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视域下隔代探望权的理论逻辑、适用困境与纾解进路
1
作者 李佳瑞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隔代探望权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大力支持,但由于缺乏立法层面的认可,法官大多援引基本原则进行自由裁量,权利申请主体、行使方式、中止条件和权利救济等问题缺乏统一定论,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时常发生。需要在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原... 隔代探望权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大力支持,但由于缺乏立法层面的认可,法官大多援引基本原则进行自由裁量,权利申请主体、行使方式、中止条件和权利救济等问题缺乏统一定论,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时常发生。需要在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下,通过明确隔代探望权的行使主体和行使方式,细化隔代探望权的中止条件及增设隔代探望权的配套救济制度的方式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维护未成年人成长利益和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祖父母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的行使现状、合宪性阐释及规则构建
2
作者 马晓龙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出现转变,导致离婚案件纠纷案件增多,隔代探望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未对隔代探望权作出明确规定且司法实践中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争议。为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本文通...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出现转变,导致离婚案件纠纷案件增多,隔代探望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未对隔代探望权作出明确规定且司法实践中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争议。为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本文通过对隔代探望权的立法及司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制度存在缺乏规范性文件、申请主体范围狭隘、行使的内容模糊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确立隔代探望权的限制性条件、扩大隔代探望权申请主体范围、明确隔代探望权的行使内容的完善措施,以期能促进我国隔代探望权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未成年利益最大化 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相关纠纷规则实证研究——基于对17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3
作者 郭灿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82-89,共8页
探望权的现行法律规定在解决(外)祖父母隔代探望权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以17份典型裁判文书为基础对当前纠纷解决的实践样态进行分析,总结隔代探望权纠纷的裁判思路基本契合相关法律原则,但缺少统一规制下于司法实践中凸显出的一系列实... 探望权的现行法律规定在解决(外)祖父母隔代探望权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以17份典型裁判文书为基础对当前纠纷解决的实践样态进行分析,总结隔代探望权纠纷的裁判思路基本契合相关法律原则,但缺少统一规制下于司法实践中凸显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针对现存问题,积极开拓隔代探望权纠纷解决的新思路:在推进纠纷解决非诉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纠正裁判者的利益考量顺序,将“未成年利益最大化原则”置于优位。同时提高裁判文书的释理性功能,并配套多元化的权利救济方式,以实现纠纷解决过程中法律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纠纷 实践样态 实践困境 完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实践、困境与规范
4
作者 张涛 《争议解决》 2024年第7期106-110,共5页
司法裁判对于隔代探望权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裁判结果和标准并不一致,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在是否支持隔代探望权上,法无禁止即可为、权利义务相一致以及老年人权益保护原则等理由存在适用困境。应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 司法裁判对于隔代探望权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裁判结果和标准并不一致,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在是否支持隔代探望权上,法无禁止即可为、权利义务相一致以及老年人权益保护原则等理由存在适用困境。应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对隔代探望权进行类型化区分,并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方式确立隔代探望权的行使条件、行使方式,有利于促进裁判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外)祖父母 (外)孙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的法律分析——对我国《婚姻法》第38条的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晋 喻晶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应用文义解释、扩张解释、目的解释和比较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在我国《婚姻法》第38条文义“可预测的可能性”范围内,对第38条探望权人的范围应当得出赋予祖父母、外祖父母探望权的合理而妥当的解释。
