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4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A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改变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黄而强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965-2967,共3页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RVD)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59眼纳入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资料基本匹配正常...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RVD)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59眼纳入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资料基本匹配正常体检者25例50眼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OCTA检查,并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 mm×3 mm范围的视网膜区,获取并比较黄斑胖中心凹区浅层与深层的RVD水平。结果:对照组浅层平均RVD、颞侧RVD、鼻侧RVD水平均低于深层(P<0.05),上方RVD、下方RVD水平与深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浅层平均RVD、颞侧RVD、鼻侧RVD水平均低于深层(P<0.05),上方RVD、下方RVD水平与深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浅层与深层平均RVD、颞侧RVD、鼻侧RVD、上方RVD及下方RV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A可较为便利、安全获取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流信号,可运用于评估患者视网膜微循环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黄斑区 视网膜血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扫描与单点模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重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对比
2
作者 陈德兵 殷俏 邓才峰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多点扫描与单点扫描模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西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97眼)重度N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多点扫描与单点扫描模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西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97眼)重度N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25,48眼)与对照组(n=25,49眼)。实验组给予多点扫描模式PRP,对照组给予单点扫描模式PR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野平均阈值(MS)、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a波与b波、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激光能量、光斑数量、能量密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 d、1个月时,两组MS均小于治疗前,CMT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治疗后1个月,两组MS、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 d,两组F-ERG a波、b波均小于治疗前,但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F-ERG b波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两组F-ERG a波、b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两组平均RNFL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两组平均RNF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激光能量高于对照组,能量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光斑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玻璃体视网膜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模式PRP治疗NPDR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多点扫描激光对周边视野、视网膜光感受器及内核细胞层损伤更小,在促进治疗后视力恢复方面相较单点模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多点扫描模式激光 单点扫描模式激光 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海敏 田德增 韩雪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3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NPDR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视力改善、眼底改善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NPDR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视力改善、眼底改善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眼底改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观察组FFA改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较羟苯磺酸钙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复方丹参滴丸 羟苯磺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9期612-613,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与羟苯磺酸钙(导升明)联用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与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单用羟苯磺酸钙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与羟苯磺酸钙(导升明)联用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与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单用羟苯磺酸钙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联合导升明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 导升明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范玲玲 刘伦 +1 位作者 龚健杨 廖荣丰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以及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以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NPDR患者60例(117只眼)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以及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以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NPDR患者60例(117只眼)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d,连续3个月。实验前后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外周血EPCs数量,并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治疗后外周血EPCs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组眼底病变分期进展率为3.45%,小于对照组21.05%;且干预组缓解率为12.07%,对照组无患眼缓解。干预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为24.14%,对照组均无视力提高。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动员NPDR患者体内EPCs入血,对NPDR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网膜中谷氨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098-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网膜中谷氨酸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网膜中谷氨酸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降糖方面给予降糖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降糖方面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其他治疗同对照组,2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6.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降低,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OMA-IR、HOMA-I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患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患眼EDV与PSV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谷氨酸水平分别为(3.20±1.34)和(5.38±1.24)μmol/L,都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1.38±2.18)和(11.99±1.83)μmol/L,治疗后观察组的谷氨酸水平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减少视网膜中谷氨酸的表达,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基础胰岛素分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视神经状况,从而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谷氨酸 视神经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韩琳娜 李一梅 谢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2-384,共3页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保护与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抗血栓形成、抗炎作用等机制,发挥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作用;与羟苯磺酸钙、杞菊地黄丸等药物相比,对NPDR的疗效更好;与其...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保护与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抗血栓形成、抗炎作用等机制,发挥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作用;与羟苯磺酸钙、杞菊地黄丸等药物相比,对NPDR的疗效更好;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对NPDR的疗效。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NPDR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蟅虫胶囊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卓文 张绍芬 李从谊 《北方药学》 2014年第7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大黄蟅虫胶囊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2型糖尿病伴有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不加用其他口服药物,治疗组给予大黄蟅虫... 目的:探讨大黄蟅虫胶囊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2型糖尿病伴有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不加用其他口服药物,治疗组给予大黄蟅虫胶囊口服,1.6g,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视力、眼底彩色照相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蟅虫胶囊为针对虚劳干血证的要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蟅虫胶囊 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点扫描与单点多次扫描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4
