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集装箱养殖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冯浪 赵凤 覃普 《农技服务》 202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集装箱养殖是发展生态渔业的重要技术模式,推广集装箱养殖有利于水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促进贵州省集装箱养殖模式发展提供参考,总结贵州省集装箱养殖发展概况及主要应用的技术模式,分析该模式推广中存在的养殖成本高、基地建设不规范... 集装箱养殖是发展生态渔业的重要技术模式,推广集装箱养殖有利于水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促进贵州省集装箱养殖模式发展提供参考,总结贵州省集装箱养殖发展概况及主要应用的技术模式,分析该模式推广中存在的养殖成本高、基地建设不规范、从业者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设施用地受限问题,从加快地方性集装箱养殖技术标准规范制定、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提升养殖综合效益、完善政策支持与保障、加强养殖尾水处理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集装箱养殖 模式 现状 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对乌鳢营养组成、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雅丽 王语同 +6 位作者 孙晶 卢运超 陈天楠 王于众 舒锐 吴丛迪 胡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3-585,共13页
为了解可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对乌鳢营养组成、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乌鳢(Channa Argus)(TW)作为对照,比较了其与可控式集装箱养殖乌鳢(JW)在肌肉营养组成(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组织形态(肌肉、肠道)等方面的... 为了解可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对乌鳢营养组成、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乌鳢(Channa Argus)(TW)作为对照,比较了其与可控式集装箱养殖乌鳢(JW)在肌肉营养组成(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组织形态(肌肉、肠道)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两种养殖模式下乌鳢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两种养殖模式的乌鳢肌肉检测出了16种常见氨基酸,其中TW组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JW组(P<0.05),JW组总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TW组(P<0.05);两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TW组乌鳢肌肉中检测出10种脂肪酸,JW组乌鳢肌肉中检测出11种脂肪酸;TW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JW组(P<0.05),JW组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之和显著高于TW组(P<0.05);且JW组乌鳢肌肉脂肪酸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总饱和脂肪酸的比值>0.4,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ω-3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比值<4,各种脂肪酸比例更均衡,营养价值更高。两种养殖模式的乌鳢肌肉中检出的5种有害重金属As、Cd、Cr、Hg和Pb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含有的3种微量元素(Cu、Se、Zn)中,只有Se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JW>TW,P<0.05)。两组养殖模式中,TW组乌鳢的肌纤维比JW组的更细,体现为密度大、直径小,肌间脂肪高于JW组,表明TW组乌鳢肉质口感更好。而JW组乌鳢肌肉的肌纤维横截面积更大,表明JW组乌鳢运动量较大,生长更快。JW组乌鳢肠道的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多于TW组,表明JW组乌鳢肠道对营养的吸收更好,且能更好的保护肠道健康。JW组乌鳢的肠道皱壁相比TW组更宽,隐窝更深,表明JW组乌鳢肠道对营养的吸收效率更高。两种养殖模式下乌鳢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有显著差异(P<0.05),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梭菌科(Clostridiaceae_1)在JW组乌鳢肠道中丰度最高,是JW组的肠道优势菌群;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梭杆菌科(Fusobacteriaceae)在TW组乌鳢肠道中丰度最高,是TW组的肠道优势菌群。研究结果从多个角度评价了新型集装箱控制养殖模式对乌鳢品质的影响,为集装箱养殖模式的技术创新和水产养殖模式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可控式集装箱养殖 营养成分 微观组织结构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集装箱养殖系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3
作者 杨建敏 《江西水产科技》 2019年第4期11-12,共2页
集装箱养殖模式可替代自然水域的传统高污染养殖模式,占地面积小,耗能低,有助于突破土地、环保和人力等资源要素瓶颈;提质增效大,单位产出高,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业经济效益;可工业化、智能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关键词 陆基养殖 集装箱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循环水绿色养殖技术
4
作者 吴敏 魏涛 +1 位作者 陈金良 韦海涛 《河北渔业》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为探索绿色高效水产养殖模式,探究尾水处理新方法,提升设施渔业的综合效益,在对传统集装箱进行改造后,增加蔬菜种植模块,利用水产养殖尾水浇灌蔬菜,并利用蔬菜种植净化水质,实现水体循环高效使用。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绿色循环养殖,建... 为探索绿色高效水产养殖模式,探究尾水处理新方法,提升设施渔业的综合效益,在对传统集装箱进行改造后,增加蔬菜种植模块,利用水产养殖尾水浇灌蔬菜,并利用蔬菜种植净化水质,实现水体循环高效使用。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绿色循环养殖,建立水质监测、粪污收集、恒温供氧、鱼菜共生和智慧渔业等功能模块,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标准化智能化生产的目标。通过多年试验发现,集装箱式鱼菜共生系统可以实现年均效益1 511.24元/m^(2),年种植4~5茬蔬菜。达到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隐忧,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养殖 循环水 鱼菜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推水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秀侠 方婷 +3 位作者 陈金良 高娜 陈诚 卢文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878,共10页
