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超声检查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龙 李国奇 +2 位作者 孟凡宇 刘家祎 范占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评估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动脉狭窄程度,并与肾动脉超声进行对比,分析NCE-MRA与超声对肾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方法:使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机对37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基于TrueFISP序列... 目的: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评估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动脉狭窄程度,并与肾动脉超声进行对比,分析NCE-MRA与超声对肾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方法:使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机对37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基于TrueFISP序列的两个不同参数的NCE-MRA检查,通过重建得到显示肾动脉的冠状位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分别单独进行肾动脉NCE-MRA的图像质量及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并分别对两组肾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肾动脉狭窄程度、NCE-MRA与肾动脉超声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两个不同参数的NCE-MRA图像质量评分均较高(>3.5),且两序列间及两医生间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系数=0.898,P<0.001)。37例患者的74支肾动脉狭窄程度在两位医生间的评价一致性很高(Kappa系数=0.951,P<0.001),且与肾动脉超声的一致性也较高(Kappa系数=0.87,P<0.001)。结论:肾动脉NCE-MRA是一种有效的无创、不使用对比剂、无电离辐射的血管成像方法,能正确诊断肾动脉狭窄程度,并提供较超声更为全面的影像学信息,是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能接受增强检查时的较理想的替代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功能不全 肾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志成 黄鹤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10期70-72,126,共4页
目的:探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动脉NCE-MRA及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 目的:探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动脉NCE-MRA及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血管边缘锐利度,评估两组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CE-MRA组的血管锐利度、SNR、CNR均较CE-MRA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E-MRA组的图像质量显著高于CE-MRA组(P〈0.05)。结论 NCE-MRA可清晰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手动脉,且各个动脉部位的SNR、CNR、血管边缘锐利度均高于CE-MRA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类风湿性关节炎 手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狭窄评估方面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方韬 齐晓凤 +5 位作者 徐学勤 黄娟 董海鹏 倪根雄 周雯 孔德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评价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技术在评估肾动脉狭窄方面的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MRA检查,采用1.5T MRI设备结合呼吸触发技术先行非增强MRA检查,再行增强MRA检查。本研... 目的:评价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技术在评估肾动脉狭窄方面的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MRA检查,采用1.5T MRI设备结合呼吸触发技术先行非增强MRA检查,再行增强MRA检查。本研究以增强MRA为参考标准,对2种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图像质量、肾动脉狭窄程度评价的一致性及对肾动脉各级分支的显示情况。结果:肾动脉非增强MRA和增强MRA在图像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肾动脉狭窄评价方面,32根肾动脉被增强MRA诊断为肾动脉狭窄,非增强MRA提示29根肾动脉狭窄,不一致的有3根。其中1根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注射对比剂后采集过早;余2根显示不一致其原因是由于呼吸不均匀而导致。除了上述3根,在评估肾动脉狭窄方面,两者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8);肾动脉分支显示方面,非增强MRA明显优于增强MRA(P<0.001)。结论:非增强MRA能全面显示肾动脉狭窄情况,在显示肾动脉分支方面优于增强MRA,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狭窄 磁共振血管成像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脉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张岚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419-1423,共5页
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 disease,PAD)的方法很多。如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 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 disease,PAD)的方法很多。如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游磊 曾兴科 许东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9期110-110,112,共2页
目的探究非增强型磁共振类血管成像运用到给糖尿病下肢动脉过窄患者予以诊治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下肢动脉过窄患者患者74例,给全部患者予以非增强型磁共振类血管成像加以诊治,探究全部患者经过... 目的探究非增强型磁共振类血管成像运用到给糖尿病下肢动脉过窄患者予以诊治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下肢动脉过窄患者患者74例,给全部患者予以非增强型磁共振类血管成像加以诊治,探究全部患者经过诊治以后的正确度。结果全部患者经过诊治以后的正确度即98.81%、敏感度即99.21%、特异度即98.41%、阳性测算值即99.60%、阴性测算值即99.21%。结论非增强型磁共振类血管成像运用到给糖尿病下肢动脉过窄患者予以诊治期间具备十分优良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 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价值
原文传递
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丁伟莉 毛龙云 方权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72例直肠腺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以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72例直肠腺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以进行回顾性探究。根据EMVI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阴性组(35例)和阳性组(3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序列、DCE及DWI-MRI检查,获得体积转移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e)、反流速率常数(Kep)和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测。对EMVI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详尽对比,并深入剖析这两类患者在MRI参数上的差异;同时,评估MRI-EMVI检测结果与病理EMVI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参数诊断病理-EMVI阳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EMVI阳性组患者CEA水平高于阴性组,肿瘤浸润深度大于阴性组,环周浸润率、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阴性组,组织中低分化、T分期3~4期及N分期阳性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均P<0.05)。病理-EMVI阳性组患者Ktrans、Kep、ADC均高于阴性组,MRI-EMVI阳性率高于阴性组(均P<0.05)。两组患者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EMVI结果比较,MRI-EMVI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9,P<0.05),准确率为83.33%[(29+31)/72],敏感度为78.38%(29/37),特异度为88.57%(31/35)。ROC结果显示:Ktrans、Kep、ADC联合诊断病理-EM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敏感度为89.53%,特异度为85.67%,均优于各项单一诊断(均P<0.05)。