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比较
1
作者 齐姗 孙红丽 +1 位作者 马斌 李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美洛昔康片治疗,大剂量组给予每次20 mg雷公藤总苷,小剂量组给...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美洛昔康片治疗,大剂量组给予每次20 mg雷公藤总苷,小剂量组给予每次10 mg雷公藤总苷,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关节功能障碍分级、晨僵时间、关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大剂量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关节功能障碍分级I级人数明显多于小剂量组(P<0.05),Ⅲ级人数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晨僵时间、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水平、IL-6、ESR、RF、CRP水平低于小剂量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大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略多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美洛昔康片的疗效优于小剂量雷公藤联合美洛昔康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雷公藤总苷给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总苷 不同剂量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雷公藤总苷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被引量:8
2
作者 杨炳中 何杨帆 +1 位作者 谭中友 谭汉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9-380,394,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雷公藤总苷联合蝮蛇抗栓酶(LTA方案)治疗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60例确诊为HBV-GN患儿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拉米夫定100mg/d,1次/d,口服12个月;雷公藤总苷片0.5mg/(...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雷公藤总苷联合蝮蛇抗栓酶(LTA方案)治疗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60例确诊为HBV-GN患儿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拉米夫定100mg/d,1次/d,口服12个月;雷公藤总苷片0.5mg/(kg.d),2次/d,口服,12个月;蝮蛇抗栓酶0.01U/(kg.d)静脉滴注,1次/d,治疗3d。对照组仅予雷公藤总苷0.5mg/(kg.d)治疗12个月。疗程结束后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判定标准判定二组患儿的疗效。采用PEMS3.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儿临床控制10例(33.3%),显效9例(30.0%),有效10例(3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20.0%),显效4例(13.3%),有效10例(33.3%),无效10例(33.3%),总有效率66.7%。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尿蛋白总有效率93.3%,尿红细胞总有效率96.6%;而对照组分别为76.6%和80.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肝肾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更明显,二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雷公藤总苷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儿童HBV-GN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雷公藤总苷 蝮蛇抗栓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苷对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太光 邓正华 黄善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15-1316,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苷治疗小儿肾病型紫癜性肾炎(HSPN)的机制。方法将肾病型HSPN患儿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1、2组。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目,比较3组GCR数及复发次数。并设健康对照组57例。结果肾病型HSPN患...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苷治疗小儿肾病型紫癜性肾炎(HSPN)的机制。方法将肾病型HSPN患儿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1、2组。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目,比较3组GCR数及复发次数。并设健康对照组57例。结果肾病型HSPN患儿初次入院治疗前GCR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用糖皮质激素(GC)泼尼松治疗1周各组GCR数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3周测GCR,对照组较1周时有升高,研究1和2组较对照组明显回升。随访3个月~5年,复发次数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1和2组。结论雷公藤总苷治疗肾病型HSPN明显有效。不仅可减少泼尼松剂量,还明显减少复发次数。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抵抗GC对GCR的下降调节作用,从而增强GC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苷 紫癜性肾炎 肾病型 糖皮质激素受体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总苷治疗IgA肾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蔡辉 梁萌 +1 位作者 许树根 孙琪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90-691,共2页
目的比较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总苷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经肾穿刺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5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服用雷公藤总苷;治疗组30例,服用正清风痛宁。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研究开始时各项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 目的比较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总苷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经肾穿刺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5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服用雷公藤总苷;治疗组30例,服用正清风痛宁。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研究开始时各项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时,对照组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RBC计数下降比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副作用出现总频数为26%;而治疗组副作用出现总频数为10%。结论雷公藤总苷与正清风痛宁治疗IgAN,对于肾小球肾炎的蛋白尿及镜下血尿均有明显疗效,但正清风痛宁较雷公藤总苷副作用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清风痛宁 雷公藤总苷 IGA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苷加泼尼松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文浩 郭雪芹 魏自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44-1345,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苷加泼尼松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方法1996年2月~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初发HSPN患儿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5~8岁3例,8~11岁11例,11~14岁6例;水肿15例,高血压11例,血尿+~+++20例,尿蛋...