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1
作者 刘志辉 朱镇 +1 位作者 刘春丽 车彦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 :在其远蒂端 6 .5cm以及 5 .5cm处选择四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每一位点分别给予 10ng/ 10 0 μl的VEGF、0 .1%BSA、医用生理盐水各 10 0 μl。术后 6小时、2 4小时重复给药。观察 7天后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及观察皮瓣组织活性。结果 术后第三天皮瓣成活率 :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七天皮瓣成活率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VEGF组远蒂端 7.5cm~ 4 .5cm范围内SDH含量高于其他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随意型皮瓣成活 下局部注射 VEGF 动物实验 远端缺血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于子莹 张茹慧 +2 位作者 刘春丽 朱镇 刘志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方法 :选用 4 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四组 ,在其背部形成 2cm× 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作如下处理 :在其远蒂端 6cm以及 8cm处选择五个对称的注...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方法 :选用 4 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四组 ,在其背部形成 2cm× 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作如下处理 :在其远蒂端 6cm以及 8cm处选择五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对照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VEGF1 组皮瓣掀起后经组织面向皮下每一位点给予 2 0ng 10 0 μl的VEGF溶液 1ml;VEGF2 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经皮垂直进针 ,将药物注入受区表面 ,剂量同VEGF1 组 ;VEGF3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经皮垂直进针 ,有落空感后 ,继续垂直进针约 1mm ,将药物注入受区下 ,剂量同VEGF1 组。术后观察 5d后 ,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结果 :术后第 3d皮瓣成活率 :对照组为6 5 .8% ,VEGF1 组为 83.5 6 % ,VEGF2 组为 75 .79% ,VEGF3组为 83.4 5 %。VEGF2 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EGF1 组、VEGF3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皮瓣内、受区表面、受区下注射VEGF都能显著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注射 最佳注射层次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随意型皮瓣成活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西汀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陶晓晓 吴森敏 +1 位作者 林上进 林丁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1-233,共3页
随意型皮瓣因使用方便、灵活,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但由于该皮瓣缺少知名血管,远端易发生缺血坏死,故设计时长宽比例不能大于2:1,极大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血供及静脉回流障碍”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皮瓣缺... 随意型皮瓣因使用方便、灵活,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但由于该皮瓣缺少知名血管,远端易发生缺血坏死,故设计时长宽比例不能大于2:1,极大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血供及静脉回流障碍”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皮瓣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长春西汀可以改善组织供血和代谢,减轻细胞肿胀,促进组织愈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现广泛用于缺岍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本研究观察长存四汀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型皮瓣成活 长春西汀 大鼠 缺血坏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血管疾病 静脉回流障碍 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皮下局部注射影响大鼠背部随意皮瓣成活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春丽 刘志辉 朱镇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 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给予如...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 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给予如下处理 :在其远蒂端 6 .5cm以及 5 .5cm处选择四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VEGF组每一位点给予10ng/ 10 0 μl的VEGF溶液 10 0 μl;BSA组每一位点给予 0 .1%BSA溶液 10 0 μl;生理盐水组每一位点给予医用生理盐水 10 0 μl。术后 6h、2 4h重复给药。术后 7d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及皮瓣组织活性。 结果 :术后 3d皮瓣成活率 :VEGF组为 (98.70± 1.0 4) % ,BSA组为 (6 4.2 0± 2 .92 ) % ,生理盐水组为 (6 3.85± 2 .87) % ,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后 7d皮瓣成活率 :VEGF组为 (96 .78± 0 .98) % ,BSA组为 (6 4.0 3± 2 .96 ) % ,生理盐水组为 (6 3 .6 8± 2 .89) % ,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VEGF组远蒂端 7.5~ 4.5cm范围内细胞存活百分比高于其他两组相应部位 (P <0 .0 1) ,VEGF组远蒂端 7.5~ 4.5cm范围内SDH含量高于其他两组相应部位 (P <0 .0 1)。结论 :VEGF皮下局部注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方法 ,它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生长因子 随意型皮瓣成活 下局部注射 大鼠 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