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5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电针夹脊穴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胡丽丽 王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电针夹脊穴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150例失眠伴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75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75例)...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电针夹脊穴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150例失眠伴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75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75例)接受电针夹脊穴治疗方案,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心理状态、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局部一致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对照组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枕叶、顶叶、小脑存在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P<0.001,经AlphaSim校正);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伴抑郁障碍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显示存在脑功能异常,患者接受电针夹脊穴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并能够提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纠正脑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抑郁障碍 电针夹脊穴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
2
作者 梁斌 温志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MHE分为MHE组(n=45)和非MHE组(n=43),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MHE分为MHE组(n=45)和非MHE组(n=43),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n=50)作为对照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照1:1:1匹配后三组各为40例,比较三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受试者均行头颅rs-fMRI扫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全脑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FC)。分析三组受试者认知功能评分情况。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肝硬化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FC改变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HE组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右侧舌回FC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HE组数字连接试验(NCT-A)测试结果更高(P<0.05),数字符号试验(DST)评分更低(P<0.05)。NCT-A与DST量表评分与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左侧颞上回的FC改变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若肝硬化患者伴有MHE,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右侧舌回FC存在异常,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不同脑区FC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功能磁共振 轻微型肝性脑病 脑区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脑小血管病和帕金森病患者脑功能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中霞 王雨 +5 位作者 刘雅文 张小旭 徐丹丹 杨艳萍 黄明明 余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09-3215,共7页
背景:嗅觉功能异常是许多疾病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但脑小血管病的嗅觉功能异常发生的神经影像机制尚且不清。目的:探索脑小血管病与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调控的不同神经影像学机制,探讨嗅觉功能评估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背景:嗅觉功能异常是许多疾病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但脑小血管病的嗅觉功能异常发生的神经影像机制尚且不清。目的:探索脑小血管病与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调控的不同神经影像学机制,探讨嗅觉功能评估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44例健康对照及29例帕金森病患者行神经心理学及嗅觉测试、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应用DPABI、SPM12、SPSS软件分析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及功能连接的异同,并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影像指标与嗅觉和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低频振幅、左侧楔叶局部一致性显著降低;②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及左侧楔叶为种子点,与帕金森病组相比,右侧楔前叶、颞下回、中央前回及背外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后回及颞下回功能连接在对照、脑小血管病组中显著增强;③左侧楔叶为种子点,与对照组相比,左侧舌回功能连接在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组明显减弱;左侧颞中回及右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在对照组较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组增强,脑小血管病组较帕金森病组增强;④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小血管病组嗅觉评分与认知评分呈正相关,且左侧楔叶的局部一致性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负相关,帕金森病组中左侧楔叶-左侧颞中回功能连接值与嗅觉识别评分呈正相关,左侧楔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楔叶-左侧舌回的功能连接值分别与嗅觉识别评分及嗅觉总分呈正相关;⑤提示脑小血管病患者嗅觉功能调控存在不同于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神经影像机制,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嗅觉功能与认知功能相关,推测脑小血管病嗅觉功能异常是脑功能异常的继发性改变,而帕金森病嗅觉障碍是由嗅觉相关脑区功能异常直接引起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嗅觉功能评估在预测认知功能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小血管病 嗅觉功能 认知功能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脑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陆莉萍 邵永良 沈仲夏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6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脑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特征,并评价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心理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rs-fMRI扫描。并采用Pearson分析有统计学意...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脑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特征,并评价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心理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rs-fMRI扫描。