关键词 探望 隔代探望权 法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隔代探望权的法律性质及立法构思——以江苏首例“隔代探望权”案为视角 被引量:8
6
作者 浦纯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6-42,共7页
随着司法实践中个案的出现,"隔代探望权"制度给我国的家事立法提出了新的思考。隔代探望权应该属于法定的亲权范畴,并非是单纯的道德权和亲权的衍生品。这种亲权还应受到"子女最大利益原则"的限制。借鉴国外成熟的... 随着司法实践中个案的出现,"隔代探望权"制度给我国的家事立法提出了新的思考。隔代探望权应该属于法定的亲权范畴,并非是单纯的道德权和亲权的衍生品。这种亲权还应受到"子女最大利益原则"的限制。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我国的立法宜在独生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背景下,赋予和孙(外孙)子女建立实质关系的祖(外祖)父母以隔代探望权,并在隔代探望权制度中确立以子女为本位的立法原则,兼顾保护相关人的合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法律性质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行使的现实困境及其司法应对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丹 靳英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9年第4期120-126,共7页
隔代探望权被视为探望权制度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时的衍生权利,其本质上应当归入亲属权范畴。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隔代探望权尚未得到立法的明确认可,客观上使得隔代探望权纠纷面临难以获得确定性裁判结果的现实困境。除了推动立... 隔代探望权被视为探望权制度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时的衍生权利,其本质上应当归入亲属权范畴。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隔代探望权尚未得到立法的明确认可,客观上使得隔代探望权纠纷面临难以获得确定性裁判结果的现实困境。除了推动立法逐步完善,司法实践中还应当对探望权采取目的解释方法,运用实践理性探索合理化的制度构建,明确隔代探望适用的原则、情形、条件以及程序保障等,积极回应隔代探望的社会需求,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成长利益以及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婚姻法》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 探望诉讼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隔代探望权的确认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洋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4期93-94,共2页
我国传统伦理的延承加之社会家庭结构的改变,孙辈越来越成为祖辈的情感寄托,但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当今社会,隔代探望的权利受限,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隔代探望权,但是源于亲权的隔代探望权理应得到法律的确认,这也是符合《婚姻法》保护... 我国传统伦理的延承加之社会家庭结构的改变,孙辈越来越成为祖辈的情感寄托,但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当今社会,隔代探望的权利受限,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隔代探望权,但是源于亲权的隔代探望权理应得到法律的确认,这也是符合《婚姻法》保护儿童利益的立法原义的。隔代探望权的行使应控制在合理合法范围内,避免权利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亲属 目的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制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延东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5-89,共5页
为维护老年人和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隔代探望权制度的建立很有必要。《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都规定了隔代探望权制度。美国立法及司法部门对隔代探望权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从相对宽松到严格控制的过程。我国应确立隔代探望权制... 为维护老年人和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隔代探望权制度的建立很有必要。《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都规定了隔代探望权制度。美国立法及司法部门对隔代探望权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从相对宽松到严格控制的过程。我国应确立隔代探望权制度,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不享有探望权的情形,同时兼顾监护人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父母 外祖父母 隔代探望权 监护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隔代探望权的司法保护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雪 《法制与经济》 2020年第10期12-13,共2页
文章结合隔代探望权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审议过程中的变化轨迹,探讨在我国现行民法典的规定下,如何保障(外)祖父母的隔代探望权。先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律原则中寻找隔代探望权的法理依据,并在肯定(外)祖父母享有探望(... 文章结合隔代探望权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审议过程中的变化轨迹,探讨在我国现行民法典的规定下,如何保障(外)祖父母的隔代探望权。先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律原则中寻找隔代探望权的法理依据,并在肯定(外)祖父母享有探望(外)孙子女的权利的基本立场上,提出通过有条件的强制执行措施以及有条件的中止探望情形对"隔代探望权"进行保护与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保护 法无禁止即可为 强制执行 中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隔代探望权制度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倩 《区域治理》 2021年第8期110-111,共2页