为研究陆基推水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中养殖水体及净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10月对集装箱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水体与净化处理系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及水质理化因子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评价... 为研究陆基推水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中养殖水体及净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10月对集装箱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水体与净化处理系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及水质理化因子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评价养殖水体与净化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在养殖水体内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17属21种,在净化系统水体中共鉴定出8门51属93种,净化系统水体内浮游植物种类数显著大于养殖水体的(r=0.918,P<0.01)。在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分别为2.816×10^(5)cells·L^(-1)和0.021 mg·L^(-1),优势种主要为类颤鱼腥藻(Anabaena oscillarioides)和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r.angustissima);在净化系统水体中,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135×10^(6)cells·L^(-1)和0.763 mg·L^(-1),优势种为被甲栅藻(Scenedesmus armatus)、二形栅藻(Scenedesmus dimorphus)、顶锥十字藻(Crucigenia apiculat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等;净化系统水体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的(P<0.01),且优势种种类较多。净化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均显著高于养殖水体的(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示养殖水体为β-中污染水平,净化系统水体为轻污染水平。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影响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水体与净化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理化因子为pH、比电导率(SPC)、溶解氧(DO)与NO_(3)^(-)-N等,净化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主要与NO_(3)^(-)-N、NO_(2)^(-)-N、光照等因子有关。研究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调控水质条件控制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与净化系统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来维护养殖模式的良好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填料对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废水处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彭磊 邢道超 +1 位作者 王惠姗 舒锐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为探讨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EPP)、悬浮球填料和海绵填料对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废水中细菌吸附性能的差异,以及3种填料挂膜启动和挂膜成熟后对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硝酸盐氮(NO_3^--N)的净水效果,以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废水... 为探讨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EPP)、悬浮球填料和海绵填料对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废水中细菌吸附性能的差异,以及3种填料挂膜启动和挂膜成熟后对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硝酸盐氮(NO_3^--N)的净水效果,以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挂膜的方式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验,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EPP填料对养殖废水中细菌的吸附能力最好,另外两种填料对细菌的吸附能力次之并且差异不显著(P>0.05);3种填料自然挂膜成熟的时间分别为21 d、26 d和30 d;各填料挂膜成熟后处理高浓度NH_4^+-N养殖废水时,NH_4^+-N浓度与NO_2^--N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项式y=ax^2+bx+c进行拟合,NH_4^+-N浓度与NO_3^--N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式y=aln(x)+b进行拟合。研究表明:EPP填料、悬浮球填料和海绵填料均可作为生物填料用于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 生物填料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和溪流养殖马口鱼的营养品质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以琳 周钦 +4 位作者 王扬 王鼎南 姚高华 丁雪燕 陈紫薇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2-15,19,共5页