并采用Pearson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内平均ReHo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左侧海马、左侧直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回、右侧楔叶的ReH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ReHo值(P<0.05);研究组左侧枕下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后扣带回的ReHo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ReHo值(P<0.05)。经相关性分析,抑郁症患者的HAMD-17评分与左侧海马的ReHo值呈正相关(P<0.001),抑郁症患者的HAMD-17评分与右侧后扣带回的ReHo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损伤主要集中在默认网络和边缘系统等,且左侧海马、右侧后扣带回局部脑区连接强度变化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ReHo可辅助评价抑郁症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网络 静息功能磁共振 默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脑功能及连接差异分析
5
作者 张煜尉 傅偲怡 +12 位作者 刘宇敏 宋惠辉 蒋鹏 徐嘉 胡斌 陈瑶 殷凌轩 袁芸芸 郑娅 顾凯源 唐妍娜 华烨 冯宁翰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运用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特点,并对比健康人群脑功能活动及连接方面的差异。方法:对2024年5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47例难治性OAB... 目的:运用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特点,并对比健康人群脑功能活动及连接方面的差异。方法:对2024年5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47例难治性OAB患者及47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rs-fMRI检查。全部受试者均接受OAB症状评分量表(OABSS)和OAB调查表(OAB-Q)测定,并记录相关临床信息。运用rs-fMRI技术分析2组受试者的独立成分分析(ICA)、低频波动幅度(ALFF)、低频波动幅度分数(fALFF)、区域同质性(ReHo)和度中心性(DC)。结果:难治性OAB组患者日间排尿次数([11.64±3.85)次]、夜间排尿次数[(3.72±1.64)次]、OABSS[(8.22±2.21)分]、OAB-Q1[(20.85±5.28)分]和OAB-Q2[(45.04±12.1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6±0.91)次、(0.31±0.47)次、(0.64±0.78)分、(6.78±1.04)分和(14.51±1.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s-fMRI分析显示:相比健康对照者,难治性OAB患者右侧额上回及右侧额中回脑区在ICA和ALFF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ALFF、ReHo和DC显著降低(P<0.01)。结论:相比健康对照者,难治性OAB患者的右侧额中回及右侧额上回脑区功能及连接存在显著的下调。这2个差异脑区有望作为难治性OAB的全新诊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网络 神经源性理论 脑-膀胱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针刺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影响
6
作者 傅凯丽 赵洪力 +3 位作者 赵曼丽 聂建平 王雪云 霍磊 《光明中医》 2025年第4期650-654,共5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72例患者给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并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简...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72例患者给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并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简单量表(MMSE)评估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大脑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颞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左侧舌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双侧额中回;降低的脑区为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枕中回、右侧丘脑、左侧顶下缘角回。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通过提高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语言、视空间、听觉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注意力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益气调血 扶本培元”针刺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索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脑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何淼 季冰 +3 位作者 程立庆 欧兰 谢蕤 王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 通过低频振幅(ALFF)联合功能连接(FC)的方法,分析早期肾病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脑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9月—2024年6月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9例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 目的 通过低频振幅(ALFF)联合功能连接(FC)的方法,分析早期肾病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脑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9月—2024年6月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9例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行行认知测试。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通过ALFF和FC的方法,分析两组间脑功能的差异。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对影像差异指标和临床变量进行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与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相比,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降低(P<0.05,FWE校正),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与左侧豆状壳核FC增强(P<0.05,FWE校正)。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595、-0.351,P均<0.05),与MoCA、MMSE得分呈正相关(r=0.596、0.591,P均<0.001);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与左侧豆状壳核FC,与尿白蛋白/肌酐呈正相关(r=0.552,P<0.001),与MoCA、MMSE得分呈负相关(r=-0.497,P=0.011;r=-0.529,P<0.001)。结论 早期肾病并发症会影响糖尿病患者脑功能及认知能力的改变;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及左侧豆状壳核FC的改变,可能是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认知障碍和脑损伤的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法检测盆底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大脑各区功能及结果分析
8
