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O/AC非对称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叶晓丹 胡建冠 +2 位作者 杨倩 郑遗凡 黄宛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0-256,共7页
以硫酸镍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积法成功制备出氧化镍纳米颗粒,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物理吸附仪等测试手段对纳米氧化镍的物相、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和... 以硫酸镍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积法成功制备出氧化镍纳米颗粒,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物理吸附仪等测试手段对纳米氧化镍的物相、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氧化镍为球形多孔颗粒,直径大约为200 nm。其中在300℃下热处理得到的氧化镍比表面积最大,为132 m2/g,平均孔径为7.3 nm。将其作为正极,活性炭作为负极,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结果表明非对称电容器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25 m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1039 F/g,充放电效率高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氧化镍 化学沉积 非对称电容器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活性炭与球形石墨材料在非对称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强 熊义梅 +2 位作者 李庆余 代启发 王新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15,共3页
以中间相碳微球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了中间相碳微球基活性炭(AC),再以AC为正极,石墨化的中间相碳微球(MCMB)为负极,1mol/L LiPF6/DMC+EC(DMC:EC=1:1)为电解液,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AC/MC-MB。研究了AC和MCBC的晶体结构与微观形貌... 以中间相碳微球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了中间相碳微球基活性炭(AC),再以AC为正极,石墨化的中间相碳微球(MCMB)为负极,1mol/L LiPF6/DMC+EC(DMC:EC=1:1)为电解液,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AC/MC-MB。研究了AC和MCBC的晶体结构与微观形貌、以及所制AC/MCMB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AC/MCMB的工作电压上限可达4V,相对于传统对称电容器AC/AC(~2.5V)有显著提高。在500mA/g的电流密度下,AC/MCMB的能量密度为AC/AC的7.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石墨化中间相炭微球 非对称电容器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4Ti_5O_(12)/AC非对称电容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斌 傅冠生 +1 位作者 陈照荣 阮殿波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以商用活性炭和钛酸锂(Li4Ti5O12)分别为正、负极材料,经分步式化成处理,制得非对称电容器,并进行SEM分析和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添加25%石墨烯的Li4Ti5O12复合物,颗粒分散较均一,且具有最高的容量和最低的电压降。正、负极厚... 以商用活性炭和钛酸锂(Li4Ti5O12)分别为正、负极材料,经分步式化成处理,制得非对称电容器,并进行SEM分析和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添加25%石墨烯的Li4Ti5O12复合物,颗粒分散较均一,且具有最高的容量和最低的电压降。正、负极厚度分别为240μm和65μm的电容器在1.5-2.7 V充放电,当电流为0.1 A/g时,比能量为43.84 Wh/kg;当电流为5.0 A/g时,比功率为3.27 k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锂(Li4Ti5O12) 非对称电容器 比能量 比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_(2)O_(4)//GO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仿真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冠伦 王钊昕 +1 位作者 田峰 黄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2,共13页
将制备的NiCo_(2)O_(4)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_(2)O_(4)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 将制备的NiCo_(2)O_(4)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_(2)O_(4)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了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过程.结果表明,汽车在WLTC循环工况下的最大电池功率为38.0 kW,行驶时间为4.9 h,续航里程为224.4 km,相比单独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最大电池功率减小了31.3%,续航里程提高了11.4%.超级电容器对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起到了平衡电池功率和提高续航里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钴酸镍 电化学测试 电动汽车 储能 剩余电池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匹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苏岳锋 吴锋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活性炭负极容量的有效利用率是导致双电层电化学电容器和C/Ni(OH)2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容量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可将其作为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容量设计和测算的依据;本文引入Ni(OH)2正极有效活性物质概念,以正极有效活性物质的量匹...  活性炭负极容量的有效利用率是导致双电层电化学电容器和C/Ni(OH)2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容量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可将其作为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容量设计和测算的依据;本文引入Ni(OH)2正极有效活性物质概念,以正极有效活性物质的量匹配负极的设计容量,从而优化正、负极的容量匹配,改善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容量和大电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电极匹配 活性炭负极 双电层电容器 非对称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_2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元有 刘亚楠 金党琴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674,共8页
