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历史观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
张哲
|
《西部学刊》
|
2024 |
0 |
|
2
|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实现的历史观变革 |
叔贵峰
段晓昱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3
|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
唐正东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青年马克思是“黑格尔左派”还是“青年黑格尔派”? |
李亚熙
|
《晋阳学刊》
CSSCI
|
2020 |
1
|
|
5
|
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分析“现实的个人”的来源 |
张竑
|
《长江论坛》
|
2017 |
1
|
|
6
|
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路径的微观考察——《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评介 |
吕梁山
梁书豪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7
|
批判世界观的法律之维——试析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线索 |
张添翼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8
|
论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现实的个人”的来源 |
张竑
|
《大连干部学刊》
|
2017 |
0 |
|
9
|
知识考古学语境中的政党与青年黑格尔派 |
卜祥记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0
|
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内在启蒙逻辑--兼论其对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的启发 |
潘玥斐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1
|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成及其宗教批判 |
王兆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8 |
2
|
|
12
|
青年黑格尔派的兴盛及其政治批判 |
王兆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9 |
1
|
|
13
|
试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
梁世红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14
|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三重批判及其当代启示 |
吕连凤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22 |
0 |
|
15
|
德国现代化境遇中的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 |
韩蒙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
2021 |
2
|
|
16
|
论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
丘国仁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7
|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下) |
萧灼基
|
《求索》
|
1982 |
0 |
|
18
|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上) |
肖灼基
|
《求索》
|
1982 |
0 |
|
19
|
论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
丘国仁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20
|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思想及当代启示——兼论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
张彦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