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苷加泼尼松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方法1996年2月~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初发HSPN患儿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5~8岁3例,8~11岁11例,11~14岁6例;水肿15例,高血压11例,血尿+~+++20例,尿蛋白+~+++18例。予雷公藤总苷片1mg/(kg.d),2、3次/d口服;泼尼松片2mg/(kg.d),采用中长程疗法。对照组18例,症状、体征及病程与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仅予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表现改变、消除水肿时间、高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消失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雷公藤总苷加泼尼松治疗HSPN的疗效优于单用泼尼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苷 泼尼松 紫癜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苷加川芎嗪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丁显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22-823,共2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苷加川芎嗪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紫癜性肾炎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均口服雷公藤总苷1 mg/(kg·d),治疗组加用川芎嗪2~4 mg/(kg·d)静滴,2~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苷加川芎嗪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紫癜性肾炎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均口服雷公藤总苷1 mg/(kg·d),治疗组加用川芎嗪2~4 mg/(kg·d)静滴,2~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血凝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雷公藤总苷加川芎嗪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用雷公藤总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紫癜性 雷公藤总苷 川芎嗪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总苷片治疗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祝守敏 彭莉 周凡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8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总苷片治疗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总苷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联合雷公藤总苷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总苷片治疗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总苷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联合雷公藤总苷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总苷治疗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自身免疫性 雷公藤总苷 依巴斯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应用雷公藤总苷加泼尼松治疗效果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桂香 王振富 《黑龙江科学》 2016年第2期27-27,31,共2页
为分析采用雷公藤总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我们选取从近四年于我院治疗HSPN初发患儿中随机选取部分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雷... 为分析采用雷公藤总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我们选取从近四年于我院治疗HSPN初发患儿中随机选取部分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雷公藤总苷片进行联合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儿经中长程治疗后,观察组在紫癜消除、血压恢复\尿蛋白与尿潜血转阴等相关指标的恢复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p〈O.05),此外观察组的复发率也显著小于对照组(p〈O.05)。这说明,在泼尼松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雷公藤总苷联合治疗HSPN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仅采用泼尼松单药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雷公藤总苷 泼尼松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陈士军 朱卫民 田培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及常规治... 目的探讨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及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疼痛程度、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关节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关节疼痛程度降低,双手平均握力升高,IL-6、ESR、CRP、R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显著减少,关节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双手平均握力显著升高,IL-6、ESR、CRP、RF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功能障碍分级Ⅰ级比例升高及Ⅱ级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8,P=0.253),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能更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因子水平及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雷公藤总苷 甲氨蝶呤 关节痛 红细胞沉降率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与双倍剂量雷公藤总苷联用治疗大量蛋白尿型IgA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采忠 《中国乡村医药》 2009年第12期37-38,共2页
为探讨糖皮质激素与双倍剂量雷公藤总苷联用治疗IgA肾病大量蛋白尿的效果,我们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双倍剂量雷公藤总苷治疗大量蛋白尿型IgA肾病,并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做比较,发现前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治疗 IGA肾病 雷公藤总苷 联用治疗 双倍剂量 蛋白尿型 大量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Ⅲ、IV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屠伟平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22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总苷联合前列地尔(凯时)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各40例,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1个月以上。将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A... 目的观察雷公藤总苷联合前列地尔(凯时)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各40例,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1个月以上。将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凯时组)与B组(雷公藤总苷联合凯时组),将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C组(凯时组)与D组(雷公藤总苷联合凯时组)。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Alb)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Alb改善程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组Alb改善程度好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指标变化不大。结论雷公藤总苷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使用A C E I或A R B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原因可能与雷公藤总苷联合凯时治疗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苷 前列地尔 尿微量白蛋白 肝肾功能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雷公藤总苷治疗肾病综合征并股骨头坏死一例
