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消肿治疗与静脉-淋巴管吻合术在中重度淋巴水肿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丁志娟 余腾骅 +1 位作者 周菁 曾小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治疗(CDT)和静脉-淋巴管吻合手术(LVA)在中重度淋巴水肿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手术后复诊确认发生上肢中重度淋巴水肿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VA组...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治疗(CDT)和静脉-淋巴管吻合手术(LVA)在中重度淋巴水肿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手术后复诊确认发生上肢中重度淋巴水肿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VA组(采用LVA干预)及CDT组(采用CDT干预),每组各1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健、患侧上肢周径差值,细胞外液/细胞内液(ECW/ICW),细胞外液/体液总量(ECW/TBW),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症状指数(BCLE-SEI)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LVA组的健、患侧周径差值低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A组治疗后12个月的ECW/ICW、ECW/TBW低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A组治疗后6、12个月的BCLE-SEI量表评分低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中重度水肿采用LVA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综合手法治疗 静脉-淋巴管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显影结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淋巴管畸形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于凡 杜仲 +4 位作者 李顺顺 游元和 田卓炜 肖孟 王延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77-83,共7页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LM)是一种先天性淋巴管发育畸形,大量淋巴液积聚在病变区域畸形扩张的淋巴管腔内,当患者的淋巴免疫反应增强时,即出现病变区域的肿痛及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针对LM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LM)是一种先天性淋巴管发育畸形,大量淋巴液积聚在病变区域畸形扩张的淋巴管腔内,当患者的淋巴免疫反应增强时,即出现病变区域的肿痛及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针对LM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硬化治疗、手术切除、靶向药物治疗等,但各种治疗方法均无法实现病变区域异常淋巴回流的长期恢复与重建。作为超显微外科技术的代表之一,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LVA)可通过淋巴显影和显微镜的辅助,将病灶区域的淋巴管与周围静脉吻合重建,从而实现改善和重建局部淋巴引流的目标。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尝试在LM患者中开展此类手术,并获得了良好疗效,但尚未得到推广。本文结合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淋巴显影技术、基于淋巴显影的LM分型、LVA的发展与挑战、LVA治疗LM的研究及应用现状、LVA的围术期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该技术在治疗LM领域的研究、应用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淋巴显影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精确定位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煦川 苏学峰 +3 位作者 马戈甲 王文飞 秦傲霜 刘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吲哚菁绿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进行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分析改良定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40例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 目的:通过吲哚菁绿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进行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分析改良定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40例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两组分别以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研究组)和单纯ICG红外显像(对照组)作为定位方法,行LVA治疗,比较术中吻合淋巴管数目、淋巴管寻找时间、淋巴管吻合时间等数据差异。采用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index,LELI)作为预后指标,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半年淋巴水肿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吻合淋巴管数目高于对照组,淋巴管寻找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管吻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术后半年,两组LEL指数均小于术前(P<0.05)。结论:ICG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精确定位具有实时可视、定位精确等优点,可提高吻合淋巴管数目,缩短术中寻找淋巴管时间,预后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超显微外科 吲哚菁绿 亚甲蓝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超显微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宋美华 周叶娜 +1 位作者 童笑笑 张国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8期3594-3596,共3页
目的 总结超显微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对8例患者采用超显微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评价,术后抬高... 目的 总结超显微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对8例患者采用超显微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评价,术后抬高患肢、行手法淋巴引流、中医穴位按摩和低弹性绷带包扎治疗,同时做好患肢功能锻炼.结果 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5例恢复优良,2例恢复良好,1例有效.结论 超显微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方法,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肢水肿有促进吸收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显微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 淋巴水肿
原文传递
超级显微外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任振虎 顾仕林 +3 位作者 季彤 何悦 张志愿 郑有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6-308,共3页
近年来,四肢及躯干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逐步受到关注,但头面部淋巴水肿的关注度较低。本文报告1例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发生机制、临床表... 近年来,四肢及躯干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逐步受到关注,但头面部淋巴水肿的关注度较低。本文报告1例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疗头面部淋巴水肿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超级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2例
6
