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历史观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张哲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145-148,153,共5页
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无论是施特劳斯的“普遍信念”、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还是施蒂纳的“唯一者”,都局限于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绝对精神之内,他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未超出其哲学范围。马克思通过《神圣家族》... 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无论是施特劳斯的“普遍信念”、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还是施蒂纳的“唯一者”,都局限于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绝对精神之内,他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未超出其哲学范围。马克思通过《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彻底清算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问题,并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在当代社会建设与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青年黑格尔派 历史观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实现的历史观变革 被引量:3
2
作者 叔贵峰 段晓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
青年黑格尔派在其所从事的宗教批判中,用"实体""类"以及"唯一者"等意识形态替换了上帝,从而将基督教的宗教历史还原为人类理性的历史,这便使思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宗教的过程中逐步地... 青年黑格尔派在其所从事的宗教批判中,用"实体""类"以及"唯一者"等意识形态替换了上帝,从而将基督教的宗教历史还原为人类理性的历史,这便使思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宗教的过程中逐步地确立了起来。马克思正是对青年黑格尔派主观臆造的"意志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和批判,将历史发展的根据还原为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建构起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理论前提 青年黑格尔派 历史观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正东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2,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前提与内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革命性品格、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矛盾等角度,深入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基于思想观念或概念范畴所建构起来的唯心史观。这不仅具有学术史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当代理论意义。当代西...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前提与内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革命性品格、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矛盾等角度,深入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基于思想观念或概念范畴所建构起来的唯心史观。这不仅具有学术史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当代理论意义。当代西方学界的不少学者正在重新拾起基于思想观念的社会解释理论,然而,透过唯物史观的视角,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明显地缺乏对认识主体的社会历史基础的准确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青年黑格尔派 批判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是“黑格尔左派”还是“青年黑格尔派”?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熙 《晋阳学刊》 CSSCI 2020年第4期50-56,共7页
在有关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中,"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概念,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都曾是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以往的研究大多将"黑格尔左派"与"青年黑格尔派"两个概念等质地进行使用,只是... 在有关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中,"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概念,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都曾是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以往的研究大多将"黑格尔左派"与"青年黑格尔派"两个概念等质地进行使用,只是在阐述侧重点不同时加以区别。在这一意义上,青年马克思是"黑格尔左派"还是"青年黑格尔派"似乎是一个无效的问题。但是既有文献则告诉我们,"黑格尔左派"与"青年黑格尔派"不可一概而论:前者是大卫·施特劳斯根据宗教批判的原则进行界定的,与之对应的是"黑格尔右派"及"黑格尔中间派";后者是海因里希·莱奥在与阿尔诺德·卢格进行争论时对后者攻击性的谑称,与之对应的是卢格对海因里希"老年黑格尔派"的讽刺。严格说来,青年马克思介入的是"青年黑格尔派"而非"黑格尔左派",尤其是费尔巴哈的理论问世之后的"新-青年黑格尔派"。在"黑格尔左派"--"青年黑格尔派"--"新-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图示中,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并最终走向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轨迹也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左派 青年黑格尔派 新-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分析“现实的个人”的来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竑 《长江论坛》 2017年第4期5-8,共4页
马克思在早期的哲学探索历程中曾经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过批判,其中以布鲁诺·鲍威尔、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麦克斯·施蒂纳为典型代表。在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经过哲学反思和对前人的批判继承,寻找到了创立历... 马克思在早期的哲学探索历程中曾经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过批判,其中以布鲁诺·鲍威尔、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麦克斯·施蒂纳为典型代表。在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经过哲学反思和对前人的批判继承,寻找到了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这一逻辑起点的提出,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现实的个人"的基础上,马克思哲学完成了人改造世界的主体性、能动性与人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客观性、制约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青年黑格尔派 “现实的个人”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路径的微观考察——《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评介
6
作者 吕梁山 梁书豪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22-25,共4页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但从马克思早期著作可以发现,青年黑格尔派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一书,围绕这一论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通过对马克...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但从马克思早期著作可以发现,青年黑格尔派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一书,围绕这一论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通过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时期著作的深度耕犁,对青年黑格尔派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做了深入而系统的梳理,提出了具有探索性的论断,既阐明了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产生的影响,也揭示了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在现实性上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马克思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世界观的法律之维——试析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线索
7