结论在直肠腺癌的术前评估中,DCE与DWI-MRI技术均展现出与病理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特别是在确定EMVI阳性状态方面的诊断效能颇为显著。这两项技术不仅能揭示肿瘤的恶性侵袭程度,而且通过联合应用Ktrans、Kep及ADC定量参数,进一步提升EMVI阳性诊断的精确性,预示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体积转移常数 反流速率常数 标准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刘敏 张晨 +7 位作者 田丹丹 屈慧云 郭林雅 杜慧宇 黄琦 刘芷兰 王伊菲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和非ARAS组(n=6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NCE-MRA对ARAS的诊断价值,以肾动态显像测得的两侧GFR差值及比值单独或联合NCE-MRA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对ARAS的诊断价值。结果:NCE-MRA与肾动脉DSA诊断ARAS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8,P<0.001),NCE-MRA诊断ARA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2.52%,90.77%、91.86%、94.29%、88.06%;双肾GFR比值及差值用于诊断ARAS的AUC为0.771和0.708,最佳诊断界值为1.371和13.900 mL/(min·1.73 m^(2)),敏感度为52.3%和45.8%,特异度为90.8%和89.2%;GFR比值及差值联合NCE-MRA诊断ARAS的AUC分别为0.948和0.942,敏感度为95.3%和94.4%,特异度均为89.2%。结论:NCE-MRA对ARA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肾动态显像可提高对AR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 瞿刚 +1 位作者 刘朝敏 李进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MVI阳性组(n=25)和MVI阴性组(n=6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增强扫描特征及DWI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评分模型,绘制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90例小肝癌患者中MVI阳性率为27.78%(25/90)。MVI阳性组低分化、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不光滑、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占比高于MVI阴性组,而D值、ADC值低于MVI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瘤周低信号、D值、ADC值是小肝癌MVI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最佳截断值为5分,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920、0.877。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的MV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小肝癌 血管侵犯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血管成像技术可用于肾动脉血管成像
9
作者 钟志明 蒋洁瑛 +2 位作者 陈鹏 刘铁军 潘慧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 探讨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血管成像技术(REACT)在肾动脉血管成像上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8月~2024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就诊的30例患者,分别行肾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 MRA)序列、平衡式梯度回... 目的 探讨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血管成像技术(REACT)在肾动脉血管成像上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8月~2024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就诊的30例患者,分别行肾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 MRA)序列、平衡式梯度回波(BTFE)序列及REACT序列成像,比较3组图像整体质量评分以及肾动脉主干、左右支的最小与最大信号强度比值、信噪比、对比信噪比,采用Kappa检验评估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2位医师对3组图像质量一致性评价较好(Kappa值分别为0.82、0.70、0.55)。CE MRA组、BTFE组以及REACT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48、3.05、2.18,CE MRA组与BTFE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其余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的最小与最大信号强度比均值整体上从高到低依次为CE MRA组、REACT组、BTFE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主干、左右支的信噪比与对比信噪比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BTFE组、CE MRA组、REACT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FE序列可无需钆对比剂良好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结构,显示效能与CE MRA序列相接近且显著优于REACT序列。但当BTFE序列受屏气时长或呼吸规律等因素严重影响时,REACT序列也许是一种较好的补偿手段用于非对比剂肾动脉血管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血管成像 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对比剂触发增强血管成像技术 平衡式梯度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列线图对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叶清岚 敖炜群 +3 位作者 侯金丹 蔡磊 王能 茅国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组DCE-MRI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值(V_(e))、速率常数(K_(ep))]及表面扩散系数(ADC);分析LVI阳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79例患者中,LVI阴性46例,LVI阳性33例。两组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K^(trans)、K_(ep)、V_(e)值高于LVI阴性组(P<0.05);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OR=143.46)和V_(e)(OR=50.92)为直肠癌LVI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直肠癌L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值高于V_(e)(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对直肠癌LVI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利用DCE-MRI定量参数K^(rans)、V_(e)值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直肠癌LVI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淋巴血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1
作者 刘畅 刘静红 方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患者(共145个病灶,恶性病变112个,良性病变33个)的术前MRI图像。在肿瘤最大面积的层面上绘制肿瘤T2WI低信号的感兴趣区。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对参数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联合,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并且绘制其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R2^(*)值和幅度值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29~0.937,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幅度值的AUC为0.869(95%CI:0.803~0.92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6%、81.8%;相位值的AUC为0.563(95%CI:0.478~0.645,P=0.24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9%、54.6%;R2^(*)值联合幅度值的AUC为0.886(95%CI:0.823~0.933,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R2^(*)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94(95%CI:0.832~0.939,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0%、81.8%;幅度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58(95%CI:0.790~0.91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9%、90.9%。结论R2^(*)值、R2^(*)值联合病变长径、R2^(*)值联合幅度值是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有效方法,R2^(*)值联合病变长径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磁共振成像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式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团新 刘晓 +4 位作者 朱刚明 吴绍腾 刘成康 杨概 叶沛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触发式非对比增强(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诊断下肢静脉曲张(V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入组的下肢VV患者(41段静脉)行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对下肢VV最明显处信号比值(SR)与管径比值(VDR)行Pearson... 