9
作者 龙巧燕 陈青山 +3 位作者 陈玉华 刘娇 朱远飞 廖海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比较激光多点扫描与单点多次扫描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4-01期间我们收治的50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43眼,采... 目的:比较激光多点扫描与单点多次扫描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4-01期间我们收治的50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43眼,采用577nm激光多点扫描一次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41眼,采用单点多次扫描完成PR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F-ERGa波振幅、F-ERGb波振幅,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激光能量、光斑数量、能量密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d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均低于治疗前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1,P=0.017)。两组间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1d,1、2、6、12mo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d的F-ERGa波振幅均低于治疗前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9,P=0.025)。两组间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1d,1、2、6、12mo的F-ERGa波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d的F-ERGb波振幅均低于治疗前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31)。两组间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1d,1、2、6、12mo的F-ERGb波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光斑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激光能量高于对照组,能量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多点扫描一次完成PRP治疗与单点多次完成PRP治疗的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多点扫描一次完成PRP的治疗方案能量密度较低,产生的激光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77 nm激光多点扫描 单点多次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颖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5期3421-3422,共2页
选取86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导升明进行治疗,试验组则给予非诺贝特治疗。两组均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脂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 选取86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导升明进行治疗,试验组则给予非诺贝特治疗。两组均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脂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和显效率(95.35%、8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48.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33,4.0737,P<0.05)。经过治疗2年后,且试验组TG和L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非诺贝特可显著提高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善血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特 增生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明目丸联合西药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瑞雪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石斛明目丸联合西药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的疗效。方法:筛选100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予常规干预措施、羟苯磺... 目的:观察石斛明目丸联合西药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的疗效。方法:筛选100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予常规干预措施、羟苯磺酸钙胶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加服石斛明目丸,2组连续治疗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症状评分与视力、眼压及眼底情况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0%(P <0.05)。2组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症状(视物模糊、目睛干涩、头晕、腰膝酸软、大便干结)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视力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治疗组眼压较治疗前下降(P <0.01);治疗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 <0.01),眼压低于对照组(P <0.01)。2组血管渗漏面积、微血管瘤个数以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视网膜循环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 <0.01);治疗组血管渗漏面积、微血管瘤个数以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均少于对照组(P <0.01),视网膜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石斛明目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底循环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 肝肾亏虚证 石斛明目丸 视力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张小康 房强 张姜芝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6期32-35,共4页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解放军第960医院淄博医疗区收治的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干预组(34例),对照组...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解放军第960医院淄博医疗区收治的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干预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干预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视力水平、微血管瘤数目、出血面积、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视力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微血管瘤数目、出血面积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数据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阶段,主要治疗药物选择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优化视网膜功能,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同时进一步优化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增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晁媛媛 陈晓冬 +1 位作者 梁乐 王丽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5期875-880,共6页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西安市第一医院首次就诊的NPDR患者1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西安市第一医院首次就诊的NPDR患者1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59.7±9.1)岁,病程≥5年48例;观察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60.5±8.6)岁,病程≥5年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控制率,干预前后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及经济负担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1.77%(42/68)比30.88%(21/68)],视力下降率低于对照组[4.42%(3/68)比20.59%(1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56,P=0.001);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7.95±1.29)mmol/L比(9.08±1.31)mmol/L、(10.27±1.25)mmol/L比(11.39±1.28)mmol/L、(6.94±0.36)%比(8.48±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PG、2hPG、HbA1c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27.94%(19/68)比2.94%(2/68)、39.71%(27/68)比20.59%(14/68)、57.35%(39/68)比22.06%(15/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IPQ、DSQL评分及经济负担均低于对照组[(44.59±3.24)分比(57.57±4.63)分、(41.34±3.07)分比(52.37±3.41)分、(1.98±0.51)万元比(2.37±0.64)万元],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95.52±6.64)分比(83.71±4.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41、19.823、4.683、12.073,均P<0.05)。结论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NPDR患者视力,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疾病感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医院-社区-家庭 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血糖控制 疾病感知 自我管理能力 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目理血汤治疗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14
作者 蔡文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明目理血汤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2021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84例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明目理血汤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2021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84例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明目理血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CVA优于对照组,CRT薄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理血汤治疗N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其BCVA与CRT,进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明目理血汤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刘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34-037,共4页
