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可持续雨洪管理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综合效益评估
1
作者 訾妍 钟炜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满足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组合在城市雨洪管理过程中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应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结果指标和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构建不同LID组合方案下的环境-成本效... 为满足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组合在城市雨洪管理过程中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应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结果指标和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构建不同LID组合方案下的环境-成本效益综合评价系统,并通过数值模拟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各备选方案的综合效益。为验证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将9种不同布设比例的LID组合分别嵌入实际项目中进行模拟和评估。结果表明,综合效益最高的LID组合为“45%的绿色屋顶+15%的植草沟+30%的雨水花园+70%的透水铺装”,其径流总量削减率为52.83%、4类污染负荷削减率均为80%以上且每年消耗的总成本费用为22 416 350元。该评价体系为优化城市可持续雨洪管理提供新思路,同时为建设开发海绵城市提供方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综合效益评估 管理模型 可持续管理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雨洪控制效果分析——以南昌工程学院瑶湖校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景嵘 刘卫林 +3 位作者 万一帆 刘建武 钟璟颢 刘丽娜 《人民珠江》 2024年第6期118-126,共9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以南昌工程学院瑶湖校区为研究区域,利用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构建了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并加入低影响开发设施(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分析在LID设...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以南昌工程学院瑶湖校区为研究区域,利用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构建了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并加入低影响开发设施(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分析在LID设施建设前后,不同重现期暴雨情况下LID设施对研究区域降雨径流的控制效果,为海绵校园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SWMM模型雨洪模拟的结果在参数调整后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2)LID设施对降雨径流有较好的控制效果;(3)LID设施建设后对研究区域排水口峰值流量有较好的削减效果,随着暴雨重现期的减小,削减率基本维持不变,对排水口峰现时刻延迟效果增强;(4)LID设施建设后对研究区域内各子汇水区峰现时刻的径流量减少了约0.02 m^(3)/s,学生宿舍、图书馆等降雨径流较大的区域峰现时刻的径流量可降低至0.05 m^(3)/s左右,减小了降雨径流对师生出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城市内涝 LID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成都市降雨-径流响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婷婷 韩迅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随着大型都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内涝的情形也日益频繁,解析城市降雨-径流响应规律是进行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成都市二环路以内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WMM模型,通过构建成都市雨洪模型,模拟多种重现期条件下的降雨... 随着大型都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内涝的情形也日益频繁,解析城市降雨-径流响应规律是进行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成都市二环路以内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WMM模型,通过构建成都市雨洪模型,模拟多种重现期条件下的降雨径流过程。结果表明,同一透水率的子汇水区在不同空间分布下的径流系数和峰现时间未见明显差异,而峰值系数则表现出差异性和随机性。在同一设计降雨条件下,透水率的减小使得径流系数逐渐增加,峰现时间逐渐减少,部分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市城市防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响应 swmm 透水率 城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模拟雨洪原理剖析及应用建议 被引量:50
4
作者 芮孝芳 蒋成煜 +1 位作者 陈清锦 丁小燕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对SWMM模型结构和参数的剖析,证明其对城市雨洪形成过程的描述是符合迄今为止人们对城市产汇流规律的认知的。采用的产流分析方法以水文学为基础,汇流分析方法以水力学为基础,其物理概念清晰。包含的参数大多具有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 通过对SWMM模型结构和参数的剖析,证明其对城市雨洪形成过程的描述是符合迄今为止人们对城市产汇流规律的认知的。采用的产流分析方法以水文学为基础,汇流分析方法以水力学为基础,其物理概念清晰。包含的参数大多具有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但有些参数之间存在互补性或相依性,这就要求在率定这些参数时应设法减少"异参同效"的影响。汇水区出口的雨洪过程的复合采用同时刻叠加的方法,表明来自不同部分洪水的相互干扰是被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城市 产汇流理论 参数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低影响开发模式雨洪控制利用效果模拟与评估 被引量:53
