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差模型与双差模型的定位精度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崔阳 苗亚哲 +2 位作者 辜文杰 杜伟平 魏佼琛 《测绘工程》 CSCD 2019年第2期6-12,共7页
为了分析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双差模型和非差模型定位性能的差异,选取ITRF核心站组成长度不同但相对位置长期不变的基线,对2013年全年的有效数据分别采用两种模型进行解算,分析两者的相对坐标差异。结果表明:全年数据的非差解与... 为了分析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双差模型和非差模型定位性能的差异,选取ITRF核心站组成长度不同但相对位置长期不变的基线,对2013年全年的有效数据分别采用两种模型进行解算,分析两者的相对坐标差异。结果表明:全年数据的非差解与双差解相对坐标的三维偏差序列的标准差达到8.2 mm,非差解与双差解存在定位偏差;非差解的相对坐标全年数据时间序列的平均标准差是(5.6,4.5,5.4) mm,而双差解是(3.4,3.1,4.0) mm,双差模型的解算精度和稳定性整体优于非差模型;随基线的增长,双差模型的差异呈现累积性,而非差模型的差异基本无变化,如42 m超短基线STJ2-STJO非差解和双差解全年数据的标准差分别为(6.2,4.8,5.7) mm和(3.0,2.9,3.0) mm,而487 km长基线HERS-WSRT则是(5.7,4.5,5.4) mm和(4.7,2.8,4.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非差模型 相对坐标 精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明宪 李星星 +1 位作者 李盼 郭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
研究了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评价了分别利用两类观测模型估钟的特点。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两种观测模型估钟的处理速度与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非差观测模型估计卫星钟差精度高、观测信息没有损失、可靠... 研究了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评价了分别利用两类观测模型估钟的特点。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两种观测模型估钟的处理速度与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非差观测模型估计卫星钟差精度高、观测信息没有损失、可靠性高、可以实现模糊度固定,但由于未知参数多,解算速度较慢,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收敛才能达到所需精度;而历元差分模型估计卫星钟差待求参数较少,计算效率高,且不存在收敛过程,但估钟精度比非差模型估钟收敛后的精度略低,且得不到钟差初值,需从导航电文中提取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不过由此引起的系统性偏差,在定位时可被模糊度和接收机钟差吸收,不影响最终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模型 历元模型 精密卫星钟估计 估钟精度 解算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导航卫星实时钟差估计
3
作者 王中元 周圣淇 +3 位作者 胡超 王瑞光 姚雪燕 来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提高导航卫星钟差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通过结合钟差状态参数(钟速、频漂),建立实时钟差估计模型,并采用并行策略和高性能矩阵库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钟差估计的效率。将白噪声模型估计的钟差... 为提高导航卫星钟差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通过结合钟差状态参数(钟速、频漂),建立实时钟差估计模型,并采用并行策略和高性能矩阵库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钟差估计的效率。将白噪声模型估计的钟差作为对比,分析钟差二次差的标准差精度,GPS精度提升5.80%,GLONASS精度提升25.77%,Galileo精度提升23.66%,BDS-3精度提升5.66%;在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中,对于GPS+BDS-3组合,钟差状态模型估计的钟差产品相比白噪声估计的钟差产品,东、北、天方向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1.46%、22.12%和3.52%;对于GPS+BDS-3+GLONASS+Galileo组合,东、北、天方向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79%、2.75%和1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钟估计 短时相关性 非差模型 高效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历元GPS非差相对定位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柳响林 刘经南 王新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36,共5页
相对于双差模型来说,GPS非差模型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非差模型存在秩亏和非差模糊度非整数特征等问题,提出几个参数重整的原则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详细地给出不同类观测值的参数重整方案,构建单历元非差相对定位函数模型,同时给出其简... 相对于双差模型来说,GPS非差模型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非差模型存在秩亏和非差模糊度非整数特征等问题,提出几个参数重整的原则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详细地给出不同类观测值的参数重整方案,构建单历元非差相对定位函数模型,同时给出其简化的随机模型,最后通过处理零基线和短基线的实测数据验证本文定位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相对定位模型 秩亏 全球定位系统 接收机 观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应用研究
5
作者 孙忠吉 《铁道勘察》 2019年第6期13-16,21,共5页