12
作者 陈光磊 汪建国 +1 位作者 李长春 周柱亮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S1期100-100,共1页
1病例资料男,25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2年住院。2年前曾因双下肢水肿、尿少、腹胀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诊断为肾小球轻微病变,予足量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6周后临床缓解,1年后停用糖皮质激素。6个月前出现双侧髋... 1病例资料男,25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2年住院。2年前曾因双下肢水肿、尿少、腹胀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诊断为肾小球轻微病变,予足量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6周后临床缓解,1年后停用糖皮质激素。6个月前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股骨头坏死 来氟米特 雷公藤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程治疗肾病样患儿中应用泼尼松加雷公藤总苷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梁梦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95-95,共1页
探究分析中长程治疗肾病样患儿中应用泼尼松加雷公藤总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肾病样患儿,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所有患儿治疗前均实施尿常规、血常规、结核菌素... 探究分析中长程治疗肾病样患儿中应用泼尼松加雷公藤总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肾病样患儿,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所有患儿治疗前均实施尿常规、血常规、结核菌素及肾肝功能等检查,并根据患儿病情实施抗感染、去除诱因、抗凝及抗过敏等支持性治疗。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泼尼松治疗,在对照组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加服雷公藤总苷。观察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总苷联合泼尼松中长期治疗肾病样患儿,能够有效治疗患儿疾病,且患儿没有出现白细胞、肝功能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雷公藤总苷 中长程治疗 肾病样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苷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添标 覃远汉 +1 位作者 苏丽娜 雷凤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08-1312,共5页
目的评价雷公藤总苷(TG)和糖皮质激素(GC)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提供指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清华同方、重庆维普数据库,时间为该数据库建立至2009年12月31日,全面收集有关TG... 目的评价雷公藤总苷(TG)和糖皮质激素(GC)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提供指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清华同方、重庆维普数据库,时间为该数据库建立至2009年12月31日,全面收集有关TG和GC治疗HSPN的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Shekelle等建议的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应用Revman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及其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表示。结果共检索到HSPN相关文献62篇,其中51篇文献不符合纳入标准予以排除。其中1篇文献将治疗组分为TG组、GC组和TG联合GC组。TG联合GC组与GC组治疗有效率、24 h尿蛋白总量、血浆蛋白、血肌酐、治疗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用TG和单用GC的文献分析中,二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8)。结论单用TG或联合GC在治疗HSPN效果上均优于单用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苷 糖皮质激素 紫癜性肾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雷公藤总苷治疗儿童难治性皮肤紫癜的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立 陈浩 +1 位作者 张芝艳 黄荧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总苷(TWP)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难治性皮肤紫癜的疗效,同时观察TWP预防HSP肾损害的作用。方法 67例单纯性皮肤紫癜患儿经一般治疗2周后皮疹仍反复发作,且无肾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泼尼松治疗组32例(泼尼松1 mg.kg-1.d-1,... 目的观察雷公藤总苷(TWP)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难治性皮肤紫癜的疗效,同时观察TWP预防HSP肾损害的作用。方法 67例单纯性皮肤紫癜患儿经一般治疗2周后皮疹仍反复发作,且无肾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泼尼松治疗组32例(泼尼松1 mg.kg-1.d-1,最大量不超过60 mg.d-1,疗程2周),TWP治疗组35例(TWP1 mg.kg-1.d-1,最大量不超过45 mg.d-1,疗程2周),观察2组患儿疗效、HSP并发症发生情况及TWP的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疗效:泼尼松治疗组皮疹治疗有效率62.50%,紫癜消退时间(8.13±2.12)d;TWP治疗组有效率85.71%,紫癜消退时间(5.63±1.97)d,2组有效率及紫癜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58、t=5.003,Pa<0.05)。治疗后,泼尼松治疗组患儿皮疹复发次数为(4.32±1.68)次,TWP治疗组皮疹复发次数为(3.01±2.14)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9,P<0.05)。2.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泼尼松治疗组患儿肾损害发生率为18.75%,消化道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6.88%、34.38%;TWP治疗组患儿肾损害发生率为14.29%,消化道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8.57%、17.1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随访期间,TWP治疗患儿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 TWP治疗儿童HSP难治性皮肤紫癜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TWP短程治疗具有早期预防HSP肾损害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苷 过敏性紫癜 皮肤紫癜 肾损害
原文传递
