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对称模型的发电机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占生 黄森林 苏杰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8,共6页
该文在旋转坐标下建立了发电机非对称转子 -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 ,推导了非对称转子、轮盘和轴承的传递矩阵。针对传统传递矩阵法存在的对多自由度非对称转子 -轴承系统的数值不稳定问题 ,该文在构造系统非对称部件的传递矩阵时 ,引入了R... 该文在旋转坐标下建立了发电机非对称转子 -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 ,推导了非对称转子、轮盘和轴承的传递矩阵。针对传统传递矩阵法存在的对多自由度非对称转子 -轴承系统的数值不稳定问题 ,该文在构造系统非对称部件的传递矩阵时 ,引入了Riccati变换 ,使之适合于复杂实际非对称转子动力特性的求解。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某 6 5 0MW核电发电机转子 轴承系统的动力特性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的较好 ,证明该方法能解决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实际非对称转子 轴承系统动力特性 (临界转速、不平衡响应和稳定性等 )的计算问题 ,为非对称电机转子的设计提供了更准确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转子-轴承系统 动力特性分析 非对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较的非对称模型下的系统级故障诊断
2
作者 宣恒农 孟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6,62,共3页
本文首次把基于比较的非对称系统级故障模型等价地转换为一个方程(或方程组)。这将使此类故障模型易于得到诊断。
关键词 系统级故障诊断 Malek模型 相容故障模式 T-可诊断性 非对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模型的欠驱动USV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早鹏 万磊 +2 位作者 廖煜雷 李岳明 庄佳园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针对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的非对称和欠驱动特性,提出了一种非对称模型下的改进视线法导向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系统进行全局微分同胚变换,解决了由非对称性带来的系统系数矩阵非对角线元素存在非零项的问题... 针对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的非对称和欠驱动特性,提出了一种非对称模型下的改进视线法导向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系统进行全局微分同胚变换,解决了由非对称性带来的系统系数矩阵非对角线元素存在非零项的问题;其次基于目标路径参考点建立坐标系,在视线法中引入跟踪误差函数,使视线法导向角跟随曲线路径自适应调整;然后针对系统的欠驱动特性,以目标路径切线方向速度作为虚拟控制输入,基于反步法和拉塞尔不变原理以及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无人艇全局渐近稳定的路径跟踪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和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无人艇 非对称模型 欠驱动控制 路径跟踪 反步法 视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模型的欠驱动无人海洋运载器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董早鹏 万磊 +3 位作者 孙玉山 刘涛 李岳明 张国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1-481,共11页
研究一类欠驱动无人海洋运载器(UMV)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模型的积分反步控制方法。建立了非完全对称(左右对称、前后不对称)的欠驱动UMV水平面运动模型,考虑了系统阻尼系数矩阵和惯性系数矩阵非对角线元素存在非零... 研究一类欠驱动无人海洋运载器(UMV)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模型的积分反步控制方法。建立了非完全对称(左右对称、前后不对称)的欠驱动UMV水平面运动模型,考虑了系统阻尼系数矩阵和惯性系数矩阵非对角线元素存在非零项的问题;通过设计虚拟状态和控制输入反馈变换,解决了UMV轨迹跟踪控制过程中存在的角速度持续激励问题,得到了直线轨迹和曲线轨迹通用的跟踪控制器;在轨迹跟踪控制器当中引入跟踪误差的积分项,提高了UMV系统的全局稳定收敛速度,基于Barbalat引理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借助实验室半物理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与传统基于对称模型的控制算法对比,体现出了基于非对称模型的欠驱动UMV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无人海洋运载器 非对称模型 欠驱动控制 轨迹跟踪 积分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模型下的顺序诊断算法
5
作者 周六丁 汪雪琴 +1 位作者 陈廷槐 杨晓帆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5-40,共6页
讨论了顺序t-可诊断系统的诊断算法问题。在Malek和BGM模型下,分别提出了一种顺序诊断算法,这些算法在测试图是二部图的情形下都是多项式时间复杂性的。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非对称模型 顺序诊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模型的碟簧隔震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响应
6
作者 王维 高尚信 +1 位作者 李爱群 王星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5-1105,共11页
