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推注对增强CT检查患儿的镇静效果评价
1
作者 吴岩 孔祥一 +1 位作者 庞磊 杨振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推注应用于儿科患者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阐明艾斯氯胺酮与丙泊酚镇静配伍的最佳临床剂量。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受试者和评估者盲)和单中心临床试验。选取...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推注应用于儿科患者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阐明艾斯氯胺酮与丙泊酚镇静配伍的最佳临床剂量。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受试者和评估者盲)和单中心临床试验。选取行增强CT检查的学龄前儿童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0.3 mg·kg^(-1)艾司氯胺酮组(P+K3组)和丙泊酚+0.5 mg·kg^(-1)艾司氯胺酮组(P+K5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丙泊酚2 mg·kg^(-1),根据镇静效果追加丙泊酚,每次1 mg·kg^(-1)直至达到入CT室镇静标准[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3分]。观察并记录所有患儿镇静前(T0)、镇静满意时(T1)、注入造影剂时(T2)和苏醒时(T3)的生命体征;记录各组患儿检查时间、镇静满意时间(镇静开始至MOAA/S评分≤3分)和苏醒时间(检查结束至MOAA/S评分>4分);比较各组患儿丙泊酚的总量及追加丙泊酚例数占比;比较各组患儿诱导时、检查过程中和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血流动力学指标,在T2时刻,与P组比较,P+K3组和P+K5组患儿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升高(P<0.05);在T1时刻,与P组比较,P+K3组和P+K5组患儿动脉收缩压(SBP)升高(P<0.05)。3组患儿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和P+K3组比较,P+K5组患儿镇静满意时间更短(P<0.05)。与P组比较,P+K3组和P+K5组患儿苏醒时间更短(P<0.05)。与P组和P+K3组比较,P+K5组患儿丙泊酚总量减少(P<0.05),追加丙泊酚例数占比降低(P<0.05)。不良反应指标,与P组比较,P+K3组和P+K5组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与P组和P+K3组比较,P+K5组患儿体动发生率降低(P<0.05),眩晕发生率升高(P<0.05);3组患儿气道分泌物增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 mg·kg^(-1)艾司氯胺酮复合2 mg·kg^(-1)丙泊酚静推用于儿童增强CT检查镇静,可提高此类检查效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 镇静 静脉推注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调配PIVAS静脉推注成品注射液的稳定性考察
2
作者 李国邦 林英坚 +2 位作者 刘旦锋 莫旱春 刘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应用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调配静脉推注成品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 在PIVAS水平层流台应用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调配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并静脉推注样品,采用正压法...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应用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调配静脉推注成品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 在PIVAS水平层流台应用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调配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并静脉推注样品,采用正压法检测密封性;并于0、1、2、4、6、8、24 h检测样品液的pH值和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各样品注射液20 ml用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在侧向力3 N、轴向力200 N和300 N的作用下30 s,均无出现渗漏现象。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用一次性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经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将其调配稀释,室温(实验条件25℃)条件下分别在0、1、2、4、6、8、24 h检测pH值,均表现稳定,未发生明显变化。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用一次性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经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将其调配稀释,室温(实验条件25℃)条件下分别在0、1、2、4、6、8、24 h时观察其澄明度和颜色变化,均表现为无色澄清状态,未发生颜色变化。结论 药物在PIVAS环境下用带鲁尔帽螺口注射器调配成静脉推注注射液,其稳定性和密封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静脉推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免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静脉推注法
3
作者 张付芝 刘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8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微量空气进入血管 静脉推注 静脉推注方法 输液过程 基本操作 药物推注 微量气泡 医疗纠纷 小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静脉推注加滴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秀文 汤仲明 +3 位作者 宋海峰 朱宝珍 王丽萍 张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研究猕猴静脉推注加滴注 (2 0 %∶80 % )10、2 0和 4 0 μg·kg- 1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bFGF)后血清抗原浓度 时间变化和药代动力学并与静脉推注比较。方法 ELISA法 ,测定浓度的专一性、灵敏度、重现性和测定范... 目的 研究猕猴静脉推注加滴注 (2 0 %∶80 % )10、2 0和 4 0 μg·kg- 1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bFGF)后血清抗原浓度 时间变化和药代动力学并与静脉推注比较。方法 ELISA法 ,测定浓度的专一性、灵敏度、重现性和测定范围 ,血清回收率和精密度均良好。结果 猕猴血清内源性水平(14 4± 10 1)ng·L- 1;静脉推注后即刻浓度最高 ,分别为 (33± 16 ) ,(5 6± 8)和 (91± 2 8) μg·L- 1,滴注期间稳定在 2 2~ 2 7,37~ 4 4和 6 3~ 6 5 μg·L- 1,提示控制药量和滴注速率可使浓度维持在不同水平。停药后浓度迅速下降 ,平均末端相半衰期 (t1/ 2 )为 2 .6~2 .9h。AUC( 0~∞ ) 随剂量成正比增大 ,全身清除率Cls不变。结论 在给药量范围内表现为线性药代动力学。静脉推注药代动力学与推注加滴注组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静脉推注 静脉滴注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药代动力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盐水间断静脉推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2
