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5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转型背景下饲料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
1
作者 祖彦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饲料产业面临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成为饲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在推动技术创新,完善配套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饲料产业面临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成为饲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在推动技术创新,完善配套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经济转型背景下饲料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并对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期为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饲料产业 集聚效应 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设施改善、市场集聚效应与城市人口增长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守华 吴海峰 钱非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74,共20页
针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和城市规模明显分化的现象,本文从向心力的集聚效应和离心力的通勤成本视角进行研究。理论模型和199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地铁等交通设施改善和基于市场潜力的消费集聚效应会增大均衡时城市... 针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和城市规模明显分化的现象,本文从向心力的集聚效应和离心力的通勤成本视角进行研究。理论模型和199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地铁等交通设施改善和基于市场潜力的消费集聚效应会增大均衡时城市规模,区位基础等本地特征因素也会影响均衡城市规模。稳健性和异质性检验表明,交通设施的改善驱动高等级大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来自市场潜力的集聚效应是中小城市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分解关键解释变量的计量结果表明,城市群,特别是都市圈的中小城市的人口快速增长得益于圈层结构中市场潜力带来的集聚效应,而内陆和东北的孤立中小城市因市场潜力弱而人口增长缓慢。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市场潜力通过增加产品需求和提升工资水平、交通设施改善通过提高有效劳动力数量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口流入并推动人口增长,且房价调节关键解释变量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为促进城镇体系协调发展,国家应构建“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外围中小城市”多层次空间格局,优化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通勤成本 交通设施改善 集聚效应 市场潜力 人口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集聚效应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雨欣 苗成林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8-48,共11页
城市群的集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能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与提升城市活力,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人才的集聚效应并探讨其影响与作用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级市为样本,构建2011—2... 城市群的集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能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与提升城市活力,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人才的集聚效应并探讨其影响与作用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级市为样本,构建2011—2018年面板数据,使用莫兰指数计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级市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再运用AcrGIS软件绘制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态势演进表,最后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存在负向溢出效应,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会抑制周边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虹吸效应”大于“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对策建议,可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效应 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集聚效应与企业创新质量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向杰 林晓鹏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产学研合作能够产生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2020年制造业联合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的创... 产学研合作能够产生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2020年制造业联合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的创新质量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稳健。机制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通过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产学研合作对创新人才、创新资本集聚效应提升作用更显著;高技术行业对于创新人才集聚效应较强,对创新资本集聚效应的影响低于非高技术行业。研究结论对制造业等实体企业如何开展高质量创新活动及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质量 联合专利申请 专利质量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域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协调关系评价
5
作者 张汝华 杨琦琳 +2 位作者 陈文豪 陈雷钰 赵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0,共9页
为探究轨道新线开通前后站域空间要素集聚演变规律,构建轨道站域要素集聚指标集,建立集聚指标与影响因素协调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多源数据建立北京地铁6号线站域业态、人口、用地的空间集聚指标,探究轨道交通建成前后集聚指数的时空演变... 为探究轨道新线开通前后站域空间要素集聚演变规律,构建轨道站域要素集聚指标集,建立集聚指标与影响因素协调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多源数据建立北京地铁6号线站域业态、人口、用地的空间集聚指标,探究轨道交通建成前后集聚指数的时空演变趋势.然后,构建集聚指数与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探究促使空间要素集聚的最大驱动力.最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建立轨道交通站域交通条件与集聚指标的协调关系评价体系,提出处于不同协调度等级的站域协调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轨道线路开通能够促使各要素向中心圈层集聚,但对中心区站点的空间要素集聚影响有限,城市边缘区域的站域空间集聚指数提升明显;交通条件是站域空间集聚作用的主要驱动力;北京地铁6号线站域交通条件与空间集聚的整体协调发展指数较高,但位于城市边缘的站域交通投入冗余、产出不足,需提升站域居住及商业建设规模,使站域空间集聚与交通条件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域 集聚效应 逐步回归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法 协调关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集聚效应研究
6
作者 王珂 《经济师》 2024年第1期45-46,共2页
作为影响经济集聚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增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加速经济要素流通;还可以优化地区资源配置,保证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合理化。文章在全面了解经济集聚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并... 作为影响经济集聚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增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加速经济要素流通;还可以优化地区资源配置,保证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合理化。文章在全面了解经济集聚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并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集聚效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集聚效应 概述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研究
7
作者 张黎 蒲彦宇 +1 位作者 张力 陈才 《现代电影技术》 2024年第6期19-25,38,共8页