本文采用牺牲模板法,以Ni(OH)_2作为前驱体制备NiS_2.通过对NiS_2进行XRD、EDS、BET、SEM及TEM等表征来研究NiS_2的元素组成及结构形貌.SEM及TEM结果显示前驱体及NiS_2均为纳米片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iS_2具有优秀的电容性能,在电... 本文采用牺牲模板法,以Ni(OH)_2作为前驱体制备NiS_2.通过对NiS_2进行XRD、EDS、BET、SEM及TEM等表征来研究NiS_2的元素组成及结构形貌.SEM及TEM结果显示前驱体及NiS_2均为纳米片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iS_2具有优秀的电容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1)时,其比电容能够达到1067.3 F·g^(-1),同时兼具高倍率特性.为进一步探究NiS_2作为电活性材料的实用性,以NiS_2作为阳极材料、活性碳(AC)作为阴极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0.8 kW·kg^(-1)时,能量密度高达38.4 Wh·kg^(-1),并且在3000次恒流充放电后,比电容依然保持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模板法 NiS2纳米片 非对称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高性能MnO2@Ni(OH)2核/壳纳米线阵列碳布电极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慧君 白建伟 +4 位作者 王玉 周红霞 景晓燕 王君 白雪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通过两步法在碳布(CC)上成功制备MnO2@Ni(OH)2核/壳纳米线阵列(NWAs),并应用于柔性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中。Ni(OH)2纳米片整齐地包覆在每个MnO2纳米线上,与纯MnO2纳米线相比获得了更高的比电容值(在扫描速率为5mV/s时,比电容值... 通过两步法在碳布(CC)上成功制备MnO2@Ni(OH)2核/壳纳米线阵列(NWAs),并应用于柔性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中。Ni(OH)2纳米片整齐地包覆在每个MnO2纳米线上,与纯MnO2纳米线相比获得了更高的比电容值(在扫描速率为5mV/s时,比电容值为432.8F/g)。该电极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5A/g下充放电2000圈后,仍保持初始比电容的92.3%。自组装的MnO2@Ni(OH)2//MnO2 ASC具有1.8V的宽电势窗口,输出了高能量密度(69.2Wh/kg)和高功率密度(当54.6Wh/kg时4.5kW/kg)。结果表明,MnO2@Ni(OH)2 NWAs以碳布作为柔性基底,拥有高比表面积可以被大规模地应用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Ni(OH)2纳米线阵列 核/壳结构 碳布 非对称电容器 能量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C/MnO_2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哲 刘开宇 +2 位作者 张海峰 李傲生 徐小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91-1997,共7页
以氧化硅介孔分子筛SBA-15为模板制备出介孔MnO2和介孔炭,并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在6mol·L-1KOH电解液中组装出新型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小角X射线衍射(LXRD)、透射电镜(TEM)以及N2吸附-脱附测试表明样品具有介孔结构,且比表面积较大,... 以氧化硅介孔分子筛SBA-15为模板制备出介孔MnO2和介孔炭,并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在6mol·L-1KOH电解液中组装出新型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小角X射线衍射(LXRD)、透射电镜(TEM)以及N2吸附-脱附测试表明样品具有介孔结构,且比表面积较大,孔径分布范围较窄.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在0.1A·g-1电流密度、不同充放电电位下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充放电电位为1.8V.结果表明,在0.1A·g-1电流密度、1.8V的充放电电位下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能良好,等效串联电阻(ESR)为1.15Ω,功率密度为89.0W·kg-1,能量密度达31.3Wh·kg-1,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6.7F·g-1,经过1000次循环容量仍保持在69.5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介孔二氧化锰 介孔炭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i-双金属氢氧化物//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构筑(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谢莉婧 孙国华 +7 位作者 谢龙飞 苏方远 李晓明 刘卓 孔庆强 吕春祥 李开喜 陈成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5,共9页
以高电容特性的CoNi-LDH作正极,活性炭作负极,6 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构筑CoNi-LDH/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由于这两种材料在同一种电解液中发生可逆循环时对应的电化学电势范围不同,因此通过组合这两种电极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对称电容... 以高电容特性的CoNi-LDH作正极,活性炭作负极,6 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构筑CoNi-LDH/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由于这两种材料在同一种电解液中发生可逆循环时对应的电化学电势范围不同,因此通过组合这两种电极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对称电容器工作电压低的问题。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组装非对称电容器在碱性水系电解液中,其工作电压可以达到1.5 V。通过比较它与基于两种电极材料对称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曲线可以看出,非对称电容器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在功率密度为102.3 W·kg^(-1)时,其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6.3 Wh·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 纳米复合物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能量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治安 王姣丽 +1 位作者 赖延清 李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29,共4页