5
作者 陈岱佳 谢德荣 +4 位作者 谢雪霞 陈丽容 梁佩仲 吴琛 陈紫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降低大肠癌病人大剂量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 48h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 5 5例晚期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和观察组 35例 ,对照组于持续滴注期间每 4h推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拔针前再推注 2 0 ml冲管... 目的降低大肠癌病人大剂量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 48h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 5 5例晚期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和观察组 35例 ,对照组于持续滴注期间每 4h推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拔针前再推注 2 0 ml冲管。观察组于持续滴注期间每 4h推注肝素盐水稀释液 (肝素钠 12 5 0 0 U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 ml) 10 m l,拔针前推注 2 0 ml冲管。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 2 5 .7% (9/ 35 ) ,对照组 90 .0 % (18/ 2 0 ) ,两组比较 ,χ2 =2 1.0 46 ,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观察组未发生 、 度静脉炎。结论肝素盐水稀释液能有效降低大剂量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持续滴注 48h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氟尿嘧啶 静脉推注 肝素盐水 化疗性静脉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推注多巴胺适宜浓度的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艳茹 田春英 +3 位作者 赵勤俭 郄娆 商丽芳 吴雪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多巴胺 静脉推注 静脉回流障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钠静脉推注后致过敏性胃肠炎及休克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淑琼 朱炎华 +2 位作者 张祖海 左国进 潘茸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205-1205,共1页
关键词 静脉推注 荧光素钠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过敏性胃肠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 休克 入院诊断 药物过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马明洲 张铮 +3 位作者 徐英 戴国强 秦海东 朱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7期758-758,共1页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持续静脉推注 阿托品 抢救 有机磷中毒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推注环磷酰胺引起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秀英 王圣芳 +2 位作者 张霞 王风灵 吕宝玉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2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过敏反应 环磷酰胺 静脉推注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推注药物微粒污染的实验观察及干预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美玲 钱云娟 +1 位作者 刘经纬 黄海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25-27,共3页
目的调查临床常用的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状况,探讨目前状况下在静脉推注给药时使用微粒截留器的必要性。方法研究开发一次性独立包装微粒截留器,使用GWJ-5微粒检测仪,检测按规范配制好的实际用于患者静脉推注药液在截留前后不... 目的调查临床常用的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状况,探讨目前状况下在静脉推注给药时使用微粒截留器的必要性。方法研究开发一次性独立包装微粒截留器,使用GWJ-5微粒检测仪,检测按规范配制好的实际用于患者静脉推注药液在截留前后不溶性微粒数目及大小的变化。结果静脉推注药液在截留前后不溶性微粒数目及大小均符合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标准,但经截留后的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目及大小明显小于截留前(P<0.01)。结论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静脉推注药液必须使用微粒截留器。本研究开发的一次性单独包装微粒截留器在任何情况下均可使用,包括单独静脉推注时、输液过程中、抢救时及麻醉用药时,具有价格低廉、实用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推注 复配液 不溶性微粒 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静脉推注法对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凤清 陈万梅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莫菲氏滴管推注法、分离输液器瓶与输液管推注法、分离头皮针推注法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情况。方法A组220例采用传统分离头皮针法,B组220例采用分离输液器瓶与输液管法(新方法1),C组215例采用莫菲氏滴管推注法(新方法2)。结果A... 目的探讨莫菲氏滴管推注法、分离输液器瓶与输液管推注法、分离头皮针推注法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情况。方法A组220例采用传统分离头皮针法,B组220例采用分离输液器瓶与输液管法(新方法1),C组215例采用莫菲氏滴管推注法(新方法2)。结果A组满意度为81.8%,B组满意度为96.8%,C组无不满意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90,P<0.01)。结论莫菲氏滴管推注法和分离输液器瓶与输液管推注法患者易于接受,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器 静脉推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志鹰 林挺岩 陈湘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沐舒坦针剂静脉推注联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而对照组仅予单纯沐舒坦针剂静脉推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 目的探讨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沐舒坦针剂静脉推注联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而对照组仅予单纯沐舒坦针剂静脉推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与单纯沐舒坦静脉推注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咳嗽、咳痰症状改善尤为明显,提示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对痰液黏稠、排痰困难有着独到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舒坦 COPD 雾化吸入 静脉推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癀片外敷预防持续静脉推注5-Fu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静华 谢琼香 +1 位作者 孙淑銮 曾雅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4年第8期1-2,共2页