作者 张添翼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对于马克思而言,青年黑格尔派是重要的理论参照与批判对象,该阵营内部有以法哲学为核心的思想谱系,他的早期理论活动曾深入参与其中。通过对鲍威尔自由意识哲学在国家法律问题中的实际运用,马克思认识到资本原则消弭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 对于马克思而言,青年黑格尔派是重要的理论参照与批判对象,该阵营内部有以法哲学为核心的思想谱系,他的早期理论活动曾深入参与其中。通过对鲍威尔自由意识哲学在国家法律问题中的实际运用,马克思认识到资本原则消弭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一致性,法的普遍性面临必然性分裂。马克思通过对赫斯货币异化理论的引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类哲学的借鉴、施蒂纳"唯一者"精神哲学的批判,逐步建立了唯物史观法哲学:一方面脱离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体系,另一方面完成对法律主客观原则的全新理解——统治阶级的意志与物质生活的生产及交往方式,奠定了以普遍"自由人的联合体"为旨归的政治哲学思想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马克思法哲学 自由意识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现实的个人”的来源
8
作者 张竑 《大连干部学刊》 2017年第7期10-13,共4页
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上,"现实的个人"概念的提出至关重要。在他早期的哲学探索中,经过对布鲁诺·鲍威尔、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麦克斯·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的几位重要人物的批判,发现了历史唯物主... 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上,"现实的个人"概念的提出至关重要。在他早期的哲学探索中,经过对布鲁诺·鲍威尔、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麦克斯·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的几位重要人物的批判,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这一逻辑起点的提出,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在"现实的个人"的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人改造世界的主体性、能动性与人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客观性、制约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青年黑格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考古学语境中的政党与青年黑格尔派
9
作者 卜祥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对于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非常重要、但却一直未受到充分关注的学派,青年黑格尔派是不是一个政党,就是青年黑格尔派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从政治学与哲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看,青年黑格尔派只应算作是一个学派,而不是...  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对于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非常重要、但却一直未受到充分关注的学派,青年黑格尔派是不是一个政党,就是青年黑格尔派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从政治学与哲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看,青年黑格尔派只应算作是一个学派,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考古学 青年黑格尔派 政党 派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内在启蒙逻辑--兼论其对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的启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玥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7,共10页
19世纪30年代末,马克思开始活跃于青年黑格尔派当中并逐渐成为学派的中流砥柱。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学派内的成员普遍对法国革命原则非常崇拜。他们致力于将法国的革命精神带到德国,并在1835-1845年间掀起了一场属于德... 19世纪30年代末,马克思开始活跃于青年黑格尔派当中并逐渐成为学派的中流砥柱。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学派内的成员普遍对法国革命原则非常崇拜。他们致力于将法国的革命精神带到德国,并在1835-1845年间掀起了一场属于德国的“启蒙运动”。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接近法国启蒙思想的特征尤其表现在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当中,这种自我意识哲学是对黑格尔哲学中与法国启蒙思想相关的革命性因素的发掘和改造。青年黑格尔派的启蒙哲学主要被应用于对宗教的批判,并深化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宗教批判成果。为了论证青年黑格尔派的启蒙哲学,并力图发挥其在政治领域的作用,鲍威尔和科本在黑格尔关于后亚里士多德三派哲学与自我意识相关论述的启发下引证了三派哲学的相关观点,并从不同角度将三派哲学与启蒙相结合进行论证,而这也直接启发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法国启蒙思想 自我意识 宗教批判 古典学 马克思博士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成及其宗教批判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兆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6-30,共5页
【正】 深入研究青年黑格尔派,以及它和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对全面地理解青年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和确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政治思想派别,青年黑格尔派的全部活动内容就是批判,而其全部批判活动又贯穿于其... 【正】 深入研究青年黑格尔派,以及它和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对全面地理解青年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和确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政治思想派别,青年黑格尔派的全部活动内容就是批判,而其全部批判活动又贯穿于其自身历史发展的始终.因此,它包含着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的发展过程.即:一方面,就其历史而言,它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分裂终结的进程;另一方面,就其批判活动内容来说,它经历了宗教(包括哲学)批判、政治批判时和社会批判等不同阶段.而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又以德国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为转移.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黑格尔哲学 宗教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 批判哲学 宗教哲学 施特劳斯 基督教 福音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黑格尔派的兴盛及其政治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兆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3期17-22,共6页
【正】 青年黑格尔派以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的问世而出现,随着1844年底“自由人”的《文学总汇报》被查封而终结,前后只不过近十年的时间,可谓是德国哲学政治舞台上的匆匆过客。然而,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派别,它也有着自己的盛衰荣... 【正】 青年黑格尔派以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的问世而出现,随着1844年底“自由人”的《文学总汇报》被查封而终结,前后只不过近十年的时间,可谓是德国哲学政治舞台上的匆匆过客。然而,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派别,它也有着自己的盛衰荣枯的历史。1840年至1842年间,可说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青年黑格尔派对普鲁士封建君主国家进行了全面批判,即在继续宗教批判的同时转向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由间接批判转向直接批判,掀起了一个理论批判的高潮。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批判及其代表人物的政治观点,对推动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和促进他们的革命民主主义以至早期共产主义思想演进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批判,对正确认识和理解青年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和确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政治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 自由主义 宗教批判 社会批判 正确认识 理论批判 革命民主主义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世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64-71,共8页
卡尔·马克思以他卓绝的科学理论和积极献身于共产主义的崇高精神,贏得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衷心爱戴。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经历了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 卡尔·马克思以他卓绝的科学理论和积极献身于共产主义的崇高精神,贏得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衷心爱戴。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经历了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马克思的两个转变过程,是他从参加青年黑格尔运动到清算黑格尔的过程。在马克思光辉的一生中,他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是他世界观转变的起点,也是他逐步成长为共产上义者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青年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过程,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马克思主义 黑格尔哲学 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家 辩证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哲学批判 唯心主义哲学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三重批判及其当代启示