目的探讨触发式非对比增强(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诊断下肢静脉曲张(V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入组的下肢VV患者(41段静脉)行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对下肢VV最明显处信号比值(SR)与管径比值(VDR)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2位医生及2周前后的TRANCE影像Likert评分一致性进行评价。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估2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及一致性。结果下肢静脉SR与VDR呈负相关(r=-0.440,P<0.05)。盆腔段较大腿段整体Likert评分降低(P<0.05),大腿段和小腿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位医生对盆腔段、大腿段及小腿段2周前和2周后的Likert评分以及同一位医生2周前和2周后的Likert评分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TRANCE与DUS诊断41段VV的敏感度分别为94.59%、86.49%,特异度分别为50.00%、75.00%,准确度分别为90.24%、85.37%,两者诊断结果Kappa值为0.617,一致性较好。结论TRANCE磁共振成像用于VV定量分析的诊断效能及与DUS的一致性较好,且影像质量良好,可作为术前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磁共振血管成像 触发式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非对比增强血管成像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廖华强 刘源 +2 位作者 曾利川 周恩全 蹇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757-760,共4页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磁共振非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NC‐MRA )诊断颅脑动脉瘤及其判断瘤体长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8月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65例并进行3D‐NC‐MRA 及 DSA 检查,...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磁共振非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NC‐MRA )诊断颅脑动脉瘤及其判断瘤体长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8月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65例并进行3D‐NC‐MRA 及 DSA 检查,将两种方法所检查出的动脉瘤图像进行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以 DSA 为金标准对比分析3D‐NC‐MRA 所显示颅内动脉瘤结果及二者对动脉瘤瘤体长度检测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 DSA 检出43例患者有动脉瘤共53个,其中<3mm 共15个,≥3mm 共38个;3D‐NC‐MRA 检查发现50个动脉瘤,其中<3mm 共10个,≥3mm 共40个;所有动脉瘤分布于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前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区域;3D‐NC‐MRA对<3mm 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6.7%,100%,对≥3mm 的颅内动脉瘤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100%;对所有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6%、100%。3D‐NC‐MRA 与 DSA 比较,所有颅内动脉瘤瘤体长度测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3D‐NC‐MRA 对颅内≥3mm 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以作为临床对颅内动脉瘤的常规诊断方法。而<3mm 动脉瘤存在一定漏诊,对于阴性发现者必要时应行 DSA 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对比增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评估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汤浩 胡晓萌 +5 位作者 王秋霞 孟晓岩 王梓 李建军 王艳春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6-54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SLEEK)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在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3例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患者行SLEEK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由两位放射医师对SLEEK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情况进... 目的:探讨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SLEEK)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在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3例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患者行SLEEK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由两位放射医师对SLEEK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并将SLEEK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DSA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SLEEK扫描,其中移植肾动脉狭窄11例,移植肾动脉闭塞3例,移植肾动脉扭曲3例,移植肾静脉狭窄2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1例,肌纤维发育不良1例。SLEEK检出了所有23例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了其中19例,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LEEK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无创、无辐射,在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血管并发症 SLEEK 对比剂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磁共振平扫及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成像对肝癌微血管侵犯预测研究
15
作者 俞佩佩 周衍锋 赵恒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1期2177-2179,2200,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平扫及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成像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到三门县人民医院行肝细胞癌根治术的9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MVI阳性组(n=28)及MVI... 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平扫及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成像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到三门县人民医院行肝细胞癌根治术的9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MVI阳性组(n=28)及MVI阴性组(n=62)。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并进行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Logistic分析结果得出,肿瘤直径较大、有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形态不光滑及有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均为影响患者发生MVI的相关因素。经ROC曲线分析得知,肿瘤直径、有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形态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等指标均对患者发生MVI有预测价值,且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结论肿瘤直径较大、有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形态不光滑及有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均将提高患者发生MVI风险,并且该类指标在预测患者是否发生MVI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磁共振平扫 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成像 肝细胞癌 血管侵犯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licer软件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探讨肾血管解剖变异