5
作者 何爽 刘俊 朱嘉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45,共4页
以江苏省淮安市郦城国际小区为例,介绍了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运用SWMM模型模拟了该区域现状用地场景及下凹式绿地、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3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下的管道出口断面径流过程,评... 以江苏省淮安市郦城国际小区为例,介绍了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运用SWMM模型模拟了该区域现状用地场景及下凹式绿地、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3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下的管道出口断面径流过程,评估了不同LID措施的雨洪控制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各LID措施均具有减小径流系数、削减洪峰流量、推迟峰现时刻的作用,其雨洪控制利用效果在低重现期更显著,尤以组合LID措施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低影响开发 控制利用 模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城市雨洪模型模拟研究——以广东东莞市东城牛山汇水片区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韩娇 万金泉 马邕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3,共4页
为研究城市雨洪规律及城市化对雨洪的影响,指导城市防洪排涝,以SWMM为研究工具,东莞市东城牛山汇水片区为研究对象,经过汇水子流域划分、管网系统概化、参数设置调试等步骤构建了研究区域的城市雨洪模型,并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不同降雨... 为研究城市雨洪规律及城市化对雨洪的影响,指导城市防洪排涝,以SWMM为研究工具,东莞市东城牛山汇水片区为研究对象,经过汇水子流域划分、管网系统概化、参数设置调试等步骤构建了研究区域的城市雨洪模型,并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不同降雨重现期、不同城市化程度设计情境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所构建模型可以对城市雨洪过程进行全程动态模拟;模拟发现随着重现期的增加,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都明显增加,且增幅逐渐减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降雨入渗量减少,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增大,径流系数不断增高,洪涝灾害的风险升高,且短重现期的降雨条件下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城市模型 模拟研究 重现期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SWMM的城市雨洪模型构建模拟与效益评价--以厦门市马銮湾片区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红 林孟 陈江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2期112-119,共8页
文章以厦门市马銮湾海绵城市试点区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对试点区进行地形参数计算处理,构建SWMM雨洪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并进行雨洪措施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1)雨洪模型的构建与暴雨径流模拟在率定和验证过程中表现出较... 文章以厦门市马銮湾海绵城市试点区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对试点区进行地形参数计算处理,构建SWMM雨洪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并进行雨洪措施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1)雨洪模型的构建与暴雨径流模拟在率定和验证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2)雨洪模型构造及其成果对城市局部区域防灾防洪具有参考作用,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相应技术支持。(3)雨洪工程的建设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更是有效促进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swmm 模型 综合效益评价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SWMM的雨洪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立辉 陈欣 闫福恩 《市政技术》 2020年第4期183-188,共6页
SWMM模型成功运行的关键在于模型前期数据的处理及导入,但由于模型模拟所需的下垫面资料繁杂庞大,所以直接利用SWMM模型进行处理较为困难。GIS作为一款现代化的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模型构建所需的子汇水区划分、管网概化以... SWMM模型成功运行的关键在于模型前期数据的处理及导入,但由于模型模拟所需的下垫面资料繁杂庞大,所以直接利用SWMM模型进行处理较为困难。GIS作为一款现代化的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模型构建所需的子汇水区划分、管网概化以及平均坡度、不透水面积率等属性的计算与提取。为评估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为例,基于GIS进行资料的前期处理并导入SWMM模型,最后利用实测降雨曲线与模型模拟曲线的趋势拟合程度判断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SWMM模型能够对雨洪过程进行较好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swmm 模型 管网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的7种城市雨洪管理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玥 俞快 +1 位作者 程娘珠 佘美萱 《广东园林》 2016年第4期9-13,共5页
