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杨红姣
汪洋
胡金勇
刘桂东
丁利强
|
《教育进展》
|
2024 |
1
|
|
2
|
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究——以集成电路工程专业为例 |
张林庆
韩茜茜
史水娥
朱小培
詹华伟
|
《教育信息化论坛》
|
2024 |
0 |
|
3
|
基于产教融合的集成电路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以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
邵琳
|
《科教导刊》
|
2024 |
0 |
|
4
|
职业本科视域下信息化教学实践与研究——以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
李敏
|
《大学(教学与教育)》
|
2024 |
0 |
|
5
|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的改革与探索 |
孙思佳
吴小文
梅乐夫
房明浩
吕国诚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
2025 |
0 |
|
6
|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
罗萍
张波
王卓
|
《大学教育》
|
2016 |
3
|
|
7
|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践 |
谭晓昀
刘晓为
陈伟平
尹亮
张海峰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
1
|
|
8
|
交叉学科门类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
孙曙光
|
《高等理科教育》
|
2023 |
4
|
|
9
|
产教融合背景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
梅冰
孙施雨
崔兆继
龙治伟
李进旺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2025 |
0 |
|
10
|
基于OBE理念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业调查实习的设计与实践 |
冯发强
余国图
何卓羲
沈涵
周媛
齐中
王国华
王少奎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5 |
0 |
|
11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集成电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刘欢
王健
李金凤
|
《价值工程》
|
2011 |
1
|
|
12
|
本研贯通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集成电路专业教育为例 |
邵琳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4 |
0 |
|
13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集成电路专业职称评价试行办法》的通知(京人社事业发[2023]41号) |
无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
2024 |
0 |
|
14
|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素养研修路径探究 |
刘英
郭洋洋
王强
巫桂芬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15
|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实践 |
王明珊
郭秉淑
李星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5 |
0 |
|
16
|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马鸿翔
许如根
|
《大学》
|
2025 |
0 |
|
17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路径探析——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
黄萍华
李健
|
《大学(教学与教育)》
|
2023 |
3
|
|
18
|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与思考 |
饶中浩
郑喜颖
卢晓萍
刘树达
刘新健
李孟涵
|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人工智能+”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优化思考 |
李振华
黄金阳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5 |
0 |
|
20
|
新工科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路径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
卢珍兰
余森艳
李致宝
何文
李志红
|
《农产品加工》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