作者 卫中庆 李云鹏 +5 位作者 李春龙 赵素敏 丁留成 张思聪 张庆兵 夏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目的采用脑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低频振幅(ALFF)法检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脑部各功能区信号图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3家参与医院就诊并确诊为OAB的患者为OAB组(n=14),收集同期与OAB组患... 目的采用脑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低频振幅(ALFF)法检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脑部各功能区信号图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3家参与医院就诊并确诊为OAB的患者为OAB组(n=14),收集同期与OAB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n=14)。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表(OABSS)问卷调查、生活质量评分(QoL)、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受试者均进行rs-fMRI检测,采集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信号图像,采用ALFF技术处理图像数据,对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获取差异脑区。结果OAB组和NC组的OABSS[(8.07±0.37)分vs.(1.21±0.18)分]、QoL[(4.85±0.21)分vs.(0.64±0.13)分]、SAS[(60.14±1.40)分vs.(37.64±1.57)分]及SDS[(52.50±1.29)分vs.(36.14±0.34)分]评分比较,OAB组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FF处理后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ALFF值有明显差异的脑区分别位于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额叶内侧额上回及右侧中央前回(P<0.0001)。结论静息状态下大脑的自发活动与相互协调能力异常可能与OAB的相应临床症状有关,涉及的功能异常脑区有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额叶内侧额上回及右侧中央前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功能磁共振 膀胱过度活动症 低频振幅 脑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影像与短期抗抑郁药物反应的关系
9
作者 崔君 于明欣 +1 位作者 韩欣平 王砚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03-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影像(rs-fMRI)与短期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35例为研究组,另选取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人员在一般资...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影像(rs-fMRI)与短期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35例为研究组,另选取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人员在一般资料上与研究组基本匹配,通过rs-fMRI技术,对35例抑郁症(MDD)患者和3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脑功能成像,分析艾司西酞普兰短期治疗对MDD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在治疗前,MDD患者的右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及双侧海马旁回的局部低频振幅(ALFF)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而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的ALFF值显著减弱(P<0.05);经过4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MDD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显著降低(P<0.05);同时,rs-fMRI结果显示,治疗后右侧枕中回的ALFF值显著增强(P<0.05);而左侧海马旁回和右侧补充运动区的ALFF值显著减弱(P<0.05)。结论:rs-fMRI技术能够有效评估MDD患者脑功能变化及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为MDD的个性化治疗和疗效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 功能磁共振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乙型肝炎相关轻微肝性脑病患者中的脑功能连接研究
10
作者 周明 钟正 +3 位作者 黄巍 杨丽辉 唐情容 邓文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通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探究乙型肝炎相关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脑功能连接(FC)。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8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放射科乙型肝炎轻微肝性脑病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静息态脑... 目的通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探究乙型肝炎相关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脑功能连接(FC)。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8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放射科乙型肝炎轻微肝性脑病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分析两组人群全脑不同脑区FC相关参数、丘脑FC状况、丘脑灰质体积变化区域以及肝性脑病心理测试评分(PHES)量表得分。结果研究组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枕上小叶以及右侧舌回等脑区FC相关参数低于对照组(P<0.05);以左侧丘脑、右侧丘脑为种子点,研究组丘脑FC均弱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双侧丘脑灰质体积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连接试验-B(NCT-B)、轨迹描绘试验(LTT)、系列点试验(SDT)评分低于对照组,数字符号试验(DST)评分和PHES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轻微肝性脑病患者应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充分反映出静息态下背侧丘脑FC与结构损害,包括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右侧舌回FC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性脑病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探讨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
11
作者 林惠 林志刚 +5 位作者 陈水金 黄红叶 陈乐春 蒋晶晶 张幻真 陈进城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通过疼痛行为学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检测,探究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大鼠行为学表现以及疼痛相关脑区神经活动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析推拿镇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 目的通过疼痛行为学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检测,探究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大鼠行为学表现以及疼痛相关脑区神经活动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析推拿镇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各8只。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1天和造模后第4、10、14、17天进行机械痛阈值(PWT)检测。各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于造模后第18天进行RsfMRI扫描,计算局部一致性(ReHo)和低频振幅(ALFF)。结果模型组大鼠右后足PWT小于空白组PWT,推拿组大鼠右后足PWT大于模型组P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大鼠ReHo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有左侧次级运动皮层,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有左侧内嗅皮层和右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能够改善NP大鼠疼痛行为,其可能与调控内嗅皮层、次级运动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等疼痛相关脑区神经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推拿 静息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失眠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菁 冯慧婕 +2 位作者 赵亚雄 李俊峰 李亭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88-92,共5页