16
作者 何大业 王星 +1 位作者 唐懿刚 卢景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6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作为基础结合3D-Slicer软件在肾血管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肾囊肿、肾上腺或肾肿瘤等疾病的222例患者的MR数据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以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作为基础结合3D-Slicer软件在肾血管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肾囊肿、肾上腺或肾肿瘤等疾病的222例患者的MR数据资料,采用3D-slicer软件进行重建后,根据模型,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角度对肾血管解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肾动脉变异主要包括多支肾动脉、肾动脉早发分支、混合型变异;肾静脉变异主要包括多支肾静脉、肾静脉晚期汇合、混合型变异。结果:本研究222例患者(共444个肾),男性、女性的肾动脉变异比例分别为40.83%、40.20%,肾静脉变异比例为25.42%、31.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和肾静脉存在变异分别为180个(40.54%)和127个(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个(17.11%)肾存在多支肾动脉,右肾35个(15.76%),左肾41个(18.46%);132个(27.73%)肾存在肾动脉早发分支,分别为右肾92个(41.44%),左肾40个(1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个(28.60%)肾存在多支肾静脉,右肾81个(36.47%),左肾46个(2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金标准”术中所见,3D-slicer软件结合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222例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阳性的有195例,阴性27例,漏诊3例,误诊5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64、0.984、0.828。结论:3D-slicer软件对3D-DCE-MRA数据重建结果能够在手术前精准对患者肾血管解剖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的肾血管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解剖变异 3D-sli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剂增强肾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孙志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7期162-163,共2页
肾动脉狭窄(RAS)大部分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常引发肾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对其尽早确诊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血管造影是诊断RAS的金标准,但其是有创性检查,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含碘对比剂,决定了其不能作为广泛筛查的手段。CTA... 肾动脉狭窄(RAS)大部分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常引发肾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对其尽早确诊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血管造影是诊断RAS的金标准,但其是有创性检查,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含碘对比剂,决定了其不能作为广泛筛查的手段。CTA和MRA相对而言创伤小,成像效果良好。但CTA检查具有X线电离辐射危害,所使用的含碘造影剂具有肾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对比剂 肾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18
作者 张荣国 陈伟东 王颖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东芝1.5 TMR机 Time-SLIP (时间-空间双重标记翻转恢复成像技术)序列肾动脉成像.结果:1人因幽闭恐惧不能完... 目的:探讨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东芝1.5 TMR机 Time-SLIP (时间-空间双重标记翻转恢复成像技术)序列肾动脉成像.结果:1人因幽闭恐惧不能完成检查,49例完成检查,其中54条肾动脉狭窄,14条重复肾动脉,30条肾动脉正常.对比DSA肾动脉成像资料进行分析,50例完成检查,显示了48条肾动脉狭窄和18条重复肾动脉,34例肾动脉正常.结论: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对于狭窄情况的评价[1]与DSA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非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肾动脉血管成像能够较准确地评价肾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Time—SLIP 造影剂 肾动脉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PWI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19
作者 陈渊明 周雅玲 +1 位作者 许燕塔 吴少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9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PWI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55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及同期55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对照,金标准为临床诊断结果,均进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PWI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55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及同期55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对照,金标准为临床诊断结果,均进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PWI检查。分析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灌注加权成像(PWI)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PWI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67,高于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PWI单独诊断的0.817、0.850。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PWI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诊断灵敏度100.00%(60/60)、准确度98.33%(118/120)、阴性预测值100.00%(58/58),高于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PWI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PWI在诊断后循环缺血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优于单独使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或PWI,适合作为后循环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灌注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成像参数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模式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千娟 龙莉玲 +2 位作者 李晨晖 谢金桓 张会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4,共8页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常规序列及多个b值(0~3000 s/mm^(2))的DWI检查。通过弥散后处理技术获得体素内非相干运动(IVIM)模型、弥散峰度成像(DKI)模型的衍生定量参数及常规的ADC值,分别由2位放射科医生测量整个病灶的所有弥散参数的平均值。由2位病理科医师联合VETC和MVI结果对HCC组织的微血管模式进行分类,将其分为3个不同的VETC/MVI(VM)组。比较不同VM分组间各个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组AUC值的差异。结果:IVIM-Dstar值、DKI-K值在不同VM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M-组的IVIM-Dstar值、DKI-K值低于VM±和V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不同VM分组间的DKI-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VIM-Dstar及DKI-K值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56、0.863、0.630及0.653、0.802、0.673;IVIM-Dstar值及DKI-K值组成的联合模型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69、0.896和0.702(P<0.05)。Delong检验结果表明,IVIM-Dstar、DKI-K以及两者组成的联合模型在鉴别不同VM分组的效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非高斯弥散模型定量参数在术前预测HCC的VETC及MVI联合表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高斯弥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