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ketchUp和OSG的区域建筑震害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
1
作者 颜学渊 郑欣颖 +1 位作者 刘旭宏 赵瀚彬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针对现有震害模拟可视化方法建模环节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SketchUp草图大师的区域建筑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建模方法中过于依赖原始数据和模型维护困难的问题,实现区域建筑建模的灵活性和模型的可维护性。利用OSG三维渲... 针对现有震害模拟可视化方法建模环节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SketchUp草图大师的区域建筑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建模方法中过于依赖原始数据和模型维护困难的问题,实现区域建筑建模的灵活性和模型的可维护性。利用OSG三维渲染引擎和Qt框架搭建震害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平台,完成区域建筑震害模拟的三维动态可视化。以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某区域为例,对该区域进行三维建筑建模和震害模拟结果的动态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所提建模方法和平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筑三维建模 三维动态可视化 震害模拟 草图大师 OSG三维渲染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县6.0级地震城市建筑群震害模拟与震害机理分析
2
作者 潘毅 张兰林 +1 位作者 林旭川 张彪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7-986,共10页
结合建筑群震害调查与精细化数值仿真等手段,对城市建筑群的震害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泸县6.0级地震中泸县县城的建筑群震害仿真模型,并采用现场震害调查数据,从典型小区、城市整体两个层面,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震害仿真... 结合建筑群震害调查与精细化数值仿真等手段,对城市建筑群的震害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泸县6.0级地震中泸县县城的建筑群震害仿真模型,并采用现场震害调查数据,从典型小区、城市整体两个层面,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震害仿真模型,选取4条具有不同持时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比较不同地震动对泸县建筑群的破坏力特征,研究不同地震动破坏力随时间和峰值加速度(PGA)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对不同层数、不同类型建筑具有选择性破坏作用,进而影响城市建筑群损伤程度与分布;不同地震动在不同时刻破坏力差异很大,进而导致建筑群损伤发展速度差异明显,前期破坏力较低的地震动仍可能对在后期对建筑群产生严重破坏;对地震动的PGA进行归一化,当PGA较小时,不同地震动造成的建筑群损伤程度接近,随着PGA的放大,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群损伤差异不断增大,其损伤指数差异可达数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震害模拟 泸县地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 震害机理分析 震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建筑震害模拟——以清华校园为例
3
作者 曾翔 熊琛 +1 位作者 许镇 陆新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72-976,共5页
在区域建筑震害模拟中采用剪切层模型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既可以考虑结构的高阶振型和地震动的特性,又不会导致巨大的计算量。"清华校园建筑震害预测程序"使用这种方法,可对清华校园在给定地震动下进行建筑震害模拟,并直观地显... 在区域建筑震害模拟中采用剪切层模型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既可以考虑结构的高阶振型和地震动的特性,又不会导致巨大的计算量。"清华校园建筑震害预测程序"使用这种方法,可对清华校园在给定地震动下进行建筑震害模拟,并直观地显示结构各层位移响应、各层破坏状态等震害模拟结果。使用普通个人计算机对619栋校园建筑进行震害模拟,总计算耗时仅有15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震害模拟 剪切层模型 弹塑性时程分析 震害模拟可视化 震害预测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区域震害模拟的混凝土高层结构损伤预测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熊琛 许镇 +2 位作者 曾翔 陆新征 叶列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8,共10页
城市区域高层结构的地震损伤模拟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当前适用于区域高层结构地震损伤预测的研究较少,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区域震害模拟的高层结构地震损伤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弹塑性弯剪模型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构响应结果为基础,是一套基... 城市区域高层结构的地震损伤模拟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当前适用于区域高层结构地震损伤预测的研究较少,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区域震害模拟的高层结构地震损伤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弹塑性弯剪模型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构响应结果为基础,是一套基于构件损伤的结构损伤预测方法。