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静动力抗震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曾榕 包恩和 尹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0-697,共8页
为简化多层钢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从能量与层间位移的角度建立评价关系式,以屈曲约束支撑水平力分担率β为主要研究参数建立6个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模型,对各模型静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计算分析表... 为简化多层钢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从能量与层间位移的角度建立评价关系式,以屈曲约束支撑水平力分担率β为主要研究参数建立6个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模型,对各模型静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计算分析表明,当β为20%~60%时,各模型各层的层间位移、屈曲约束斜撑的的塑性变形能量分布以及层滞回曲线关系的静力分析值与弹塑性时程分析值基本吻合,其静力分析能够比较准确的评价强震作用下地震反应效应,其设计可采用修正底部剪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静动力弹塑性分析 水平力分担率β 修正底部剪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钢管混凝土空间筒体结构抗震设计
2
作者 薛强 郝际平 王迎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22,共7页
钢管混凝土空间筒体结构是将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环状桁架拉结形成中空筒状的高耸特种结构,在化肥厂的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抗震性能的研究目前仍属空白。以应用比较广泛的110m高,17m直径的典型造粒塔为工程背景,对此类结构进行了... 钢管混凝土空间筒体结构是将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环状桁架拉结形成中空筒状的高耸特种结构,在化肥厂的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抗震性能的研究目前仍属空白。以应用比较广泛的110m高,17m直径的典型造粒塔为工程背景,对此类结构进行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用Push-over方法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了罕遇地震作用下梁柱塑性区的主要分布。结果表明,楼梯间钢柱和环状桁架对其抗震性能影响较大,此类结构抗震性能一般较好。最后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计对策,可为同类构筑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空间筒体结构 静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性能评估与设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珠江新城广晟大厦超高层结构选型及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建强 宛树旗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8年第2期7-10,共4页
广晟大厦超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达311.9m,采用天然地基的独立及联合基础,上部为不带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柱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为现浇混凝土主次梁板体系。文中介绍结构方案的比选、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取值、风和小震作用下... 广晟大厦超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达311.9m,采用天然地基的独立及联合基础,上部为不带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柱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面为现浇混凝土主次梁板体系。文中介绍结构方案的比选、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取值、风和小震作用下计算结果的比较等,并对结构在中震作用下构件屈服判别分析、大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框架-核心筒结构 加强层 力及动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传媒大厦主楼超高层混合结构设计
4
作者 冯哲 张红印 +1 位作者 秦克 戴雪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32,共5页
三门峡传媒大厦主楼建筑高度190.50m,采用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外围框架柱采用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并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分别利用12,27层避难层设置为两道结构加强层,每道加强层由四榀桁架水平伸臂... 三门峡传媒大厦主楼建筑高度190.50m,采用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外围框架柱采用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并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分别利用12,27层避难层设置为两道结构加强层,每道加强层由四榀桁架水平伸臂+周边带状桁架组成。由于结构平面为异形且高度较高,设计中对本工程进行了性能化抗震设计并对不同构件采用相应的性能目标。分别对结构在小震、中震及大震下进行了分析。通过一系列的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均能达到设计的预期性能目标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混合结构体系 抗震性能设计 动力弹塑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