马口鱼是我省山区的溪流性鱼类,为了解集装箱养殖马口鱼的营养价值,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对比研究集装箱和溪流不同养殖模式下马口鱼营养品质,并开展了相应的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集装箱养殖马口鱼生长情况较好,肥满度和空壳率都比溪流养殖... 马口鱼是我省山区的溪流性鱼类,为了解集装箱养殖马口鱼的营养价值,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对比研究集装箱和溪流不同养殖模式下马口鱼营养品质,并开展了相应的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集装箱养殖马口鱼生长情况较好,肥满度和空壳率都比溪流养殖的马口鱼高。集装箱马口鱼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质量高,而溪流养殖马口鱼则具有低脂、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口感优的特点。溪流养殖马口鱼的感官品质总体评价比集装箱养殖马口鱼高。马口鱼在溪流和集装箱两种养殖模式下,其营养品质发生了改变,各有各的价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溪流养殖 集装箱养殖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渔业集装箱设施养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聂虎子 尹立鹏 《现代农业装备》 2020年第2期59-63,共5页
西藏林芝市场供应的水产品绝大部分由内地通过陆路或空运方式供应,水产设施养殖方面在西藏林芝市尚存空白。在西藏林芝市开展高原渔业集装箱设施养殖试验,通过大力发展集装箱养殖,探索在高原地区发展渔业养殖的新思路、新方法,保障当地... 西藏林芝市场供应的水产品绝大部分由内地通过陆路或空运方式供应,水产设施养殖方面在西藏林芝市尚存空白。在西藏林芝市开展高原渔业集装箱设施养殖试验,通过大力发展集装箱养殖,探索在高原地区发展渔业养殖的新思路、新方法,保障当地水产品供给,可逐步改变水产品基本靠外运和天然捕捞为主的现状。试验结果表明,以集装箱养殖模式养殖罗非鱼、生鱼、宝石鲈、草鱼,平均成活率≥94%,增重率在1.6~5.3 g/d之间,每年的可预期利润达8万元以上。集装箱养殖系统养殖过程无环境污染,产品健康优质、丰富多样,该试验对高原水产养殖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养殖 高原渔业 水产品供给 集装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龙燕 闵文武 +3 位作者 王金乐 陈飞雄 周其椿 吴俣学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4期26-36,共11页
为了解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排放尾水的污染状况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有效管理水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在系统集装箱养殖区的出水口(A)和进水口(B)进行水质监测和浮游植物采样分析,运用差异性分析比较两点的水质状况和浮游植物... 为了解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排放尾水的污染状况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有效管理水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在系统集装箱养殖区的出水口(A)和进水口(B)进行水质监测和浮游植物采样分析,运用差异性分析比较两点的水质状况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运用冗余分析(RDA)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识别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素。结果显示:系统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SS)和总氮(TN),A点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B点,5月的总污染指数最高,系统净化区域对尾水中的氨氮(NH_(4)^(+)-N)和SS的去除率高于其他污染物。系统中检出浮游植物7门58属98种,A点76种,B点81种,均以绿藻门种类为主,A、B两点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2.25×10^(6)cell/L和11.67×10^(6)cell/L,26.69 mg/L和34.23 mg/L,1.87和1.93,0.63和0.64。SS是显著影响A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NH_(4)^(+)-N、TN、总磷(TP)和SS是显著影响B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运用物理过滤和生态净化等方法能有效降低集装箱养殖尾水中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提高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 异位处理 生态池塘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基地尾水水质分析评价
10
作者 王龙燕 闵文武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3期60-64,共5页
为探明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尾水的污染状况,于2020年对遵义市某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基地的尾水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尾水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运用单因子污染物指数法和总污染指数(S)评价尾水中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结果显示:尾水中水温... 为探明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尾水的污染状况,于2020年对遵义市某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基地的尾水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尾水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运用单因子污染物指数法和总污染指数(S)评价尾水中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结果显示:尾水中水温、DO、pH值、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TN、TP和SS平均值分别为(18.41±0.23)℃、(6.19±0.31) mg·L^(-1)、(7.62±0.13) mg·L^(-1)、(2.64±0.16) mg·L^(-1)、(1.23±0.11) mg·L^(-1)、(0.18±0.02) mg·L^(-1)、(5.03±0.32) mg·L^(-1)、(0.68±0.17) mg·L^(-1)和(29.57±1.94) mg·L^(-1)。氨氮、TN和TP平均浓度均低于Ⅴ类水质标准,含氮有机物和SS是主要污染物,5月份的总污染指数最高。