现代城市降雨径流量增大、峰值增加和径流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国外以"尊重自然、结合自然"为核心理念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雨洪管理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以国外应用于LI D的7种城市雨洪管理模型为研... 现代城市降雨径流量增大、峰值增加和径流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国外以"尊重自然、结合自然"为核心理念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雨洪管理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以国外应用于LI D的7种城市雨洪管理模型为研究对象,概述其模拟原理、方法和适用范围。通过比较分析,表明:7种雨洪管理模型都适用于LID设施单因素评估模拟,但没有一种模型可以全面模拟LID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型 低影响开发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济南城市雨洪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喻海军 黄国如 武传号 《水资源研究》 2012年第6期433-439,共7页
在城市尺度上构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济南市城市雨洪模型,利用2006年和2007年暴雨洪水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能为济南市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构建的城市雨洪模型对济南市城市排水系统... 在城市尺度上构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济南市城市雨洪模型,利用2006年和2007年暴雨洪水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能为济南市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构建的城市雨洪模型对济南市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检验与评价,并对济南市应对突发性暴雨防灾减灾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剖析,以检验该模型在城市雨洪防灾减灾分析评价以及规划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模型 swmm模型 济南市 山前平原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洪管理模型的旧区海绵城市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高尚 徐真真 《市政技术》 2018年第4期158-162,共5页
首先对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设计流程和设计指引。针对天津市某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项目,按照笔者确定的技术路线进行海绵城市改造设计,并采用雨洪管理模型对海绵城市改造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对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设计流程和设计指引。针对天津市某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项目,按照笔者确定的技术路线进行海绵城市改造设计,并采用雨洪管理模型对海绵城市改造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模拟2年一遇120 min降雨分析后发现,实施海绵城市改造后的总径流量削减率可达到57.98%,径流峰值削减效果显著,LID设施发挥了较强的蓄水、滞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改造 管理模型 LID设施 老旧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城市内涝低影响措施下雨洪效果模拟
12
作者 孙思阳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2期218-221,226,250,共6页
为提高辽西地区城市内涝治理规划的科学性,文章结合对SWMM模型不同城市内涝低影响措施进行雨洪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植草洼地措施相比于渗透型铺设及植被过渡带对于城市暴雨削峰效应最为明显,适合于辽西地区城市内涝低影响措施的制定。... 为提高辽西地区城市内涝治理规划的科学性,文章结合对SWMM模型不同城市内涝低影响措施进行雨洪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植草洼地措施相比于渗透型铺设及植被过渡带对于城市暴雨削峰效应最为明显,适合于辽西地区城市内涝低影响措施的制定。研究成果对于城市地区低影响措施的科学制定和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低影响措施 swmm模型 效果模拟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构建邯郸市某区SWMM雨洪模型的方法研究
13
作者 何立新 宋晓旭 +1 位作者 雷晓辉 张峥 《海河水利》 2023年第9期90-97,共8页
以河北省邯郸市某区雨水管网为例,通过建立GIS管网、划分子汇水区、构建地面高程图、绘制土地利用类型图及计算模型参数,借助GIS空间数据及融合理论和SWMM产流、汇流理论搭建雨洪模型,模拟4种不同重现期的降雨情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 以河北省邯郸市某区雨水管网为例,通过建立GIS管网、划分子汇水区、构建地面高程图、绘制土地利用类型图及计算模型参数,借助GIS空间数据及融合理论和SWMM产流、汇流理论搭建雨洪模型,模拟4种不同重现期的降雨情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模型运行后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模型的准确性高、适用性强,连续性误差均在5%以内,可直观反映雨洪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swmm 水管网 综合管理系统 峰值流量 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及GIS技术的城市雨洪调控情景模拟——以镇江市城区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诚 张晓祥 +1 位作者 韩炜 刘昌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解决城市区域在发生暴雨后的内涝问题和探讨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对城市雨洪的调控效果,选取近年内涝频发的镇江市老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模型构建该地区排水系统模型,模拟了符合当地防洪标准的30 a一遇暴雨条件下管网系统运行情... 