基于碟簧竖向隔震(DSVI)支座的非对称受力特征,提出非对称恢复力模型,并利用试验结果对该恢复力模型进行验证;基于该非对称恢复力模型,建立碟簧竖向隔震单自由度(DSVI-SDOF)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对典型DSVI-SDOF体系进... 基于碟簧竖向隔震(DSVI)支座的非对称受力特征,提出非对称恢复力模型,并利用试验结果对该恢复力模型进行验证;基于该非对称恢复力模型,建立碟簧竖向隔震单自由度(DSVI-SDOF)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对典型DSVI-SDOF体系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非对称恢复力模型对其地震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恢复力模型能够准确表征DSVI支座的力学行为,从而使得非线性时程分析程序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DSVI-SDOF体系的地震响应.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加,DSVI-SDOF体系的峰值加速度、峰值地震力的隔震率先增大后减小,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400 cm/s^2时,DSVI-SDOF体系的隔震效果达到最优,峰值加速度和峰值地震力的隔震率均在2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簧竖向隔震(DSVI)支座 非对称恢复力模型 地震响应 竖向隔震 单自由度(SDOF)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及应用
7
作者 贺振祥 柯丽华 +4 位作者 姚囝 张光权 王其虎 胡南燕 黄兆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为提高岩爆等级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考虑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指标内涵差异及相互关联,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频次统计法,选取脆性系数、应力系数、弹性变形能指数、岩体完整性系数,构建了岩爆预测指标体系。... 为提高岩爆等级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考虑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指标内涵差异及相互关联,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频次统计法,选取脆性系数、应力系数、弹性变形能指数、岩体完整性系数,构建了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和变权思想,充分利用岩爆对象属性特征信息差异和专家对工程条件复杂多变性的识别与判断信息,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和云模型方法,建立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减少了岩爆预测权重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客观地反映了岩爆对象属性特征差异对变权计算的影响,有效描述岩爆预测等级边界处微小变化的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及其边缘区间单边界的特征信息,也提高了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将该模型应用于20组国内外岩爆实例,预测准确率达90%,均高于熵权-云模型、改进CRITIC-多维云模型和RSTOPSIS法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模型的建立为客观反映岩爆工程实际情况和提高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提供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预测 博弈论 变权理论 模糊层次分析法 反熵权法 非对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GFR非对称二聚化模型的FGF19改构体的设计及活性评估
8
作者 赵静 操宇 +1 位作者 周传仁 吴佳敏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14-622,共9页
目的:探究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非对称二聚化模型为结构基础设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的非促肿瘤型改构体,并对其增殖活性和代谢活性进行评估,使其成为治疗胆汁淤积症的候选药物之一。方法:利用pymol软件分析蛋白晶体... 目的:探究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非对称二聚化模型为结构基础设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的非促肿瘤型改构体,并对其增殖活性和代谢活性进行评估,使其成为治疗胆汁淤积症的候选药物之一。方法:利用pymol软件分析蛋白晶体结构并设计FGF19改构体,将构建好的FGF19改构体(FGF19^(F159A))与FGF19野生型(FGF19^(WT))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过诱导表达、变性、复性获得正确构象的蛋白,经过镍柱亲和层析与分子排阻色谱方法纯化得到目的蛋白;通过蛋白邻位连接技术(PLA)对比FGF19^(WT)和FGF19^(F159A)诱导受体二聚化的程度;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磷酸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底物2(P-FRS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动物肝脏中促增殖指标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法检测动物肝脏中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细胞周期蛋白A2(CCNA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相对mRNA水平;质谱法测定肝脏中胆酸(CA)、脱氧胆酸(DCA)、熊去氧胆酸(UDCA)、鹅去氧胆酸(CDCA)的含量;以db/db小鼠为模型,连续给药1个月,监测药物的慢性降糖效果,糖耐量实验检测其对糖耐量的改善能力。