作者 曾伟锋 童致虹 +1 位作者 WeiF.Chen 赵海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对比术前、术后上肢容积差异及消肿率。结果2例患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及胀痛感消失,Campisi标准评价疗效均获优良...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对比术前、术后上肢容积差异及消肿率。结果2例患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及胀痛感消失,Campisi标准评价疗效均获优良。结论超显微外科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手术创伤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显微外科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乳腺癌 淋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欣宇 杜建时 韩冬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149-615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各期下肢淋巴水肿的近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妇科肿瘤术后单侧肢体淋巴水肿(Ⅱ~Ⅲ期)可随访中老年患者34例中将同级患者根据个人意愿等因素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肿胀程度无... 目的探讨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各期下肢淋巴水肿的近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妇科肿瘤术后单侧肢体淋巴水肿(Ⅱ~Ⅲ期)可随访中老年患者34例中将同级患者根据个人意愿等因素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肿胀程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联合复合消肿疗法。对照组仅行复合消肿疗法。两组余变量相同。在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1、2年分别测量双下肢小腿周径最大位置,计算水肿周径减少百分比(%REC)。结果观察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后两组主观症状、客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淋巴水肿Ⅱ期出院1、2年%REC、入院复合理疗的次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各期改善程度有所差异。结论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Ⅱ期前淋巴水肿的近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注射吲哚菁绿红外显影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煦川 刘宾 +3 位作者 王文飞 秦傲霜 王奕迪 马戈甲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索术前多点注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红外显影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中的应用,分析改良显影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57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索术前多点注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红外显影在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中的应用,分析改良显影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57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点注射组(n=25)和多点注射组(n=32)。单点注射组在第一趾蹼注射ICG;多点注射组在第一趾蹼、内外踝和膝关节内外侧共5个点注射ICG。两组患者均通过红外显影观察并标记线性淋巴管,行LVA治疗,比较术中吻合淋巴管数目和手术时间差异。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index,LELI)作为预后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多点注射组吻合淋巴管数目高于单点注射组,手术时间少于单点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A术后6个月,单点注射组和多点注射组的LELI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周径均缩小,多点注射组LELI减少程度高于单点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多点注射吲哚菁绿红外显影可在术前发现更多的线性淋巴管,缩短术中寻找淋巴管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吲哚菁绿 淋巴管显影 多点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移植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患者的护理
9
作者 王宏云 张倩 +1 位作者 杨丹 石文莉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12期65-67,共3页
总结1例宫颈癌术后双下肢Ⅲ期合并下腹部Ⅱ期淋巴水肿患者行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移植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保障皮瓣良好血供、预防淋巴漏的发生和做好全面的延续护理等措施,患者腹围、左下肢周径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 总结1例宫颈癌术后双下肢Ⅲ期合并下腹部Ⅱ期淋巴水肿患者行自体血管化淋巴结移植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保障皮瓣良好血供、预防淋巴漏的发生和做好全面的延续护理等措施,患者腹围、左下肢周径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水肿程度减轻,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9 d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结移植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淋巴水肿淋巴管超声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李素淑 刘红梅 +5 位作者 李文静 祝李霖 左洁仪 许智莉 徐茗 何燕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造影的淋巴管分型为肢体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前瞻性纳入25例继发性肢体淋巴管水肿患者,入组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并根据其不同表现进行淋巴管分型,于LVA术前及术后对84个手术部位进行超高频超声成...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造影的淋巴管分型为肢体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前瞻性纳入25例继发性肢体淋巴管水肿患者,入组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并根据其不同表现进行淋巴管分型,于LVA术前及术后对84个手术部位进行超高频超声成像评价淋巴管内淋巴液流动情况,并比较不同淋巴管分型对于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前淋巴管超声造影不同分型在LVA术后吻合口通畅性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基于超声造影的淋巴管分型及辅助定位技术能显著提升LVA手术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超高频超声 淋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内微小淋巴管—静脉吻合或植入术治疗乳糜尿七例报告
11
作者 魏永虎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精索内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乳糜尿 手术方法 疗效研究 发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蒙燕 唐如冰 +4 位作者 蒋奕 陆华 苏玉兰 张琼 何英煜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行ALND同期预防性LVA乳腺...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行ALND同期预防性LVA乳腺癌患者17例,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实施术前多学科会诊、辅助患者决策、术后康复指导、"互联网+"管理的医疗模式。对患者上肢周径实施监测,并采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随访9.60~19.30(12.74±2.51)个月。术前双上肢周径差值0.50(0.03,0.88)cm,末次随访时双上肢周径差值0.50(0.13,1.00)cm,17例患者行ALND术后均未出现肢体淋巴水肿,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得分为(15.40±2.37)分,心理领域得分为(16.64±2.19)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为(14.80±2.66)分,环境领域得分为(15.43±2.12)分,心理领域得分最高。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实施预防性LVA,可增加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参与度,减少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淋巴水肿 预防性治疗 多学科协作
