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非关键线路影响的PERT网络计划完工概率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丁雨琦 《山西建筑》 2019年第10期251-253,共3页
以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常见的工期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计划评审技术(PERT),讨论了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概率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非关键线路对项目完工概率的影响。结合具体案例,对不同要求工期下非关键线路是否能够决定工程项目完工概率进... 以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常见的工期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计划评审技术(PERT),讨论了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概率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非关键线路对项目完工概率的影响。结合具体案例,对不同要求工期下非关键线路是否能够决定工程项目完工概率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非关键线路影响完工概率的一般规律,可作为求解项目完工概率问题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期 PERT 完工概率 非关键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标网络图非关键线路结点位置探讨
2
作者 王克真 陈书真 《冶金经济与管理》 1989年第2期32-34,25,共4页
网络计划技术是以网络图的形式表现的,为达到实用的目的,必须计算网络时间,找出关键线路和非关键线路,对网络图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对工程实施动态控制管理.但在实践中人们对网络时间的计算感到麻烦和费解,且不易掌握.在目前电算尚未普... 网络计划技术是以网络图的形式表现的,为达到实用的目的,必须计算网络时间,找出关键线路和非关键线路,对网络图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对工程实施动态控制管理.但在实践中人们对网络时间的计算感到麻烦和费解,且不易掌握.在目前电算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迫切需要进一步简化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这关系到时标图上结点位置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关键线路 时标 计算网络 总时差 时间参数 网络计划技术 简化网络 动态控制 坐标平面 计算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动时间特性研究非关键工序对其特征路线的灵敏度
3
作者 李翠青王影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2期00282-00282,共2页
传统的PERT 网络是基于进度风险中性决策来编制的,另外,它认为非关键路线转化为关键路线的概率忽略不计。但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和工期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大中型项目,50%的风险影响过大,且非关键路线的实际工期有时会超过关键路线的工期,... 传统的PERT 网络是基于进度风险中性决策来编制的,另外,它认为非关键路线转化为关键路线的概率忽略不计。但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和工期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大中型项目,50%的风险影响过大,且非关键路线的实际工期有时会超过关键路线的工期,即使未影响到总工期,但若其所在路线成为关键路线的概率增大,风险增加,说明该路线超期的危险性增大,因此,非关键工序的变化对其所在路线的灵敏度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通过利用机动时间特性研究非关键工序对其特征路线的灵敏度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时间 非关键线路 特征路线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T网络工期风险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平 顾新一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PERT网络工期 工期风险 计算方法 非关键线路 网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关键线路法(DCPM)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伟 刘彦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1987年第4期71-77,共7页
根据实际应用,本文在原DCP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把传统的单代号DCPM网络图改用双代号表示;并且对原试探法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①在关键线路压缩阶段考虑采用时间更短、费用更高的选择;②无论是在关键线路压缩阶段,还是... 根据实际应用,本文在原DCP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把传统的单代号DCPM网络图改用双代号表示;并且对原试探法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①在关键线路压缩阶段考虑采用时间更短、费用更高的选择;②无论是在关键线路压缩阶段,还是在非关键线路上的决策工序二次决策阶段,始终把决策工序的费用和P_1作为一个条件进行决策;③决策工序各选择的数据可按任意的顺序输入。这样不仅给实际应用带来了方便,而且增加了最优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线路 DCPM 非关键线路 试探法 在原 网络计划法 电算程序 拖后 理论与实践 PERT
原文传递
学习运用网络计划技术 不断提高货车段修生产能力
6
作者 南京东车辆段作业计划QC小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4年第S2期20-21,共2页
一、小组概况我们南京东车辆段段修作业计划QC小组成立于1983年6月,现有15人。普遍接受过60小时以上的TQC知识教育,基本达到“一懂三会”,并且针对生产关键每月定期开展小组活动。
关键词 网络计划技术 段修 三会 作业计划 生产关键 建设时间 选题理由 非关键线路 攻关课题 提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协作的网络优化技术初探
7
作者 潘功胜 《嘉兴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33-38,共6页
任何劳动过程都涉及到两方面的关系,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就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而,解决劳动者与物质技术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系问题,解决劳动者之间的联系体系问题;使得整体当中的每一个个体密切的组合成一体,使得组织内的全... 任何劳动过程都涉及到两方面的关系,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就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而,解决劳动者与物质技术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系问题,解决劳动者之间的联系体系问题;使得整体当中的每一个个体密切的组合成一体,使得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各项努力(数量上、质量上、时间上)协调一致,成为获得远比个体效率高得多的群体效率,最大限度地形成一种“集体力”的必然前提。因而,这就需要运用组织协调的手段对于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规定最优比例,予先确定劳动者的工作程序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协作 体系问题 劳动力资源 物质技术条件 动态曲线 工时利用率 峰值期 非关键线路 资源动态 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P模拟试题解析(十四)
8
《项目管理技术》 2005年第9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IPMP ID 试题解析 动态评价方法 非关键线路 题目 净现值法 网络计划技术 单代号网络图 节点网络图 答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