结果:以蛋白结构为基础成功构建了FGF19^(F159A),经过表达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PLA结果显示,与FGF19^(WT)组相比,FGF19^(F159A)诱导受体二聚化的能力明显减弱(P<0.01);MTT实验显示,与FGF19^(WT)组相比,FGF19^(F159A)的促增殖活性明显减弱(P<0.05);Western blot实验表明,与FGF19^(WT)组相比,FGF19^(F159A)明显下调P-FRS2和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FGF19^(WT)组相比,FGF19^(F159A)组Ki67和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FGF19^(WT)组相比,FGF19^(F159A)组AFP、CCNA2、EGFR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FGF19^(WT)组相比,FGF19^(F159A)组肝脏中Cyp7A1的蛋白表达水平,胆汁酸CA、DCA、UDCA、CDCA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GF19^(WT)组相比,FGF19^(F159A)组的降糖能力和改善糖耐量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GFR非对称二聚化模型设计的FGF19改构体FGF19^(F159A)能够在极大减弱细胞增殖活性的同时保留其代谢活性,有望成为治疗胆汁淤积症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19^(F159A) FGF19^(WT) 非对称二聚化模型 胆汁酸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非对称唇形轮廓模型提高汉语唇形识别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刚 王蒙军 林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3-477,共5页
通过分析人脸正面和侧面图像的特点,建立起一种新的唇形轮廓描述模型,能够提取出嘴唇的突出度信息,同时通过计算部分参数对时间的导数,来获得唇形轮廓的动态信息。通过对小词库试验,对比单纯采用正面图像轮廓的描述方法,该方法能够将识... 通过分析人脸正面和侧面图像的特点,建立起一种新的唇形轮廓描述模型,能够提取出嘴唇的突出度信息,同时通过计算部分参数对时间的导数,来获得唇形轮廓的动态信息。通过对小词库试验,对比单纯采用正面图像轮廓的描述方法,该方法能够将识别效果平均提高25%以上,克服了以往对唇形轮廓提取时,通常都采用人脸的正面图像,不能反映出嘴唇的突出度信息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轮廓 对称模型 非对称模型 差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混响多普勒扩展非对称统计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驰 马晓川 +2 位作者 李璇 詹飞 张舒皓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3-950,共8页
运动声源探测低速目标时,混响谱呈现的非对称性导致正负速度目标的回波具有不同的信混比,需要准确估计双边谱的扩展程度来分别设计检测策略,而传统的对称模型不能描述这种非对称性。基于双边指数分布对称模型,修正的非对称统计模型... 运动声源探测低速目标时,混响谱呈现的非对称性导致正负速度目标的回波具有不同的信混比,需要准确估计双边谱的扩展程度来分别设计检测策略,而传统的对称模型不能描述这种非对称性。基于双边指数分布对称模型,修正的非对称统计模型可用来描述由平台运动、海面运动等引起的混响谱非对称扩展现象。文中推导了非对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并阐述了模型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运动声呐平台的湖试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对平台在不同速度运动时引起的非对称混响谱都有较高的拟合度,证明混响谱负向多普勒扩展程度随平台运动速度提高而加剧,且非对称模型参数具有量化描述混响谱非对称扩展程度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 统计模型 多普勒 混响 非对称模型 运动声源 声呐平台 速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数不确定的欠驱动非对称自主水下航行器全局镇定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邸青 周竞烨 +2 位作者 方凯 姚佳琪 李家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0-957,共8页
针对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水平面镇定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模型参数未知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非对称模型的全局反馈镇定控制算法。基于仅知模型参数上下界值的自适应模型参数观测器获取模型参数估计值;通过全局坐标变换,将镇定控制系统解耦... 针对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水平面镇定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模型参数未知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非对称模型的全局反馈镇定控制算法。基于仅知模型参数上下界值的自适应模型参数观测器获取模型参数估计值;通过全局坐标变换,将镇定控制系统解耦为推进子系统和偏航子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消除了非对称作用项引起的耦合影响;引入2阶滤波器,使得偏航角速度在推进子系统状态未收敛至零点状态下始终具有持续激励特征,保证镇定误差收敛至零点附近的一个有界区域。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证明了该控制算法能够在模型参数未知情况下,以任意初始条件实现镇定控制目标。