探讨标准精密单点定位(SPPP)和非差非组合定位(GIMPPP)在单系统和多系统组合时的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在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中国香港HKWS站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两种算法的数据解算精度。结果表明,利用SPPP算法,GPS和GLONASS的单点定... 探讨标准精密单点定位(SPPP)和非差非组合定位(GIMPPP)在单系统和多系统组合时的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在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中国香港HKWS站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两种算法的数据解算精度。结果表明,利用SPPP算法,GPS和GLONASS的单点定位水平精度为1~2 cm,BDS的水平精度为3 cm;多系统数据组合能够改善定位精度(<1 cm),减少收敛时间。在GIMPPP算法下,GPS和BDS的定位精度优于SPPP,定位收敛时间最大可缩短38%,而GLONASS的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并未改善;多系统数据组合的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均优于单系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组合模型 多系统 定位精度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阮仁桂 贾小林 +1 位作者 冯来平 孙笛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精密单点定位是目前G N SS精密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模型,包括传统的非差模型、UofC模型、星间差分模型和历元差分模型。这些模型都是基于双频伪距和相位观测量,通过线性变换得... 精密单点定位是目前G N SS精密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模型,包括传统的非差模型、UofC模型、星间差分模型和历元差分模型。这些模型都是基于双频伪距和相位观测量,通过线性变换得到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各种模型应该等价。本文从原始观测量出发,推导了上述几种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模型和随机模型,采用实测的静态和动态数据,比较了不同模型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研究发现:传统非差模型在精度和收敛速度上都最好;UofC模型在精度和收敛速度上与传统模型相当,但是计算量较大;星间差分模型的定位精度与前二者相当,收敛速度慢,收敛之前定位精度较差;历元差分模型的定位效果最差,且收敛速度慢,但计算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非差模型 历元模型 UofC模型 星间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2/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浩浩 黄观文 +2 位作者 付文举 谢威 曹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弥补对北斗三号(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定位服务性能及北斗二号(BDS-2)的定位服务性能提升幅度相关研究的不足,提出1种性能分析方法:基于非差模型分别对BDS-2和BDS-2/BDS-3的实时卫星钟差进行估计及精度分析:并利用估计的卫星钟差产... 为了弥补对北斗三号(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定位服务性能及北斗二号(BDS-2)的定位服务性能提升幅度相关研究的不足,提出1种性能分析方法:基于非差模型分别对BDS-2和BDS-2/BDS-3的实时卫星钟差进行估计及精度分析:并利用估计的卫星钟差产品进行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时估计的BDS-2、BDS-2/BDS-3卫星钟差标准差(STD)均优于0.5 ns;随着BDS-3卫星的加入,联合估计BDS2/BDS3钟差的STD相对于BDS-2单系统结果平均提升了18%;BDS-2/BDS-3组合实时动态PPP定位相对于BDS-2单系统能够取得更短的收敛时间和更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非差模型 卫星钟估计 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alileo/GPS三频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卜宇航 李博峰 +1 位作者 臧楠 苟浩洋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78-87,121,共11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系统三频精密单点定位(PPP)的性能,提出对其不同数学模型的定位性能进行评估比较:分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原始观测方程中码硬件延迟的特性;然后合理参数化三频PPP中的多频码硬件延迟;最后给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系统三频精密单点定位(PPP)的性能,提出对其不同数学模型的定位性能进行评估比较:分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原始观测方程中码硬件延迟的特性;然后合理参数化三频PPP中的多频码硬件延迟;最后给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三系统组合的二种可估三频PPP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三频PPP相比于双频PPP,可以有效地改善定位精度及初始收敛时间,并提高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三系统组合三频PPP静态定位在E、N和U方向的精度分别优于0.8、0.5和1.1 cm,动态定位分别优于1.4、1.0和2.9 cm;三系统组合三频PPP静态定位收敛时间优于21.7 min,动态定位收敛时间优于24.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三频精密单点定位 组合模型 双无电离层组合模型 定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伪距IFB模型在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中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班 熊永良 秦星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0-364,共5页
选取全球52个MGEX测站连续7 d的数据对两种伪距频间偏差(IFB)模型在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中的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第一种IFB模型是对每个GLONASS卫星估计一个IFB参数,第二种模型则是采用频率号的一次线性函数估计IFB参数。结果表明,静... 选取全球52个MGEX测站连续7 d的数据对两种伪距频间偏差(IFB)模型在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中的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第一种IFB模型是对每个GLONASS卫星估计一个IFB参数,第二种模型则是采用频率号的一次线性函数估计IFB参数。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两种伪距IFB模型在E、N、U三个方向上定位精度相当;动态条件下两种模型在E、U方向上精度相当,第二种模型比第一种模型在N方向上定位精度提高21%。相同条件下两种伪距IFB模型的收敛速度相差较小且均能达到指定精度,而第一种伪距IFB模型需要估计更多参数。因此综合考虑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在进行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时建议采用第二种模型进行伪距IFB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模型 多系统融合精密单点定位 频间偏 定位精度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差观测模型的北斗系统实时动态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猛 徐爱功 +2 位作者 祝会忠 徐宗秋 甄莹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共5页