目前,原发性失眠(PI)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静息态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rs-fMRI)可能有助于阐明PI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发现,PI与大脑静息态网络的功能连接受损之间存在关联,但由于分析方法存在异质性以及研究方案、统计学方面的局限性,很... 目前,原发性失眠(PI)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静息态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rs-fMRI)可能有助于阐明PI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发现,PI与大脑静息态网络的功能连接受损之间存在关联,但由于分析方法存在异质性以及研究方案、统计学方面的局限性,很难总结出PI神经影像学的一般结论。目前PI的rs-fMRI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包括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图论分析、独立成分分析、体素镜像同伦连接分析以及动态功能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伴认知损伤的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多指标的对比分析
13
作者 张戈 张艳伟 +3 位作者 刘太元 王涵 魏巍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共5页
目的通过多种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指标探索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的自发神经活动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4名认知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T2DM患者相匹配的同等数量的正常对... 目的通过多种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指标探索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的自发神经活动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4名认知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T2DM患者相匹配的同等数量的正常对照,两组被试均行3.0 T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图像数据经预处理后分别计算低频振荡指数、局部一致性指数、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等指标,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不同静息态指标间及与临床指标间的关联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T2DM组患者在左侧前额叶、右侧角回呈现自发神经活动减弱,而在左侧尾状核与辅助运动区呈现神经活动增强(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T2DM在前额叶及角回区域低频振幅指数与局部一致性指数显著相关(r=0.592~0.767,校正后P<0.05),但与正常对照相比相关程度降低。结论应用多个静息态脑功能指标可检测T2DM患者存在不同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改变,且不同指标间相关程度降低,可为分析T2DM患者认知损伤发生前的早期脑功能改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1区种子点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分析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脑部功能连接的变化
14
作者 臧苗苗 范彩媚 +6 位作者 姜建 邵毅 王丽君 曾璐瑶 易澄 武天硕 李汉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基于V1区种子点(ROI)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部功能连接变化,旨在探究NTG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NTG患者14例(NTG组)及健康对照者14例(HC... 目的基于V1区种子点(ROI)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部功能连接变化,旨在探究NTG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NTG患者14例(NTG组)及健康对照者14例(HCs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数据信息后对两组受试者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通过软件对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双侧V1区作为ROI,分别计算其与全脑体素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并比较组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差异得到V1区ROI和全脑的功能连接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NTG组患者与V1区功能连接显著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s组受试者相比,NTG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杯盘比、24 h平均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左、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G组患者与V1区异常功能连接脑区功能连接值均与RNFLT具有相关性(P<0.05)。ROI1-左侧额上回、ROI1-右侧额上回、ROI2-左侧扣带回和ROI2-右侧额中回与RNFLT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与HCs组受试者相比,NTG组患者与右侧ROI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为左侧额上回及右侧额上回;与左侧ROI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为左侧扣带回和右侧额中回。结论相较于健康人,NTG患者某些特定大脑区域与V1区的功能连接有显著改变,包括双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额中回。大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区域可能由NTG引起的视觉功能障碍导致视觉和认知情绪处理脑区的功能损伤,这可能是NTG患者潜在神经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静息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技术 V1区种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未婉 潘婷 +2 位作者 郭晓乐 卢琦 王洪峰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睡眠剥夺(SD)目前已成为部分工作者的常态化工作模式,受其影响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已发展为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可对活体脑功能产生的变化进行可视化分析,是研究睡眠剥夺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 睡眠剥夺(SD)目前已成为部分工作者的常态化工作模式,受其影响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已发展为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可对活体脑功能产生的变化进行可视化分析,是研究睡眠剥夺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基于rs-fMRI的各种分析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不断发展,其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低频振幅分析法、局部一致性分析法、功能连接分析法等。本文拟从目前睡眠剥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睡眠剥夺发病机制的了解,并对其诊断及治疗的不断完善提供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睡眠剥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不同分析方法在意识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任育秦 郝宇茹 钱丽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78-382,共5页