隔代探望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是(外)祖父母在探望(外)孙子女受阻时寻求法律救济的依据。由于各方意见较大,该制度最终未在民法典中呈现,实践中的隔代探望权纠纷仍判决不一。只有通过立法建立起隔代探望权制度,明确该制度适用的具体情... 隔代探望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是(外)祖父母在探望(外)孙子女受阻时寻求法律救济的依据。由于各方意见较大,该制度最终未在民法典中呈现,实践中的隔代探望权纠纷仍判决不一。只有通过立法建立起隔代探望权制度,明确该制度适用的具体情形,中止的条件,以及相应的保护机制等,才能统一裁判标准,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以及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未成年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时代我国隔代探望权问题探析
12
作者 朱红梅 《法学(汉斯)》 2023年第3期946-954,共9页
在我国隔代探望权并未在法律中得以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该问题存在已久,结合实践,其应当受到法律的重视。其是(外)祖父母在探望(外)孙子女受阻时寻求法律救济的依据。我国《民法典》在编撰的过程中关于此问题的争议较大,最终该制度未... 在我国隔代探望权并未在法律中得以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该问题存在已久,结合实践,其应当受到法律的重视。其是(外)祖父母在探望(外)孙子女受阻时寻求法律救济的依据。我国《民法典》在编撰的过程中关于此问题的争议较大,最终该制度未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实践中隔代探望权纠纷仍判决不一。司法实践中支持符合条件的隔代探望权符合公序良俗原则,针对隔代探望权主体不明确、行使方式存在不特定等的问题,为更好地实现隔代探望权的救济应当坚持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明确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在法典时代应当创新隔代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实现儿童利益的维护和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实现和谐家庭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法无禁止即可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制度问题研究——以两个案例为视角
13
作者 江文婧 《法学(汉斯)》 2023年第3期1086-1093,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婚姻家庭关系受到猛烈冲击,离婚率不断上升。且自1982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外祖父母、祖父母帮助抚养外...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婚姻家庭关系受到猛烈冲击,离婚率不断上升。且自1982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外祖父母、祖父母帮助抚养外孙子女、孙子女的情形十分常见,关于隔代探望权的纠纷时常出现。一方面,当前我国法律对隔代探望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在当前失独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探求在我国构建隔代探望权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利益保护 法律问题 隔代探望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制度研究
14
作者 李琦 《法学(汉斯)》 2023年第3期1675-1680,共6页
探望权制度的正式确立始于2001年《婚姻法》,这一制度也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后亲子关系的融合和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婚姻法》中规定探望权只能由父母主张,(外)祖父母却被排除在外。从司法实务来看,近些年随着我国... 探望权制度的正式确立始于2001年《婚姻法》,这一制度也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后亲子关系的融合和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婚姻法》中规定探望权只能由父母主张,(外)祖父母却被排除在外。从司法实务来看,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离婚率的升高,法院也处理了更多(外)祖父母隔代探望权的纠纷,虽然2019年《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次审议稿)》中有提及“隔代探望权”的内容,但由于学界对此问题看法不统一,最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没有采纳该提议,也未对隔代探望权作出实质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根据现有法律以及公序良俗判案可能会导致结果参差不齐,这样不仅不利于老年人的权益保障,而且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无法得到完整保护。因此,本文通过结合审判实践,对当前隔代探望权案件中体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对建立隔代探望权制度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 隔代探望权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遭遇法律真空
15
作者 仁心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3年第11期64-64,共1页
