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固温度对稀土夹杂物成为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庆祥 廖波 +2 位作者 崔占全 姚枚 万鑫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356,共4页
以铈为例采用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对其氧化物、硫化物和硫氧化物在不同凝固温度下成为 Fe C合金中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结果表明: 成为 Fe C合金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夹杂物以 Ce2 ... 以铈为例采用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对其氧化物、硫化物和硫氧化物在不同凝固温度下成为 Fe C合金中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结果表明: 成为 Fe C合金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夹杂物以 Ce2 O3 为最有效, Ce2 O2 S中等有效, Ce S则无效. 随着凝固温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夹杂物 非均质形核核心 初生γ相 合金 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杂物在中高碳钢堆焊金属中成为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庆祥 高聿为 +1 位作者 廖波 姚枚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采用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 ,对不同稀土夹杂物和中高碳钢堆焊时常见氧化物在熔敷金属中成为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成为熔敷金属中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夹杂物以Ce2 O3,La2 O3和Ce2 O2 S为有效 ,Al2 O3... 采用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 ,对不同稀土夹杂物和中高碳钢堆焊时常见氧化物在熔敷金属中成为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成为熔敷金属中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夹杂物以Ce2 O3,La2 O3和Ce2 O2 S为有效 ,Al2 O3,SiO2 ,MnO和CeS为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夹杂物 非均质形核核心 碳钢 堆焊 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的石墨化过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永军 韩静涛 +2 位作者 王全礼 朱辰 金永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0-753,共4页
试验用钢是基于增加石墨核心可以有效促进材料的石墨化过程来进行成分设计和试样制备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试样内部石墨化过程进行了间接观察,利用高温显微镜,对试验用钢试样表面石墨化过程进行了原位的直接观察;以及利用场发射扫描电... 试验用钢是基于增加石墨核心可以有效促进材料的石墨化过程来进行成分设计和试样制备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试样内部石墨化过程进行了间接观察,利用高温显微镜,对试验用钢试样表面石墨化过程进行了原位的直接观察;以及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石墨粒子结构进行了精细观察.结果表明,正是钢中具有与石墨结构(简单六方)相同的BN成为了石墨的非均质形核核心,才有效促进了钢的石墨化过程,实现了中碳钢的石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石墨化 非均质形核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中第二相诱导铜元素析出的晶体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长荣 张凤珊 +1 位作者 张迁 张磊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6,共4页
对钢液凝固温度下钛的化合物、Al2O3、MnS等基底与形核相铜元素的二维点阵错配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其成为铜元素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底与形核相的错配度δ越小,越有利于非均质形核。Ti2O3、MnS和Al2O3与铜元素... 对钢液凝固温度下钛的化合物、Al2O3、MnS等基底与形核相铜元素的二维点阵错配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其成为铜元素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底与形核相的错配度δ越小,越有利于非均质形核。Ti2O3、MnS和Al2O3与铜元素的错配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可以作为铜元素形核的质点并促进其异质形核。Ti2O3和MnS是钢中残余铜元素非均质形核的最有效核心;Al2O3为中等有效核心;TiC、TiN为无效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点阵错配度 非均质形核核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