33%)。共分离出菌株192株,其中白色念珠菌98株(51.04%),热带念珠菌14例(7.29%),光滑念珠菌7例(3.65%)。共有73例(92.41%)患者接受了抗真菌药物治疗,使用总例次为158例次,其中使用例次最多为氟康唑,其次为硝酸咪康唑和大蒜素。其中有32例患者出现死亡(43.83%),其中有13例确定是死于继发真菌感染(18.06%)。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常并发院内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消化道常见,白色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菌株。多种抗生素使用史、病情较重、血象降低或为此类患者并发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院内真菌感染 感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