意识障碍(DOC)是脑损伤后常见不良结局,通常导致严重医疗与经济负担。目前DO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缺乏可靠标志物。神经功能成像因其客观性、可重复性在探究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静息态功能... 意识障碍(DOC)是脑损伤后常见不良结局,通常导致严重医疗与经济负担。目前DO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缺乏可靠标志物。神经功能成像因其客观性、可重复性在探究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不同分析技术对DOC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探索DOC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脑网络 功能成像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紧张性头痛度中心度研究
17
作者 张淑娴 巩平 +4 位作者 徐芹艳 王吉丽 王锡臻 王超 孙西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探讨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患者在slow-4(0.027~0.073 Hz)和slow-5(0.010~0.027 Hz)频段的全脑网络节点中心性的改变及其...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探讨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患者在slow-4(0.027~0.073 Hz)和slow-5(0.010~0.027 Hz)频段的全脑网络节点中心性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自2018年5月~2019年7月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TTH患者33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38例,进行rs-fMRI扫描,利用DC的方法分析TTH组及健康对照组在slow-4(0.027~0.073 Hz)和slow-5(0.010~0.027 Hz)频段的DC值的差异,分析DC值的改变与疼痛程度、病程、疼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slow-5(0.010~0.027 Hz)频段,TTH组右侧额中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的DC值显著增高;在slow-4(0.027~0.073 Hz)频段,TTH组与健康对照组的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 field,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另外,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DC异常脑区与TT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得分、病程、疼痛发作频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额中回和额上回参与TTH疼痛信号的整合与处理,可能是TTH的关键中枢;slow-5(0.010~0.027 Hz)频段较slow-4(0.027~0.073 Hz)频段在探测TTH患者DC方面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度中心度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频段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王雪 牛亚利 +2 位作者 王婧 陈晓娜 万春晓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的综合征,由于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早期不易鉴别和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网络连接异常的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其异常变化的功能连接与患者的认知障碍程...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的综合征,由于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早期不易鉴别和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网络连接异常的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其异常变化的功能连接与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相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静息态大脑内在活动的方法,应用静息态磁共振不同分析技术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异常变化有助于深入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提供客观的影像依据。该文主要综述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成果,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精准诊断和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管性认知障碍 默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患者脑功能异常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19
作者 陈君 张勇 +3 位作者 牛晓玉 张孟哲 马泷耀 程敬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目的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局部固有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对44例IGD患者和49例年龄、性... 目的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局部固有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对44例IGD患者和49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计算并比较两组的ReHo值,以检测IGD患者脑内局部连接的改变;以ReHo值异常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以得到不同脑区间连接性的改变。采用网络成瘾测试(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评估IGD的严重程度。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评估具有ReHo改变的脑区域与IAT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IGD组双侧内侧额上回、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右侧额中回ReHo增加;左侧枕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舌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以及左侧小脑ReHo值减低(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IGD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上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右侧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性增加(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此外,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ReHo值与IAT评分呈负相关(r=-0.340,P=0.024)。结论在前额叶皮层、颞枕叶皮层局部连接发生改变,可能表明IGD的认知控制和奖励处理以及视觉、听觉网络已受到影响。此外,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ReHo值与IAT评分呈负相关,可能为IGD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佳慧 吴琼 +6 位作者 高阳 赵鹤 谢生辉 李波 王少彧 张华鹏 王桠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分类广泛、机制复杂,具有反复发作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度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分类广泛、机制复杂,具有反复发作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度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现已成为探究癫痫脑功能改变的有效方法。目前基于rs-fMRI研究癫痫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功能连接(function connection,FC)和图论分析。本文将对rs-fMRI的各种分析方法在癫痫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术前定位、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磁共振成像 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