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影视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集聚效应日益显著。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探讨其产生动因、表现形式及其对影视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并辅以案例分析,以期为影视基地... 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影视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集聚效应日益显著。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探讨其产生动因、表现形式及其对影视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并辅以案例分析,以期为影视基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基地 集聚效应 影视产业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产业基地集聚效应影响
8
作者 张冀新 李妍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1-16,共6页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提出建立特色产业基地梯度培育机制,引导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化发展,提高集群与产业基地关联度。为此,选取集群与产业基地2014-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集群基地集聚效应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固定效应模...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提出建立特色产业基地梯度培育机制,引导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化发展,提高集群与产业基地关联度。为此,选取集群与产业基地2014-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集群基地集聚效应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检验集群对产业基地集聚效应影响差异,并基于变异系数和静态面板模型揭示产业基地集聚效应时空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产业基地企业集聚和效益集聚影响较强,集群企业结构及创新密度对产业基地集聚效应影响较强;产业基地和中西部集群集聚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缩小;东部产业基地集聚增速不随时间推移而趋同。通过提高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与国家及省级高新区关联程度,可以有效推动产业基地集群梯度提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集群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梯度培育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与同源国集聚效应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基于中国企业对欧盟地区企业的并购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疆 方雨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1-76,共16页
在影响跨国企业外国直接投资(FDI)区位选择的因素中,集聚效应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探究集聚效应对中国企业对欧盟地区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了产业集聚和同源国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差异,采用条件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同... 在影响跨国企业外国直接投资(FDI)区位选择的因素中,集聚效应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探究集聚效应对中国企业对欧盟地区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了产业集聚和同源国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差异,采用条件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同源国集聚对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欧盟地区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受到产业集聚和同源国集聚效应的正向影响,其中产业集聚的影响程度更大;企业异质性对集聚效应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企业所有权性质、跨国并购经验和进入行业类型都会影响产业集聚和同源国集聚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产业集聚效应 同源国集聚效应 区位选择 企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 被引量:39
10
作者 何雄浪 李国平 杨继瑞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60,共18页
产业集聚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有所偏颇。我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都是动态变化的,空间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的地理... 产业集聚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有所偏颇。我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都是动态变化的,空间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效应 集聚效应 空间成本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收缩城市企业TFP下降的原因:关于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的检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林睿 陆军 +1 位作者 凌英凯 李志斌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2,共11页
探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对于收缩城市复苏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一个能够识别同一类地区在不同时间节点间的企业生产率变动原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微观数据检验集聚效应、集聚效应的异质性和选择效应在2000—2010... 探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对于收缩城市复苏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一个能够识别同一类地区在不同时间节点间的企业生产率变动原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微观数据检验集聚效应、集聚效应的异质性和选择效应在2000—2010年间中国收缩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收缩城市企业同时面临着集聚效应增强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高效率企业获益更多)和选择效应减弱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高技术产业企业相比非高技术产业企业、高收缩程度城市企业相比低收缩程度城市企业从集聚中获得了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其中低效率企业存活比例的提升幅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的异质性 选择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专业群集聚效应与优化路径——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为例 被引量:27
12
作者 冯弋江 武丹 廖国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2,共5页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是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新时期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助推力,其集聚效应和组群逻辑推动高职专业群建设路径的优化。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为例,探讨其在专业...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是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新时期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助推力,其集聚效应和组群逻辑推动高职专业群建设路径的优化。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为例,探讨其在专业群组建中坚持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性、专业群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专业群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 集聚效应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效应与集聚战略 被引量:37
13
作者 张体勤 刘军 杨明海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2,共3页