本方法将高层结构中的抗侧力构件分为层间位移角敏感型构件和曲率敏感型构件。对于层间位移角敏感的框架以及连梁构件,分别给出了基于位移限值的损伤预测方法;对于曲率敏感的剪力墙墙肢构件,提出了基于构件能力曲线关键点的损伤预测方法。为了验证所提的损伤预测模型,对5栋高层结构开展了对比分析。将提出的方法与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区域高层结构损伤预测方法能较好地预测高层结构中各构件的损伤程度。最后对北京CBD高层区域进行了模拟,进一步展示了所提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损伤预测 区域震害模拟 时程分析 弹塑性弯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性能GPU计算的城市建筑群震害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博 陆新征 +1 位作者 许镇 李易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适应不断提高的震害预测需求,精细化模型已经成为城市区域震害预测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传统的基于CPU平台的计算方法成本过高,使得精细化模型的应用受限。近年来,GPU技术由于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较为低廉的价格优势,在通用计算领... 为适应不断提高的震害预测需求,精细化模型已经成为城市区域震害预测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传统的基于CPU平台的计算方法成本过高,使得精细化模型的应用受限。近年来,GPU技术由于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较为低廉的价格优势,在通用计算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基于GPU-CPU协同计算技术,建立了城市区域震害的计算模拟方法,显著缩短了城市区域震害预测的时间。并采用该方法对某中型城市的真实震害进行了模拟应用,展示了GPU技术在大区域城市建筑群震害模拟中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 震害模拟 GPU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yEngine的城市建筑群三维震害模拟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相兆 孙柏涛 +1 位作者 李芸芸 张桂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99,共7页
对北川县城851栋建筑物的震害资料进行了现场调查,建立了建筑物震害数据库。提取了建筑物不同部位的纹理特征,建立了纹理特征数据库,编写了建筑物三维建模的流程和规则。基于CityEngine平台快速批量地建立了北川县城851栋建筑物的三维... 对北川县城851栋建筑物的震害资料进行了现场调查,建立了建筑物震害数据库。提取了建筑物不同部位的纹理特征,建立了纹理特征数据库,编写了建筑物三维建模的流程和规则。基于CityEngine平台快速批量地建立了北川县城851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采用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建立了北川县城区域的三维地形,结合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了汶川地震前北川县城的场景。采用建筑物单体震害预测方法,计算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Ⅵ~Ⅺ)下的震害指数和破坏等级。在CityEngine平台中用不同颜色渲染建筑物描述其破坏等级,建立了北川县建筑群三维震害场景。结果表明CityEngine三维快速建模技术比传统3ds Max三维建模技术效率更高,结合单体震害预测方法,可以快速模拟大规模建筑群三维震害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Engine 三维建模 震害预测 震害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震害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天恩 冯启民 +1 位作者 陈红 吴允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探讨了基于遥感影像图进行城市地震灾害模拟的可行性,提出了一套利用G IS栅格分析功能进行城市地震灾害模拟的方法。详细论述了一种从TM/ETM+遥感影像图提取群体建筑物专题信息并创建群体建筑物栅格的方法,以及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 探讨了基于遥感影像图进行城市地震灾害模拟的可行性,提出了一套利用G IS栅格分析功能进行城市地震灾害模拟的方法。详细论述了一种从TM/ETM+遥感影像图提取群体建筑物专题信息并创建群体建筑物栅格的方法,以及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衰减栅格、工程场地条件栅格的创建方法。结合调查资料,对某市群体建筑物进行了基于栅格的地震破坏模拟,得到了可信的地震灾害模拟结果,说明基于栅格分析城市地震灾害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模拟 遥感影像 栅格计算 地图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典型震害模拟探究
8
作者 赵鹏 胡峻 《山西建筑》 2018年第10期36-37,共2页
通过唐山大地震以来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大震的震害资料,总结出了框架结构四种常见典型的震害。利用虚拟三维建模技术、动力学动画技术来再现四种框架结构典型震害形成的过程,达到地震科普及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的目的。