为了提高BDS实时动态定位(RTK)的解算精度,文章研究一种基于非差观测模型的BDS单参考站RTK算法和非差改正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统一的精密定位数学模型,利用参考站的非差误差改正数以单颗卫星为对象进行误差改正:固定非差宽巷整周模糊... 为了提高BDS实时动态定位(RTK)的解算精度,文章研究一种基于非差观测模型的BDS单参考站RTK算法和非差改正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统一的精密定位数学模型,利用参考站的非差误差改正数以单颗卫星为对象进行误差改正:固定非差宽巷整周模糊度,并固定非差整周模糊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非差观测模型可实现BDS单参考站RTK定位,并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RTK 整周模糊度 观测模型 统一精密定位服务
原文传递
不同地磁暴强度下非差非组合PPP定位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志文 詹艳春 +2 位作者 唐国礼 何林禹 陈华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针对地磁暴会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姿态、刺激电离层发生扰动,导致卫星信号丢失和产生大量周跳,降低定位精度与可靠性的问题,从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用户的需求出发,以全球均匀分布的110个国际GNSS服务测站为研究对象,评估了不同... 针对地磁暴会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姿态、刺激电离层发生扰动,导致卫星信号丢失和产生大量周跳,降低定位精度与可靠性的问题,从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用户的需求出发,以全球均匀分布的110个国际GNSS服务测站为研究对象,评估了不同地磁暴强度下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性能。研究表明:不同强度等级的地磁暴对非差非组合定位均存在一定的影响,该影响在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尤为明显。相较于无地磁暴,发生大和特大等级的地磁暴时,定位结果的三维均方根RMS均值分别增加了151.8%和451.8%。当发生特大等级的地磁暴时,垂直总电子含量较大的区域,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严重下降,部分测站的三维RMS值可能会超过3 m。在地磁暴对N、E、U方向的定位影响研究中发现,其对北方向的精度影响最大。相较于没有发生地磁暴,发生大和特大等级地磁暴时北方向的三维RMS均值分别增加了168.0%和5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暴强度 精密单点定位 组合模型 全球垂直总电子含量
原文传递
快速精密星历与最终精密星历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和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益斌 张书毕 +1 位作者 王波 卞和方 《全球定位系统》 2008年第2期23-25,共3页
星历的精度会对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解算结果产生影响,利用IGS跟踪站给出的观测数据以及快速精密星历和最终精密星历来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用快速精密星历代替最终精密星历是可行的。
关键词 最终精密星历 快速精密星历 非差模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精密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郝明 丁希杰 《测绘工程》 CSCD 2008年第5期60-62,共3页
在GPS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基于非差观测值的处理方法。然而精密单点定位也可通过观测值不同差分组合以减少某些未知参数,且在理论上与非差模型等价。文中介绍基于非差和差分模型的精密单点定位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各种... 在GPS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基于非差观测值的处理方法。然而精密单点定位也可通过观测值不同差分组合以减少某些未知参数,且在理论上与非差模型等价。文中介绍基于非差和差分模型的精密单点定位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非差模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GNSS观测网的并行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志平 许国昌 +3 位作者 陈正生 崔阳 李林阳 邝英才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CGCS2000精化及其全球拓展需要采用最新的模型,处理长期积累的大型GNSS观测网数据,大型GNSS网联合、快速和协同解算是空间基准精化、维持与服务的重要技术方向。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以并行计算、云计算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技术逐渐成为... CGCS2000精化及其全球拓展需要采用最新的模型,处理长期积累的大型GNSS观测网数据,大型GNSS网联合、快速和协同解算是空间基准精化、维持与服务的重要技术方向。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以并行计算、云计算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技术逐渐成为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首选方法。针对海量、多源、异构GNSS数据在解算处理与平差分析等方面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大型GNSS观测网质量控制并行计算、非差模型并行解算、双差模型并行解算、高维模糊度并行搜索固定等方法。介绍了可同时处理上千个观测站的大型GNSS观测网并行计算软件GNSSer,开展了CGCS2000精化计算的试验与验证。构建了一套适合并行计算的大型GNSS观测网解算方法,实现了CGCS2000精化及其全球拓展的多节点协同并行计算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大型GNSS观测网 并行计算 非差模型 模型 高维模糊度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nese GPS4.2版本数据处理软件的介绍与探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郑作亚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3年第24期143-149,共7页
简单介绍了BerneseGPS 4 .2版本软件的一些基本情况 ,包括主要功能和优点、主要内容和应用。