Li4Ti5O12是一种尖晶石结构的可嵌锂材料,具有比能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等特点,是电化学储能器件理想的电极材料。综述了Li4Ti5O12用作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结构特点、储能原理、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改性研究。针对Li4Ti5O1... Li4Ti5O12是一种尖晶石结构的可嵌锂材料,具有比能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等特点,是电化学储能器件理想的电极材料。综述了Li4Ti5O12用作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结构特点、储能原理、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改性研究。针对Li4Ti5O12作为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负极材料大电流充放电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改进Li4Ti5O12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 LI4TI5O12 合成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类负极在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包丽颖 吴锋 苏岳锋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天然石墨(G)、中间相碳微球(MCMB)、中间相碳纤维(MCF)等石墨类电极与活性炭电极构成非对称体系,电化学测试表明,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能与石墨类电极的快速嵌脱锂性能直接相关,其中C/MCMB非对称电容体系表现出良好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电... 以天然石墨(G)、中间相碳微球(MCMB)、中间相碳纤维(MCF)等石墨类电极与活性炭电极构成非对称体系,电化学测试表明,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能与石墨类电极的快速嵌脱锂性能直接相关,其中C/MCMB非对称电容体系表现出良好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电流密度从20mA/g增至200mA/g,其容量保持率在62%以上;在80mA/g时,C/MCMB非对称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可为C/C双电层电容器的13.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石墨类负极 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比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志宏 赵海雷 +2 位作者 李玥 王治峰 仇卫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9-471,共3页
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它同时具备超级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特性,即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良好的快速充放电能力和循环性能。综述了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法拉第准电容器 钛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用新型Li4Ti5O12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臧戈 包丽颖 +2 位作者 苏岳锋 吴锋 陈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7-820,共4页
采用新的溶胶凝胶工艺,即在溶胶中加入活性炭与柠檬酸、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等添加剂,制得具有尖晶石结构的新型准纳米晶Li4Ti5O12。测试表明,加入活性炭和聚乙二醇制备出的材料性能最优异,首次嵌脱锂效率可达99.2%,20mA/g电流条件下的... 采用新的溶胶凝胶工艺,即在溶胶中加入活性炭与柠檬酸、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等添加剂,制得具有尖晶石结构的新型准纳米晶Li4Ti5O12。测试表明,加入活性炭和聚乙二醇制备出的材料性能最优异,首次嵌脱锂效率可达99.2%,20mA/g电流条件下的可逆嵌锂容量为122.1mAh/g,嵌脱锂平台非常稳定。将其制成嵌锂电极后与活性炭电极构成新型的Li4Ti5O12/AC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电化学测试表明,在20mA/g电流条件下,其Li4Ti5O12电极比电容量为103.5mAh/g,充放电效率达96%,充放电曲线的对称性、线性保持较好,电容器内阻小,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 溶胶凝胶法 LI4TI5O12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赁敦敏 胡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66-82,共17页
超级电容器以其高功率、长周期使用寿命、快速充放电和环保等特点已成为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然而,传统超级电容器固有的低能量密度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使用两种不同的电极材料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具有工作电压窗宽的明显优... 超级电容器以其高功率、长周期使用寿命、快速充放电和环保等特点已成为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然而,传统超级电容器固有的低能量密度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使用两种不同的电极材料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具有工作电压窗宽的明显优点,从而显著提高了能量密度.综述了近年来在非对称超级电容器领域取得的进展,重点是对其电极材料的广泛研究,以及讨论了当前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电极材料 循环寿命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VN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银波 刘全兵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01-1203,共3页
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通过熔融发泡法制备五氧化二钒发泡材料,采用不同氨解温度制备了VN材料,并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孔径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氨解温度为800℃时制备的VN材料具有最好的性能,比表... 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通过熔融发泡法制备五氧化二钒发泡材料,采用不同氨解温度制备了VN材料,并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孔径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氨解温度为800℃时制备的VN材料具有最好的性能,比表面积为87.5 m^2/g,SEM显示其颗粒均匀分布、无团聚现象,在0.5 A/g电流密度下放电比电容为201 F/g,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库仑效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发泡法 氨解 氮化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金属氧化物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文昊 薛裕华 《广州化学》 CAS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简单介绍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对电极的要求,具体介绍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中应用于赝电容电极的金属氧化物,详细阐述了RuO_(2)、MnO_(2)和V基氧化物。