原文传递
采用综合消肿疗法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王季 王淑婷 +5 位作者 肖聪慧 廖鑫 严鹭慧 徐姗姗 邓呈亮 王玉龙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比较综合消肿治疗(CDT)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与单纯CDT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3例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根据是否行LVA分为CDT联合LVA组及CDT组,其中... 目的比较综合消肿治疗(CDT)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与单纯CDT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3例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根据是否行LVA分为CDT联合LVA组及CDT组,其中CDT联合LVA组12例,CDT组21例。CDT组采用标准CDT治疗,CDT联合LVA组在CDT的基础上,采用LV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随访6个月患肢周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LQ-C30)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患肢周径、VAS评分及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改善患肢肿胀、疼痛及生活质量。CDT联合LVA组与CDT组比较,患肢踝部[(3.00±1.49)cm vs(1.35±1.08)cm]、髌骨下缘下10 cm[(2.87±1.51)cm vs(1.64±1.25)cm]、膝中[(3.50±2.44)cm vs(1.34±1.27)cm]、髌骨上缘上10 cm[(3.87±1.94)cm vs(1.67±1.17)cm]周径,VAS评分[(4(3,5)分vs 3(2,4)分]及QLQ-C30评分[(11.50±4.40)分vs(7.43±2.42)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联合LVA组较CDT组改善更明显。随访6个月,CDT联合LVA组患肢踝部、髌骨下缘下10 cm、膝中、髌骨上缘上10 cm处周径相较于治疗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相较于治疗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联合LVA能较大程度改善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肢体肿胀程度,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CDT,且短中期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消肿治疗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继发性淋巴水肿 肢体周径
原文传递
亚甲蓝淋巴管显影结合吲哚菁绿造影应用于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刘建科 夏林曦 +5 位作者 周煦川 马戈甲 王文飞 秦傲霜 苏学峰 刘宾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208-214,共7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淋巴管显影结合吲哚菁绿(ICG)造影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术前淋巴管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行LVA治疗下肢淋巴水肿患者53例。根据术前... 目的探讨亚甲蓝淋巴管显影结合吲哚菁绿(ICG)造影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术前淋巴管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行LVA治疗下肢淋巴水肿患者53例。根据术前淋巴管定位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术前淋巴管定位采用传统亚甲蓝淋巴管显影,研究组采用亚甲蓝淋巴管显影结合ICG造影。比较两组患者亚甲蓝内染色结果、寻找淋巴管时间、手术时间、每切口吻合淋巴管数、淋巴管外蓝色污染及表皮溃疡情况;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ELI)及下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和健康问卷(Lymph-ICF-LL)。结果研究组寻找淋巴管时间[14(8,22)min]及手术时间[(185.93±33.43)min]均较对照组[20(13,30)min、(217.00±59.19)min]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92,P<0.001;t=2.404,P=0.020)。研究组亚甲蓝内染色成功率(65.52%)高于对照组(46.88%),淋巴管外蓝色污染比例(4.31%)低于对照组(1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51、5.761,P=0.006、0.016)。两组每切口吻合淋巴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57,P=0.079)。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LELI较术前明显下降(F=112.889、136.113,P<0.001),同时Lymph-ICF-LL评分也较术前降低(F=71.956、113.342,P<0.001),患者预后改善。结论亚甲蓝淋巴管显影结合ICG造影应用于LVA术前淋巴管定位,可使亚甲蓝染色淋巴管更精准,缩短寻找淋巴管时间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亚甲蓝 吲哚菁绿造影 超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肢体原发性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进展
15
作者 夏林曦 马戈甲 +3 位作者 王文飞 郭小伟 周煦川 刘宾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原发性淋巴水肿归因于先天发育性淋巴异常或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外关于原发性淋巴水肿相关的研究较少,在治疗上主要基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临床实践指南,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本文结合近些年的文献,对目前肢体原发性淋巴... 原发性淋巴水肿归因于先天发育性淋巴异常或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外关于原发性淋巴水肿相关的研究较少,在治疗上主要基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临床实践指南,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本文结合近些年的文献,对目前肢体原发性淋巴水肿的外科手术治疗的现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淋巴水肿 外科治疗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淋巴造影的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三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哲 林佳慧 +3 位作者 黄超 徐洪亮 梅冰 李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在没有术中淋巴造影下行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17年2月-2017年6月在无术中造影辅助下行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3例,术前肢体水肿程度按照国际淋巴协会的标准... 目的探讨在没有术中淋巴造影下行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17年2月-2017年6月在无术中造影辅助下行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3例,术前肢体水肿程度按照国际淋巴协会的标准均为中度。术中显微镜下沿着肢体浅静脉走行找到与静脉伴行的浅淋巴管及其微小分支(直径0.3~0.8mm),显微镜下与周围匹配的微静脉吻合,每个肢体3~4个切口(每个切口5~8cm),每个切口吻合1~2个淋巴管-静脉吻合口。术后应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定期随访评估淋巴水肿程度。结果3例淋巴水肿肢体术后肢体肿胀立即减轻,经6个月以上的随访,Campisi标准评价疗效为良,患肢无需再佩戴弹力袜或者弹力绷带。结论对于中度继发性淋巴水肿,可以不在术中淋巴造影的辅助下完成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可以有效治疗肢体淋巴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术中淋巴造影 超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超显微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珺 陈威帆 +1 位作者 曾伟峰 赵海东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困扰众多乳腺外科医生的难题。本文利用超显微手术技术,探讨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技术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 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困扰众多乳腺外科医生的难题。本文利用超显微手术技术,探讨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技术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8例,行超显微水平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结果术中吻合的淋巴管数量平均(12.4±5.0)(7~19)支,手术持续时间范围为3.50~7.75 h,术后平均住院(5.5±3.2) d。此8例手术术中即可看到上肢水肿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均有临床获益。结论超显微水平微静脉-淋巴管吻合术可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外观及预后更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超显微手术 静脉-淋巴管吻合术
