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析哈贝马斯集体认同理论的局限性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怡
-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40-48,共9页
-
文摘
哈贝马斯的集体认同理论,以后民族主义和宪法爱国主义为两大框架,以两德统一、欧洲联盟以及移民与全球化浪潮为三大背景。通过回顾历史、考察当下,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建立应突破民族认同,以宪法爱国主义将取代民族主义。然而,在这片深深扎根于民族主义的土地上能否结出后民族主义的果实?超民族的欧洲共同体是否可欲,致力于构造欧洲认同的宪法爱国主义能否可行?本文认为无论是后民族主义还是宪法爱国主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缺陷,在政治实践中也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现实挑战。哈贝马斯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规范与现实之间的空场之上,注定是在任何一方都找不到牢固的话语根基。
-
关键词
哈贝马斯
集体认同理论
后民族主义
宪法爱国主义
-
Keywords
Habermas
collective-identifying theory
post-nationalism
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
-
分类号
DF9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