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防守训练策略
1
作者 贺宇翔 王晓彤 《新体育(下半月)》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随着全球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篮球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重进攻轻防守”的战略仍然存在,即使进攻得很好,但防守却经常出现漏洞,从而导致失分,这一点清晰地反映出篮球运动员存在的严重问题。所以文章针对高校男... 随着全球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篮球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重进攻轻防守”的战略仍然存在,即使进攻得很好,但防守却经常出现漏洞,从而导致失分,这一点清晰地反映出篮球运动员存在的严重问题。所以文章针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防守训练策略与方法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男子篮球运动员 防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IT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投篮技术与心肺耐力的影响
2
作者 李浩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52,71,共8页
为了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投篮技术和心肺耐力的改善程度,将符合标准的32名受试者按照场上位置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IIT组)和常规专项训练组(CON组),进行为期9周的训练,干预后对90s外线强度投篮、60s三点... 为了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投篮技术和心肺耐力的改善程度,将符合标准的32名受试者按照场上位置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IIT组)和常规专项训练组(CON组),进行为期9周的训练,干预后对90s外线强度投篮、60s三点折返投篮、30-15IFT最后完成速度(VIFT)、最大摄氧量(VO_(2max))4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HIIT组与CON组2项投篮技术测试、2项心肺耐力指标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HIIT组2项投篮测试指标提升幅度均大于CON组,60s三点折返投篮命中率和出手次数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2项心肺耐力指标VIFT(P<0.05)和VO_(2max)(P<0.01)的提升幅度高于CON组.可见,2种训练方案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投篮技术和心肺耐力的提高均具有积极作用,但高强度间歇训练改善效果更好.建议教练员根据训练群体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HIIT方法,将高强度间歇训练与篮球专项技术相结合,注重训练前的诊断和训练后的科学恢复,最大程度地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 投篮技术 心肺耐力 男子篮球运动员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动作协调能力测试方法与测试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凤炎 赵映辉 +1 位作者 洪春梅 华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9,共4页
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主成分和多元回归的分析法,对筛选出的9项指标在120名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九项指标的成套测验能够反映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动作协调能力的总体水平。对成套测验九项指标进行主成分... 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主成分和多元回归的分析法,对筛选出的9项指标在120名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九项指标的成套测验能够反映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动作协调能力的总体水平。对成套测验九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最终确立了五项,建立了五元回归方程,经F检验,该回归方程效果非常显著。五项指标的简易测验基本反映了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动作协调能力的全部特征,可以在实践中作为测量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动作协调能力总体水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5岁 男子篮球运动员 协调能力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92
4
作者 邓飞 邝郁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共4页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的统计分析表明 :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有其特点和规律 ,并与其运动竞技水平紧密相关。与之相比 。
关键词 男子篮球运动员 优秀 年龄特征 竞技水平 身高 中国 规律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U13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苏朋 付降河 贾俊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5-180,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全国篮球U13男子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U13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及手部控制球能力发展不均衡;教练员在其身体素质训练中应以全面发... 采用文献资料、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全国篮球U13男子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U13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及手部控制球能力发展不均衡;教练员在其身体素质训练中应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侧重柔韧素质训练,酌情进行力量素质练习,在专项技术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脚步动作灵活性和手部控制支配球能力的培养;家长、教练员及学校教师应保证进行及时、充分的沟通,重视其优良品德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13 男子篮球运动员 身体素质 专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防守有球队员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岳冀阳 陈树华 张锡庆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与统计法、系统分析法 ,对中、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防守有球队员能力从防守投篮、防守有球突破、防守助攻传球、防守的攻击性 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国男子篮球队在悉尼奥运会比赛中自身的失误...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与统计法、系统分析法 ,对中、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防守有球队员能力从防守投篮、防守有球突破、防守助攻传球、防守的攻击性 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国男子篮球队在悉尼奥运会比赛中自身的失误和缺乏攻击性的防守是最终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封盖是降低对手投篮命中率的有效方法。我国男篮运动员在积极封盖对手投篮方面与国外运动员有较大差距。 3 我国男篮运动员防守有球队员活动的积极性、预见性和攻击性较国外运动员还有一定的差距。 4 我国篮球职业联守水平较NBA还有较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篮球运动员 防守能力 投篮 有球突破 助攻传球 攻击性 有球队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及量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成梁 马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3-55,共3页
