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行知“创造的考成”思想下高职生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模式现状调查
1
作者 徐红燕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42-45,共4页
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是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流程和评价目标等要素和环节的有机耦合。陶行知“创造的考成”思想提倡,考试内容必须多维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试形式要不拘一格,重视多元化发展。二者的目标不谋而合。该调... 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是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流程和评价目标等要素和环节的有机耦合。陶行知“创造的考成”思想提倡,考试内容必须多维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试形式要不拘一格,重视多元化发展。二者的目标不谋而合。该调查在陶行知“创造的考成”思想指导下,首先呈现了高职生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即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究、分析成因、制定解决方案,以启发高职生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模式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英语语音习得 评价模式 陶行知“创造的考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理论下小学美术创造力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宇芳 《文理导航》 2024年第17期85-87,共3页
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创造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必要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将重点放在对教材中的作品欣赏和模仿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展示的艺术作品。然而,通过贴近生活、创造思维的教学方式,学生能主动地发现生活的美。教师可以... 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创造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必要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将重点放在对教材中的作品欣赏和模仿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展示的艺术作品。然而,通过贴近生活、创造思维的教学方式,学生能主动地发现生活的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社会现象及身边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美术的内涵,拓宽对美的理解,培养出独特的审美眼光。本文以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为基础,对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创造思维 陶行知教育理论 小学美术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3
作者 彭彦豪 《陶行知学刊》 2024年第2期79-80,共2页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因此,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因此,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日常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加强课后阅读指导,打破常规的日常阅读教学模式,探索新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理论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理论下小学美术创造力培养
4
作者 顾雅崴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47期122-123,共2页
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美术知识,还要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激发出来。就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创造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美,提升学生审美,有助于将生活和小学美术教学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陶行知是我国... 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美术知识,还要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激发出来。就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创造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美,提升学生审美,有助于将生活和小学美术教学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和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下的教育方式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六大解放”思想包含解放学生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双手、眼睛、大脑和嘴巴,生活教育思想包含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在陶行知的教育观点下,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法,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鼓励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的创造性得以激发出来,充分培养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发展规律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学生创造能力 生活教育思想 小学美术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2
5
作者 金林祥 李庚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7-81,共5页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力图通过“...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力图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取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创造教育的启迪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涛 冯月明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4-87,共4页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创造教育的启迪 :(1)有利于转变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传统观念。 (2 )给予学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3)对于创造教育的具体实施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 (4 )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创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徐明聪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83,共4页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他就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是在资料堆中冥思苦想的产物,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办学实践,在与传统教育的弊...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他就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是在资料堆中冥思苦想的产物,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办学实践,在与传统教育的弊端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中不断磨砺出来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思想。在当今提倡教育创新的年代,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于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及促进教育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祥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6,共3页
重新审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与实践,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之中,将会为我国目前许多地区和学校正在进行的... 重新审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与实践,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之中,将会为我国目前许多地区和学校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同时,教师在不断丰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教育的再创造,将会进一步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课程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程家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9-21,28,共4页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创造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略论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林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5期66-69,共4页
半个世纪前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思想 ,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他的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为理论... 半个世纪前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思想 ,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他的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 ;以培育具有集体精神的“真善美的活人”为目标 ;以生活为教育内容 ,强调“教学做合一” ,主张解放、培养并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色 ,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 ,是我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思想领域的一笔珍贵遗产。今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 ,认真挖掘、整理、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创造精神 自主教育 教学做合一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列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144,共3页
当今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特别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试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探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课改 陶行知 创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兼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乐群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0,共5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第一重点。创造教育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根本原因是没有确立民主教育的思想观念。我国最早提倡创造教育和民主教育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第一重点。创造教育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根本原因是没有确立民主教育的思想观念。我国最早提倡创造教育和民主教育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实践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确立民主教育的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创造型人才必将在民主教育的培养下大量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民主教育 创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力”与教育的大众化——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70-175,共6页
以陶行知为个案,分析现代创造观念兴起与社会变动之间的关联。陶行知的创造观念认为创造力是一种个人能力,具有普遍性、潜伏性、行动性这三种特点。这种内涵与其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平等的主张是一致的,依据创造能力的特点,陶行知致力于重... 以陶行知为个案,分析现代创造观念兴起与社会变动之间的关联。陶行知的创造观念认为创造力是一种个人能力,具有普遍性、潜伏性、行动性这三种特点。这种内涵与其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平等的主张是一致的,依据创造能力的特点,陶行知致力于重新设定教育资源分配模式,调整文化资本的内容构成,转变教育场域的权力关系模式。陶行知的创造观念是在教育救国的宗旨下,知识分子发动和联合民众力量的一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创造观念 现代知识分子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芳 张丽娟 《安康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基础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其创造教育体系的建立,创造教育的目的、条件及方法,对当前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创造教育思想 创造 陶行知 素质教育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华钿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4-15,共2页
在世纪之交,挖掘、研究、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造教育必将成 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从创造教育的必要性、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 的内容及创造教育的方法途径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创... 在世纪之交,挖掘、研究、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造教育必将成 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从创造教育的必要性、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 的内容及创造教育的方法途径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教育 陶行知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价值旨归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维才 李东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年第4期90-100,共11页
创造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创造自我和改造社会的过程,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创造的真谛。陶行知对人的发展的强烈关注以及对人民利益的终极思考一直贯穿其创造教育理论价值内涵之中,而这种价值内涵主要是通过陶行知对中国传统... 创造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创造自我和改造社会的过程,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创造的真谛。陶行知对人的发展的强烈关注以及对人民利益的终极思考一直贯穿其创造教育理论价值内涵之中,而这种价值内涵主要是通过陶行知对中国传统旧教育的批判显现出来的。传统旧教育的异化导致人自身的异化,压抑了人的自由、超越以及自我实现,导致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而不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力量。因此,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价值旨归最终指向了人的自由、超越、自我实现以及为人民服务,学习和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反思当今教育的缺失并重塑教育回归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理论 人的自由 自我实现 为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创造教育到创新教育——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梅兴 《现代教育论丛》 2007年第2期2-5,共4页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我们更加认识到它对当前实现创新教育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创新的异化现象以及对在创造教育之下实现创新教育之路的探究...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我们更加认识到它对当前实现创新教育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创新的异化现象以及对在创造教育之下实现创新教育之路的探究三方面对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进行论述,试图利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来解决创新教育中的一些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当代课堂教学中的再解读 被引量:4
19
作者 毕明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第8期8-9,共2页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陶行知就把那种“消灭学生生活力、创造力”的教育痛斥为“死的教育”、“吃人的教育”,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陶行知就把那种“消灭学生生活力、创造力”的教育痛斥为“死的教育”、“吃人的教育”,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 课堂教学 解读 环境适应 三四十年代 创造 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剑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虽已起步,但仍存在许多制约学生创新潜能发展的问题。借鉴陶行知以创新为基本特征、以实践为核心内容的创造教育思想,营造环境氛围、实施教学模式、搭建实践平台等三个层面,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素...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虽已起步,但仍存在许多制约学生创新潜能发展的问题。借鉴陶行知以创新为基本特征、以实践为核心内容的创造教育思想,营造环境氛围、实施教学模式、搭建实践平台等三个层面,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大学生 创新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