原文传递
基于改善脑淋巴系统循环障碍的外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阳光 李霞 +2 位作者 房圆 张永红 任振虎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29-733,共5页
传统观念认为人体大脑内的淋巴系统不存在淋巴管,但近年来的研究逐步证实了胶质淋巴系统与脑膜淋巴管的存在。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脑淋巴系统循环障碍可能促进其发生发展。因此,基于脑淋巴系统治疗AD的现状和存在的问... 传统观念认为人体大脑内的淋巴系统不存在淋巴管,但近年来的研究逐步证实了胶质淋巴系统与脑膜淋巴管的存在。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脑淋巴系统循环障碍可能促进其发生发展。因此,基于脑淋巴系统治疗AD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脑淋巴系统循环障碍在AD中的表现、通过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改善该循环障碍进而治疗AD的可行性作一综述,为AD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淋巴系统 脑膜淋巴管 阿尔茨海默病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体中文版下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与健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煦川 马戈甲 +2 位作者 王文飞 王奕迪 刘宾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634-641,共8页
目的:探讨简体中文版下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与健康问卷(Lymph-ICF-LL)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首先对Lymph-ICF-LL进行汉化,形成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招募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烧... 目的:探讨简体中文版下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与健康问卷(Lymph-ICF-LL)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首先对Lymph-ICF-LL进行汉化,形成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招募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门诊就诊的61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筛选流程将纳入患者所填写问卷分别归为样本1~样本4。回收的术前有效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作为样本1(55份),其填写者包括男1例,女54例,年龄(51.0±9.4)岁(24~70岁);55例患者中,28例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抽取其术前及术后半年随访时所填写的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均为28份)作为样本2和样本3;将样本1患者术前所填写的简体中文版淋巴水肿生活质量问卷(LYMQOL)(55份)作为样本4。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评估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0.80表示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数≥0.70表示分半信度良好。由3名整形外科专家对该问卷与英文原版内容的符合性进行判断,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进行认定。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校标关联效度评估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的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评估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样本1中Lymph-ICF-LL得分与样本4中LYMQOL得分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对LVA术前和术后半年的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得分进行比较。结果:(1)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7,说明其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该问卷的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数为0.700,提示分半信度良好。(2)通过对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与英文原版问卷内容的符合性作出分析判断,认定此问卷的内容效度良好。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分别是一般症状、心理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肢功能和工作/社交生活。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得分与简体中文版LYMQOL得分呈正相关(r=0.73,P<0.001),提示校标关联效度良好。(3)LVA术后半年患者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得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0±15.13)分vs.(54.40±15.70)分,t=5.96,P<0.001],提示LVA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简体中文版Lymph-ICF-LL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估我国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生活质量 下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与健康问卷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基于血管化淋巴结移植的淋巴水肿外科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简扬 邓呈亮 魏在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 总结基于血管化淋巴结移植(vascularized lymph node transfer,VLNT)的淋巴水肿外科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有关VLNT的文献,就其历史、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重点分析VLNT联合其他外科方法的研究进展。结果 V... 目的 总结基于血管化淋巴结移植(vascularized lymph node transfer,VLNT)的淋巴水肿外科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有关VLNT的文献,就其历史、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重点分析VLNT联合其他外科方法的研究进展。结果 VLNT是一种恢复淋巴引流的生理性手术,临床已开发了多个淋巴结供区,有两种假说解释其治疗淋巴水肿的机制,但存在起效慢、肢体体积减小率通常低于60%等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VLNT联合其他外科方法治疗淋巴水肿已成为一种趋势,包括与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抽脂、切除术、乳房重建以及植入组织工程材料等方法联合,已被证实能有效减小患肢体积、减少蜂窝织炎发生次数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目前研究表明VLNT与减容手术、乳房重建、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组织工程材料等方法联合使用安全可行,但需解决两次手术实施先后顺序、间隔时间等问题,有待设计严格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来证实VLNT单独或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解决联合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淋巴结移植 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乳房重建 减容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