为解决城市区域在发生暴雨后的内涝问题和探讨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对城市雨洪的调控效果,选取近年内涝频发的镇江市老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模型构建该地区排水系统模型,模拟了符合当地防洪标准的30 a一遇暴雨条件下管网系统运行情况;然后,以淹没较为严重的汇水区为研究对象,布设4种LID措施及不同组合模拟8种情景下径流控制情况;最后,在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的建筑物屋顶上随机布设20%,50%,80%的绿色屋顶设施(GR),从空间尺度对比汇水区径流系数对不同比例LID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遭遇30 a一遇暴雨情景下,研究区内超过半数的节点和管网发生溢流或超载现象。(2) LID措施对控制城市雨洪有较好的效果,以S424汇水区为例,在径流量控制效果上,透水铺装>LID组合>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在洪峰流量削减率上,透水铺装和雨水花园效果较好。(3)随着LID措施布设比例的增加,控制径流的效果越来越好,当区域内随机布设80%的绿色屋顶后,汇水区平均径流系数Ψ缩减60.39%。LID设计方案对海绵城市雨洪调控效果明显,可为当地内涝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控 情景模拟 低影响开发 swmm模型 GIS 海绵城市 镇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精度在城市雨洪模拟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杨新星 李江云 常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40,94,共5页
针对区域总体排水规划、径流污染模拟时遇到的建模精度问题,基于暴雨管理模型SWMM,构建H市某小区降雨径流模拟系统,根据不同子汇水区面积划分精度,研究了高、中、低三种精度模型对城市雨洪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降雨条件下,水量... 针对区域总体排水规划、径流污染模拟时遇到的建模精度问题,基于暴雨管理模型SWMM,构建H市某小区降雨径流模拟系统,根据不同子汇水区面积划分精度,研究了高、中、低三种精度模型对城市雨洪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降雨条件下,水量的模拟结果受模型精度影响较大,而在长序列降雨条件下影响较小;在单一降雨条件及长序列降雨条件下,水质的模拟结果均受模型精度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模型精度 城市 模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兰州交通大学校园区城市雨洪模拟及LID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碧云 任建民 +1 位作者 张进丽 王元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2,共4页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从海绵城市视角出发,利用美国暴雨管理模型(SWMM)建立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雨洪径流模型,针对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和城市内涝的矛盾,选择适合研究区的LID措施,模拟研究区在不同LID措施下不同重现期时的雨洪调控效果。结果表...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从海绵城市视角出发,利用美国暴雨管理模型(SWMM)建立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雨洪径流模型,针对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和城市内涝的矛盾,选择适合研究区的LID措施,模拟研究区在不同LID措施下不同重现期时的雨洪调控效果。结果表明,LID措施组合布置时对研究区径流的消减作用最好,其中径流总量消减率和径流峰值消减率最高可达58.9%、57.0%;峰现时间最大可推迟12min。在小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的雨洪调控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模拟 LID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措施的山地城市雨洪管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浩 李莉 +1 位作者 艾海男 何强 《环境影响评价》 2018年第3期76-81,91,共7页
为解决山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水生态问题,以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嘴区域为例,依据现有的城市规划建立SWMM雨洪控制模型,介绍了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运用SWMM模型在设计重现期分别为1 a、3 a、5 a、10 a、20 a的不同雨情下,模拟分... 为解决山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水生态问题,以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嘴区域为例,依据现有的城市规划建立SWMM雨洪控制模型,介绍了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运用SWMM模型在设计重现期分别为1 a、3 a、5 a、10 a、20 a的不同雨情下,模拟分析出LID设施实施前后研究区域的雨水总排放量情况、排水管流量及降雨径流变化。结果表明,LID设施可以削减降雨径流、推迟径流量峰值时刻、缓解排水管网压力,研究区域LID设施控制指标设计取值为绿色屋顶17%、道路透水铺装49%、广场透水铺装41%、植草沟2%、下凹式绿地3%时,可达到80%径流控制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型 LID措施 山地城市 模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南昌市青山湖片区雨洪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保建 詹健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7年第5期33-37,共5页