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是有效的,且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和一定对未知环境干扰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 非对称模型 参数不确定性 镇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台风海面气压场和风场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支中 沙文钰 +1 位作者 朱首贤 李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台风外围闭合特征等压线等要素,对圆对称的藤田气压模型进行改进,推导出不含有关参数的非对称台风海面气压场和考虑到径向梯度风的风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给湛江地区造成了严重风暴潮灾的几次台风过程的海面气压场和风场进行了模... 采用台风外围闭合特征等压线等要素,对圆对称的藤田气压模型进行改进,推导出不含有关参数的非对称台风海面气压场和考虑到径向梯度风的风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给湛江地区造成了严重风暴潮灾的几次台风过程的海面气压场和风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台风气压场和风场模型更方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非对称海面气压模型:海面风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GARCH模型的美元/人民币汇率VaR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娄可元 周圣武 +1 位作者 胡素敏 丁玉洁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5期102-105,共4页
GARCH模型在金融资产序列波动率的模拟和金融风险VaR的度量中有广泛的应用。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实施浮动汇率机制以来,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较为频繁。因此,利用非对称GARCH模型度量美元/人民币外汇汇率的波动性,并计算95%和99%... GARCH模型在金融资产序列波动率的模拟和金融风险VaR的度量中有广泛的应用。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实施浮动汇率机制以来,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较为频繁。因此,利用非对称GARCH模型度量美元/人民币外汇汇率的波动性,并计算95%和99%置信水平下不同模型的VaR,运用Kupiec检验对不同模型一天VaR度量的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在95%低置信水平下,还是在99%的高置信水平下,TARCH-t和EGARCH-t对美元/人民币能很好的拟合实际日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VAR 非对称GARCH模型 Kupiec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外非对称信道模型及其MIMO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杰 江浩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9,共9页
针对非均匀散射体分布以及非对称空间分布的移动通信环境,提出基于散射体高斯分布下室内外非对称空间信道模型.对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移动通信环境,使用该模型估计此非对称室内外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时信道参数,如信号的到达角度(AOA)... 针对非均匀散射体分布以及非对称空间分布的移动通信环境,提出基于散射体高斯分布下室内外非对称空间信道模型.对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移动通信环境,使用该模型估计此非对称室内外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时信道参数,如信号的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时间(TOA)的概率密度函数.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结果符合理论和经验,该模型的提出扩展了空间信道模型的研究,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天线系统空时处理算法和仿真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精确和灵活多变的信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室内外非对称信道模型 高斯分布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ARCH模型的海西州地区支气管炎发病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亮亮 田富鹏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1-55,共5页
基于非对称ARCH模型的理论,通过建立TARCH、TARCH-M、EGARCH和EGARCH-M模型研究青海省海西州地区支气管炎月发病率和平均气温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通过EViews软件对海西州地区支气管炎发病病例和平均气温监测登记资料的统计分析,并利用... 基于非对称ARCH模型的理论,通过建立TARCH、TARCH-M、EGARCH和EGARCH-M模型研究青海省海西州地区支气管炎月发病率和平均气温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通过EViews软件对海西州地区支气管炎发病病例和平均气温监测登记资料的统计分析,并利用原数据建立ARCH、TARCH-M、EGARCH和EGARCH-M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残差序列进行独立性检验和预测,确定所建立的ARCH、TARCH-M、EGARCH和EGARCH-M模型的合理性,并从中选出了最优模型TARCH(1,1)-M。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海西州地区支气管炎月发病率与平均气温的关系,还可以较好地模拟支气管炎月发病率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支气管炎发病趋势,是一种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为支气管炎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ARCH模型 ARCH效应检验 独立性检验 EVIEW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AD的非对称共面波导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房少军 王百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04-807,共4页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个上下屏蔽的多层介质非对称共面波导模型 ,并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它的有效介电常数 ,单位长度电容和特性阻抗的解析表达式 .