雷公藤总苷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蕴琦 裴利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831-1832,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苷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药理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38例HSPN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组胺、低分子肝素钠、泼尼松等常规治疗,而治疗组2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公藤...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苷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药理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38例HSPN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组胺、低分子肝素钠、泼尼松等常规治疗,而治疗组2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公藤总苷片治疗,每日1.5 mg.kg-1,连用4周。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皮肤紫癜、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分析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8水平变化,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0.526,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8水平均下降,其中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总苷对儿童HSPN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和抑制血清TNF-α和IL-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雷公藤总苷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儿童
原文传递
中长程应用泼尼松加雷公藤总苷治疗肾病样患儿的疗效
17
作者 马文浩 郭雪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399-1399,1464,共2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加雷公藤总苷中长程治疗肾病样患儿的疗效。方法肾病样患儿121例。其中单纯性肾病81例,肾炎型肾病3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病8例,SLE肾病2例。表现为对激素耐药32例,频复发19例,激素依赖13例,其中6例曾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目的探讨泼尼松加雷公藤总苷中长程治疗肾病样患儿的疗效。方法肾病样患儿121例。其中单纯性肾病81例,肾炎型肾病3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病8例,SLE肾病2例。表现为对激素耐药32例,频复发19例,激素依赖13例,其中6例曾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复发。121例患儿予泼尼松治疗8~18个月,联合雷公藤总苷应用4~8个月。结果完全缓解及显效111例,占91.74%,无效10例,占8.26%。坚持治疗的111例中,除1例出现恶心、GPT轻度增高,其他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泼尼松加雷公藤总苷中长程治疗肾病样患儿,可减少泼尼松剂量,提高完全缓解及显效的比率,减少泼尼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泼尼松 雷公藤总苷 中长程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IL13修饰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抑制BT325细胞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晓远 吴国建 +1 位作者 王宏 陈陆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90,共8页
目的制备白介素13(IL13)修饰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BT325的抑制作用。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水相缩合法将IL13锚定在粒子表面... 目的制备白介素13(IL13)修饰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BT325的抑制作用。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水相缩合法将IL13锚定在粒子表面,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IL13修饰密度的质量分数、包封率、体外释放。以药脂比(雷公藤红素/卵磷脂)、胆脂比、水合时间、IL13投料比为影响因素,粒径、Zeta电位、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荧光定性和胞内药物定量法评价BT325细胞摄取行为,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分别测定脂质体抗肿瘤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药脂比1∶20,胆脂比1∶4,水合时间45 min,IL13投料比0.6%。所得脂质体均一圆整,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118.3±3.2)nm,Zeta电位(-38.3±3.4)m V,IL13修饰密度的质量分数0.3%,雷公藤红素和人参总皂苷包封率分别为(82.3±2.9)%和(71.2±3.2)%,24 h累计释放度分别为(42.5±4.9)%和(24.3±2.1)%。它可显著促进BT325细胞摄取,IC50为(2.8±0.3)μg/m L(以雷公藤红素计),低于IL13未修饰脂质体和物理混合物(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当雷公藤红素质量浓度为10μg/m L时,它还能诱导84.3%的BT325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IL13修饰雷公藤红素/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在体外表现出明显的人脑胶质瘤细胞BT325靶向性和体外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3(IL13) 雷公藤红素/人参脂质体 制备 优化 人脑胶质瘤细胞BT325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苷片联合溃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刚 刘洪泉 《社区医学杂志》 2013年第19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总苷片联合溃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于溃疡处涂溃疡散4次/d,观察组加雷公藤总苷片20 mg/次口服,3次/d。对照... 目的观察雷公藤总苷片联合溃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于溃疡处涂溃疡散4次/d,观察组加雷公藤总苷片20 mg/次口服,3次/d。对照组加泼尼松20 mg/次口服,3次/d,4 d后每日减量10 mg减至10 mg。两组均治疗10 d,随访1年观察疗效。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组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总苷片联合溃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苷 溃疡散 复发性口腔溃疡
原文传递
麒麟丸治疗雷公藤总苷引起的生殖毒性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焦振书 隋淑梅 伊世华 《黑龙江中医药》 2017年第1期11-12,共2页
雷公藤总苷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该药具有抑制免疫,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防止蛋白的丢失;然而雷公藤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性腺抑制,肝毒性和白细胞减少等,大大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雷公藤总苷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该药具有抑制免疫,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防止蛋白的丢失;然而雷公藤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性腺抑制,肝毒性和白细胞减少等,大大限制了临床的应用,文章通过探讨麒麟丸治疗雷公藤引起的生殖毒性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丸 雷公藤总苷 生殖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