根据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尾水中含氮有机物污染指数较高这个研究结果,建议今后加强尾水中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工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 尾水 水质评价 贵州省遵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减排工程设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诗敏 鲍旭腾 +3 位作者 田昌凤 黄一心 徐皓 刘兴国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淡水池塘养殖水体污染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工程设施减少池塘养殖粪便、残饲和尾水排放是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目前,淡水池塘养殖减排工程主要包括:基于人工湿地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三池两坝”池塘养殖水体净... 淡水池塘养殖水体污染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工程设施减少池塘养殖粪便、残饲和尾水排放是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目前,淡水池塘养殖减排工程主要包括:基于人工湿地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三池两坝”池塘养殖水体净化系统、“集装箱+生态池塘”养殖系统、绿色高效圈养系统、植物浮床-池塘复合养殖系统、流水槽-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本研究着重从养殖系统工程构建、运行原理角度,分析上述7种常见工程设施特征。这些设施通过集污、排污、沉淀、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营养元素资源化再利用。受限于技术缺陷、产业基础等,目前池塘养殖减排工程设施推广普及率不高。建议应加强池塘氮、磷等物质循环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积极研发池塘氮、磷污染物高效处理设施,完善池塘养殖减排工程产业链。本研究可为中国淡水池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池塘 人工湿地 集装箱养殖 圈养模式 植物浮床 多层次综合养殖 池塘内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式与池塘养殖草鱼营养品质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月月 傅子昕 +4 位作者 张慧娟 高嵩 舒锐 罗永康 洪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为比较集装箱式与池塘养殖草鱼鱼肉的食用品质差异,以蒸煮得率、色泽、三磷酸腺苷关联物含量、模拟消化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生、熟状态下的品质差异;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 为比较集装箱式与池塘养殖草鱼鱼肉的食用品质差异,以蒸煮得率、色泽、三磷酸腺苷关联物含量、模拟消化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生、熟状态下的品质差异;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气味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集装箱式养殖和池塘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分别为78.59%和85.62%,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2)集装箱式养殖生草鱼的亮度值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但经蒸煮后2种养殖方式的草鱼肉亮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3)集装式养殖生草鱼的鲜味物质(肌苷酸)含量和体外模拟消化后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小分子肽含量高于池塘养殖;4)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腥味物质、水体污染物相对含量和种类都少于池塘养殖草鱼,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风味均优于池塘养殖。与池塘养殖草鱼相比,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具有更好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集装箱养殖 营养 风味
原文传递
生态净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
作者 闵文武 王龙燕 +2 位作者 陈飞雄 周其椿 赵瑞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66-75,共10页
【目的】探明生态净化池塘的水质变化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集装箱+生态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管理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去趋势对应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生态净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 【目的】探明生态净化池塘的水质变化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集装箱+生态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管理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去趋势对应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生态净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生态净化池塘的水温、pH、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硝酸盐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和悬浮物(SS)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19.31℃、8.03、7.60 mg/L、1.69 mg/L、0.81 mg/L、0.17 mg/L、3.71 mg/L、0.68 mg/L和19.70 mg/L,5月TN、TP和NH_(4)^(+)-N显著高于其余月份;共检出浮游动物4类23属38种,以轮虫为主,其次是原生动物,优势种为浮游累枝虫(Epistylis rotan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1.85个/L、0.16 mg/L、1.57和0.71;水温与桡足类物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NH_(4)^(+)-N和TP与轮虫物种密度呈显著正相关,TN与轮虫物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生态净化池塘检出原生动物5种、轮虫26种、枝角类4种和桡足类3种,水温、NH_(4)^(+)-N、TN和TP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NH_(4)^(+)-N、TN和TP对轮虫物种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异位处理 生态池塘 浮游动物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