关键词 GPS 数据处理 软件 模型 非差模型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卫星穿刺点位置的区域电离层增强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新文 杨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8,3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穿刺点位置的区域电离层增强方法,采用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提取得到测站上空各个卫星斜向的电离层延迟值,结合IGS发布的DCB文件,考虑电离层延迟薄层假设理论,利用穿刺点空间三维坐标进行区域内插。试验结果表... 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穿刺点位置的区域电离层增强方法,采用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提取得到测站上空各个卫星斜向的电离层延迟值,结合IGS发布的DCB文件,考虑电离层延迟薄层假设理论,利用穿刺点空间三维坐标进行区域内插。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利用较为稀疏的参考站点进行区域建模,能为流动站提供与实际值偏差0.1 m以内的电离层延迟先验值;同时,流动站利用电离层增强信息,在保证定位结果精度的同时,相较于非差非组合模型,N、E、U 3个方向收敛到10 cm以内的时间均在30 min内,提升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组合模型 电离层延迟 内插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R动态神经网络的BDS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春 葸生宝 +3 位作者 李维华 蒋文钢 陈豪 何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43,共8页
针对北斗导航定位系统(BDS)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周跳问题,提出一种提升小波结合NAR动态神经网络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首先构造了非差周跳检验量,通过提升小波法探测到周跳发生历元,再采用NAR动态神经网络法、改进BP神经网络法以及传... 针对北斗导航定位系统(BDS)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周跳问题,提出一种提升小波结合NAR动态神经网络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首先构造了非差周跳检验量,通过提升小波法探测到周跳发生历元,再采用NAR动态神经网络法、改进BP神经网络法以及传统多项式拟合法,分析对比不同方法周跳修复效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周跳探测方面,提升小波法可有效探测0.2周以上的小周跳;在周跳修复方面,NAR神经网络比改进BP神经网络的拟合度提高40%左右,预测精度比改进的BP神经网络提高50%左右,比传统多项式拟合法提高10%以上,更适用于小周跳的探测与修复,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 周跳 提升小波 动态神经网络 观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2/BDS-3与GPS融合的非差实时动态定位算法研究
18
作者 徐琦 祝会忠 +2 位作者 肖青怀 宋传峰 关沧海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8,共10页
针对BDS-2、BDS-3、GPS系统间融合以及单系统RTK定位性能分析不足的问题,该文研究了BDS与GPS融合的非差RTK算法,基于短基线BDS-2/BDS-3/GPS融合数据开展了静态和动态实验,分析评估了单系统和多系统融合非差RTK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BDS-2、BDS-3、GPS系统间融合以及单系统RTK定位性能分析不足的问题,该文研究了BDS与GPS融合的非差RTK算法,基于短基线BDS-2/BDS-3/GPS融合数据开展了静态和动态实验,分析评估了单系统和多系统融合非差RTK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模式下,融入BDS-3卫星后,BDS-2单系统定位精度得到明显提升,E、N、U各方向分别提升26.63%、25.84%、29.59%,GPS单系统和GPS+BDS-2组合系统在高程方向分别提升28.77%和31.14%;在动态模式下,融入BDS-3卫星后,BDS-2单系统平面相对距离的精度提升31.28%,GPS单系统和GPS+BDS-2组合系统分别提升7.1%和19.82%。7种组合模式下,GPS+BDS-2+BDS-3三系统组合的静态和动态定位精度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3 非差模型 RTK 静态模式 动态模式 定位精度
原文传递
卡尔曼滤波的中长基线非差RTK算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硕 秘金钟 +2 位作者 徐彦田 陈文涛 张洪文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5,共7页
针对实时动态定位(RTK)中作业范围受到大气延迟误差制约的现象,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非差观测模型RTK算法和非差改正数的计算方法。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函数模型,将残余的相对对流层延迟、相对电离层延迟同流动站位置参数以及... 针对实时动态定位(RTK)中作业范围受到大气延迟误差制约的现象,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非差观测模型RTK算法和非差改正数的计算方法。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函数模型,将残余的相对对流层延迟、相对电离层延迟同流动站位置参数以及单差整周模糊度作为状态向量进行卡尔曼滤波估计。非差观测模型利用参考站的非差误差改正数以单颗卫星为对象进行误差改正,流动站接收数据小,算法简单。通过GNSS实测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算法验证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中长基线,利用非差观测模型可实现GNSS单参考站RTK定位,并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 观测模型 卡尔曼滤波 中长基线
原文传递
Nonlinear correction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based on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杰荣 何怡刚 刘长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614-1618,共5页
A model of correcting the nonlinear error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The parameters of the correcting nonlinear model,such as penalty factor a... A model of correcting the nonlinear error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The parameters of the correcting nonlinear model,such as penalty factor and kernel parameter,were optimized by chaos genetic algorithm.And the nonlinear correction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based on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as applied.The applic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error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is less than 1.5%,which is rather satisfactory for nonlinear correction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OSITION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nonlinear corr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