研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康柏西普的实施价值,并评估上述联合用药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实施效果,以期指导后续治疗。方法 主要筛选88例患者作为分析样本,所有患者均符合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诊断指征。患者入组后进行... 研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康柏西普的实施价值,并评估上述联合用药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实施效果,以期指导后续治疗。方法 主要筛选88例患者作为分析样本,所有患者均符合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诊断指征。患者入组后进行随机数字表分组,组别名称设置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实施复方血栓通胶囊、康柏西普联合治疗,后者给予单一康柏西普用药。样本选取时间为2023年12月-2024年12月。比较两组有效率、眼底检查各项指标、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黄斑中心凹厚度、视力等。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数据较对照组更大(P<0.05);通过对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数据对比,研究组更低(P<0.05);眼底检查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确组间差异显示,研究组更低,两组存在显著差别(P<0.05);PI、RI、PSV、EDV等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数据差别明显,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更佳(P<0.05);研究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康柏西普联合实施优势更显著,与单一治疗相比优势更佳,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底微血管瘤数,提升视力,各院可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复方血栓通胶囊 康柏西普 黄斑中心凹厚度 视力 有效率 眼动脉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雷珠单抗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仵葱 李素华 路俊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雷珠单抗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PDR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配合玻璃体视... 目的分析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雷珠单抗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PDR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配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深层毛细血管层(DCP)血流密度、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CM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VEGF显著低于对照组,DCP血流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雷珠单抗能够有效调节PDR患者的BCVA、CMT、VEGF及DCP血流密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17
作者 王雨涵 金学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09-012,共4页
探究对处于增殖期的、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行玻璃体视网膜的手术之前,实施雷珠单抗的玻璃体腔注射以后,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21.11-2024.9之间,我院眼科收治的,并发了增殖期的、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的患者,展开研究。将7... 探究对处于增殖期的、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行玻璃体视网膜的手术之前,实施雷珠单抗的玻璃体腔注射以后,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21.11-2024.9之间,我院眼科收治的,并发了增殖期的、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的患者,展开研究。将70例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数量比,予以分组,对照组直接对玻璃体视网膜实施手术,而研究组则在手术前,先行雷珠单抗的玻璃体腔注射。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相关的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BCVA、DCP血流密度上升,而其他的指标则均出现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 对于处于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视网膜手术的联合方式,不但能减少术中创伤性操作,而且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抑制眼底血管的生成,提升患者的视力具有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增殖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无灌注区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影响
18
作者 夏得喻 张金燕 +4 位作者 王明方 姜清敏 徐登瑞 石雅文 李秀云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5-381,共7页
目的通过全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对比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不同层次和区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对NVG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本研究... 目的通过全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对比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不同层次和区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对NVG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本研究纳入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原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PDR患者33例(33眼,单纯PDR组)及NVG患者30例(30眼,PDR合并NVG组)。使用SS-OCTA进行眼底检查,并使用ImageJ软件手动勾画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和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NPA边界。视网膜按照两种方式分区,不同的同心圆分区: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中心凹周围区、环区6-9、环区9-12、环区12-外周;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分为四个象限:颞上、颞下、鼻上和鼻下象限。统计两组患者各分层、各分区的NPA面积及缺血指数(ISI),比较两组患者SCP层和DCP层不同同心圆和不同象限的NPA和ISI差异,分析NPA的分布特点以及NPA对NVG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DCP层NPA面积、ISI均大于SCP层(均为P<0.001);PDR合并NVG组患者SCP、DCP层的NPA面积、ISI均大于单纯PDR组(均为P<0.001)。(2)在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象限,PDR合并NVG组患者SCP层、DCP层的NPA面积和ISI均大于单纯PDR组(均为P<0.01)。各组内分别在SCP层和DCP层中,颞下象限的NPA面积最大(均为P<0.01)。(3)两组患者在SCP层及DCP层环区6-9、环区9-12、环区12-外周的NPA面积及I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各组内分别在SCP层、DCP层中不同环形分区的NPA面积及I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经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SCP层、DCP层环区12-外周的NPA面积及ISI均大于其他区域(均为P<0.05),环区9-12的NPA面积及ISI均大于旁中心凹区、中心凹周围区,环区6-9的NPA面积及ISI均大于旁中心凹区(均为P<0.05),其余环形区域的NPA面积、IS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P层鼻下象限NPA面积、ISI与PDR继发NVG的风险均呈负相关(P=0.036、0.038)。DCP层鼻下象限NPA面积和ISI增大是PDR继发NVG的危险因素,并增加其发生风险(P=0.029、0.028)。结论PDR患者DCP层鼻下象限的NPA面积和ISI增加是继发NVG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无灌注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刘洪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46-049,共4页
探讨针对处于增殖期阶段的病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例取雷珠单抗制剂与全视网膜光凝方案联合获取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共计80例处于增殖期阶段的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完成诊断的患者予以抽取,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为收治的具体时段,... 探讨针对处于增殖期阶段的病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例取雷珠单抗制剂与全视网膜光凝方案联合获取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共计80例处于增殖期阶段的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完成诊断的患者予以抽取,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为收治的具体时段,随机完成有效分组操作,各计入40例,对照组在进行相关照护事宜时中,单用全视网膜光凝。观察组在施以治疗时,取雷珠单抗方案联用。结果 两组矫正视力水平在开展治疗后3个月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所涉患者黄斑中心厚度数据相较对照组呈更低显示(P<0.05)。观察组有更低的并发症数据(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值居于更低(P<0.05)。结论 针对增殖期阶段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予以诊断的患者,在开展治疗时,运用全视网膜光凝与雷珠单抗联合方案,可促使视力水平恢复,改善黄斑中心厚度,防范并发症事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 雷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20
作者 曹二兵 《中外医疗》 2025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的 分析在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疾病时选择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康柏西普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收治疗的90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 目的 分析在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疾病时选择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康柏西普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收治疗的90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玻璃体切割,观察组采取玻璃体切除与康柏西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acuity, 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 CRT)、并发症总发生率、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hinese-version Low Vis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LV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RT(180.65±54.54)μm低于对照组的(314.38±56.47)μm,BCVA(0.43±0.13)高于对照组的(0.3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27,5.906;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LV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采用玻璃体切除与康柏西普联合方式,疗效比较明显,不仅能降低CRT水平,还可提升BCVA,并发症少,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玻璃体切割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