其中RuO_(2)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导电率;MnO_(2)能量密度稍差但无毒副性,价格低... 简单介绍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及其对电极的要求,具体介绍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中应用于赝电容电极的金属氧化物,详细阐述了RuO_(2)、MnO_(2)和V基氧化物。其中RuO_(2)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导电率;MnO_(2)能量密度稍差但无毒副性,价格低廉;V基氧化物循环稳定性较差但是能量密度高。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都有各自的缺憾,因此本文提出了“金属氧化物性能的改善,通常通过与其他材料杂化或是构建特殊的纳米结构”的论点,并围绕论点举例讨论。最后展望了非对称超级电容的赝电容电极未来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金属氧化物 电容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NiO电极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研究
17
作者 赵娣 戴富才 +2 位作者 李爱昌 董子敏 孙淑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2-565,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La掺杂NiO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复合电极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的掺杂改善了NiO电极...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La掺杂NiO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复合电极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的掺杂改善了NiO电极材料的充放电可逆性,降低了电极的内阻。这是由于La的引入在NiO晶格中形成缺陷,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导率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当n(La):n(NiO+La)=0.04时,La掺杂NiO电极在2 mol/L KOH溶液中,在400 mA/g大电流密度下放电,比电容高达128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 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合成Mn3O4@RGO复合材料及其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超飞 鲁双 +3 位作者 陈慧龙 巩飞龙 龚玉印 李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1-587,共7页
在乙醇胺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Mn(Ac)_2与氧化石墨烯一步反应得到还原石墨烯(RGO)与黑锰矿纳米颗粒(Mn_3O_4)组成的复合材料Mn_3O_4@RGO。以Mn_3O_4@RGO为正极,RGO为负极,组装得到了具有优良储能性能的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Mn_3O_4@RGO//... 在乙醇胺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Mn(Ac)_2与氧化石墨烯一步反应得到还原石墨烯(RGO)与黑锰矿纳米颗粒(Mn_3O_4)组成的复合材料Mn_3O_4@RGO。以Mn_3O_4@RGO为正极,RGO为负极,组装得到了具有优良储能性能的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Mn_3O_4@RGO//RGO。基于活性物质的总质量,电容器的最大能量密度可达21.7 Wh/kg,相应的功率密度为0.5 k W/kg;同时,最大功率密度为8 k W/kg时,对应的能量密度为11.1 Wh/kg。Mn_3O_4@RGO//RGO还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经历5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依然保持88.4%。电容器的良好储能性能可归因于在RGO表面生长的高密度Mn_3O_4纳米颗粒和RGO的良好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3O4 RGO 复合材料 溶剂热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思静 郭为民 +4 位作者 乐志文 黄荣洲 尹俊 秦利平 刘新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841,854,共5页
综述了柔性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柔性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体系的材料选择与性能改善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碳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等。同时还综合分析... 综述了柔性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柔性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体系的材料选择与性能改善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碳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等。同时还综合分析了选择不同材料体系的柔性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结构与性能,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柔性 性能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化多孔碳负载聚苯胺正极和活化多孔碳负极的有机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涛 王文强 王庚超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6-304,共9页
采用KOH活化法制得高比表面积的活化多孔碳(aHPC),借助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得疏松多孔的活化多孔碳负载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aHPC@PANI),并分别以aHPC及aHPC@PANI为负极与正极,以四乙基氟硼酸-乙腈为电解液,构建有机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化... 采用KOH活化法制得高比表面积的活化多孔碳(aHPC),借助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得疏松多孔的活化多孔碳负载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aHPC@PANI),并分别以aHPC及aHPC@PANI为负极与正极,以四乙基氟硼酸-乙腈为电解液,构建有机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在1A/g电流密度下,aHPC@PANI正极与aHPC负极分别呈现256.7F/g(-0.6~0.8V)及152.4F/g(-2^-0.6 V)的比容量;所组装的有机非对称电容器呈现宽电位窗口(2.8V),高的能量密度(在0.75kW/kg功率密度下为56.2 W·h/kg)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循环5 000次后其比电容保持率高达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多孔碳 聚苯胺 纳米复合材料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有机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