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是一定数量的人才资源以知识型组织为单元的汇集、协作、竞争、创新的过程。人才集聚产生集聚效应,对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持续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应根据人才集聚效能成熟度模型和组织内外部环境,以提高知识型组织的... 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是一定数量的人才资源以知识型组织为单元的汇集、协作、竞争、创新的过程。人才集聚产生集聚效应,对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持续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应根据人才集聚效能成熟度模型和组织内外部环境,以提高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能力为目标,以和谐知识团队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构建知识型组织人才集聚战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型组织 人才集聚 集聚效应 集聚战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聚效应、集聚效率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化 被引量:56
14
作者 高鸿鹰 武康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从城市集聚效应的视角,分析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结构性变化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集聚效应的城市总量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然后应用OLS方法估算我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平均集聚效应指数和平均集聚效率指数,并对比分析其... 本文从城市集聚效应的视角,分析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结构性变化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集聚效应的城市总量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然后应用OLS方法估算我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平均集聚效应指数和平均集聚效率指数,并对比分析其对城市规模分布变化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平均集聚效率指数的高低与城市规模分布比重的增减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效应 积聚效率 城市规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产业集聚效应 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孔令丞 谢家平 刘宇龙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99,共5页
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使园区具有“资源减量化”和“扩充环境容量”等生态性特征。为此,应提倡建立市场主导和政府辅助的二元机制,加强集聚效应和循环经济的互动;建立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的传导机制,形成技... 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使园区具有“资源减量化”和“扩充环境容量”等生态性特征。为此,应提倡建立市场主导和政府辅助的二元机制,加强集聚效应和循环经济的互动;建立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的传导机制,形成技术创新冲动;推进园区向生态型升级,强化传导机制在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中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 循环经济 传导机制 市场主导 动工 互动 创新能力 扩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集聚效应与最优规模演进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子江 张剑锋 冯长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6,72,共7页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建立城市群集聚效应模型并对中原城市群最优规模进行测算。中原城市群集聚效应的主要来源为中间投入品市场,产品多样性带来的规模弹性为0.192,中间投入品替代弹性为2.700,规模外部性带来的规模弹性为0.440;通勤和运输...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建立城市群集聚效应模型并对中原城市群最优规模进行测算。中原城市群集聚效应的主要来源为中间投入品市场,产品多样性带来的规模弹性为0.192,中间投入品替代弹性为2.700,规模外部性带来的规模弹性为0.440;通勤和运输成本等因素并不显著影响城市总产出,中原城市群目前并未存在明显抑制集聚的拥挤效应。最优规模测算结果表明:1996—2006年,中原城市群的所有城市均低于城市最优规模,户籍制度造成了工人实际收入的下降,市场化促进了城市群内的每个城市自发地向最优规模演进,差距年均缩小2.6%;2006—2011年,政府规划新城加速了这一差距的缩小,但同时郑州和洛阳的城市规模出现了"过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效应 最优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信息集聚效应与交易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永林 张春杨 李晓峰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2-62,共11页
本文从市场交易这个角度来研究信息和效率问题.主要结果,1)提出了市场信息多样化和集聚的概念,并给出了信息集聚的数学表述;2)建立了不完全市场交易的讨价———还价交易谈判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多阶段交易的贝尔曼方程;3)以此证明了市场... 本文从市场交易这个角度来研究信息和效率问题.主要结果,1)提出了市场信息多样化和集聚的概念,并给出了信息集聚的数学表述;2)建立了不完全市场交易的讨价———还价交易谈判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多阶段交易的贝尔曼方程;3)以此证明了市场信息的集聚效应,产生报酬递增和提高市场流动性.这是市场信息更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机理,而不仅仅是通过解决多重均衡和降低交易费用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此本文作进一步证明,信息并不是抽象的市场因素,而是具有实际内在价值的资源.其作用不止是影响效率,更提高总量价值.因为它们减少了交易时间(搜寻时间和谈判时间).这是本文的重要性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信息集聚 集聚效应 交易时间 报酬递增 市场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4
18
作者 张同全 王乐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71,共8页
本文建立了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三大制造业基地各市的人才集聚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市人才集聚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苏州、广州、青岛、南京、杭州、无锡等市人才集... 本文建立了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三大制造业基地各市的人才集聚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市人才集聚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苏州、广州、青岛、南京、杭州、无锡等市人才集聚效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基地 人才集聚效应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唐朝永 牛冲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协同创新网络和人才集聚效应是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已有文献很少对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进行研究。基于太原市168家科技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中介效应检... 协同创新网络和人才集聚效应是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已有文献很少对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进行研究。基于太原市168家科技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对人才集聚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才集聚效应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才集聚效应在协同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网络 人才集聚效应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胡艳 朱文霞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4,共10页
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划分为集聚效应和与其他产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利用中国252个城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重点探索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利润率提高的作用。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 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划分为集聚效应和与其他产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利用中国252个城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重点探索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利润率提高的作用。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明显,对于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在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作用未能显现。针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效应,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协同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