关键词 框架结构 三维建模 震害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城市建筑物震害模拟——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灿 陈文凯 林旭川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首先利用最短断层法烈度衰减模型分别模拟两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空间分布,并通过与实际地震的极震区对比,验证该模型模拟地震烈度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模拟的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高等信息,采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首先利用最短断层法烈度衰减模型分别模拟两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空间分布,并通过与实际地震的极震区对比,验证该模型模拟地震烈度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模拟的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高等信息,采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建筑物进行三维震害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最短断层法是一个模拟历史地震烈度空间分布较好的模型;当地震烈度达到Ⅷ度时,兰州市城关区的建筑物总体抗震性能较好;当地震烈度达到Ⅸ度时,受地震破坏较为严重的建筑结构为3~7层砖混结构;城关区南部的山区和城内的城中村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较薄弱。文章的结果不仅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又能帮助各级政府有针对性的对城市建筑物隐患进行排查、维修和加固;还可以辅助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精度,对大中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地震峰值加速度 震害模拟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区域震害模拟多自由度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楚津 陆新征 +1 位作者 程庆乐 许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9-756,共8页
传统的易损性分析方法难以满足城市区域震害预测的需求。基于非线性多自由度层模型和动力时程分析的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丰富区域震害模拟的可模拟结构类型,基于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的流程框架,建... 传统的易损性分析方法难以满足城市区域震害预测的需求。基于非线性多自由度层模型和动力时程分析的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丰富区域震害模拟的可模拟结构类型,基于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的流程框架,建立了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多自由度剪切模型。通过统计规范中的公式参数和文献中的钢框架推覆结果,对模型的周期、阻尼比、骨架线参数和滞回曲线参数进行了标定,并根据文献和美国HAZUS报告给出了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损伤判别准则。最后,分别使用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和文献中设计实例的推覆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建立了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多自由度剪切模型并进行了参数标定,为区域震害模拟提供了可用模型;(2)对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损伤判别准则进行了标定,可以根据区域震害模拟结果评价其破坏状态;(3)在考虑骨架线参数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模型精度满足区域震害模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钢框架 区域震害模拟 多自由度剪切模型 推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建筑不规则性的适度精细化区域震害模拟方法
11
作者 陈文越 余丁浩 李钢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191,共14页
目前,区域中存在大量的体型不规则建筑,在遭受地震作用时会产生平扭耦联效应,导致损伤加重。然而,现阶段的区域震害模拟方法以二维层间模型为主,难以考虑建筑结构的空间不规则特性。而精细化有限元模拟方法不适用于量大面广且数据模糊... 目前,区域中存在大量的体型不规则建筑,在遭受地震作用时会产生平扭耦联效应,导致损伤加重。然而,现阶段的区域震害模拟方法以二维层间模型为主,难以考虑建筑结构的空间不规则特性。而精细化有限元模拟方法不适用于量大面广且数据模糊程度高的区域建筑震害模拟。为此,提出考虑建筑结构不规则特性且适用于区域尺度建筑群震害模拟的适度精细化高效分析方法。建立能够模拟楼层内抗侧刚度平面不规则特性的适度精细化层单元模型,通过不同层单元的串联组合实现对结构竖向不规则特性的模拟。考虑到区域建筑数量庞大,提出了两级加速动力分析方法,以减少震害模拟计算耗时,该方法在单体结构层级构建结构的摄动式隔离非线性动力控制方程提升震害模拟计算效率,进一步结合OpenMP并行方法开展区域震害模拟,实现整体层级的计算效率加速。数值算例及某区域震害模拟表明,所提方法有可靠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并且不规则结构的平扭耦联效应会导致区域建筑的震害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建筑 平扭耦联效应 适度精细化层单元 两级加速动力分析方法 区域震害模拟
原文传递
区域建筑震害模拟方法分析对比 被引量:10
12
作者 程庆乐 曾翔 +2 位作者 熊琛 许镇 陆新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6期105-110,128,共7页