以110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从20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型、体能单... 以110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从20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型、体能单项评分标准和体能综合等级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篮球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体能 评价指标 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RT+LBFRT”综合性训练对我国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爆发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甘荔桔 回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探索HISRT(High-intensity and speed resistance training)、LBFRT(Low-intensity 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以及"HISRT+LBFRT"综合训练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爆发力的影响效果,将18名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分成HISRT... 为探索HISRT(High-intensity and speed resistance training)、LBFRT(Low-intensity 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以及"HISRT+LBFRT"综合训练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爆发力的影响效果,将18名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分成HISRT实验组(n=6)、"HISRT+LBFRT"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3个组根据实验的不同阶段内容设计要求,共计进行了为期8周的训练。结果显示:8周的训练使得HISRT组、"HISRT+LBFRT"组的20m加速跑和助跑摸高成绩显著提高。其中HISRT组20m加速跑成绩增长了6. 65%,助跑摸高成绩增长了3. 68%;"HISRT+LBFRT"组20m加速跑成绩增长了7. 14%,助跑摸高成绩增长了3. 96%;而对照组20m加速跑和助跑摸高成绩仅提高了1. 06%和0. 91%。证实"HISRT+LBFRT"综合训练法可以在训练强度下降和损伤风险减少的前提下,达到和高强度HISRT抗阻训练一致,甚至更好的效果。该方法适用于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快速抗阻训练 低强度血流限制训练 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 爆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成梁 马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8-100,共3页
以《运动训练学》对体能结构的认识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10项指标作为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对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具有... 以《运动训练学》对体能结构的认识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10项指标作为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对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具有实用价值,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篮球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体能评价 指标体系 运动训练学 中国 选材 体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排 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16,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众多耐力素质指标中筛选出10项指标作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指标,建立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便于教练员发现队员的薄弱环节...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众多耐力素质指标中筛选出10项指标作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指标,建立了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便于教练员发现队员的薄弱环节,为教练员制定耐力素质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耐力素质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振东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60,共6页
采用测试法、技评法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已接近世界强队水平 ,身体素质已达到或接近我国成年队水平 ;篮球基本技术已经初步完善 ,... 采用测试法、技评法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已接近世界强队水平 ,身体素质已达到或接近我国成年队水平 ;篮球基本技术已经初步完善 ,个别运动员存在技术粗糙、动作不规范等现象。认为 ,应加大科学化选材力度 ;改进专项耐力素质训练方法 ;树立苦练基本功的指导思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身体素质 基本技术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形态机能指标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汶凯 斐新贞 杨彤彤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2,共4页
采用实验跟踪测试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普通青少年和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认为:不同形态机能与身体素质指标的发展均具有不平衡性;同一运动素质受多个形态机能指标的影响;形... 采用实验跟踪测试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普通青少年和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认为:不同形态机能与身体素质指标的发展均具有不平衡性;同一运动素质受多个形态机能指标的影响;形态机能变化与运动素质的改变有先后性;相对于普通青少年,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变化与运动素质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男子篮球运动员 身体素质 形态机能指标 变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年限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桂红 陈树华 许永刚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99,共3页
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能力运动年限的长短是一个国家提高篮球竞技水平的关键所在。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社会转型期前后我国男子甲级篮球队队员的运动年限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 :社会转型期过程中... 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能力运动年限的长短是一个国家提高篮球竞技水平的关键所在。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社会转型期前后我国男子甲级篮球队队员的运动年限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 :社会转型期过程中我国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年限较之转型期前有所增长 ,并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中国 男子篮球运动员 运动年限 竞技能力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健秋 朱体荃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4-17,48,共5页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施皮尔伯格的《特质──状态焦虑调查》,对参加全国重点业余体校篮球比赛的97名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焦虑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与普通少年在特质焦虑上有明显差异;少年篮球运动员赛后的状态焦...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施皮尔伯格的《特质──状态焦虑调查》,对参加全国重点业余体校篮球比赛的97名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焦虑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与普通少年在特质焦虑上有明显差异;少年篮球运动员赛后的状态焦虑水平受比赛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时力量训练与停训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晨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144,共5页