14
作者 吕连凤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7期10-17,共8页
解构抽象思想的霸权,确立思想力与行动力相统一的原则,是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颠倒思想和现实关系的深层指向。针对思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给予了三重批判:首先,通过前提批判,揭穿青年黑格尔派把握思想与现实关系... 解构抽象思想的霸权,确立思想力与行动力相统一的原则,是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颠倒思想和现实关系的深层指向。针对思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给予了三重批判:首先,通过前提批判,揭穿青年黑格尔派把握思想与现实关系的抽象思想根基;其次,通过本体论批判,解构青年黑格尔派关于抽象思想第一性的逻辑预设;最后,通过意识形态批判,揭露青年黑格尔派坚守抽象思想霸权的政治动机与实践效应。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这三重批判对我们走出哲学研究偏离实际、创新乏力之现实困境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青年黑格尔派 思想 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现代化境遇中的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蒙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1年第2期257-278,共22页
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不仅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有待在德国现代化境遇中呈现的思想议题。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运动中所经历的宗教哲学批判、德法同盟的建立、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分歧、社会主义的德国化阐释,都体现了该... 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不仅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有待在德国现代化境遇中呈现的思想议题。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运动中所经历的宗教哲学批判、德法同盟的建立、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分歧、社会主义的德国化阐释,都体现了该学派成员对“德国式的现代问题”的一种尝试性探索和解答。由此展开的青年黑格尔派思想脉络及其与马克思的互动,将为突破既有的研究思路、深化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意义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现代 青年黑格尔派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16
作者 丘国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9-27,共9页
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这是马克思在早期活动中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革命行动。弄清马克思如何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和斗争,这对于深入了解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十... 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这是马克思在早期活动中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革命行动。弄清马克思如何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和斗争,这对于深入了解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马克思 鲍威尔 黑格尔哲学 交往形式 费尔巴哈 自我意识 工人运动 唯心主义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下)
17
作者 萧灼基 《求索》 1982年第5期43-48,共6页
(四)《论犹太人问题》 1843—1844年,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并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公开批判。马克思认为,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也是清算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1844年初,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 (四)《论犹太人问题》 1843—1844年,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并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公开批判。马克思认为,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也是清算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1844年初,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批判鲍威尔在犹太人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资产阶级 宗教 无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 超实 犹太人问题 政治解放 鲍威尔 工人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上)
18
作者 肖灼基 《求索》 1982年第4期31-36,共6页
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作者认为,马、恩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是:如何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哲学斗争与现实斗争的关系?如何正... 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作者认为,马、恩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是:如何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哲学斗争与现实斗争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在上述问题上彻底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观点,从而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作者指出,重温马、恩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对于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马克思恩格斯 黑格尔哲学 “自由人” 鲍威尔 《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现实世界 自我意识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19
作者 丘国仁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9-27,共9页
【正】 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这是马克思在早期活动中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革命行动。弄清马克思如何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和斗争,这对于深入了解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正】 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这是马克思在早期活动中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革命行动。弄清马克思如何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和斗争,这对于深入了解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青年黑格尔派 黑格尔哲学 鲍威尔 自我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费尔巴哈 共产主义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思想及当代启示——兼论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20
作者 张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国的改革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创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唯物史观方法论在马克思批判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展现出自己的理论精髓与实践旨趣。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核心线索,逐一击破青年... 中国的改革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创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唯物史观方法论在马克思批判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展现出自己的理论精髓与实践旨趣。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核心线索,逐一击破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施蒂纳的“唯一者”及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从而奠定了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基于“现实的人”,厘清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方法论的批判,有助于我们把握作为方法论的唯物史观,从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的改革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实的人” 青年黑格尔派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