并且对由模型所演变出的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 .最后对该模型所能够演变出的...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个上下屏蔽的多层介质非对称共面波导模型 ,并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它的有效介电常数 ,单位长度电容和特性阻抗的解析表达式 .并且对由模型所演变出的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 .最后对该模型所能够演变出的具体CPW的种类进行了归纳与分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非对称共面波导模型 共面波导 CPW 保角变换 带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减振器非对称迟滞模型的参数分解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善跃 朱石坚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3-617,共5页
针对钢丝绳减振器垂向非对称迟滞特性的理论描述需要,提出了非对称迟滞模型的参数分解识别方法。采用这一方法进行试验曲线的模型参数识别,并依据具体识别过程对原有模型的不足之处做了局部修改。根据参数识别结果,获得试验曲线的数学模... 针对钢丝绳减振器垂向非对称迟滞特性的理论描述需要,提出了非对称迟滞模型的参数分解识别方法。采用这一方法进行试验曲线的模型参数识别,并依据具体识别过程对原有模型的不足之处做了局部修改。根据参数识别结果,获得试验曲线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模型相应的理论曲线。理论与试验的曲线比较表明,分解识别方法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识别结果,对原有模型的修改是符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减振器 非对称迟滞模型 参数分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减振器准静态非对称迟滞模型参数识别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相荣 温建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5期170-172,共3页
由于钢丝间存在着干摩擦作用,钢丝绳减振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迟滞阻尼。现有文献中钢丝绳减振器迟滞模型的参数识别大都是基于初始零变形情况下给出的。实际上,在隔振系统中减振器是在承载作用下,此时已有一定的初始变形。钢丝绳减振器... 由于钢丝间存在着干摩擦作用,钢丝绳减振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迟滞阻尼。现有文献中钢丝绳减振器迟滞模型的参数识别大都是基于初始零变形情况下给出的。实际上,在隔振系统中减振器是在承载作用下,此时已有一定的初始变形。钢丝绳减振器具有强非线性,相对于不同初始变形的迟滞曲线中的参数是不同的。为此,基于钢丝绳减振器额定荷载下的实验迟滞曲线,考虑高阶刚度和可能出现的多种阻尼成分,通过参数识别给出钢丝绳减振器额定荷载下的准静态非对称迟滞模型。结果表明:理论回线与试验回线吻合,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钢丝绳减振器的准静态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钢丝绳减振器 准静态 非对称迟滞模型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非对称Hopfield模型中恢复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汉军 段立松 +2 位作者 董永峰 马春利 张程祥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对随机非对称连接Hopfield网络的突变行为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储容量大于临界值的情况下,网络的性能发生了一次新的突变;在存储容量临界值邻域,恢复带与伪稳定点带融合后又重新出现.
关键词 随机非对称Hopfield模型 恢复带 联想记忆 神经网络 突变行为 伪稳定点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域非对称广义高斯模型的煤岩识别算法 被引量:29
20
作者 孙继平 陈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68-575,共8页
针对采煤工作面无人开采、煤与矸石自动分离等工程实际需求,研究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煤岩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小波域统计建模的煤岩识别算法。通过小波变换对煤岩图像进行多级分解;提出表达煤岩纹理细节特征的高频子带系数统... 针对采煤工作面无人开采、煤与矸石自动分离等工程实际需求,研究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煤岩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小波域统计建模的煤岩识别算法。通过小波变换对煤岩图像进行多级分解;提出表达煤岩纹理细节特征的高频子带系数统计分布符合非对称广义高斯模型的假设,并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其模型参数;利用改进的相对熵相似性测度实现煤岩图像的分类判别。结果表明:在小波域中,非对称广义高斯模型能够有力地刻画煤岩图像的纹理特征,与现有的其他算法相比较,所提出算法具有更高的正确识别率,其平均识别率达到了87.77%,为进一步研究煤岩界面的自动检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小波变换 非对称广义高斯模型 相对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