地震灾害是我国城市安全的重要威胁,科学合理的城市区域建筑震害模拟对城市防震减灾的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文简单介绍了4种区域建筑震害分析方法(易损性矩阵方法、HAZUS方法、多层集中质量剪切(MCS)模型、多自由... 地震灾害是我国城市安全的重要威胁,科学合理的城市区域建筑震害模拟对城市防震减灾的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文简单介绍了4种区域建筑震害分析方法(易损性矩阵方法、HAZUS方法、多层集中质量剪切(MCS)模型、多自由度(MDOF)剪切/弯剪模型),从典型建筑和具体区域算例的角度,对比了4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表明:1)MDOF剪切/弯剪模型对中低层建筑采用了基于中国建筑的参数标定,对于高层框剪结构考虑了弯曲变形,震害预测结果具有最佳的准确性。因此,对于中国城市区域建筑的震害预测,宜采用MDOF剪切/弯剪模型。2)相对于易损性矩阵方法,其他三种方法能更好地考虑目标区域建筑特异性。3)由于MCS模型采用HAZUS参数库进行参数标定,因此二者给出的震害结果大体相近。但MCS模型相对HAZUS方法,能更好地体现层数对结构抗侧特性(骨架线)的影响。该文的分析对比结果,可为区域震害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震害模拟 HAZUS方法 多层集中质量剪切模型 弯剪耦合模型 非线性时程分析
原文传递
城市震害三维模拟系统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柏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共8页
本文以数字减灾、数字城市概念为背景,以地震辅助决策、虚拟应急救援演练、地震科普教育为目的,给出了城市震害三维模拟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计划。主要利用现有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遥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和... 本文以数字减灾、数字城市概念为背景,以地震辅助决策、虚拟应急救援演练、地震科普教育为目的,给出了城市震害三维模拟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计划。主要利用现有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遥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结合新的群体和单体震害预测方法及G IS技术提出了城市震害三维模拟的总体设想,分析了城市三维震害模拟系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手段,指明了城市三维震害模拟的技术思路,并且完成了在地震影响场作用下,通过城市建筑不同震害的颜色表示,在破坏纹理库和破坏构件模型库的支撑下,建立三维破坏建筑模型库,以相似准则为依据,进一步以单体为例调入三维建筑破坏模型,实现了城市建筑三维破坏状态展示,为数字三维城市破坏的模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震害模拟 震害预测方法 三维建模技术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台地效应的泸定6.8级地震某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毅 任靖哲 +2 位作者 任宇 赵靖轩 巴振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51,共16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在磨西台地上某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其东区和西区的框架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震害,且差异明显。其中,东、西区框架的首层柱上端均发生了“强梁弱柱”型破坏,西区框架中等及以上破坏等级的比...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在磨西台地上某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其东区和西区的框架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震害,且差异明显。其中,东、西区框架的首层柱上端均发生了“强梁弱柱”型破坏,西区框架中等及以上破坏等级的比例达到81%,而东区框架仅为13%,呈现出与台地边缘的强关联性。为分析东、西区框架结构震害差异的原因,采用FK-SEM方法分析了磨西台地的地震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距离台地边缘越近,地震放大系数越大。其中,水平和竖向的地震放大系数在西区建筑场地分别为2.30和2.25,而在东区建筑场地则分别为2.01和1.99。在此基础上,采用磨西台站的地震动记录,对东、西区框架结构进行了震害模拟,分析了其破坏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磨西台地边缘的地震影响系数的实际放大系数超过了《抗规》规定,存在不利地段影响和近场地震效应叠加的情况,仅按《抗规》不利地段进行考虑,多层框架结构难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竖向地震作用是框架柱下端破坏的直接原因,主要破坏形态为偏拉、偏压破坏,水平地震作用导致其二次破坏;“仿雀替”构造对结构整体变形能力不利,是框架结构“强梁弱柱”型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震害调查和分析结果,建议在9度近断层设防地区,靠近台地边缘的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前宜对建筑场地进行分析,并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在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设计中,应将“仿雀替”等装饰物与框架脱离,设计为非结构构件,以减少其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震害调查 台地效应 震害模拟 框架结构 竖向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群震害仿真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15
作者 周亦威 陈辉 +1 位作者 林旭川 陈子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4-1182,共9页