观察12周特定时间(清晨和傍晚)力量训练和停训(4周和6周)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探索运动能力日节律变化规律,为科学安排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将3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清晨训练组(MT组,训练时间为清晨07:00~... 观察12周特定时间(清晨和傍晚)力量训练和停训(4周和6周)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探索运动能力日节律变化规律,为科学安排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将3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清晨训练组(MT组,训练时间为清晨07:00~08:00)、傍晚训练组(ET组,训练时间为傍晚17:00~18:00)和对照组(C组)。MT组和ET组进行12周力量训练,C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但不进行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停训4周、停训6周清晨(07:00)和傍晚(17:00)测定体温、肌肉最大力量和Wingate实验。结果发现:各组各测试点体温在17:00均高于07:00(P<0.05)。ET组和C组各测试点股四头肌最大随意收缩力(MVC)、最高功率(PP)和平均功率(MP)在17:00均高于07:00(P<0.05),MT组训练前、停训4周和停训6周MVC、PP和MP在17:00均高于07:00(P<0.05)。ET和MT组各运动能力参数在训练后显著升高,停训4周仍高于训练前水平,停训6周则恢复。结果表明:特定时间力量训练对体温并无显著影响;清晨力量训练可消除无氧运动能力的日节律变异;力量训练后获得的运动能力可保持至停训4周后,停训6周后则逐渐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择时力量训练 运动能力 停训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冲刺间歇训练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肌氧含量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学领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6,共5页
观察短期冲刺间歇训练对运动员运动中肌氧含量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将30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EG,n=15名)和对照组(CG,n=15名)。CG运动员正常训练,EG在正常训练基础上每周进行2次冲刺间... 观察短期冲刺间歇训练对运动员运动中肌氧含量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将30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EG,n=15名)和对照组(CG,n=15名)。CG运动员正常训练,EG在正常训练基础上每周进行2次冲刺间歇训练,实验周期为4周。分别于实验前后利用递增负荷实验测定有氧运动能力;30 s 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IRS)监测高强度间歇运动实验中(反复5次30 s Wingate实验,间歇期4 min)股外侧肌氧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后,组内与实验前比较,EG受试者递增负荷实验时的最大摄氧量和最大有氧功率升高(P<0.05),1次Wingate实验时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增加(P<0.05),间歇运动实验中氧合血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肌红蛋白以及组织氧合指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均显著性升高(P<0.05),血红蛋白总量无显著性改变(P>0.05);CG受试者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短期冲刺间歇训练改善了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以及间歇运动时外周骨骼肌的摄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冲刺间歇训练 肌氧含量 运动能力 近红外光谱术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7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测试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映辉 霍子文 徐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及专业逻辑分析法对所设计和筛选的9项体能测试指标,在120名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中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专家筛选后的9项测试指标能反映出15-17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发展的总...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及专业逻辑分析法对所设计和筛选的9项体能测试指标,在120名13-15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中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专家筛选后的9项测试指标能反映出15-17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发展的总体水平,并最终建立了体能测试的单项和综合评价标准。可以在实践训练中作为评价这个群体的体能测试指标,为选材和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篮球运动员 体能 测试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左心室形态及机能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练碧贞 张冰 胡晓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73,共1页
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竞技体校男篮队员14名,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男生14人,年龄均在13—17岁之间。测试方法 :运用超声心动图测试。受试者平卧位蹬车,蹬车速度为60rpm/min,功率以50瓦起始,每3min递增50瓦,逐级完成50、100、150瓦三级... 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竞技体校男篮队员14名,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男生14人,年龄均在13—17岁之间。测试方法 :运用超声心动图测试。受试者平卧位蹬车,蹬车速度为60rpm/min,功率以50瓦起始,每3min递增50瓦,逐级完成50、100、150瓦三级负荷。测试结果与讨论分析实验组经过半年大强度系统篮球训练后,ESD、ESV、EDD和EDV各状态下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训练 超声心动图 测试结果 测试方法 研究对象 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受试者 平卧位 大强度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松玲 满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51-351,共1页
目的通过对男子篮球二级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获得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的生物力学特性,为科学选材、运动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Contrex等速测试系统,采用4种角速度(60、120、180、240°/s),向心-向心测试... 目的通过对男子篮球二级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获得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的生物力学特性,为科学选材、运动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Contrex等速测试系统,采用4种角速度(60、120、180、240°/s),向心-向心测试模式下,对23名男子篮球二级运动员[年龄(19.7±0.82)岁,身高(189.6±8.78)cm,体重(87.5±16.7)kg]进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1)男子篮球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运动员 男子篮球 科学选材 等速肌力测试 生物力学特性 运动康复 测试模式 等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多龄层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技术测试结果及特征因子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朋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4,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全国篮球U17、U15、U14男子篮球比赛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掌握专项技术的整体状况及各年龄段运动员专项技术的优劣势,并将我国青少...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全国篮球U17、U15、U14男子篮球比赛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掌握专项技术的整体状况及各年龄段运动员专项技术的优劣势,并将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特征归纳为“篮球专项步法因子”与“篮球专项手感因子”,且运用动态视角对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的专项技术特征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发展规律,最后从管理制度、训练方法和后勤保障等视阈对我国青少年篮球专项技术训练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男子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 专项技术测试 U17 U15 U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