目的 寻找预防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脉推注 5 -Fu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 15 0例用 5 -Fu化疗的病人分为 3组 ,各组 5 0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法 ,即输液前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0ml+地塞米松 5mg ,以后冲管 1次 d(生理盐水 ... 目的 寻找预防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脉推注 5 -Fu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 15 0例用 5 -Fu化疗的病人分为 3组 ,各组 5 0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法 ,即输液前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0ml+地塞米松 5mg ,以后冲管 1次 d(生理盐水 10ml静脉注射 ) ,每一疗程药物输注结束再续生理盐水 10 0ml冲管 ;实验组Ⅰ、Ⅱ :常规法加局部皮肤抹药 ,即将新癀片研成粉末加少许 75 %酒精调成糊状 ,沿静脉走向涂抹于输注部位上段皮肤 ,Ⅰ组涂抹长度为 5cm以上 ,Ⅱ组为 3~ 4cm ,每天涂药 :Ⅰ组 4次 ,Ⅱ组 3次 ,每疗程结束后继续皮肤抹药 1d。结果 Ⅰ组静脉炎发生例数为 0 ,Ⅱ组静脉炎发生例数为 2 (4 % ) ,对照组 5 0例均发生静脉炎 (10 0 % ) ;Ⅰ、Ⅱ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Ⅰ、Ⅱ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采用新癀片外敷预防持续静脉推注 5 -Fu所致的静脉炎效果可靠 ,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外敷 持续静脉推注 5-FU 静脉 护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在抢救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明洲 戴国强 +4 位作者 张铮 洪定玲 徐英 秦海东 朱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持续静脉推注 有机磷中毒 微量注射泵 阿托品 抢救 200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小玲 尹海燕 +5 位作者 邓哲彤 张敏 张锐 晋金兰 江颖仪 冯志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4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 探讨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沐舒坦针剂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而对照组仅予单纯... 目的 探讨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沐舒坦针剂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而对照组仅予单纯沐舒坦针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PACHE II评分、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治疗天数、呼吸频率(R)、气道峰压(PAW)、氧合指数(PaO2/FiO2)、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 治疗组的ICU住院天数、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舒坦 肺炎 雾化吸入 静脉推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推注咪唑安定异丙酚的速度对无痛胃镜检查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裴宪琴 刘丽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82-483,共2页
关键词 静脉推注 咪唑安定 异丙酚 无痛胃镜检查 注射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泵静脉推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文英 窦海立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静脉推注 精心护理 微量泵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推注和静脉冲入阿霉素对静脉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传华 李爱敏 苗向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6-386,共1页
关键词 静脉推注 静脉冲入 阿霉素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和滴管内注入法代替静脉推注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小香 王凤英 +3 位作者 贾洪芹 朱国红 刘爱云 高云秀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0期1152-115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推注 静脉滴注 治疗 静脉通道 头皮针 临床工作 给药方式 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推注乙胺碘呋酮抢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柳玉萍 于淼 +1 位作者 李琳 董晓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4期415-416,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乙胺碘呋酮抢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集荷泽医学专科学校附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及急诊患者中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经一般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或心律平)治疗无效16例患者,用静脉注射乙胺碘呋酮...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乙胺碘呋酮抢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集荷泽医学专科学校附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及急诊患者中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经一般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或心律平)治疗无效16例患者,用静脉注射乙胺碘呋酮方法进行抢救。结果:16例患者经静脉注射治疗后均转复为窦性心律,有效率100%。起效时间5-40 min,平均(20±8)min。结论:静脉推注乙胺碘呋酮是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命性心律失常 乙胺碘呋酮 静脉推注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