地震中沿街建筑的破坏通常会造成邻近道路大面积瓦砾堆积导致道路不畅,对应急救援产生不利影响。传统区域瓦砾堆积分析通常由单体结构分析并推演至区域层面,其过程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且计算过程繁重。为突破这一瓶颈,使用弹塑性时程分析... 地震中沿街建筑的破坏通常会造成邻近道路大面积瓦砾堆积导致道路不畅,对应急救援产生不利影响。传统区域瓦砾堆积分析通常由单体结构分析并推演至区域层面,其过程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且计算过程繁重。为突破这一瓶颈,使用弹塑性时程分析工具对研究区域内建筑地震损伤情况进行计算,并将精确到每一时刻的建筑动力响应和损伤指标结果进一步用于区域瓦砾堆积仿真计算,其计算速度和精确性可进一步匹配应急救援的时间和精度需求。所采用的震害仿真工具能考虑建筑结构类型差异,并且可充分考虑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动破坏力特征。最后,以龙头山镇建筑群为例,基于区域瓦砾堆积仿真结果,采用Frank-Wolfe算法为各受灾点进行疏散路径规划,研究方法可为震后应急疏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6.5级地震 建筑群震害模拟 村镇建筑群 震后应急交通分配 应急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过程的仿真建模方法和再现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贾群林 周柏贾 +1 位作者 颜军利 苏彦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5-170,共6页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通过探讨基于仿真建模方法和再现技术进行地震灾害模拟的可行性,提出利用虚拟三维仿真建模技术、动力学动画技术和场景渲染技术来再现地震灾害形成的全过程,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再现的虚...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通过探讨基于仿真建模方法和再现技术进行地震灾害模拟的可行性,提出利用虚拟三维仿真建模技术、动力学动画技术和场景渲染技术来再现地震灾害形成的全过程,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再现的虚拟地震灾害过程可以使各级地震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相对逼真地感受地震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增强其防震减灾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模拟 仿真建模 再现技术 虚拟震害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三维模型在地震科普中应用初探
17
作者 赵鹏 胡峻 +1 位作者 毛慧慧 周伯昌 《山西建筑》 2020年第18期37-38,共2页
根据框架结构不同的破坏特征,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框架结构轻微破坏,严重破坏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Arcgis软件,初步实现了震害模型演示,为地震科普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关键词 框架结构 三维模型 震害模拟 地震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建筑群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庄钰蓥 熊峰 +1 位作者 吕洋 张博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7,共11页
建筑群震害响应模拟是现代城市震害防御管理工作的基础。高效的建筑信息获取方法与科学合理的建筑群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建模方法是快速、准确震害模拟的前提,也是震害防御科学管理、迅速决策和精准施策的必要保障。本文提出利用GIS平台进... 建筑群震害响应模拟是现代城市震害防御管理工作的基础。高效的建筑信息获取方法与科学合理的建筑群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建模方法是快速、准确震害模拟的前提,也是震害防御科学管理、迅速决策和精准施策的必要保障。本文提出利用GIS平台进行矢量地图数据采集、多图层空间叠加分析及地形分析;结合我国各地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获取建筑使用功能、建成年代、结构类型及场地类别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真实城市信息的建筑群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模型精度高并且建模速度快,可实现城市区域大规模建筑群高效建模。针对成都市某街区建筑群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建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矢量地图 城市建筑群 动力分析模型 震害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区域建筑物震害预测剪切层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韩博 熊琛 +1 位作者 许镇 陆新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3-78,85,共7页
传统基于易损性矩阵及单自由度模型的城市建筑震害预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震害预测精度和多样性的需要。多自由度剪切层模型由于具备可接受的精度和较高的效率,非常适合于城市区域建筑物的震害模拟。但其层间滞回模型的确定存在... 传统基于易损性矩阵及单自由度模型的城市建筑震害预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震害预测精度和多样性的需要。多自由度剪切层模型由于具备可接受的精度和较高的效率,非常适合于城市区域建筑物的震害模拟。但其层间滞回模型的确定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该研究以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的Hazus软件作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城市区域建筑物震害预测剪切层模型,并基于Hazus软件中通过大量调查统计得到的建筑抗震性能参数,提出了剪切层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为精细化的城市区域建筑震害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震害模拟 剪切层模型 HAZUS 滞回模型 参数确定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