通过分析南昌市青山湖片区雨洪特点,利用SWMM建立了南昌市青山湖片区雨洪管理模型。选用南昌市有代表性的2场暴雨过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选用南昌市有代表性的1场暴雨过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得出了适合南昌市青山湖片区的模型参... 通过分析南昌市青山湖片区雨洪特点,利用SWMM建立了南昌市青山湖片区雨洪管理模型。选用南昌市有代表性的2场暴雨过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选用南昌市有代表性的1场暴雨过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得出了适合南昌市青山湖片区的模型参数:透水区与不透水区的洼蓄量分别为6.4 mm、3.3 mm;Horton公式最大入渗率、最小入渗率、下渗衰减系数分别为76.3 mm/h、3.15 mm/h、0.000 6;管道、透水区、不透水区的曼宁粗糙系数分别为0.014、0.016、0.028。最后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模型的计算值跟实测值非常接近,最终确定了南昌市青山湖区雨洪管理模型,为南昌市防洪减灾、预报分析和风险评估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模型 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铁路车站片区雨洪模拟及低影响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媛雯 鲍学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9,共7页
[目的]减轻西北地区高速铁路车站片区建设过程引起的水资源矛盾问题,实现铁路车站片区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高速铁路绿色施工.[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西客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 [目的]减轻西北地区高速铁路车站片区建设过程引起的水资源矛盾问题,实现铁路车站片区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高速铁路绿色施工.[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西客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研究了传统开发下的雨水径流效应,并对采用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及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组合措施方案3种低影响开发(LID)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不同LID措施均能有效削减径流总量、洪峰流量、溢水量及延后峰现时间,其中组合LID方案的控制效果最佳,对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削减率高达75.9%和41.6%;透水铺装和生物滞留池对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的削减效果较显著;绿色屋顶单独铺设时,雨洪控制效果较差.[结论]合理采用LID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雨水的可持续管理,减小铁路车站片区的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管理 swmm 低影响开发 铁路车站片区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模型的北京浅山区雨洪管理措施探究——以夹括河上游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俏 刘喆 +2 位作者 吕英烁 余曦璇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目的】浅山区是城市的生态屏障,由于浅山区的地形坡降较大,且洪峰汇流时间较短,极易形成季节性洪水,导致雨洪灾害。本文旨在探究合理的浅山区雨洪管理方式,研究不同雨洪管理情景在山地中的适用性。【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浅山区夹括河... 【目的】浅山区是城市的生态屏障,由于浅山区的地形坡降较大,且洪峰汇流时间较短,极易形成季节性洪水,导致雨洪灾害。本文旨在探究合理的浅山区雨洪管理方式,研究不同雨洪管理情景在山地中的适用性。【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浅山区夹括河上游区域为例,基于HEC-HMS和HEC-RAS等水文模型模拟10年一遇设计降雨下的雨洪径流过程,对比分析3种不同的雨洪管理情景(传统管理情景、低影响开发情景和自然情景)在雨洪调控效果、生态环境影响和景观效果3个方面的综合调控效果,从而探究不同浅山区雨洪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1)在雨洪调控效果方面,传统管理情景、低影响开发情景的蓄水容量分别是自然情景下的3.8倍、5.0倍,最大淹没范围较自然情景增大了2.0%、1.2%,传统管理情景、低影响开发情景对峰值流量的削减率分别为18.3%、31.5%,峰现时间分别推迟35 min、45 min。(2)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低影响开发模式对于河道植被环境和水文连通性的积极效应大于传统管理模式和自然模式。(3)在景观效果方面,低影响开发情景在水体范围和环境契合度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结论】(1)相比于传统雨洪管理模式,低影响开发模式具有良好的雨洪调蓄作用,能增大雨水存蓄容量、削减峰值流量、推迟峰现时间,此外低影响开发模式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并且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因此通过综合判断,低影响开发情景更适用于本文的研究流域中。(2)低影响开发模式能发挥浅山区的地形优势,通过在地形平缓处设计雨水蓄水池来收集上游汇水。同时低影响开发模式按照海绵城市的设计规范制定雨洪目标,实现河道上游汇水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85%,兼顾了河道生态和景观的需求。(3)研究发现HEC-RAS水文模型可以量化并可视化不同雨洪管理情景,为浅山区雨洪管理建设提供技术支持。(4)研究强调每个区域的特殊性,浅山区雨洪管理措施从另一层面扩展了低影响开发情景的应用,表明传统水利设施也同样适用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山区 管理措施 低影响开发 HEC-RAS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