马成军、刘慧兰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一对退休职工。7年前,他们的独生女儿马杰硕士毕业后,应聘到北京市昌平区一所重点中学当音乐教师。2005年,马杰和公务员丈夫吕强结婚,第二年生下女儿蕊蕊。那时。马成军、刘慧兰老两口刚刚退休... 马成军、刘慧兰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一对退休职工。7年前,他们的独生女儿马杰硕士毕业后,应聘到北京市昌平区一所重点中学当音乐教师。2005年,马杰和公务员丈夫吕强结婚,第二年生下女儿蕊蕊。那时。马成军、刘慧兰老两口刚刚退休,他们放下东北老家的一切,到北京帮助女儿带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真空 法律 退休职工 佳木斯市 黑龙江省 音乐教师 重点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执行中的难点分析及其对策
16
作者 钟耕利 《智库时代》 2020年第27期256-256,共1页
我国法律对于隔代探望权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并不能据此排除(外)祖父母对未成年的(外)孙子女的探望。在司法实践中,考虑到公序良俗和情感需要,对于失去子女的老人探望(外)孙子女一般予以支持。但在实际履行中却屡屡受阻,不得不向申请人... 我国法律对于隔代探望权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并不能据此排除(外)祖父母对未成年的(外)孙子女的探望。在司法实践中,考虑到公序良俗和情感需要,对于失去子女的老人探望(外)孙子女一般予以支持。但在实际履行中却屡屡受阻,不得不向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本文阐述了隔代探望权案件执行中的难点,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执行难点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实现的司法路径探究
17
作者 史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88-193,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制定婚姻家庭相关法时,对“外祖父母”隔代探望的权利产生了很大的争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官方条款并没有明确地对隔代探视作出规范。司法实务中,最高法院尝试证明隔代探视的论点都有缺陷,其根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制定婚姻家庭相关法时,对“外祖父母”隔代探望的权利产生了很大的争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官方条款并没有明确地对隔代探视作出规范。司法实务中,最高法院尝试证明隔代探视的论点都有缺陷,其根本原因是:权利进路对隔代探视的限制:权利话语加剧了冲突,导致了未成年人权益的边缘,而对隔代探望的提出又不符合探望权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对于跨代探视的认定,应以监护职责为出发点,以“亲缘”观点为依据,以“祖亲孙子女”的真实感情及孙子女的个人意志为依据,进行证明责任的合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隔代探望权 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法理与情感的双重考量
18
作者 沈婧 王净原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2024年第10期56-57,共2页
失去独女后,为争取探望外孙的权利,这位母亲毅然走上了法庭。这场隔代探望权之争,不仅考验着法律的边界,更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力量与温度。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法理 双重考量 法庭 探望 法律
原文传递
隔代探望权的证成与限度——基于概念与实证证成标准
19
作者 郝淑亚 《政法学刊》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隔代探望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但目前法律却未明确规定隔代探望权的存在。立法者徘徊不定的态度反映了对隔代探望权研究的不成熟,权利基础不明晰。根据权利分析理论,证成隔代探望权需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现实性三项标准的检验。隔代探... 隔代探望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但目前法律却未明确规定隔代探望权的存在。立法者徘徊不定的态度反映了对隔代探望权研究的不成熟,权利基础不明晰。根据权利分析理论,证成隔代探望权需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现实性三项标准的检验。隔代探望有利于满足未成年子女的健康发展和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符合社会共认的伦理道德要求,具备被保护的合理性。隔代探望权可以从其他基础规范中通过权利推定的方式推衍得出,能够被既有的法律体系所容纳。出于执行成本与政策考量,隔代探望权具备实现的可能性。权利得以证成,并不意味权利没有限度。隔代探望权的适用需要与父母的探望权相协调,判定需要依据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具体行使方式不能影响被探望者及其监护人的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利证成 利限度 儿童利益最大化
原文传递
儿子去世,爷爷奶奶是否对随母生活的孙子有隔代探望权?
20
《老年世界》 2012年第13期11-11,共1页
编辑同志:我和老伴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却不幸在3年前遭车祸身亡。儿子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孙子,儿媳妇也不错,我和老伴去探望孙子,每次都笑脸相迎。不料好景不长,自从一年前儿媳妇找了个对象后,对我们老俩口探望孙子的态度一次比一... 编辑同志:我和老伴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却不幸在3年前遭车祸身亡。儿子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孙子,儿媳妇也不错,我和老伴去探望孙子,每次都笑脸相迎。不料好景不长,自从一年前儿媳妇找了个对象后,对我们老俩口探望孙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冷淡,到后来,干脆让我们老俩口吃了闭门羹。请问,我们对随母生活的孙子有隔代探望权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孙子 儿子 生活 去世 奶奶 爷爷 媳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