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的天津专家共识(2025版)
1
作者 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天津市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张琳琳 刘东颖 钟殿胜 《天津医药》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肿瘤姑息和支持治疗的不断进步,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防控率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仍有少部分患者的CINV在接受预防和解救治疗后仍不能获得满意控制或者反复发生,成为难治性CINV。难治性C...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肿瘤姑息和支持治疗的不断进步,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防控率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仍有少部分患者的CINV在接受预防和解救治疗后仍不能获得满意控制或者反复发生,成为难治性CINV。难治性CINV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非常棘手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化疗的进程及预后。因此,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难治性CINV防治的天津专家共识,对难治性CINV的概念、评估、防治策略、用药指导、中医治疗、护理、MDT管理模式进行汇总,并给予相应推荐,以期为完善临床难治性CINV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依据。该共识对难治性CINV仅提供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方案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 呕吐 难治性恶心呕吐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防治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肿瘤术后难治性恶心、呕吐一例报道
2
作者 马木提江·木尔提扎 麦麦提力·米吉提 +1 位作者 朱国华 更·党木仁加甫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61-62,共2页
术后恶心、呕吐症状(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神经外科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较多且病理生理学机制较复杂,术后给予各种止吐药物后症状通常得以缓解,而难治性PONV病例报道罕见[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术后恶心、呕吐症状(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神经外科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较多且病理生理学机制较复杂,术后给予各种止吐药物后症状通常得以缓解,而难治性PONV病例报道罕见[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颅窝脑膜瘤后出现难治性PONV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女性,54岁,2018年9月18日主诉"头痛6个月"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难治性恶心呕吐 后颅窝 脑膜瘤
原文传递
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敦亮 史健稳 +1 位作者 张鹏 王昭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108-2110,2122,共4页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帕洛诺司琼组,n=60)...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帕洛诺司琼组,n=60)和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托烷司琼组,n=60)。对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镇痛药用量、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麻醉初始、10 min,30 min,1 h,2 h的MAP、HR、手术时间、镇痛药用量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帕洛诺司琼组患者麻醉0-6 h,6-12 h,12-24 h,24-48 h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托烷司琼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显著低于托烷司琼组8.3%(5/60)(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较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好,前者更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不会扰乱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增加患者的镇痛药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 难治性术后恶心呕吐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